我們知道,想要觸發車內安全氣囊的爆炸,需要滿足一系列主、客觀條件。因為安全氣囊雖然能在關鍵時候救命,但本身爆炸一瞬間的力道是巨大的,隨意爆炸反而會讓人造成不必要的受傷,並且增加了維修成本。
過減速帶氣囊意外爆炸
近日,一段視頻在網絡上引來關注。只見一臺還未上牌的寶馬新車,在通過地庫的「減速帶」時,車內安全氣囊突頓時彈出。導致車內兩名女子雖然沒有身體上的大礙,但精神上被嚇得不輕。有網友指出,這臺寶馬的安全氣囊過於靈敏,可能是「質量問題」。
據悉,涉事車輛為一臺530Le新車,出事時並沒有懸掛正式牌照。當駕駛員在小區地庫內行駛,通過減速帶時,發生了氣囊意外彈出的問題。目前車輛已被拖走,事件詳細原因在調查中。
視頻上傳網絡後,有些網友就開始「無腦噴」,認為是「女性司機」操作不當所造成。但從視頻上來看,雖然在過減速帶之前,該司機有明顯的加速行為,但總體速度不快,最後的顛簸雖然明顯,但也不至於把氣囊爆出來。
有網友還讓奔馳「無辜躺槍」,說:「幸虧開的530,要開E300,可能直接前軸就都折了。」
還有網友把矛頭對準了物業。認為設置那麼高的「減速帶」有悖常理,出事是遲早的事情。但為什麼偏偏是這臺寶馬中了招,可能只是運氣不好。同時表示:「底部撞擊也是交通事故,這個保險公司應該是賠的,不賠就告他……但是你沒有掛牌,那就另說了……」
當然,一些專業的網友似乎還是看出了端倪,指出車輛是完全通過減速帶後,「疑似」重重撞到了車底,才觸發了底部的氣囊傳感器。從一份某品牌廠家車輛手冊中查詢得知,正面安全氣囊可能充氣的條件有車身下部受到強烈衝擊時,包括車輛撞到路緣或中央分隔帶、硬著陸或掉落等情況。
網友認為,該寶馬新車情況是碰撞在車底部位,碰撞感應器檢測到加速度達到臨界值。所以引爆了氣囊。對於寶馬車輛底部是否存在撞擊,網友存在不同看法。甚至還有觀點認為,寶馬5系是豪華車,全車氣囊彈出修理費用肯定非常高,同時由於氣囊已經更換過,不排除在二手車交易中被當作「事故車」的可能,造成車輛貶值嚴重。
過減速帶的「顛簸」導致寶馬車安全氣囊全部彈出,確實會令人十分迷惑。寶馬方面正在分析車輛記錄的數據,明確氣囊彈出的原因。目前,還不能排除可能是氣囊傳感器過於敏感的質量問題,畢竟是全車的所有氣囊,都開了……
氣囊爆炸需要滿足什麼條件?
一般來說,觸發安全氣囊的打開,需要合適的加速度和碰撞角度。從理論上講,只有車輛的正前方左右大約60°之間位置撞擊在固定的物體上,且「速度」高於30KM/h,這時安全氣囊才可能打開。
需要說明的是這個「速度」指的還不是車速,而是在試驗室中車輛相對剛性固定障礙物碰撞的速度。(一般高於實際車速,大概為50 KM/h左右)。這是因為,發生事故的時候,汽車發生碰撞時的主要受力部位是保險槓和車身縱梁,而且現代汽車的前部大多有碰撞緩衝區,且車身的剛度分布也是不均勻的。
你需要知道的是,汽車在低速行駛時(30KM/h以下),氣囊一般是不會輕易打開的。這個車速下,乘員和駕駛員繫上安全帶即能獲得有效的保護,這時展開氣囊反而會造成不必要的浪費,甚至還可能因安全氣囊的展開加重碰撞傷害。
不錯,氣囊的啟動會對乘員造成傷害。安全氣囊系統啟動時將衝開氣囊蓋板,並且在瞬間展開充氣,很可能對乘員造成衝擊;產生的灼熱氣體也會灼傷乘員和駕駛員。所以一定要系好安全帶。只有氣囊和安全帶配合著使用,才能在重大事故中成功挽救生命。
這也正是兒童一定要坐在後排安全座椅上的原因。事實上,當乘客偏離座位或座位上無人或兒童乘坐時,氣囊系統的啟動不僅起不到應有的保護作用,還可能會對乘員造成更大的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