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應該怎樣度過自己的一生?《金瓶梅》中一句話道出生活哲理

2020-12-23 史者之旅

對中國四大名著,大家並不陌生,不過還有一本書,大家看的應該比較少,這本書就是《金瓶梅》。對《金瓶梅》這本書,大家充滿了爭議,但深入解讀這本書的時候,你就會發現,這本書中講的全是我們鮮活的生活。

這本成書於明朝隆慶年間的奇書,作者是蘭陵笑笑生,這個人究竟是誰,歷史也無法考證。不過這本書的書名非常有意思,是書裡面三個主人公每一個人姓名中的一個字組成的,這三個人分別是潘金蓮、李瓶兒和龐春梅。

說到《金瓶梅》,大家都知道,這本書中有大量的愛情描寫,也因為此,很多人都認為,這本書比較汙濁。然而,精讀這本書大家發現,裡面都是寫的現實生活,即便是現在,裡面的故事都有啟發意義。

就連一些著名的文學家都說,裡面寫的是人的真實生活。有評價稱:「《金瓶梅》描繪了一個酒色財氣的世界,但它的每個角落都爬滿了真實。」我們今天來說說故事裡面的一句話,這句話道出了生活的哲理。

在這本書中,主人公西門慶是非常有錢的,他不但財大氣粗,而且權勢也很大。然而,就是這樣一個人,早早就去世了,他僅僅活了33歲。

關於對西門慶的描寫,書中有很多,比如「昏迷去,四肢不收,後來方醒。」再比如:「早晨起來梳頭,忽然一陣眩暈,望前一頭搶將去,由此得病,嗚呼哀哉。」

雖然西門慶是一個悲劇,不過有一點是讓人很驚訝的,他在事業上開了藥鋪,綢緞鋪,還在食鹽、漁業等各方面有一定的成績。西門慶之所以有成績,這和他的不正當的經營之道是有密切關係的,這個黑暗鏈條就是「放官吏債」。

這四個字在西門慶的身上是如何體現出來呢?很多新進的科舉考生,資本不多,人脈關係不深,他們過著清水一樣的淺淡生活,要知道,很多人都是講排場的,那些剛剛進入官場的新人,憑藉那點兒簡單的俸祿,根本無法滿足平時的開銷。

就在這時候,資本巨頭西門慶出來了,他有錢,再通過金錢腐化官員,所以他就輕而易舉地將清河縣的服裝、商鋪等各領域壟斷了。不過,天上沒有掉餡餅的好事,如果好事你都佔了,壞事距離你也就不遠了。

隨著他權力和金錢越來越雄厚,他所築起的無根基之樓也就該倒塌了。特別是李瓶兒死後,西門慶受到了巨大的打擊,甚至連飯都不吃了,後來隨著他肆意縱容自己的欲望橫流,最後導致了他悽慘的下場。

所以,在總結西門慶一生的時候,書中就說到:「豪家未必常富貴,貧人未必常寂寞。」古語說的好,人的一生活成什麼樣子,完全都是自己決定的,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十年河東,十年河西,這不是沒有道理啊,。綜上,在你盛極一時的時候,要想到有不如意的時候,在你不如意的時候,也要看到時來運轉的那一刻。

相關焦點

  • 《金瓶梅》中一句話,蘭陵笑笑生總結出四個字,道出一條人生哲理
    封建社會的官場是比較黑暗的,在《明朝那些事》中有很多描述官場鬥爭的。在作者當年明月看來,官場遊戲沒有退出這一說,只有生死的較量,很多人在政治鬥爭中失去了性命,但也有人能夠獲得善終。今天我們來說說蘭陵笑笑生在《金瓶梅》中道出的一個生存法則。
  • 生而為人,我們該怎樣度過這一生?
    1秒鐘,你可以眨5次眼睛,呼吸93毫升的空氣......人的一生,能有多少秒?一天86400秒,一年31536000秒,而每一秒都有無窮無盡的事情發生。世間萬物,正以我們難以想像的速度快速運轉和變化著,而生而為人的我們,該如何度過這短暫的一生?或者說,在這短暫的一生中我又能做什麼?
  • 一生應該怎樣度過 作者:高潔(甘肅武威)
    一生應該怎樣度過一個人的一生到底應該怎樣度過?這似乎是一個概念很大的命題。其實,早就有人給出了答案。保爾·柯察金用自己不屈不撓的一生進行總結:人生最寶貴的是生命。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當回憶往事的時候,他不會因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為碌碌無為而羞愧;在臨死時候,他能夠說:「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經獻給了世界最壯麗的事業——為人類的解放而鬥爭。這樣的一生似乎離我們也很遙遠,因為人類早已解放。記得很久以前看過一篇報告文學《叢飛震撼》,書中講了一個青年義工叢飛的故事。
  • 我們的一生,應怎樣度過
    我們的一生,從生下來開始,除了伊伊學語的嬰幼兒時代比較快樂以外,其餘的大部分時間,幾乎都是在競爭和壓力,緊張與焦慮中度過。許多孩子自從上了小學一年級,便開始在學習上競爭,其實競爭的不僅僅是我們自己,還包括了我們的家長。為了不至於輸在起跑線上,許多家長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報了各種補習班和興趣班。
  • 人的一生應有三重境界,被馬未都的語錄道出,富有哲理,警醒世人
    如果把自己人生去劃分三種境界的話,相信很多人不去讀馬未都的語錄,也能劃分出一些來,估計還不止三種境界。縱觀我們現代很多人,都有一種境界便是抗壓能力,因為我們現代很多人活著的壓力,真的太大的了。說到這裡,如果大家對以上的回答和分析不是很滿意,也不知道人的一生應有三重境界,是哪三重境界,我們不妨一起來讀一下馬未都的語錄,就道出了人生三重境界,富有哲理,警醒世人,文字如下:人的一生應有三重境界:第一重是趨利,追求物質上的溫飽;第二重是趨名,追求精神上的愉悅和寄託;第三重是安放靈魂,追求內心的平靜與超脫。
  • 《金瓶梅》中的歇後語,通過喜劇性道出了人生的真理
    《金瓶梅》的俗語主要出現於人物的個性化的語言之中。我們大體可以將其分為以下幾類:歇後語、諺語、隱語、罵語及稱謂語。這其中諺語本身即屬一種較為穩重的哲理性質語言,其凝鍊深刻的語體特徵決定了它本身不適於對喜劇效果的表達。
  • 人應該怎樣度過自己的一生?稻盛和夫用一生時間給出三點意見
    愛因斯坦說過:「我們一來到世間,社會就在我們面前樹起了一個巨大的問號:你怎樣度過自己的一生?」每個人都曾思考過這個問題,日本經營之聖稻盛和夫也是如此,他復盤了自己的一生,並總結出度過自己一生的方法。在他88歲時,出版了自己的收山之作《心:稻盛和夫的一生囑託》,對於如何度過一生,稻盛和夫給出了答案:「這其實是一個極為單純的問題。人生中發生的一切事情,全都是由我們自己的心靈吸引過來、塑造出來的。正因如此,面對眼前發生的事情,抱什麼想法、以怎樣的心態去對待,人生將因此發生巨大的變化。」
  • 你怎樣度過一天,就會怎樣度過一生
    很多人叫囂著生活平淡無味,卻又在百無聊賴中草草度日,有的人抱怨理想與現實差得太遠,卻也在碌碌無為中放棄追逐。要對生命熱情,對生活好奇,這樣才能找到活著的意義。工作中一再犯錯不是能力問題,而是態度問題,社交中再而三地裝傻,那不是關係深淺的問題,而是人品問題。靠譜的人首先是踏實的,有真本事的。如果總是想要處心積慮鑽空子,就算一時得意也不能成功一輩子。
  • 你怎樣對待逆境,你就會怎樣度過一生
    人的一生之中,總會有身處逆境的時候,你怎樣對待逆境,怎樣和生活的苟且握手言和,你就會怎樣度過一生。人生,不服輸於逆境,不服從命運的安排,順勢而為,逆勢而上;得之坦然,失之淡然,才會活得絢爛。《道德經》裡講,福兮,禍之所伏;禍兮,福之所倚。生活中,我們需要用辯證法來看待事情。
  • 《斷舍離》中的一句話,短短25個字,卻道出了成年人最聰明的活法
    簡潔而有力的25個字,卻是道出了成年人最聰明的活法「無能為力的事,當斷,生命中無緣的人,當舍,心中煩鬱執念,當離。」每個人對這句話的解讀和認識也是不相同的,來自《斷舍離》書中最精闢的一句話。在中國古代,有一種思想是「當斷不斷,必受其亂」思想。
  • 生活中富有科學哲理的話(深度好文)
    現實生活當中的我們由於生活節奏感的加快經常過著簡單而又平凡的生活,或者是兩點一線或者三點一線,很難有足夠的時間來細細品味一下生活中的哲理,那麼今天小編就藉此機會給大家細細的賞析一下這些富有哲理的句子。男同胞們在談到結婚找對象或者談婚論嫁的時候經常說,男人再優秀,沒女人配合也生不出孩子,這句話感覺很赤裸裸,但是從這句話中總結出了一個道理,那就是合作真的很重要。還有就是在談到創業的過程中我們會常常聽到這樣一句話:一個人再努力,也幹不過一群人, 從這句話中我們應該明白,團隊真的很重要。
  • 「一日夫妻百日恩」中的「日」,是啥意思?《金瓶梅》中早有解釋
    《金瓶梅》在古代曾經一度被禁止閱讀,有的人稱其為小黃書,最盛時,它被當作古代禁書之首。而很多人都不知道,有一句非常耳熟能詳的話卻是出自《金瓶梅》。這句話便是「一日夫妻百日恩」。一、《金瓶梅》作為明代的長篇世情小說,《金瓶梅》的引子便是眾所皆知的武松殺嫂。
  • 數學文化|數學中的哲理
    人們在欣賞優美的數、式和數學圖形時,將其與現實生活聯繫,引入到人們的精神境界中,產生豐富的聯想和創造,反映出人們崇高的思想境界和要求,因而產生了風格獨特、內涵深刻、語言新穎的數學格言。蘊含著深刻的人生哲理。
  • 這四句金玉良言,道出人生哲理,讀懂足以領悟人生之奧妙
    其包容博大,凝聚了著名哲學家李珥一生的智慧,值得品讀,今天我們深度剖析其中較為著名的四句金玉良言。1.故物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我們經常聽到教育後代的話:「溺愛他就是害了他」,對後代的嚴格管教,從小讓孩子適當吃一點苦,更利於他的成長,將來他會感激你。如果過度的溺愛,孩子從小嬌生慣養,必然會喪失很多必要的勞動技能,性格也會有缺失,長大後則「難成大器」這就是「物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的道理。這句話的核心觀點還是告訴我們,無論做任何事,掌握分寸,目光放遠,有時候眼前看到的不一定是遠方。
  • 普通人的一生應該是這樣度過的
    在小學的時候,會有一些奇思妙想,幻想著自己長大後要要成為醫生,警察,老師……等等。最喜歡和自己的同桌聊著一些長大以後的事,心裡對長大充滿了憧憬。放學路上的歡聲笑語,回家後書包一放就跑出去找自己的小夥伴玩了起來,直到媽媽叫你吃飯才肯回家,就這樣嘻嘻哈哈的度過了自己的童年。
  • 勇敢做自己,我們過的生活應該簡單
    俗話說「知足常樂」,人生本應該是一個享受的過程,有些東西不必執著,有些東西不必留戀,勇敢做自己 也是一種修行。人生,不過一杯茶,滿也好,少也好,爭個什麼。 就像《小婦人》裡的馬奇太太說「當我們感到不滿時,想想自己所擁有的東西,並為其心存感激。」
  • 《你想過怎樣的一生》我不想讓你成為任何人,除了你自己
    ——海桑 《你自己來吧》海桑的詩《你自己來吧》妥帖地表達了我對《你想過怎樣的一生》的感受。從0到100歲,一個人該學會的人生大事,其實都存在於生活的小事中。曾經一度「小確幸」這個詞火遍全網。《你想過怎樣的一生》是一份源自生命的禮物。作者海克·法勒是德國《時代周刊》的編輯,當她看到剛出生的可愛侄女時,突然萌發了創作靈感,因此邀請獲獎無數的插畫家瓦萊裡奧·維達裡共同創作,完成了這本「生活教會了你什麼?」的「人生之書」。這本書不僅是作者給侄女的禮物,也是給無數讀者的禮物。一歲,一年,一幅圖,一句話。
  • 梅東偉:論《金瓶梅》中的夫妻關係圖景及其意義
    [18]1173實際上表明,她清楚的知道在情感的天平上,西門更傾向於作為妾的潘金蓮而不是作為妻的她自己。顯然,處於妓、妾競爭中的西門慶夫妻關係主要維持於倫常層面,而在情感上則讓位於夫妾關係。崇禎本《金瓶梅》插圖其次,在《金瓶梅》中,更為突出和普遍的是財色化的夫妻關係情態。
  • 好好生活,善待自己,才是一個女人一生最大的修行
    文/墨然人生常態,你怎樣對待生活,生活就會怎樣回饋你。人的一生只有一次生命,好好生活就是最大的幸福。對於一個女人來說,好好生活比什麼都重要。像那些為了愛情,婚姻,家庭,事業,錢失去自我的人,其實挺為她們感到難過的,都沒能好好為自己活著。
  • 日本90歲心理醫生告訴我們:想要過好這一生,你要懂這6個哲理
    文/小婷半清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煩惱,也有自己的壓力,不管是職場上的,還是生活中的,每個人都有藏在內心的苦楚,甚至有人覺得活著就是一場煉獄,已經感受不到任何快樂的源泉了。其實,生活的樂趣就在於經歷,我們每個階段的經歷都是最寶貴的財富,因為那才是真實屬於自己的,酸甜苦辣都有獨特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