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不留行:亦名禁宮花、剪金花、金盞銀臺。
性味:(苗、子)苦、平、無毒。
主治:
鼻血不止。用王不留行連莖、葉陰乾,煎成濃汁溫服。很快見效。
大便後下血。用王不留行研為末,每服一錢,水送下。
刀傷失血。用王不留行十分,蒴翟葉十分,桑根白皮十分,川椒三分,甘草十分,黃芩、乾薑、芍藥、厚樸各二分,前三味,燒存性,後六味,研為末。兩組和勻。治在傷。每服一匙,水送下;治小傷,只須用末敷傷處即可。婦女產後亦可服用。此方名「王不留行散」。
婦女乳少。用王不留行、穿山甲(炮)、龍骨、瞿麥穗、麥門冬,等分為末。每服一錢,熱酒調下,服藥後再吃豬蹄湯,並一日數次用木梳乳,助乳汁流出。此方名「湧泉散」。
頭風白屑 。用王不留行、香白芷,等分為末,幹搽頭上。第二天清晨篦去。
癰疽諸瘡。用王不留行、桃枝、茱萸根皮各五兩,蛇床子、牡荊子、苦竹葉、蒺藜子各三程式,大麻子一升,以水二頭號半,煮取一鬥,多次洗患處。此方名「王不留行湯」。
疔腫初起。用王不留不行子研為一末,加蟾蜍和丸,如黍米大。每服一丸,酒送下。汗出即愈。
附方:王不留行以善於行血知名「雖有王命不能留其行」,所以叫「王不留行」,但流血不止者,它又可以止血。在婦科,王不留行又是髮乳的良藥,常與穿山甲同用,俗諺有「穿出甲,王不留,婦人服了乳長流」的說法,可見本品通乳汁的作用是很顯著的。
車前:亦名當道、浮以、馬昔、牛遺、牛舌、車輪草、地衣、蛤蟆衣。
性味:甘、寒、無毒。
主治:
血淋作痛。用車前子曬乾研細,每服二錢,車前葉煎湯送下。
老人淋病(身體發熱)。用車前子五合,煮汁,去渣,用汁煮米粥吃,有效。常服此方,亦可明目。
妊婦熱淋。用車前子五兩、葵根(切)一升,加水五升,煎成一升半,分三次服。
容易小產,用車前子研為末,每服一匙,酒送下。不飲酒者,可改用水送下。
陰囊冷痛。腫滿即成險症,用車前子研細,每服一匙,水送下,一天服二次。
久患內障。用車前子、幹地黃、麥門冬,等分為末,加蜜和丸,如梧子大。常服有效。
補虛明目(肝腎均虛,眼發黑共,或生障翳,迎風流淚)。用車前子、熟地黃(酒蒸後火焙)各三兩,菟絲子(酒浸)五兩,共研為末,加煉蜜和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溫酒送下。一天服二次,此方名「駐景丸」。
小便不通。用車前草一斤,加水三升煎取一升半,分三次,一方:上方再加冬瓜汁嗔或桑葉汁。
小便尿血。用車前草搗汁五合,空心服。
鼻血不止。用車前葉搗汁飲下。
刀作。用車前葉搗爛敷傷處。
溼氣腰痛。和車前葉連根七棵、蔥白連須七棵,棗七枚,煮酒一瓶常服。
喉痺、乳蛾。用車前草、鳳尾草搗爛,加霜梅肉少許煮酒,共研取汁。雞乞求蘸取刷喉。
兩眼紅痛。用車前草汗調眩硝末,臨星時塗眼泡上,次日早晨洗去。
目翳初起。用車前葉、敬楊葉等分,揉出汁,裹入兩層桑葉中,懸陰處一夜。次日打開桑葉,以汁點眼。
附方:車前功用是清熱利悄、祛痰明目。草和子的作用相仿。
蒺藜:亦名旁通、屈人、止行、休羽、升推。
性味:(子)苦、溫、無毒。(白蒺藜:甘、溫、無毒)
主治:
腰脊痛。用蒺藜子搗成末,加蜜做成丸子,如胡豆大,每服二丸,酒送下。一天服三次。
通身浮腫。有杜蒺藜每日煎湯洗。
大便風秘。用蒺藜子(炒)一兩、豬牙皂莢(去皮、酥炙)五錢,共研為末。每服一錢,鹽茶湯送下。
月經不通。有杜蒺藜、當歸,等分為末。每服三錢,米湯送下。
難產(胎在腹中,胞衣亦不下;或者胎死)。用蒺藜子,貝母各四兩,共研為末,米湯衝服三錢。過一會如仍不下,可再次服藥。
蛔蟲病。用初秋採集的蒺藜子,陰乾收存。每服一匙,一天服三次。
多年失明。用初秋採集的蒺藜子,陰乾搗成散,生前了一匙,飯後服,水送下。一天服二次。
牙齒動搖。用蒺藜去角,生研五錢,加水淡漿水半碗,鹽少許,溫時漱口,甚效。或以蒺藜根燒灰貼牙,亦能固齒。
鼻塞多年,不聞香臭。用蒺藜兩把,加水一大碗煮取半碗,先令病人仰臥。滿口含飯。隨好以藥汁一合灌入鼻中,如不通,可再灌。至鼻中噴出一、兩個小肉坨(息肉)子,病即愈。
面上瘢痕。用蒺藜子、山梔子各一合,共研為末。加醋調勻。夜塗臉上,清晨洗去。
白癜風。用白蒺藜子六兩,生搗為末。每服二錢,熱水送下。一天服二次。一月後斷根。服至半月時,白處見紅點,即預示有效。
疔腫。用蒺藜子一升,火熬,搗爛,以醋調勻封瘡上。拔根即愈。
蠼螋尿瘡。用蒺藜葉搗爛敷患處。如無葉,可用子代替。
(放到您圈子裡,朋友們會感激您)
以後還想每天收到類似的文章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