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誌 | 漢美國際集團董事長譚業輝: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

2021-01-19 易悅APP

譚業輝 漢美國際集團董事長

2000年畢業於西北工業大學,加盟廣東科龍電器,從事營銷8年

2002年在順德創立第一家譚木匠專賣店

2009年與夥伴創立聖路易斯登皇家洋服並開出第一家定製店

2014年創立漢美定製品牌,創辦漢美服飾文化館

譚業輝來自陝西漢中,這片溫厚的土地孕育著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對此,他有著天然的自豪感。

在服裝定製行業浸潤多年,譚業輝也在不斷尋求出路。做過洋服也裁過西裝,但他始終覺得缺少了什麼。

在探索與追尋的過程中,譚業輝上下求索,在不斷反思的過程中,他回歸初心,在漢文化中找到了內心的慰藉。

與此同時,這條心靈成長的路上也暗含著新事業發展的線索。

對話譚業輝

易悅:了解到從去年開始,您將服飾與文化結合到一起,是如何想到這一個層面的呢?又是以怎樣的形式落地?

譚業輝:我國著名學者餘秋雨曾說過:「我是漢族,我說漢語,我寫漢字,是因為我們有著一個偉大的王朝——漢朝,漢中是漢朝歷史重鎮,這樣的地方不來太遺憾了,因此我提一個建議,讓全體中國人把漢中當作自己的老家,每次到漢中就當作回一次老家。」

兩漢三國的歷史上出現了蕭何、張良、韓信、劉邦,關羽、張飛、劉備等英雄豪傑,每每讀到這些豪傑的故事都能給我創業路上注入很大的能量,漢中是漢文化的發源地,那麼到底什麼是漢文化?

漢文化——漢民族的文化,中國主流文化,又叫漢家文化、華夏文化,以春秋戰國時期諸子百家學說為基礎、 儒家文化為骨幹不斷演化、發展而成。

漢文化在兼收並蓄了儒釋道文化後成為了當今時代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具體來講就是仁義禮智信、忠孝文化和真善美文化。

作為一個漢中人,我一直以推廣和傳承漢文化為使命。因此,如何活化漢文化是我一直在思考的問題。文化不是知識,文化只有活出來才是文化。

很多人會質疑服裝與文化之間的關係,其實漢服在某個層面來說,就是漢文化的物質載體。漢官威儀,這就是文化。

俗話說,兩代人才能學會吃,三代人才能學會穿。

在服裝行業浸泡了8年多的時間,我深深地了解到服飾與文化是可以改變一個人,一個家庭,甚至一個家族。我們是高端企業家的服務,能夠讓企業家有從外到內的改變,是一個很有意義的行業。

因此除了打造個人形象,漢美接下來還將按照漢美五行能量服飾:成人禮、壽禮、漢式婚禮、生日禮、宗親禮等以具有紀念意義的儀式,來打造家庭和家族的服飾,真正踐行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理念。

漢美推出的五行能量服,五行即金木水火土,將中國文化的優秀精髓和服飾結合在一起。不僅針對客戶個人,還從個人延伸到家庭,再從家庭延伸到家族,最後延伸至整個企業。

在落地方面,如何將文化從家庭延伸到家族?我們的做法是從姓氏入手。比如客戶姓李,那麼他們提供李氏的圖騰繡到定製服上,幫助客戶共同挖掘和探索李氏家族的家訓、家風和家規等。

我們做的事情絕大部分企業或家庭都沒有做過,甚至是沒有意識去做的。

易悅:您對於漢美集團未來的發展規劃是怎麼樣的?

譚業輝:漢美集團將布局三大服飾相關項目,除了主營的漢美定製以外,第二是漢美智能服飾項目,為所有服飾終端渠道打造一套智能化營銷工具,目的是讓衣服找到合適的用戶,讓用戶找到合適的衣服;

第三個是漢文化傳播和推廣項目,2018年漢美集團將為傳播和推廣漢文化而單獨成立公司,開始探索漢文化在商業層面的規劃和布局。

易悅:創業多年來有沒有什麼感悟可以分享一下?在這個過程中有沒有發生一些讓您印象深刻的故事?

譚業輝:2017年,漢美遭遇了業績下滑的問題,我開始思考背後的真正原因。最後我發現,最核心的問題是員工的心力沒有往一處使,所以最後我召開了一次會議,對員工說,

「從今天開始,大家承認漢美是大家的,而不是只屬於老闆的。如果只是屬於老闆的,那麼這個公司永遠都沒有希望。怎麼承認?拿錢來承認。所以,大家如果還想繼續留在漢美工作,就必須交錢給公司,高管交十萬,中層交五萬,基層交兩萬。」

收錢不是目的,收心才是。人在一起沒有用,必須心在一起。

在之後的日子裡,團隊有了很大的突破和改變,大家真正地將發展漢美作為一份自己的事業和責任,而不僅僅是養家餬口的工作,因為這是他們拿錢和信任換來的,從此也慢慢變成了一個制度。

易悅:在工作之外的時間您一般會做什麼?有什麼興趣愛好?

譚業輝:喝茶可以修身養性。這一年時間愛上了喝陳普和老茶,在喝茶的時間放鬆和休息。

易悅:您的理想生活是怎麼樣的?

譚業輝:我的理想生活是帶著老婆孩子一起環遊世界。

易悅:能否聊一個您最近一直在思考的問題?可以是關於事業、個人或社會的思考。

譚業輝:我的目標是把漢美打造成一個偉大的公司。我學習的對象是經營之聖稻盛和夫,如何真正做到敬天愛人,無我利他,我還在修煉。

易悅:能不能聊一聊在過去的人生中,最難忘或者對您改變最大的一段經歷?

譚業輝:2014年學習和踐行了種子的力量,讓我開始了人生真正向內求的階段。

09年開始,我每年都上許多課程,不斷向外求索。直到五年後,我才真正明白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被其中蘊含的強大力量所折服。

孔子說四十不惑,經過這一年的修煉和成長,我對人生才開始有了真正的理解,對未來沒有了困惑,這是賺再多的錢都無法比擬的。通過向內求索,我慢慢找到了自己的使命——建立商業王國,弘揚中華文化。

未來的漢美,將專注打造企業家個人,及家族與公司的服飾,通過服飾將傳統文化落地,通過禮儀和傳承打造家族文化和形象。

易悅:在人的一生中您覺得最重要的是什麼?

譚業輝:陽明先生講,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所以,人生最重要的是有大願,有夢想,有激情去行動,才有機會獲得成功。

易悅:您個人有沒有比較信奉的人生信條或者個人信仰?

譚業輝:厚德載物。

相關焦點

  • 王陽明: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
    王陽明曾多次強調說「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這句名言是中國傳統文化精華的總結,也是做人、做事的指導。我們都想做成有意義的事情或事業,但是我們應該知道:想要成就事業,首先是由我們自己決定的,即與我們的立志有關。
  • 百日學習筆記|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
    學習一門明心淨心的功夫【原文導讀】「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雖百工技藝,未有不本於志者。今學者曠廢隳惰,玩歲愒時,而百無所成,皆由於志之未立耳。故立志而聖,則聖矣;立志而賢,則賢矣。志不立,如無舵之舟,無銜之馬,漂蕩奔逸,終亦何所底乎?昔人有言,使為善而父母怒之,兄弟怨之,宗族鄉黨賤惡之,如此而不為善可也;為善則父母愛之,兄弟悅之,宗族鄉黨敬信之,何苦而不為善為君子?使為惡而父母愛之,兄弟悅之,宗族鄉黨敬信之,如此而為惡可也;為惡則父母怒之,兄弟怨之,宗族鄉黨賤惡之,何苦而必為惡為小人?諸生念此,亦可以知所立志矣。」
  • 「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關於孩子立志,家長所不知道的事!
    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雖百工技藝,未有不本於志者。——王陽明古往今來,但凡傑出的人物,沒有不「立志」的。只有胸懷廣闊、志存高遠的人生才是偉大的人生。所以要想讓自己的孩子成就一個偉大的人生,在他們很小的時候,就要培養他們立志的意識。
  • 王陽明說:「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讓孩子從小樹立聖賢之志
    王陽明說:「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一個人如果沒有志向,即使博學強識,學富五車,也可能一生一事無成。「志不立,如無舵之舟,無銜之馬,漂蕩奔逸,終亦何所底乎?」舵是船控制方向的裝置;銜,是馬嚼子,是控制馬匹的活動的。不立志,沒有志向,人生就如同無舵之舟、無銜之馬,如同大海中飄蕩的浮萍,隨波逐流。
  • 王陽明:「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立志的根基在哪?
    陽明先生說:「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在2017年我還曾經無志,當時並未覺得無志,因為那時的志向就是賺錢。人的焦慮就在於把欲望當做志向,把賺錢當做理想。我那時就是這樣,非常的焦慮,攀比心很強。直到生意失敗,才開始思考:我人生的路在何方?思考這一輩子究竟該怎樣活?
  • 王陽明:「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精闢之論流芳百世不無道理
    除了是一位心學集大成者的儒生以外,王守仁還是一個有勇有謀的大將,曾經總督兩廣,鎮壓江西民變,平定「寧王之亂」等,這跟他的「精闢之論」不無關係。王陽明在所有名言當中,這句「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幾乎貫穿他整個人生,而這最開始還要從他小時候說起。出身於浙江餘姚顯赫世家的王陽明自從少年時,就流傳著許許多多關於他的傳說。
  • 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
    燕雀焉知鴻鵠之志,鴻鵠是要像大鵬那樣展翅翱翔於九天之高,盡收天下於眼中的;而燕雀不知道去千萬裡之遠有何用,自然對能夠觸及愉樹和枋樹就已經心滿意足了。只要有高遠的志向,那麼無論想成就什麼事業都有了可能,所以立志是十分重要。西漢的班超投筆從戎,建立了千秋功業。他把自己的境界和志向提升到一定的高度,才能有名垂青史的成就。
  • 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雖百工技藝,未有不本於志者
    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雖百工技藝,未有不本於志者。王陽明《教條示龍場諸生》註:不樹立志向,天下就沒有可以成功的事。即使各種工人和從事技藝的人,也沒有不以志向為本的人。事實上,狼還有許多不為常人認識的優秀品質。
  • 中國美術人物誌·當代書法名家——鍾培權
    書法之精華,創作之妙趣,在於取法和研習之方向,創作一幅優秀作品,首先要有一個好的思路和創作章法,濃,淡,幹,溼,大小變化。並注意整體作品的協調性和完整性,將傳統書法的精髓融入其中。藝術作品要完整大方,布局合理,內容連貫,清健遒勁,法度嚴謹。清代方朔:「蓋此碑之妙不在整齊在變化,不在氣勢充足而在筆力健舉。漢碑佳作者雖多,由此入手,流麗者可摹,縱橫跌宕者亦無可不摹也。"
  • 志不立,則天下無可為之事
    他的朋友很不理解,讀書不就是為了出人頭地嗎?為什麼你白白浪費這麼多的好機會?諸葛亮笑著說:「我要做的是像古代的管仲,樂毅一樣的大事,又怎麼能屈居於小小的襄陽當一個刀筆小吏呢?」朋友都覺得諸葛亮野心太大,後來劉備聽聞了諸葛亮的才能,於是有了三顧茅廬的經典故事。
  • 三國之東吳政權創始人孫權,為何寧願偏安江東,沒有統一天下之志
    孫權 如果說曹操和劉備是開國之君的話,那孫權最多也只能算一個積極開拓的守成之君,孫權19歲就成為江東之主,27歲就敢面對曹操強大的威脅而不屈服
  • 學習用典 | 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難者進
    詡笑曰:「志不求易,事不避難,臣之職也。不遇盤根錯節,何以別利器乎?「                                        ——《後漢書·虞詡傳》這場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嚴峻鬥爭,讓你們這屆高校畢業生經受了磨練、收穫了成長,也使你們切身體會到了「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難者進」的道理。
  • 方國瑜 | 《華陽國志·南中志》概說
    又常璩所作有《漢之書》十卷,見《隋書•經籍志》著錄,《史通•古今正史篇》亦稱道之。其書紀蜀李成事跡,則璩任李氏官職,留心史事。惟《漢之書》,已久佚也。《華陽國志》傳至今,西南史事之專書,此為較早者。茲考說之:先言常璩作書。本書卷十二《序志》說:「考諸舊紀,先宿所傳,並《南裔志》驗以《漢書》,取其近是,及自所聞,以著斯篇。……肇自開闢,終乎永和三年,凡十篇,號曰《華陽國志》。」
  • 志當存高遠,行當積跬步
    1志當存高遠諸葛亮有句名言:志當存高遠。是指人應該有高遠的志向。正所謂:站得高,望得遠。一個人的眼界有多寬,他的格局就有多大。遠大的志向從立志開始,生活不能沒有目標,人生不能沒有方向,「立志」就是給人生一個目標、一個方向,然後通過他的努力駛向這個目標。
  • 多彩中國·人物誌028:宏雷:阿里河之子
    不多時,畫布上漸顯的一身狍皮獵裝與朝向天花板舉起的一支酒樽,每一個細微之處都栩栩如真,惟獨人物的面孔是模糊不清的。一到晚上,還喊來兩個詩友,熄了電燈,在一盞燭光下,一邊撥動琴弦一邊朗誦自己的新詩,連燭火也心生夷愉。
  • 在歷史上既無具體表現,又無個人傳記的戲志才,為何成為「網紅」
    《三國志·魏書·郭嘉傳》:"潁川戲志才,籌畫士也,太祖甚器之。早卒……彧薦嘉。"《後漢書·荀彧傳》:"及鍾繇、郭嘉、陳群、杜襲、司馬懿、戲志才等,皆稱其舉。"從上述的內容來看,基本上能夠捋清一個簡單的脈絡:荀彧在加入曹操集團初期向曹操推薦戲志才,戲志才作為謀士深得曹操器重,但是不幸早逝。
  • 《河南省武術志》出版 填補內地無省級武術志書空白
    1月7日上午,河南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河南省武術志》新聞發布會,重點介紹《河南省武術志》的主要內容及其他相關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該志貫通「厚今薄古、秉筆直書、尊重史事、突出特色」的基本原則,記述在河南發源的少林、太極(含和式)、萇家拳等3個具有重要影響的拳種以及在河南頗具規模、有所創新發展的心意六合拳、梅花拳、查拳、王堡槍法等4個拳種。該志概括了拳種的基本特點,輯錄其代表性拳譜拳訣,以備閱讀者和習練者收藏。
  • 童心飛揚集團董事長李友健榮膺中國經濟十大影響力人物
    、中消雲集團董事長宋佳城、通鼎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沈小平、大唐西市文化產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呂建中、榮民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史貴祿、正威國際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王文銀、多弗國際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胡興榮、心裡程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彭國遠榮膺「2019中國經濟年度人物」大獎。
  • 陳曉平:成志會,民國史上舉足輕重的留美學生兄弟會
    陳曉平:成志會鮮為人知,卻舉足輕重  「成志會」(Chen Chih Hui,簡寫為C.C.H。)是民國史上舉足輕重的留美學生兄弟會,曾佔據民國財經、外交、教育、醫學、工程、法律界重要崗位,湧現出多個領域的學術宗師,徒子徒孫遍布中國大陸、中國臺灣、美國,迄今仍鮮為人知。
  • 讀《西藏志》札記
    (2)同篇又記雍正二年(1724)「勅封西天大善自在佛率領天下釋教達賴喇嘛,予以金冊印」。按:此一大事不見於《清實錄》。始見於雍正末年(1735)成書之《四川通志》卷二十一(西藏)云:「雍正二年,欽頒達賴喇嘛金冊金寶,印系西天自在佛總理天下釋教普通日赤拉坦 (怛)喇達賴喇嘛之印,清字、蒙古字、漢字、夷字四樣篆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