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從口入」,可能因為你的鍋……

2021-02-17 東犁退休俱樂部

鐵鍋在我國使用得非常普遍,它基本不含有其它化學物質,具有使用壽命較長、導熱均勻、易掌握火候、價格便宜等優勢。

無論是生鐵鍋,還是精鐵鍋,兩者總體而言都偏沉,所以不太適合力氣小的人使用。

生活中,很多阿姨爺叔在炒菜時,為了節省時間,一道菜炒完,看看鍋挺乾淨,便不洗鍋,接著炒第二道菜。特別是肉菜燒完接著炒蔬菜時,還能沾點「肉香」,並且認為這樣既省油又好吃。

殊不知,這種炒菜不洗鍋的行為對健康的危害極大。接著炒第二道菜時,鍋內的油被二次高溫加熱,而鍋中的遺留的食物殘渣也極易燒焦,可能會產生大量致癌物。

所以,在用同一口鍋炒多道菜時,一定要炒完一道洗一遍鍋,千萬偷懶不得。

不少阿姨爺叔習慣在炒完菜後,直接把滾熱的鐵鍋放到水龍頭下衝洗,當冷水衝入熱鍋,瞬間煙霧四起,此刻空氣中潛伏的細懸浮微粒劇增,差不多就相當於霧霾,很不利於健康。

應等鐵鍋冷卻後,再清洗,並擦乾。當然天冷了,開熱水洗熱鍋,也是可以的。

• 鐵鍋適合用來炒菜、煎炸,但不宜用來燉湯,長時間的熬煮不僅可能使湯的顏色發黑,還易破壞鍋表面的食油層,加速鐵鍋生鏽;

• 另外,鐵元素易與藥物中的某些成分發生反應,導致藥性喪失甚至可能引起副作用,所以鐵鍋也不能用來熬藥。

• 鐵鍋不宜用來盛放食物,沒吃完的菜餚儘量不要放在鐵鍋中過夜;

• 清洗完鐵鍋後需及時擦乾水分,以防生鏽。如果發現鐵鍋上鏽跡嚴重,甚至有掉渣、起皮等現象,就不宜再繼續使用了。

「用鐵鍋炒菜能補鐵」的說法由來已久,其「根據」是鐵鍋能增加食物中鐵的含量。

經過科學實驗,鐵鍋炒菜確實可以使我們菜裡的鐵含量增加。且食物與鐵鍋接觸的時間越長,面積越大,酸度越高,用油量越少,食品中增加的鐵含量會越多。

但要注意,鐵鍋所溶出的鐵在人體中的吸收率非常低,其效果遠不如直接吃豬肝、牛肉,因此靠鐵鍋炒菜來補鐵這個做法並不可取。

小貼士:

鐵鍋在第一次使用前可先加熱,然後用一塊肥豬肉以繞圈的方式擦拭鍋內壁,如此反覆三五次,有助於延長它的使用壽命。


一口安全的砂鍋關鍵要看釉。沒有上釉的砂鍋安全性較差,因為陶土容易被腐蝕,其中的重金屬成分就有可能進入食物之中,因此帶釉質的砂鍋抗腐蝕能力較強。但是,顏色太鮮豔的彩釉則要謹慎選擇,一定要選用摸起來光滑的釉下彩(即先上彩後上釉的),而凹凸不平的則為釉上彩(即先上釉後上彩的),這種彩色顏料中往往含有鉛等重金屬,很容易脫落。最好選擇質地細膩、內壁潔白、釉質均勻的產品。

使用時最好先用小火預熱,切不可急冷急熱,更不能幹燒,否則可能造成砂鍋破裂;

一些消費者認為,玻璃廚具、餐具是最為安全的,有的人還專門選擇水晶玻璃,認為檔次越高越安全,事實上這是一個誤區!水晶玻璃含有氧化鉛,其鉛遷移量比普通玻璃製品高,如要作為餐具,建議還是使用安全性更高的普通玻璃製品。在使用新購的玻璃製品前,可以用醋加水浸泡24小時後,把醋水倒掉,再用新的醋水浸泡,這樣重複三次以上,玻璃製品的重金屬遷移量通常會大幅度下降,可以放心使用。

如今,純鋁鍋具(也就是老底子的「鋼精鍋」)使用的人越來越少。但很多所謂的「鑄鋁鍋」「琺瑯鍋」,其內層材質使用的依然是鋁合金,還有鉻等重金屬。

就在去年,鄭州、廣州出入境檢疫局檢測出大批韓國、日本進口鍋具重金屬超標,有的重金屬鉻和蒸發殘渣竟然超出限量值達10倍!

由於鋁並不是人體必需的物質,攝入太多的鋁仍然存在毒性,例如會損害腎臟,與貧血、肝功能降低、協調性差、缺鈣和記憶力衰退等健康問題也存在一定聯繫。所以,建議阿姨爺叔謹慎選擇這類鍋具!

避免用鋁鍋烹調或盛放酸性食物,如番茄湯、酸梅汁等,以降低鋁析出風險。

如今十分流行的琺瑯鍋,其實類似於過去的搪瓷製品,裡層為矽酸鋁等鋁合金材質,外層塗上一層琺瑯質。這類鍋,一旦塗層破損,裡面的金屬就容易轉移到食物中,因此,塗層一出現破損的琺瑯鍋具應及時淘汰。

社會上流傳著一種說法,認為使用鋁鍋會導致老年痴呆症,導致很多人把家裡的鋁合金高壓鍋都扔了。那麼,用鋁鍋真的會得老年痴呆嗎?

鋁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無處不在。目前,大多數科學家認為鋁並不是誘發老年痴呆症的罪魁禍首,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也聲稱鋁的一般性使用是安全的。

鋁鍋表面都會有一層淺黃色為人工氧化膜,抗腐蝕能力比較強,只要不使用鋼絲球擦等方式破壞這層氧化膜,不用擔心鋁會從鍋裡進入人的嘴裡。

不過,為了將安全風險降到最低,建議中老年人還是使用鐵鍋、不鏽鋼鍋替代鋁鍋。

不粘鍋之所以不粘,是因為其內壁有一層特殊的塗層。

目前不粘鍋的塗層常用材料是聚四氟乙烯(PTFE),也就是特氟龍。

研究發現,特氟龍在260℃以下時性質十分穩定;但當溫度超過260℃後它就會開始慢慢分解;當溫度高達340℃時分解加劇,並會釋放出有害氣體。於是不少人就認為,不粘鍋的塗層會致癌。

但其實,正常炒菜時鍋具溫度基本在200℃左右,即便是油炸時溫度也很難超過250℃,因此在正常使用的情況下不粘鍋塗層還是比較安全的,日常烹飪可以放心使用。

要保證不粘鍋的安全性,關鍵要控制溫度。國家制定的不粘鍋質量標準對不粘鍋使用作了兩個限制,一是不粘鍋不能製作酸性食品;二是使用溫度要限制在250℃以下。


針對這兩個標準,建議在使用不粘鍋時,遵循以下幾個原則:


不粘鍋塗層的耐受溫度為190℃—250℃。如果鍋裡沒有放任何東西就直接在火上加熱,溫度可迅速升到到250℃以上,塗層就會開始分解,釋放有害物質。

因此,阿姨爺叔使用不沾鍋炒菜時,不宜採用「熱鍋冷油」的方式,而應先在鍋內放入油、水或食物,再開火。

使用不粘鍋烹飪,請務必用中、小火,完全可以將溫度控制在不粘鍋的耐受溫度之內。但如果用不粘鍋油炸食物,或者爆炒食物,溫度就會高達300℃,導致有害物質溶出。

在炒菜前,可以簡單檢測一下不粘鍋中的油溫,如扔幾片蔥花到鍋裡,蔥花周圍冒出大量泡泡,說明溫度可以炒菜;如果蔥花變色甚至變焦,則說明溫度過高了。

用不粘鍋炒菜、烹調時應用耐熱的矽膠或木製鍋鏟,不要用鐵鏟,或其他金屬工具,以防破壞硬度不高的不粘塗層;

使用不粘鍋後,不要急著將熱鍋放入冷水,熱脹冷縮極易破壞塗層。應待鍋完全冷卻後,用清水洗滌。

切勿以粗糙的砂布或鋼絲球用力洗擦,以免擦破鍋內的不粘塗層;遇上頑固汙跡,可拿熱水加洗潔精,用海綿清洗。一旦不粘鍋表面出現焦垢、開始粘連就代表不粘塗層受損,應及時更換。

專家支持:朱仲良教授(同濟大學分析化學實驗教學中心主任)

相關焦點

  • 可能是因為你沒有一口好鍋!
    △《小森林》島國人民用雪平鍋的歷史可以追溯到一千多年前的平安時代,當時它還被稱作「行平鍋」,後來因為鍋身有形似雪花的凹凸紋路,於是就被親暱地稱為「雪平鍋」。日本廚師冨田唯介,還專門為這口鍋寫了一本書——《雪平鍋無油料理》,在不用油的情況下做出70多道快手菜,尤其適合上班族。
  • 這樣用鍋會吃進毒!
    大約一萬年前,我們的老祖宗就發明了鍋,從此鍋就成為了我們最常用的廚具之一,還衍生出許許多多的「兄弟姐妹」,比如陶瓷鍋、高壓鍋、不粘鍋、鐵鍋……然而,鍋使用不當就是在吃毒!聽起來有點嚇人啊,但是這個「鍋」,鍋是鐵定非背不可了~因為確實如果鍋使用不當,某些有害的物質會隨食物進入人體。
  • 「毒火鍋事件」後 「鍋大俠」營業額直線下跌
    近期,一顧客在鄭州「鍋大俠」火鍋店就餐後莫名死亡,而後有網友繪製鄭州「毒」火鍋分布圖,引起鄭州火鍋餐飲行業震動。  昨日,鄭州20家火鍋店老闆聚在一起,共話鄭州火鍋行業危機應對問題。  現場  「鍋大俠」回應「毒火鍋事件」  3月5日,「鍋大俠火鍋事件」發生後,鄭州火鍋店的產品質量,再次引發公眾關注。  3月6日,網友「住在鄭州」發帖,「公布」了網友「以身試毒」後繪製的「鄭州『毒』火鍋分布圖」。
  • 廚房必備,一個家庭需要幾口鍋?哪種鍋最實用?這篇告訴你
    選鍋,就是在選廚房的合作夥伴。在日常的每一餐飯的烹飪過程中,一口好鍋就像一個值得信賴的工作夥伴,我們做飯的人完成一部分工作後,剩下的事情就交給它為我們促成一個滿意的結果。所以,選口好鍋很有必要。我上面說了呀,鑄鐵鍋因為它很重,升溫又慢,所以用作炒鍋不太合適。但是甲之蜜糖乙之砒霜,這兩個用作炒鍋時的缺點放在燉鍋上就是優點了。因為鑄鐵重,所以鑄鐵燉鍋的鍋蓋厚重,整體密封性好,蒸汽不容易流失,可以更好地還原出食材本身的美味和營養。
  • 鍋大俠回應毒火鍋事件:死者死於一氧化碳中毒
    河南商報記者 鄭雪  近期,一顧客在鄭州「鍋大俠」火鍋店就餐後莫名死亡,而後有網友繪製鄭州「毒」火鍋分布圖,引起鄭州火鍋餐飲行業震動。  現場  「鍋大俠」回應「毒火鍋事件」  3月5日,「鍋大俠火鍋事件」發生後,鄭州火鍋店的產品質量,再次引發公眾關注。  3月6日,網友「住在鄭州」發帖,「公布」了網友「以身試毒」後繪製的「鄭州『毒』火鍋分布圖」。
  • 無論你是廚房新手老手強手巧手,這口鍋你都要有 | 田螺家
    雪平鍋,傳說中日本家庭人手一隻然後闡述雪平鍋如何輕巧好用,做什麼菜都能用,什麼烹飪技法都能用,堪稱一隻萬能的鍋子。厲害了...——以上提綱被田螺姑娘本人劃掉——因為在用了半年之後,我發現這隻鍋和我想像的完全不同。
  • 烹飪裡的煩心事兒,這口鍋可不用背
    這麼輕的重量,意味著就算你是柔弱的萌妹也可以用一隻手掌控這口鍋。這是市面上大多數鍋具做不到的。請相信一個經常下廚,家裡有數不清多少鍋的煮婦肺腑之言。其次,體現在 速度 上。Mother Goose鈦晶鍋堪稱是鍋界快槍手。
  • 你家用的鍋可能有毒!不鏽鋼鍋、鐵鍋、鋁鍋...告訴你所有鍋的真相!
    市面上不同材質的鍋常常讓人看得眼花繚亂,無從選擇,不鏽鋼鍋、不粘鍋、鐵鍋、鋁鍋、砂鍋.其實,不同的鍋各有利弊,有的鍋甚至有毒,告訴你所有鍋的真相。  電壓力鍋其實類似於傳統的高壓鍋,在烹飪過程中施加壓力上汽,將如雜豆類或者牛肉、豬蹄等較難熟的食物在較短時間烹飪熟透,使其軟爛,節省了烹飪時間。
  • 這樣用鍋,真的等於在吃毒!90%的人炒菜都中招了,千萬別忽視~
    ,還衍生出許許多多的「兄弟姐妹」,比如陶瓷鍋、高壓鍋、不粘鍋、鐵鍋……  最近,小編聽到這樣的傳聞:鍋使用不當就是在吃毒!   直到某一天,看到了一篇文章——鍋用不好、用不對就相當於在吃毒!   聽起來有點嚇人啊,但是這個「鍋」,鍋是鐵定非背不可了~因為確實如果鍋使用不當,某些有害的物質會隨食物進入人體。
  • 這口不粘鍋神了!鐵鏟都能隨便造!
    這才是真正適合中國廚房的鍋!▼發現沒有?做中餐厲害的人,好像都不需要不粘鍋,一口鐵鍋就能走遍天下。(但!鐵鍋也有個致命的缺點:太重)而真正的小白,其實也不推薦用普通的不粘鍋,因為小白對菜色火候溫度不會把握,鍋表不粘塗層燒壞還繼續使用也不健康。
  • 這樣用鍋=吃「毒」!鐵鍋、不鏽鋼鍋......你買對了嗎?
    俗話說「巧婦難為無鍋之炊」鍋是每家必備廚具但你知道嗎?
  • 為什麼你的鐵鍋會粘鍋?可能你只是忘記開鍋了!
    嗨各位,我又買了一口鍋了,我真是做飯啥不行,買鍋第一名。然後今天我就想既然要開鍋的話,不如我把它拍一期文章,然後分享一下我這幾年使用鐵鍋的一些心得,以及開鍋的方式,還有日常使用鍋具的一些保養的方法。這三口就是我家中常用的鍋,還有這一口小的,但是它今天不在我們的文章範圍中。
  • 鐵鍋、不粘鍋、不鏽鋼鍋......這樣用鍋=吃「毒」!你家買對了嗎?
    俗話說「巧婦難為無鍋之炊」,鍋是每家必備廚具,但你知道嗎?如果鍋沒選好,會有致癌風險。
  • 一個家需要幾口鍋,該如何收納
    一個家庭需要幾口鍋呢?這個問題,小貝還真的認真的去想過了,並且還算了下家裡一共有幾口鍋,答案是六口鍋。
  • 團購德國鑄鐵鍋 | 在德國,比奔馳還出名的也就只有它了,不放油都不粘鍋,這口鍋絕了!
    而且鍋做好後,鍋壁還用上好的菜籽油烤入鐵鍋的「毛孔」中,這是一個「養鍋」的步驟,能讓鍋黝黑髮亮,為鍋具表面塗了一層永不脫落的天然不粘劑,做飯健康且容易清洗養護。▲左:Velosan鑄鐵鍋;右:普通不粘鍋油煙的產生是因為鍋的溫度控制不好,受熱不均。
  • 日系中華鍋選購指南——適合你的那一口鐵鍋
    日本鐵鍋同樣有生鐵鍋和熟鐵鍋之分:生鐵鍋是選用灰口鐵熔化用模型澆鑄製成的;熟鐵鍋是用黑鐵皮鍛壓或手工捶打製成,具有鍋坯薄,傳熱快的性能。而且因為100%純鐵打造,還沒有鋁、銅、不鏽鋼鍋等重金屬攝取過量問題。南部鐵器的鑄鐵鍋,第一次使用時先清洗乾淨,用小火烘乾,然後不要熄火,用豬油或食用油將內部擦拭均勻即可。需要注意的是千萬不能用橄欖油,因為它不耐高溫,最高耐熱120度。
  • 這樣用鍋=吃"毒"!鐵鍋、不粘鍋、不鏽鋼鍋......你家的鍋買對了嗎?
    鍋是每家必備的廚具,但你知道嗎?
  • 這口全身都是「寶石」的鍋一定要甩給你!英國百年大牌,用油超少,一鍋頂8用只要200+
    我隨手翻了翻舊家廚房裡在用的七七八八的幾口陳年鍋,竟然好幾個是找不到牌子的。真不知道當初家裡老人是在什麼地方?什麼年代就入了這些鍋子。鍋子過了使用年限,塗層老化脫落,或者本身使用的材質不合規,都會對身體健康造成傷害。
  • 你家的鍋可能有毒!不鏽鋼鍋、不粘鍋、鐵鍋……告訴你所有鍋的真相!
    市面上不同材質的鍋常常讓人看得眼花繚亂,不鏽鋼鍋、不粘鍋、鐵鍋、鋁鍋、砂鍋.其實,不同的鍋各有利弊,有的鍋甚至有毒,告訴你所有鍋的真相
  • 你家的鍋可能有毒!不鏽鋼鍋、不粘鍋、鐵鍋、鋁鍋、砂鍋,哪種鍋最適合你?
    // 告訴你鍋的真相 //▼市面上不同材質的鍋常常讓人看得眼花繚亂,無從選擇,不鏽鋼鍋、不粘鍋、鐵鍋、鋁鍋、砂鍋.其實,不同的鍋各有利弊,有的鍋甚至有毒,告訴你所有鍋的真相。不過需注意,當不粘鍋幹燒或者油溫超過250℃時,不粘鍋上的塗層就可能受到破壞,使有毒物質融入食物。因此不建議使用不粘鍋高溫油炸食物,有害成分就會被釋放出來。一般來說,煎炸食物時溫度較高,所以不宜用不粘鍋來煎炸食物。不粘鍋比較受歡迎,但就是需要對它溫柔點,炒菜中低溫用用也無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