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水資源可持續利用

2021-01-19 金臺資訊

日前,經浙江省水利廳評估,紹興越城區成功創建省標「節水型社會」。這是該區多年來推進水資源可持續利用和生態環境保護取得的顯著成果。

「節水型社會」,是指在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擴大水資源利用效益基礎上,從制度、政策、技術、機制等方面創新推動生產和生活方式變革,從而實現資源的循環利用和城市的高質量發展。

自2017年浙江省全面啟動縣域「節水型社會」達標創建工作以來,越城區立足區域實際,一方面,大力建設節水基礎設施,著力打造一批具有示範引領作用的節水型載體和示範工程;另一方面,積極推進開發利用、節約保護、統一管理和宣傳引導等方面的探索,在推進創建工作的同時有效強化全社會節水意識。

截至目前,越城區共有19家企業、53家公共機構、52個小區及行宮山灌區、呂家漊灌區等完成節水型載體創建。

值得一提的是,越城區結合「十四五」規劃和中遠期目標,專門制定《越城區節水行動實施方案》,明確下一個五年及到2035年的節水目標,通過實行水資源消耗總量和強度雙控、實施重大節水工程、加強水資源監督管控等手段,在全社會落實節水工作、營造節水氛圍,全面形成節水型生產生活方式,以水資源的高標準循環利用推動綠色發展,為完善生態文明領域統籌協調機制,構建生態文明體系,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夯實基礎。

相關焦點

  • 水資源的可持續管理
    實施水資源可持續管理戰略,促進中國和世界的可持續發展。 中國工程院院士錢易在《Engineering》中撰文指出,為防止水資源危機的有害影響,中國應密切重視可持續水資源管理。可持續水資源管理的目標需涵蓋為經濟發展及人們日常生活提供充足的水資源,保護清潔的水環境,保障安全的飲用水,防止洪澇災害等。
  • 改善水資源管理 實現可持續發展 ​
    聯合國糧農組織日前發布《2020年糧食及農業狀況》報告,聚焦全球水資源短缺挑戰,關注提升用水效率、生產率和可持續性。報告顯示,當前全球32億人口面臨水資源短缺問題,約有12億人生活在嚴重缺水和水資源短缺的農業地區。「水是各項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基石。」
  • 水利部副部長:我國水資源利用效率持續提高 河湖生態環境明顯改善
    水利部副部長田學斌在開幕致辭中表示,通過進一步完善水利基礎設施體系,加強水生態治理保護以及實施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國家節水行動、河湖長制等一系列舉措,我國水資源利用效率持續提高,河湖生態環境健康狀況明顯改善,水治理能力和現代化水平不斷提升,水資源節約水生態保護理念深入人心,人民群眾對優質水生態公共產品有了真切的獲得感。
  • 三門峽優化水資源利用 讓母親河長久潤澤萬物
    加強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區域水系綜合治理,推動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是三門峽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礎和基本依託。三門峽市以「四水同治」工作為統領,抓住實施國家戰略重要機遇,謀劃實施了一批重大項目,崤函大地建設熱潮湧動,一年內重大水利工程開工數量創近十年之最,集結吹響了黃河流域水資源高質量發展的強勁號角。
  • 鄉鎮水廠建設 實現水資源有效利用
    針對臨武縣近年來出現的可利用水資源總量偏少的問題,臨武縣盤點可用水資源,推動建設了一批實現水資源利用效率提升的工程。 切實利用好野外水源,保障群眾安全飲水,是盤活可用水資源總量,提高水資源使用效率採取的基本措施,臨武縣作為珠、湘江兩大流域的源頭之一,年度可用水資源總量不高的實際情況依然是限制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方面。
  • ...結合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範區建設 全力推進河長制有力有效
    紅網時刻12月11日訊(通訊員 姜恬)2019年,國務院批准郴州市以水資源可持續利用與綠色發展為主題建設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範區。郴州市以此為契機,把河長制工作推進與創新示範區建設緊密結合起來,全力推進「護水、治水、用水、節水」各項工作,打造特色亮點。著力推動科技創新與應用,以創新示範區建設為契機,積極申報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範區建設專項。目前已申報的37個水資源高效利用、重金屬汙染源頭治理及生態修復、水源地生態環境保護等項目,已獲得專項經費9500萬元的支持。
  • 濱州將全面提升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
    馬玉明介紹,濱州堅持把水資源作為最大剛性約束,結合濱州發展實際,以水而定、量水而行,堅持以水定城、以水定業、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產,全面提升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水平。做好規劃頂層設計。以黃河流域水資源超載區治理為抓手,高規格編制發展規劃。突出水資源最大剛性約束,強化總量強度雙控行動,建立水資源監測預警機制,推進用水方式由粗放向節約集約轉變。
  • 《關於推進汙水資源化利用的指導意見》答記者問
    問請問出臺《關於推進汙水資源化利用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的背景是什麼?答我國人多水少、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與經濟要素之間不適配是我國基本水情,水資源短缺是制約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瓶頸。我國人均水資源量遠不及世界平均水平,資源型缺水、水質型缺水問題並存。
  • 湖南郴州:緊密結合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範區建設 全力推進河...
    本站訊 2019年,國務院批准該市以水資源可持續利用與綠色發展為主題建設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範區。該市以此為契機,把河長制工作推進與創新示範區建設緊密結合起來,全力推進「護水、治水、用水、節水」各項工作,打造特色亮點。
  • ...專題協商「黃河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 讓「母親河」長久潤澤萬物
    據悉,5月上旬,省政協農業和農村委員會組織調研組到鄭州、新鄉、焦作等地進行調研,實地查看了多個引黃灌區和生態治理工程,深入探討推進黃河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的對策。「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是供需矛盾突出,水資源利用效率低,引黃調蓄能力不足」,對此,省政協常委、農業農村委主任李柳身代表調研組建議,理順引黃水管理體制,研究成立省級調度管理機構,打破地域界限,對引黃水進行統一調度;加大財政投入,提高引黃調蓄工程建設的財政補助標準,或列出專項基建資金,加快工程進度;推進水資源立法,解決實施過程中剛性約束不力的問題。
  • 水資源管理迫在眉睫,哪些儀器儀表「大顯身手」
    而在淡水中又有百分之七十八為冰川淡水,很難利用。因此,我們能利用的淡水資源是十分有限的,並且受到汙染的威脅。農業、工業和城市供水需求量不斷提高導致了有限的淡水資源更為緊張。水是各項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基石,人們生計和文明的延續都離不開水,為了避免水危機,我們必須保護水資源,水資源管理迫在眉睫。
  • 顏學毛:節約水資源 保障水安全
    2019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進一步強調,要堅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產,把水資源作為最大的剛性約束,共同抓好大保護,協同推進大治理。2020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上提出量水而行、節水為重,堅決抑制不合理用水需求,推動用水方式由粗放低效向節約集約轉變。
  • 專注「可持續」 郴州發展「節水優先」
    紅網時刻記者 湯思柔 郴州報導 2019年5月,國務院批覆同意郴州市以水資源可持續利用與綠色發展為主題,建設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範區。這是對郴州多年來探索可持續發展的肯定,也是新時代國家交給郴州的一項新的、綜合性的偉大工程。
  • 堅決反對域外國家惡意挑撥瀾湄國家間水資源合作
    本報北京12月14日電 (記者王驍波)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14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說,中方歡迎域外國家對瀾湄國家開發利用水資源提出建設性意見,但堅決反對惡意的挑撥。  有記者問:由美國國務院出資的「湄公河大壩監視」項目14日啟動。該項目計劃通過衛星來監控瀾滄江流域中國大壩的水位,並公開有關信息。
  • 魏偉到嵊州市調研督查水資源利用及汙水處理情況
    浙江在線-嵊州新聞網12月10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尹潔銀 費敏)昨日上午,紹興市政協主席魏偉一行來我市調研督查嵊新水資源綜合利用及汙水協同處理情況。  在督查中,魏偉強調,嵊新水資源綜合利用及汙水協同處理工作,是事關嵊新兩地老百姓飲用水和生態環境保護的民生工程,也是事關嵊新兩地協同發展的大事,各相關部門要進一步提高認識,統一思想,緊密協作,合力推進;要做到責任到位,堅持各司其職,主動作為,優化建設模式,齊心協力把好事做好、難事做實;要強化掛圖作戰,對照好任務「進度圖」、具體「施工圖」、人員「責任圖」,以目標倒逼進度、時間倒逼程序、
  • 南水北調、北美洲的氣候、水資源的合理利用
    (1)分析我國、美國的圖示地區,水資源南北分布不均的氣候原因;(2)分析我國、美國的跨流域調水,單位調水量的耗能大小。(3)為緩解我國黃淮海地區的水資源緊張,還應該採取哪些節水措施?(3)分析緩解水資源短缺的措施。①緩解水資源短缺,可以從開源、節流兩個方面,本題中只問到「節流」;②可以通過提高節水意識、提高水資源的利用率、調整產業結構、適當提高水價等措施,節約用水,緩解水資源的短缺。
  • 外交部發言人——堅決反對域外國家惡意挑撥瀾湄國家間水資源合作
    本報北京12月14日電  (記者王驍波)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14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說,中方歡迎域外國家對瀾湄國家開發利用水資源提出建設性意見,但堅決反對惡意的挑撥。有記者問:由美國國務院出資的「湄公河大壩監視」項目14日啟動。該項目計劃通過衛星來監控瀾滄江流域中國大壩的水位,並公開有關信息。請問中方對該項目有何評論?
  • 變廢為寶,開發「第二水資源」(政策解讀)
    到2035年,形成系統、安全、環保、經濟的汙水資源化利用格局。再生水利用量不足城鎮汙水排放量的15%水資源短缺是制約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瓶頸。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水資源所副所長趙勇介紹,根據過去20年城鎮化率與城鎮用水的相關關係,我國城鎮化率每增加1%,城鎮生活用水將增加16.7億立方米。「到2030年我國人口高峰期,僅城鎮生活用水就將增加250億立方米。」
  • 2020國家能源集團招聘煤炭開採水資源保護與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
    煤炭開採水資源保護與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簡稱重點實驗室)於2015年9月獲國家科技部批覆建設,是目前煤炭行業唯一專業從事煤炭開採水資源與生態保護的國家重點實驗室,也是國家能源集團煤炭產業最高國家級研發平臺。
  • 做足「水文章」 釋放水動能 湖南郴州探尋可持續發展路徑
    資興市委宣傳部供圖  四水聯動 釋放水動能  郴州地處南嶺山脈與羅霄山脈交錯地帶,位於湘江、珠江、贛江三大水系的源頭,境內降水充沛、水系發達,不僅水資源豐富,還是華南地區的重要生態屏障。2019年5月,經國務院批覆同意,以「水資源可持續利用與綠色發展」為主題,建設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範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