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八
以色列有個「和平之都」耶路撒冷,是世界著名的宗教聖地,在舊城區,主要居住著伊斯蘭教的教徒、基督教徒、猶太人等等,不得不提到的就是這裡的宗教,竟然有三個宗教共同存在,是一個聖地,通常一個地區起主導作用的只有一個宗教,但在這裡,卻是三個宗教共同朝奉,而他們都能夠和平共處,實屬難得。
當然,這裡也是一處不能錯過的景點,這裡有著濃鬱的宗教特色,也有很多有著歷史傳說的名勝古蹟,因為其獨特的發展歷程,使這座城市蒙上了傳奇的色彩,有很多的信徒到此朝見,也有很多的遊客慕名前來瞻仰三大宗教聖地的神聖。三個宗教與獨特歷史傳說,給以色列的耶路撒冷賦予了傳奇色彩。
耶路撒冷的新舊城區相互映襯,風格不同,新城區有著現代化的繁華,舊城區卻是莊重嚴肅,有著濃厚的宗教色彩,新舊城區的強烈反差對遊人也是一種視覺上的衝突。舊城區比新城區要小很多,舊城區用圍牆圍住,用東西走向和南北走向的兩條路劃分為四個面積大小不一的區域,四個區域裡分別是不同宗教的居民,最大的是伊斯蘭教的教徒,最小的是亞美尼亞人。
在這裡最矚目的就是金頂清真寺,遠遠觀望,清晰可見,這裡被認為是伊斯蘭教的聖地,源自一個傳說,他們的聖主有一天夜晚從夢中被真主喚醒,騎馬來到這裡,把馬栓到這裡並腳踏清真寺的石頭飛天面見真主。於是這裡被奉為伊斯蘭教的聖地之一,這裡很莊嚴,充滿神聖,只有信徒能夠背出他們的經書,才會被允許進入裡面參觀和朝見。
而這裡在很久以前是所羅門所建造的聖殿,是古猶太人所尊奉的聖地,他們在這裡舉行宗教活動,同時也是政治和經濟中心。後來經歷戰亂,聖殿也被毀壞,猶太人也經歷了殘忍的大屠殺,但是這裡依然是他們心目中無可替代的聖地,現在我們看到的哭牆就是用被毀壞的聖殿之石堆砌而成,曾經的猶太王國經歷了重重劫難之後也只剩下這一處寄託哀思的地方,所以這裡也是猶太教的朝見的聖地。
相傳猶太人在最初故土被佔領,家園被毀時,到此來哭泣,以此寄託對故國的哀悼和思念,從此這裡被稱為哭牆。時至今日這裡也依然是猶太教心中不可磨滅的聖地,現如今,漫步舊城區,經常能夠看到許多的猶太信徒在哭牆旁禱告,他們有的在此誦讀經文,祈禱平安。
有的手撫牆面,似乎是沉痛追思,感慨自己民族的悲哀和所受的劫難,有的會親吻牆面,好像在安慰多災多難的民族,還有的會把抄寫經文的紙條塞到石縫中祈禱,將自己的心意告訴聖主。在哭牆旁邊還有一個專門供禱告的小房子,在這裡猶太教徒潛心禱告,表情嚴肅。
而這裡也遍尋基督教的遺蹟,相傳基督教的聖主耶穌曾經在這裡求學布達道,並且在這裡受到迫害,被釘在城外的十字架上至死並埋葬在那裡,後來又經歷重生,這裡也是基督教的聖地。這裡有一條「苦難之路」,聖主耶穌從這裡走向十字架,從這裡走向死亡,走向重生。
這是他最苦難也是最輝煌的時刻,是所有基地教徒心中最神聖的地方,在這條路上,沿途有紀念耶穌偶遇母親的聖母教堂和紀念聖主苦難死亡和神奇重生的聖墓教堂,所以這裡也是基督教的聖地。有很多教徒會來這裡,並且在這條路上體驗聖主走過的苦難。
這座小城多少年來,經歷了很多的紛爭和戰亂,卻很難得的保留了許多的特色古蹟,而且得到很好的發展,形成發達的新城區,新舊結合,如今歸於平靜,人與人、宗教與宗教之間和平共處,行走其中,各種宗教信仰、穿著不同的人穿梭其中,互不幹涉。三個宗教與獨特歷史傳說,給以色列的耶路撒冷賦予了傳奇色彩,在這裡來的人們也能感受到信仰的力量,對心靈又何嘗不是一種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