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撲資深足球作者 | 維羅VincentLuo
後天,將迎來2021年新年的第一天,在日本,人們除了燒香拜佛迎接新年的到來,還將迎來一場重要的足球比賽。
每年的日本天皇杯決賽都會在新年的第一天進行,川崎前鋒將和大阪鋼巴,為爭奪第100屆天皇杯冠軍獎盃展開較量。
要知道在歷史上,日本並非傳統足球強國,那麼天皇杯如何能擁有長達百年的歷史?今天我們來一探究竟。
19世紀明治維新之後,大量的外來事物進入了日本,足球這項運動也被英國人帶到了日本。不過,當時足球的影響力在日本十分微小,直到20世紀初期,也僅僅只有地方性的小型比賽。
1918年,日本關東地區舉辦了第一屆「關東足球大賽」,主要的參賽球隊為各個學校的校隊。不過,鑑於當時關注足球的人實在太少了,主辦方為了提升人氣,同時又邀請了包括東京蹴球團、中華留日學生團、朝鮮青年團等多支球隊參加表演賽。
最終進入決賽的球隊,一支叫做東京蹴球團,是歷史第一家日本人成立的足球俱樂部。球隊的隊員大多為在學校期間一起踢球的學生,畢業之後無球可踢的他們乾脆自己組建了一支球隊。
而另外一支球隊叫做東京FC,不過這支球隊跟目前在J聯賽中的FC東京沒啥關係,而是一支由當時英國駐日使館人員組成的球隊,全稱東京Football Club(東京フットボールクラブ)。
這場比賽本身其實並沒有什麼特別之處,東京蹴球團完全不是東京FC的對手,英國人沒什麼懸念的獲得了冠軍。但是,正是在這一場比賽中,當時英國駐日大使也前往球場觀賽,作為長期混跡政界的人物,他敏銳地嗅到了一些政治氣息。
一戰之後,英國之前的「日不落帝國」風光不再,而日本在東亞的勢力越來越大,英國為了維繫英日同盟的關係,不斷向日本示好。於是,英國駐日大使通過外交部轉達英足總,希望英足總能向日本贈送一座獎盃,獎勵給日本足球比賽的冠軍球隊,以此來推動日本足球的發展。
於是,一年之後,這座獎盃從大不列顛來漂洋過海來到了英國駐日大使館裡。
但是,讓英國大使和日本方面都頗為尷尬的問題來了,當時的日本,別說組織日本全國性的足球比賽了,甚至連個類似足協的機構都沒有。獎盃放在大使館裡,都不知道該派誰去接收。
日本的足球界人士,這才趕緊籌備組建日本足協和首屆全國足球大賽。而英國人送來的獎盃一直就這麼放在大使館裡也不太合適,當時日本體育協會派人去大使館把獎盃領了回來,暫時由日本體協代為保管。
兩年之後,1921年,日本足協的前身,「大日本蹴球協會」終於成立了,與之同時,模仿英格蘭足總杯的首屆「阿式蹴球全國優勝競技會」應運而生。首屆比賽分為四個賽區,每個賽區的冠軍在東京進行最後的總決賽,在最後的決賽中,東京蹴球團1比0戰勝御影師範,首次捧起了這座來自大不列顛的獎盃。
從此以後,除了因為大正天皇駕崩,1926年停辦以外,這項賽事每年都舉辦一屆,直到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本國內各類體育賽事相繼取消。
到了戰爭後期,日本國內金屬嚴重不足,就連當初英國人贈送的冠軍獎盃,也被政府強制徵用,再也找不到了。直到2011年,日本足協成90周年之際,英足總才再次贈送給日本足協一座全新的獎盃。
二戰之後,足球賽事全面恢復,1948年宮內廳正式向日本足協授予天皇杯,1951年起,賽事名稱改為「天皇杯全日本足球錦標賽」。
1968年起,主辦方將決賽安排在新年元旦當天進行,無論從賽事影響力還是財政收入上,都讓天皇杯收穫了巨大的成功,從此決賽在元旦當天進行成為了天皇杯的傳統。
天皇杯的前身,也就是最初的「全日本蹴球錦標賽」,由關東、關西、中部、西部四地各推薦一支球隊參賽。雖然號稱全國大賽,由於來自廣島的山口高中棄權,首屆比賽實際上一共就進行了兩場正式比賽。
在那個時代,由於足球的影響力主要還局限在校園之內,因此參賽的球隊也大多為各個校隊,天皇杯的冠軍幾乎被慶應、關學,東大,早大幾所學校包攬,而其中慶應義塾大學至今仍保持著9次問鼎天皇杯冠軍的紀錄。
二戰之後,隨著日本經濟的復甦,企業下屬的實業團足球蓬勃發展,各企業球隊開始挑戰大學球隊對天皇杯的統治地位。1960年,古河電工在決賽中4比0戰勝慶應BRB,作為企業球隊首次獲得天皇杯冠軍。
整個60年代,大學球隊與企業球隊的爭霸成為天皇杯的一大亮點。主辦方也刻意營造「聯賽VS大學」這樣的氛圍,在1965年日本足球聯賽(JSL)成立之後,天皇杯的參賽資格球隊就改為四支JSL聯賽球隊對陣全日本大學生錦標賽的4強球隊。
1970年,東洋工業4比1擊敗立教大學,這是大學球隊最後一次躋身天皇杯決賽,也標誌著大學足球的時代徹底結束了。隨著企業球隊的實力越來越強,聯賽VS大學的賽制也無法繼續延續。
一項全國性的足球賽事,僅僅只有8支球隊能參賽顯然並不公平。1972年,天皇杯迎來了重大改革,實現公開化。大賽分為都道府縣,地區預選賽,和中央大賽三個階段。首輪都道府縣晉級的球隊,將有資格參加關西、關東、東北、九州等九個地區預選賽,而勝利的球隊,可以最終晉級最後的中央大賽。
這樣一來,保證所有的球隊都有公平的機會參加天皇杯,這次改革,才讓天皇杯真正的成為名副其實的全國足球大賽。再後來,隨著職業聯賽的成立,天皇杯的賽制以及參賽球隊仍然不斷的變化調整著。
如今的每屆天皇杯正賽參賽球隊為88支,其中包括18支J1聯賽球隊、22支J2聯賽球隊,以及47個都道府縣球隊和1支全國大學足球大賽的冠軍球隊。
47個都道府縣球隊,則需要在各自縣內足球錦標賽中奪冠,理論上每個縣成百上千支球隊都有機會參加。當然各個縣的實力也不盡相同,最終獲得天皇杯參賽資格的,有是來自J3聯賽的職業球隊,有是來自JFL聯賽的業餘球隊,也有來自大學或者高中的球隊。
天皇杯通常在每年的5月份開打,每月進行一輪淘汰賽。首輪比賽由47個都道府縣代表隊加一支大學冠軍球隊參加,勝利的24支球隊進入下一輪。
在第二輪比賽中,來自J1J2聯賽的40支球隊加入,加上之前一輪的24支獲勝球隊共計64支球隊,再繼續進行淘汰賽,產生32強,16強等等,到12月底舉行半決賽,最後在新年元旦這一天,決出最終冠軍。
不過,今年由於疫情的原因,本應大辦特辦的第100屆天皇杯,不得不大幅度的縮水。職業球隊中,只有J1聯賽前兩名以及J2和J3聯賽冠軍得以參加,不過47個都道府縣球隊的名額依然全部保留。
當然,球隊的實力差距依然是巨大的,當J2和J3聯賽冠軍球隊出場時,德島漩渦和秋田藍色閃電分別輕鬆的戰勝了對手,而當他們面對川崎前鋒和大阪鋼巴時,又毫無還手之力。最終川崎前鋒和大阪鋼巴毫無懸念地進入了決賽。
當今足壇,隨著聯賽的商業化越來越高,古老的杯賽反而被搶走了許多的光環。而不少球隊面臨多線作戰的情況下,杯賽往往成為冷門的溫床,大家熟知的足總杯,就經常出現一些低級別球隊逆襲的畫面。
人們總是喜歡這些逆襲的勵志故事,這又讓這些古老的杯賽,煥發著不一樣的魅力。和足總杯一樣,天皇杯同樣是一個充滿故事的比賽。而這些故事中,市立船橋高中的經歷最為傳奇。
2003年,市立船橋高中作為全日本青年足球賽冠軍獲得了參加天皇杯的資格。作為一支高中生球隊,他們能夠登上天皇杯這樣的舞臺已經是一個了不起的成就了。面臨實力強勁的其他球隊,對於市立船橋高中來說,最大的可能就是首輪被淘汰出局。
首輪他們的對手是來自群馬縣的草津溫泉,雖然那時候的草津溫泉還算不上職業球隊,不過當時球隊已經開始加大投入,準備申請加入J聯賽。在那場比賽中,增嶼龍也的進球幫助市立船橋高中1比0戰勝對手晉級下一輪。
次輪比賽,他們又以1比0的比分將阪南大學擊敗,進入第三輪。而當他們得知第三輪的對手時,既興奮又絕望。他們的對手是半個月前,剛剛奪下J聯賽冠軍的橫濱水手。面對這樣的對手,市立船橋的高中生們更多的是想想如何向這些球星們好好學習一番。
儘管在那場比賽中,主教練岡田武史並沒有完全派主力出場,不過職業球員的優勢還是非常明顯。開場僅僅過了6分鐘,橫濱水手便以2球領先。當時市立船橋高中的門將恐怕在思考比賽結束時,丟球能否保持在一位數。
不過,也許是橫濱水手覺得進球太輕鬆了,球員在場上開始顯得有些輕敵和隨意。一些機會沒有100%去爭取,而在防守上沒有完全集中注意力。
對於橫濱水手的球員來說,這場比賽不過是再普通的一場球賽而已;而對於市立船橋高中的球員來說,也許這是他們一輩子當中最重要的一場比賽。
第69分鐘,市立船橋高中前場任意球,橫濱水手門將下川健一意外脫手,混戰之中,增嶼龍也將球打進。能攻破J聯賽冠軍球隊的大門,這讓市立船橋高中士氣大振。
而丟球的橫濱水手覺得大失顏面,領先的他們反而不安起來。而在第84分鐘,市立船橋高中的卡倫·羅伯特一路帶球殺入禁區後,送出精妙傳球,田中恆太門前包抄將比分扳平。全場沸騰了,沒有人能想到,一群高中生將J聯賽的冠軍球隊逼到如此地步。
終場結束之前,增嶼龍也被紅牌罰下。在加時賽中,10個高中生頑強地抵擋著橫濱水手一波又一波的進攻,最終將比賽拖入了點球大戰。
在點球大戰中,橫濱水手總算守住了職業球隊的尊嚴,4比1戰勝了市立船橋高中。場邊的岡田武史總算舒了一口氣,而場上獲得勝利的橫濱水手球員臉上並沒有勝利的笑容。反倒是輸掉比賽的市立船橋高中球員,迎來了現場觀眾的陣陣掌聲。
當然,市立船橋高中也絕非普通高中學校,他們在20年內五次獲得日本全國高中足球大賽的冠軍。而那支逼平橫濱水平的球隊中,超過半數的球員都在後來走上了職業道路。不過,能在十七八歲的年紀,與國內最高水平的職業球員同場競技,已經是難得的經歷。
隨著2015第95屆天皇杯修改規則,足協限定只能第一類註冊球隊參賽,高中球隊作為第二類球隊(18歲以下球隊)不再參加天皇杯,市立船橋高中這樣的故事將成為絕唱。
一項賽事,在外人眼中,也許更多的是那些位於頂端的喧囂,而真正能讓其長久不衰的,則是底端的根深葉茂。
在聯賽高度商業化的今天,杯賽則承擔著更多的責任和使命。在天皇杯的底部,是大阪府、千葉縣、北海道、神奈川等等47個地區的賽事,是每個地區成百上千支的註冊球隊,是數萬名註冊球員。
而每年的1月1日,當人們坐在電視機前觀看兩支豪門爭奪決賽獎盃時,他們觀看的,不是一項高高在上的比賽,這項比賽,就真實的存在於他們每一個人的身邊。
/ / 今日話題 / /
JRs曾經想像過低級球隊在足協杯決賽舞臺上對陣中超勁旅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