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小鮮@基層之治】蘇州:將物業、業委會融入基層治理 「益」起...

2020-12-16 蘇州新聞網

近日,蘇州市姑蘇區雙塔街道13個長效管理小區的物業迎來了一次「期末大考」。除了小區整體環境、治安案件發生率、居民滿意度等常規考評內容,垃圾分類、「331」整治、「紅色物業」「共享物業」等重點工作成效也成了考評的重要指標。考評分數較高的物業公司將獲得更多的長效管理補貼,而考評分數較低的也將被酌情更換。

「不僅在物業管理方面,今年以來,雙塔街道在『3+N』基層治理模式的基礎上,堅持黨建引領,升級打造了『子城益家』服務品牌,切實發揮社區黨組織、物業、居民和業委會等主體作用,形成治理合力,讓所有居民都能享受到基層治理效能提升的益處。」雙塔街道黨工委副書記孫強生說。

馮文歡 攝

精準對接居民需求,強化黨組織「治家引領」

「在這裡換個衣服拉鏈只要一塊錢服務費,而且就在家門口,真的便宜又實惠。」近日,家住裡河新村的趙文霞在裡河社區便民服務站只花了一塊錢,就修好了一個拉鏈壞了很久的包,她開心地和鄰居分享這個便民優惠。

據悉,在裡河社區便民服務站,除了「一元裁縫鋪」,還有收費都相對便宜的修車、配鑰匙、磨刀等服務。「很多類似服務攤以前都設在街頭,因不符合市容環境標準被取締,但是他們提供的服務也是居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所以社區黨委決定設立一個統一的便民服務站。」裡河社區黨委書記胡晨表示,在服務站設立之前,社區黨委組織召開居民座談會,徵集了居民對於這些「老手藝」的需求,並在社區中專門騰出一個房間作服務站場地。之後由社區邀請有相應手藝且收入較低的「手藝人」入駐服務站為居民提供服務。

便民服務站為居民提供「一站式」服務的同時,解決了低收入「手藝人」的再就業問題,這是雙塔街道各黨組織堅持需求導向,積極服務群眾,發揮「治家引領」作用的有力體現。前不久,翠園社區黨委以社區黨群服務中心提檔升級為契機,聯合物業公司更新了辦公區域,設立了「物業黨員責任崗」,開放了「紅色議事廳」,讓居民「跑一次」就能解決所有問題。

發揮先鋒模範作用,推動居民和業委會「當家自治」

位於裡河一村的「心鄰」廣場是居民鍛鍊、聊天、遛狗的好去處,而在不久前,這裡還是一個讓居民忍不住搖頭的臭水塘。水質差、周邊環境髒亂、車輛停放不規範等問題曾經一度困擾著社區,也給居民生活帶來諸多不便。

在今年的裡河片區改造過程中,裡河社區引導成立了「老管家」行動支部,行動支部全部由居民中的黨員骨幹組成。行動支部成立後,就將這片臭水塘的改造作為重點民主協商項目。前期,行動支部的黨員一次次上門走訪並徵集居民意見,將臭水塘改造納入片區整體改造計劃中。如今,「老管家」行動支部還主動承擔起「心鄰」廣場的日常維護,發動黨員骨幹、業委會成員和熱心居民加入到文明遛狗、環境整治和垃圾分類宣教中。

行動支部發揮模範作用,帶動居民和業委會自治熱情,這樣的情況在雙塔街道並不少見。和裡河社區「心鄰」廣場的建設維護一樣,鐘樓新村封閉式管理中涉及的管理規劃、人員車輛排摸、設施落地安裝等居民協調工作,也全部由社區引導成立的「小區是我家」行動支部成員認領。行動支部的投入、熱心居民的加入、共建力量的融入使鐘樓新村的協調工作在半個月就全部完成。

彭化成 攝

創新服務模式,提升物業公司「管家水平」

今年年初,隨著翠園湖改造的完成,湖周邊環境發生了質的提升,但是與此同時,湖邊的兩家物業公司都反映日常衛生、安全等管理壓力大。為此,雙塔街道決定以翠園新村為試點,成立永金物業新村項目黨支部,建成紅色物業,以支部為紐帶,實現物業、業委會、社區、共建單位多方紅色聯動,補齊老舊住宅小區物業管理的短板。

「依託物業公司黨組織為民服務專項經費及共建力量的多維參與,幫助小區解決了如停車位設置、綠化修剪、分類垃圾亭建設等實際問題,實現了物業公司專業水平、居民滿意度和小區整體環境提升的多贏。」翠園社區黨委書記賀成介紹,結合街道網格化工作,物業公司黨支部還選任黨員志願者擔任社區網格兼職副網格長、網格員,開展網格巡查、問題處理。

在「紅色物業」之外,「共享物業」管理模式在雙塔街道也實現了進一步發展。在今年的鐘樓新村智能化改造中,聯誼物業作為「大物業」承擔起鐘樓新村的管理職責。不到一個月,聯誼物業先後幫助在新村中安裝了道閘,重新施劃了停車位,同時還給所有的居民都錄入人臉識別門禁信息。「現在小區改造好了,有了物業管理,物業費也不貴,真的讓我們很舒心。」在鐘樓新村住了近30年的劉文表示,現在幸福感滿滿。(蘇報見習記者 劉達 蘇報通訊員 巴舜蕾)

聲明:所有來源為「蘇州日報」、「姑蘇晚報」、「城市商報」和「蘇州新聞網」的內容信息,未經本網許可,不得轉載!本網轉載的其他文字、圖片、音視頻等信息,內容均來源於網絡,並不代表本網觀點,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您發現本網轉載信息侵害了您的權益,請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及時核實處理。

相關焦點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讓黨建工作與基層治理同頻共振——民心聚了...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讓黨建工作與基層治理同頻共振——民心聚了、滿意度高了,南通任港社區這條路子獲群眾點讚 2020-12-25 11:02:13 來源: 南通網 「文明城市的榮譽來之不易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蘇州:深化拓展「大數據+網格化+鐵腳板...
    「作為小區成員,受到黨社之家的鼓舞,我也想為小區貢獻一點自己的力量。」為居民免費理髮的理髮師表示。如今,排隊理髮、排隊看診成了富康新村獨有的景象。每個月的居民服務日早已成為小區居民最盼望的日子,參加的人多了,專職網格員又組建起志願者隊伍,負責排隊叫號,維持現場安全秩序。這就是楓橋街道共建共治共享的生動體現。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 | 破解「小馬拉大車」 形成黨建引領「一盤棋」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個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水平很大程度上體現在基層。基礎不牢,地動山搖。治國安邦重在基層,黨的工作最堅實的力量支撐在基層,最突出的矛盾和問題也在基層。基層是國家治理的「神經末梢」,而社區作為社會治理最基本單位,可謂是「末梢中的末梢」。隨著社會經濟高速發展,城鎮化加快演變,社區普遍面臨老舊小區多、轄區單位多、流動人口多「三多」複雜局面,呈現出居民管理難、安全監管難、糾紛協調難「三難」問題。要想「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臺」,社區亟需構建起區域黨建聯動新格局,形成黨建引領「一盤棋」。強化黨建引領,夯實組織基礎。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蘇州以「全周期管理」推進基層治理 為社會...
    唯萱  攝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組成部分,也是重要的推動力。在中國改革開放的「試驗田」蘇州工業園區,基層社會治理現代化改革的實踐,正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增添生動的註腳。近日,在中組部「統籌疫情防控與經濟社會發展 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專題研討班上,由蘇州工業園區唯亭街道帶來的以「全周期管理」推進現代化治理的實踐模式備受關注。根據「全周期管理」理念,唯亭街道黨工委對街道職能進行分解、重構與下沉,建立以區域聯合黨委為核心的「一核三元」社會治理新架構,搭建線上線下、全科全能的為民服務新平臺。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丨蘇州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下「蘇繡」功夫...
    &nbsp&nbsp&nbsp&nbsp郡縣治,則天下安。從伍子胥築城「象天法地」到範仲淹治水「疏導為先」,從顧炎武的「眾治」思想到馮夢龍的「無訟」理念,蘇州自古以來就是一座善治之城。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蘇州一體化平臺讓基層治理更智慧 實現從...
    今年以來,蘇州在「三整合」改革中,緊扣「大數據+指揮平臺+基層治理」的思路,以一體化平臺建設為抓手,推動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讓基層治理更聰明、更智慧。   全域推動:強化頂層設計實現多維度支撐   市級指導、縣區主導、鎮街主建,蘇州圍繞平臺建設目標任務,精準施策、靶向發力。
  • 同博物業融入基層治理,做好諸暨28個小區、寫字樓的「管家」
    去年年初,浙江同博物業服務有限公司進駐城上城小區後,了解到小區居民對垃圾問題意見很大,立即著手解決。公司與小區業委會協商,多次召開業主代表大會,專訪徵求了近千戶業主居民對於移除垃圾站房的意見。移除垃圾站房的意見一致通過後,公司一方面掏出10多萬元,對垃圾站房進行移除、平整、復綠,另一方面,與環衛集團協調,對垃圾日產日清。去年11月,原來的垃圾站房場所已變成一塊青草萋萋的綠地,為小區環境增光添色。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蘇州為基層社會治理注入穩定劑 「老娘舅...
    以為民解憂辦實事的民生情懷,扛起維護公平正義的責任擔當,蘇州工業園區婁葑街道深入踐行法治惠民,聚焦化解基層矛盾和穩定社會秩序,營造安定有序和諧發展的社會環境。今年6月,婁葑街道成立非訴訟服務中心並建立各項對接機制,承接了園區法院立案庭、街道派出所委託的多起糾紛。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 | 蘇州吳中太湖新城:新家園「心」治理
    社會主義是幹出來的,新時代是奮鬥出來的。蘇州吳中太湖新城作為蘇州最年輕的城市板塊,約有1.5萬外來工地建設者在進行著100多個項目的建設。通過「1+N」黨建陣地矩陣,實現黨組織結構的集中統一,縱向到底,確保黨的理論和方針政策的宣傳貫徹執行;延伸黨組織和建設者新家園的服務觸角發揮,切實將街道黨工委的領導核心作用和新建設者家園的橋梁紐帶作用融入到服務流動黨員和工地建設者的管理活動中,切實轉變為流動黨員和工地建設者的生活便利、工作成就和個人發展,並讓他們真切感受到黨的初心,增強對黨組織的認同感和對太湖新城的歸屬感。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民有所呼 我有所應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如何解決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體現著基層社會治理的能力和水平。「大國小鮮@基層之治」網絡主題宣傳活動【來源:長城網】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張家港:「海棠管家」讓社區治理更精緻
    高麗萍說,「『三輛車』的管理難題帶來了一連串的連鎖反應,導致社區、物業、居民各方矛盾不小。」要解決「三車」管理難題必須要形成合力,而把各方連接起來的恰恰是黨建這根紅絲帶。2019年,湯聯社區黨總支牽頭,聯合社區居委會、居民議事會、物業服務企業一起,組建物業管理委員會,成立「海棠管家」議事協調小組,多次召開聯席會議,並廣泛徵求居民意見,商議制定《「三車」管理實施意見》。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 | 從「回天乏力」到「回天有術」——北京破解...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新華社北京12月2日電  題:從「回天乏力」到「回天有術」——北京破解超大型社區治理難題樣本觀察新華社記者駱國駿、李德欣、熊琳、丁靜
  • 蘇州工業園區:打造現代化社區基層管理新樣本
    參與互動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 | 蘇州工業園區:打造現代化社區基層管理新樣本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  人民論壇網9月25日訊(張堯)9月22日,由中央網信辦網絡新聞信息傳播局(網絡理論傳播局)主辦,中央政法委員會宣傳教育局協辦,江蘇、上海、浙江、江西、湖南、貴州六省市網信辦和人民論壇網共同承辦的「大國小鮮@基層之治」網絡主題宣傳活動啟動儀式在江蘇蘇州舉行。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 | 破解「小馬拉大車」形成黨建引領「一盤棋」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個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水平很大程度上體現在基層。基礎不牢,地動山搖。治國安邦重在基層,黨的工作最堅實的力量支撐在基層,最突出的矛盾和問題也在基層。基層是國家治理的「神經末梢」,而社區作為社會治理最基本單位,可謂是「末梢中的末梢」。隨著社會經濟高速發展,城鎮化加快演變,社區普遍面臨老舊小區多、轄區單位多、流動人口多「三多」複雜局面,呈現出居民管理難、安全監管難、糾紛協調難「三難」問題。要想「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臺」,社區亟需構建起區域黨建聯動新格局,形成黨建引領「一盤棋」。強化黨建引領,夯實組織基礎。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蘇州姑蘇區以「繡花精神」打造基層治理...
    「金閶街道以『繡花精神』推進精細管理,以『網格模式』推進綜合治理,以『資源聚合』推進共治共享,以『分類施策』推進全域提升,奮力實現『首善之地』社會形象和城市品質的高質量提升。」金閶街道辦事處主任韓曉慶說。老舊小區管控缺失,智能技防實現長效常態管理近日,家住彩香二村的郭士峰下班回家到小區門口,刷一下門禁卡,小區門就自動打開了。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尋寶奇遇記——上海篇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尋寶奇遇記——上海篇 2020-12-22 10: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蘇州:讓年輕幹部在基層「百鍊成鋼」
    「近年來,滄浪街道在年輕幹部教育培養上積極探索,突出發展導向和實績導向,力求常態培養機制更優、思想淬鍊舉措更硬、實踐鍛鍊平臺更廣、『三項機制』抓手更實,讓年輕幹部在基層一線的火熱實踐中不斷湧現出來,全力打造出一支善於『攻堅、落實、創新』的『硬核』幹部隊伍,為蘇州高質量發展貢獻滄浪力量。」滄浪街道黨工委書記陳宇操說。
  • 大國小鮮 基層之治|楊浦三個小區圍牆被推倒,居民竟然拍手叫好?!
    在9月23日舉行的「大國小鮮@基層之治」網絡主題宣傳活動中,記者走進了這個「三區合一」後的美麗家園。據介紹,為進一步提升遼源西路睦鄰中心周邊居民區整體環境,營造「安全、整潔、文明、有序」的居住環境。加強生態環境治理,落實「五違四必」,圍繞「睦鄰中心」,楊浦區江浦路街道對遼源西路190弄、打虎山路1弄、鐵路工房三小區進行規劃設計。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人民城市為人民」 解鎖城市幸福密碼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上海時,提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重要理念,深刻回答了城市建設發展依靠誰、為了誰的根本問題。歷史與現實都充分證明,城市建設離不開廣大人民群眾的參與,人民是城市建設的主體。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基層治理影像志:一片初心為人民
    (央視網 鄭芳 攝)基層治理是國家治理的基石,直接關係到人民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共產黨就是為人民服務的,就是為老百姓辦事的,讓老百姓生活更幸福就是共產黨的事業。」為踐行黨對人民的莊嚴承諾,蘇州、上海、杭州、諸暨、長沙、南昌等地創新基層社會治理,將為人民服務的價值理念詮釋得富有新意、飽含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