託物言志文章對生命的讚頌

2021-02-08 春夏秋冬一路同行

「有時/我伸出一隻赤裸的臂/平放在壁上/讓一片白堊的顏色/襯出那赭黃的健康//青色的河流鼓動在土地裡/藍色的靜脈鼓動在我的臂膀裡//五個手指/是五支新鮮的紅色/裡面旋流著/土地耕植者的血液//我知道/這是生命」。這是艾青的一首小詩《生命》中的幾行。生命何其珍貴!生命何其美麗!古往今來,多少文人墨客用盡千言萬語來讚美生命。剛剛講過蘇教版初中語文八年級下冊第一單元《詠物抒懷》,我發現在幾篇短短的託物言志文章中,無一不滲透著作者對生命的思考和謳歌。即使文中所言之志,讚美的是革命者、人民、戰士、鮮花,生命元素,像一條曲折蜿蜒若隱若現的小河,在其中暗流湧動,不經意間便會斬露頭腳。 《海燕》:生命,因勇敢搏擊而美! 高爾基筆下的海燕,「像黑色的閃電,箭一般地穿過烏雲」,「它飛舞著,像個精靈」,「它在大笑,它又在號叫」。《海燕》寫於1901年的俄國,當時歐洲的工業危機蔓延到俄國,俄國的革命鬥爭正如火如荼,猛烈動搖著沙皇統治的根基。有革命、有鬥爭、就會有犧牲。也有人懼怕革命會改變自己「暫時做穩了奴隸」的安逸生活,也有人害怕革命中會受傷犧牲,更有人懶於接受一切改變,寧願生活在舊世界裡,就像那些海鴨、企鵝,在暴風雨來臨之際瘋狂逃竄。這就更突出了海燕,它在烏雲和閃電之間穿梭,勇敢地與黑暗環境進行搏擊,它的生命,因搏擊而美!美在敢為天下先,順應歷史潮流;美在願為天下蒼生謀福祉,與當時的統治者分庭抗禮;美在不怕流血犧牲,誓為真理鬥爭到底! 《白楊禮讚》:生命就是堅強挺立和生生不息

白楊樹是多麼普通又樸素的一種樹,西北高原上隨處可見,質樸到幾乎被人們忽略。然而,它卻被作家的慧眼所識:「當你在積雪初融的高原上走過,看見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這麼一株或一排白楊樹,難道你就只覺得它只是樹?」20世紀40年代初,國民黨仗著有美帝國主義支持的黃金和先進武器,先後發動兩次反共高潮,第二次反共高潮——皖南事變尤為慘烈。在內憂外患之下,我們沒有屈服,不羨慕別人有先進的裝備,不理會別人的挺拔高貴,不可一世,我們只是如白楊樹一樣樸質地生長著,穿過風沙傲視荒原、堅強挺立、繁育後代。生命之美就在於這樣的堅強挺立和生生不息。讓貴族化的楠木去笑吧,我們卑微卻堅強,從泥土風沙中長出,有著鋼鐵一般的堅強意志,子子孫孫、生生不息。

《石榴》:「夏天的心臟」生命美在蓬勃向上

「五月榴花照眼明」。春天自有無數花朵爭妍鬥豔,秋天菊開燦爛似錦,冬天也有臘梅傲視風雪。唯有夏季,陽光太強烈、太酷熱,纖塵不染的荷花依水而開,自可躲去幾分暑氣,而榴花,就不那麼幸運了,從烈日下的焦土之中長出、開放。「對於陽光的直射毫不避易的深紅色的花」,真是「夏天的心臟」。心臟,生命的核心所在,如果不是榴花那麼勇敢、那麼蓬勃向上,怎敢和烈日強光對抗?不敢面對強光並怒放於其中,怎能成為「夏天的心臟」?石榴花的生命之美,美在不畏懼、不躲避,永遠保持著奮鬥的精神和蓬勃向上的生命力。就像1942年的中國人民,外有日本侵略者大步踐踏,內有國民黨的窮追不捨,感嘆生命多舛的同時,只有迎難而上、不怕困難,為了人民能過上太平日子,不惜犧牲前途、家庭、甚至生命,在戰火中永保蓬勃向上的生命力。石榴花,不正也體現了這一點嗎?

《紫藤蘿瀑布》:你的生命如此多情 《紫藤蘿瀑布》是《詠物抒懷》單元這幾篇文章中最貼近現實生活的一篇,因為她不是來自於戰火之中,而是來自於和平年代。即使和平年代,生活中也難免不盡的愛恨情愁。宗璞是著名哲學家馮友蘭之女,早年的優越生活讓她不知愁滋味,然而當歷史的指針轉到1966——1976年時,一切都發生了變化,慘烈的迫害使她一直心有餘悸,更不幸的是1982年,她唯一的小弟患上了絕症,將不久於人世。在這個時候,她看到了一株怒放的紫藤蘿,「我只是佇立凝望,覺得這一條紫藤蘿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緩緩流過。流著流著,它帶走了這些時一直壓在我心上的焦慮和悲痛」此刻她忘記了一切痛苦。簡簡單單的小花,也曾被摧殘,但仍會美麗盛開。「花和人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長河是無止境的。」 她把這樣的鼓勵給了自己,讓她有了力量,在小弟過世之後,把這個消息告訴當時也在住院的老父,然後,把千鈞重但一力挑起,勇敢地生活下去。生命有時很脆弱,抗不過一場疾病;生命有時也很堅強,忘卻一切悲傷繼續向前流淌。紫藤蘿,正好像女作家宗璞一樣,你的生命如此多情,又堅強。

掩卷而思,海燕、白楊、石榴、紫藤蘿,一個個形象躍然紙上,一個個鮮活的生命也在腦海中浮現。孟德斯鳩曾說過:「能將自己的生命寄托在他人記憶中,生命仿佛就加長了一些;光榮是我們獲得的新生命,其可珍可貴,實不下於天賦的生命。」在這幾篇託物言志的文章中,無一不滲透著對生命的謳歌和讚頌,把這些生命的元素寄托在讀者的記憶中,它們便加長了,永遠永遠地傳承下去。這一點,也許作者在寫文章時已經想到,讀者也感受到了。

相關焦點

  • 走進古詩,體會託物言志的表達方法,感悟詩人不同尋常的情感
    本次我們就通過學習《馬詩》、《石灰吟》和《竹石》中託物言志的寫作手法,來感悟詩人渴望建功立業、堅守高尚節操和不與世人同流合汙的思想情感吧。託物言志,也稱寓意於物,就是通過對物品的描寫和敘述,表現自己的志向和意願。託物言志是古典詩詞中常見的一種表現手法,指詩人運用象徵或起興等手法,通過描摹客觀事物的某一個方面的特徵來表達作者的情感或揭示作品的主旨。
  • 輕鬆掌握小竅門,學會寫託物言志類小作文
    在初中語文部編教材七下課本中,第五單元學習託物言志的手法:體會如何運用生動形象的語言寫景狀物,寄託自己的情思,抒發對社會人生的感悟。學習完了這幾篇課文,可以發現寫託物言志類的文章是有竅門的。1、巧妙引出對象託物言志,即將個人之「志」依託在某個具體之「物」上。「物」便具有了某種象徵意義,成為作者的志趣、意願或理想的寄託者。所以,這個物就要有所選擇。可以是動物昆蟲,也可以是樹木花朵。設置恰當的情境,引出要描寫的「物」例如: 已經10點多了。
  • 顧炎武的一首絕句,託物言志,詩人不愧為清初的一代宗師
    古詩詞經常有一些託物言志的優秀作品,比如李白就曾自比大鵬鳥,抒發他崇尚自由、希望展翅高飛的願望。白居易曾在大唐的中書省任職,古人把中書省稱作紫薇省,他也把自己比作紫薇花。杜甫更是形容自己為腐儒、以及天地間的一個沙鷗。
  • 唐彥謙的《詠馬》:以馬喻人,託物言志,霸氣十足
    詩作以馬喻人,託物言志,霸氣十足,情真意切,感人至深。感言:戰馬眷戀徵途,是因為曾經的艱辛與輝煌;軍人志在疆場,那裡是施展才華、贏得榮光的地方!
  • 高中語文常用表現手法(2):抑揚、比興、象徵、白描、託物言志等
    初高中語文最常用的10種表現手法:對比、烘託、鋪墊、揚抑、暗示、比興、象徵、白描、夾敘央議、託物言志。上篇文章高中語文常用表現手法舉例分析(1):對比、烘託、鋪墊、暗示,已經講過前四種。本文接著說後幾種:而後以簡單的例子來說明。5.比興比興是中國詩歌的一種傳統表現手法。
  • 閱讀寫作詩詞:常用的表現手法,託物言志、點面結合、借景抒情等
    2、作用:使情和景相互感應交融、依託,從而營造出一種物和我一體的藝術境界,完善的表達作者的思想情感,具有極強的感染力,可以給讀者一種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感受。2、作用:引發讀者的思考和注意,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使文章的情節坎坷曲折。
  • 王滋文ll於桂林託物言志詩19首
    央視記者拍攝全州縣十大碗之一苦瓜圓子上菜鏡頭王滋文ll桂林託物言志詩十三首《浮想》(隨筆)他呼籲大家重視一下「南國紅旗渠(灌江渠)」,你怎麼看?地方名菜:桂林全州縣白寶鄉的苦瓜圓子
  • 文章表現手法及其作用
    《文章表現手法及作用》 大家好,進入到初中,很多同學發現閱讀成績總是在原地徘徊,為了更好地幫助同學能夠系統而有針對性的了解閱讀理解知識點,今天,老師就安排了有關表現手法及其作用的專題內容。什麼是表現手法?
  • 名家·王琪玖散文講座:託物寓意法(二)
    第二講 託物寓意法文|王琪玖託物寓意法也稱之為「託物言志」法,我國古代有「託心」之說,即把心情、意念寄托在某種物象上。此法古已有之,三國時代的文學家嵇康在《琴賦》中說:「顧茲桐而興慮,思假物以託心」。這個「假物」,也就是借物。「思假物以託心」,就是借物寄託心態。
  • 教你一招,如何寫好《我的心愛之物》(附範文)。(關注則有更多招)
    心愛之物一般指的是我們最喜歡的物體。當然,相對其它物體,我們對心愛之物的關注比較多,投入的感情也較深,因而我們就對它很熟悉,但是我們又如何把它寫好呢?個人觀點如下:一,抓住心愛之物的特點,然後有順序且有重點地描述。心愛之物,可以是植物,可以是動物,也可以是靜物。
  • 明意象 味意境 覓詩眼 體詩情——同題「詠物詩」鑑賞訓練題
    詠物詩的特點在於託物言志。大自然的萬物,大至山川河流,小至花鳥蟲魚,都可以成為詩人描摹的對象,都可以寄託詩人的感情。鑑賞詠物詩,要注意從以下幾個角度去掌握。①欣賞作者對於所詠之物特點的把握和刻畫,即意象分析。 古人說寫詠物詩要做到「不即不離」,就是說既不停留在事物的表面(不滯於物),又要切合所詠之物的特點(曲盡其妙)。②把握作者在描摹事物中所寄託的感情。一首好的詠物詩,總是以其生動的形象和強烈的美感吸引讀者,而且有意無意地、或深或淺地透過所詠之物,或流露作者的人生態度,或寄寓美好的理想,或隱含生活的道理。
  • 《受讚頌者 斬》繁中版PSN港服開啟預購 售價428港幣
    SEGA旗下經典人氣作品《受讚頌者(傳頌之物)》系列新作《受讚頌者 斬》(中韓文版),今日(1月30日)正式上架PSN港服,並開啟預購,預售價為428港幣(約合人民幣382元)。與此前官方公開的信息一致,繁中版的正式解鎖時間為2020年3月26日。
  • 【賦詩言志】第三十九期 • 方銘 | 《論語》關於仁的思想 (一)
    ——方銘   歡喜啊,請點擊上面的藍色文字「賦詩言志」,關注我們,快樂自己……歡喜啊,置頂「賦詩言志」,感受每一種感動……   孔子二五七一年  十一月十五(2020.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