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湖湘文化、千年馬王堆漢墓,探秘湖南省博物館

2020-12-14 夢想視角

對於長沙這座城市,估計很多90後、00後是從看芒果臺才知道的,而文藝小青年對坐落於長沙的嶽麓山或許更加的熟悉,畢竟有千年書院——嶽麓書院,就在那裡呢。

我雖對長沙早已嚮往,之前卻沒有機會,2019年當北方進入蕭瑟的冬季時,長沙,我來了。

長沙是湖南省省會,是長江中遊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古稱潭州,氣候溫和,四季分明,湘江穿城自南向北而過。同時,長沙也是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歷經三千年而城址不變,有「屈賈之鄉」、「楚漢名城」、「瀟湘洙泗」之稱。

而位於烈士公園西北側的湖南省博物館,是湖南省最大的歷史藝術類博物館。作為長沙市的文化地標,她吸引了成千上萬遊客前來參觀,是代表中華區域文明的國家級重點博物館,是人們了解湖湘文明進程、領略湖湘文化奧秘的重要窗口。

湖南省博物館目前除了商周青銅器、名窯陶瓷、明清書法、明清繪畫等陳列外,最主要的展品就是馬王堆的相關展覽中的各種珍藏了。

目前博物館面對公眾免費開放,入館後切記先上扶梯直達頂樓,從上向下參觀才是正確路線。

各樓層展品都不一樣,包含了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在下到一層後,就是馬王堆棺槨所在地,可以看到千年不腐的馬王堆女屍,如果有心理壓力,不建議參觀。

馬王堆主墓棺槨

相關焦點

  • 透物看文化|淺析湖南省博物館馬王堆漢墓陳列館文化內涵
    震驚世界的馬王堆漢墓存在著相當多的未解之謎,比如屍身保存之謎?當時棺材內的液體是什麼?為什麼漢初的木梳現代工藝都無法完整複製......有人把馬王堆譽為中華民族的地下文化寶庫,西方人稱之為東方的「龐貝城」。
  • 揭馬王堆漢墓千年女屍 不腐之謎:深埋密封
    本次展覽展出的120件套文物藝術精品,精選自馬王堆漢墓所出的3000餘件文物,共分為長沙國與馬王堆漢墓、鐘鳴鼎食、歌舞娛樂、養生保健、錦榮華裳、家有藏書和大禮安魂等七個單元,展現了當時貴族生活的方方面面,以及西漢文明的絢麗圖景。
  • 歲月留痕 大地印記丨湖南省博物館:打開時空之門
    馬王堆漢墓發掘,裡程碑式的飛躍 1972年至1974年,長沙馬王堆漢墓驚天現世,把湖南省博物館一舉推上世界舞臺,這也是湖南省文物、博物館事業大發展的起點。 侯良是當時省博物館的負責人,他全面見證了馬王堆漢墓的發掘清理和陳列展覽,著書記錄了其中點滴。
  • 臺灣湖湘文化考察團紀行
    由湖南省湘臺交流促進會邀請的臺灣彰化縣教育界人士組成的湖湘文化考察團不久前在湖南省的嶽陽、長沙、韶山等地進行了為期一周的參觀活動。臺灣朋友所到之處都是湖湘文化的代表性地區,這些地方有著豐富的歷史以及人文景觀。那麼臺灣朋友都看到了些什麼?哪些內容給他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呢?請看記者的報導。
  • 湖南省博物館極簡旅遊攻略來了!
    這次造訪了湖南長沙及嶽陽兩個城市,參觀多個知名古蹟景點,四大名樓之一的嶽陽樓、湖南省博物館馬王堆漢墓、天下第一村張谷英村……等等,這篇湖南懶人包分享我們5天4夜長沙嶽陽行程!簡介湖南省,因土地多位於洞庭湖以南而得名,又因湘江流經境內而簡稱「湘」;面積21萬平方公裡、人口高達6800萬。考古發現於40萬年前即有舊石器時代人類在此活動,如今的湖南在春秋戰國時期為楚國範圍,漢武帝之後屬荊州刺史轄區。
  • 馬王堆漢墓出土的除了千年不腐的神奇女屍,原來還有它們!
    1972年初,湖南長沙366陸軍醫院在院內的馬王堆建設地下病房時,意外地發現了一個被當地人稱為"火洞子"的古墓。後經湖南省博物館等相關工作人員進行考古發掘,出土了震驚世界的千年不腐的女屍——辛追(一說辛避)夫人。
  • 館藏 | 湖南博物館馬王堆漢墓文物珍品欣賞 (下)
    「利蒼」玉印材質:玉年代:戰國來源:1973年湖南省長沙市馬王堆二號漢墓出土  尺寸:高1.5釐米,長2釐米,寬2釐米 「利蒼」玉印,方形盠[lí「軑侯之印」銅印材質:銅年代:西漢來源:1973年湖南省長沙市馬王堆二號漢墓出土
  • 第三屆中國簡帛書法高級研創班訪學湖南省博物館
    本屆研創班由湖南大學中國簡帛書法藝術研究中心、湖南省博物館、長沙簡牘博物館、貴陽孔學堂文化傳播中心主辦,山東省濱州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山東省濱州蓮華書院承辦。10月14日,秋高氣爽,第三屆中國簡帛書法高級研創班的師生們完成了在濱州蓮華書院半個月的學習、研創培訓後,到訪湖南省博物館,展開參觀、觀摩與學習活動。
  • 《馬王堆漢墓簡》
    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大批帛書和書簡,在反映漢初文字的隸變情況方面最具代表性。這些簡的簡幅較寬,書寫時便於發揮書法特性。 馬王堆漢墓在長沙市區東郊四千米處的瀏陽河旁的馬王堆鄉,漢墓陳列館現設在湖南省博物館院內。
  • 湖南省博物館明天起恢復免費開放 日限2000人
    來源:央視原標題:湖南省博物館明天起恢復免費開放 日限2000人 總臺央視記者從湖南省博物館獲悉,明天(24日)起湖南省博物館恢復免費對外開放。湖南省博物館籌建於1951年,是湖南省最大的綜合性歷史藝術博物館。這裡共收藏了十八萬件珍寶重器,常年設立「長沙馬王堆漢墓陳列」和「湖南人——三湘歷史文化陳列」,蜚聲中外的皿方罍、T型帛畫、素紗襌衣、辛追夫人等鎮館之寶就收藏在此,見證了華夏文明多源頭格局,是湖湘文明的寶庫。
  • 湖南省博物館攻略來啦!5分鐘讀完這篇,帶你避坑遊玩不踩雷!
    > 作為長沙的文化地標 這裡是代表中華區域文明的 國家級重點博物館 也是了解湖湘文化進程 領略湖湘文化奧秘的重要窗口
  • 《馬王堆漢墓簡帛文字全編》:開啟馬王堆文獻寶庫的管鑰鈐鍵
    《馬王堆漢墓簡帛文字全編》:開啟馬王堆文獻寶庫的管鑰鈐鍵 2020-04-12 15: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高古氣息撲面而來——喜讀《馬王堆漢墓簡帛文字全編》
    20世紀70年代出土的馬王堆漢墓竹簡帛書,是近代中國乃至世界歷史上最為重要的考古發現之一。資料陸續公布以後,在國內外引起廣泛關注,產生了巨大的學術影響。由於主客觀條件的限制,馬王堆漢墓竹簡帛書一直沒有完整發表。
  • 學人著意 | 中國古代髹漆工藝研究的扛鼎之作——讀《馬王堆漢墓漆器整理與研究》
    現在出版的《馬王堆漢墓漆器整理與研究》一書,是由原湖南省博物館館長、研究員陳建明與編輯部主任、研究員聶菲共同主持的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費時六年完成,結項時被評為優秀等級,繼而又用五年時間編輯出版。這部大型漆器整理與研究的著作,集中了馬王堆三座漢墓出土的全部髹漆工藝製品,既囊括各種髹漆器皿,又包括棺槨、木俑等喪葬用品,樂器、各種雜器和有關的遣策竹簡,進行了詳細的考古類型學研究、圖像藝術分析,以及髹漆工藝和用材等方面的考察。這實際是在馬王堆漢墓發掘以後四十餘年各方面研究積澱的基礎上,對馬王堆漢墓髹漆工藝資料前所未有的完整公布,並重新進行了詳細的整理和深入研究。
  • 一座千年前的漢墓,不僅發現28部古籍,還奇蹟般發現珍貴中醫秘笈
    深入研究中華文明、中華文化的起源和特質,逐步構建完整的中國文化基因的理念體系,是我們當代人義不容辭的責任。了解歷史、認識歷史,離不開考古。然而,歷史真相往往被隱藏在古墓葬之中。因此,我們探究歷史,常常充滿了偶然性。比如長沙馬王堆漢墓中28部古籍的發現,便充滿了很大的偶然性。
  • 新知丨趙平安:高古氣息撲面而來——喜讀《馬王堆漢墓簡帛文字全編》
    由於主客觀條件的限制,馬王堆漢墓竹簡帛書一直沒有完整發表。直到2014年,湖南省博物館、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中華書局聯合推出《長沙馬王堆漢墓簡帛集成》(以下簡稱《集成》),才首次公布了馬王堆漢墓簡帛的全部資料。這部由裘錫圭先生主編的著作,在新拍紅外彩色照片的基礎上,重新編聯拼合,釋文注釋,代表了馬王堆漢墓簡帛整理的最高水平。
  • 長沙馬王堆中醫藥文化
    馬王堆漢墓位於長沙市東郊4公裡處瀏陽河畔的馬王堆鄉,清嘉慶《長沙縣誌》稱此地為「楚王馬殷及其家族的墓地」,故名馬王堆。1972年至1974年先後在此挖掘出土三座漢墓,是20世紀的重大考古發現,引起國內外廣泛關注。
  • 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前夕,城內一瘋子夜觀天象,早有預言
    眾所周知,月球土是一種極其珍貴的存在,全世界也僅僅只有幾十克,可美國為何願意用月球上的土壤來交換馬王堆古墓裡的木炭?在馬王堆漢墓裡曾發現了三幅地圖,又為什麼只對外公布了兩幅?湖南省博物館副館長候良先生得到這個消息之後馬上認定,這下面可能是一座古代的大墓,在湖南老話中,將這種墓稱之為「火坑墓」。根據現有史料記載,在元朝以後這種墓就沒人用了,手段也已經失傳,這就意味著這座古墓至少是元朝以前的,其中價值不言而喻。
  • 新聞|「雅韻湘傳:湖南省博物館藏宋元服飾 」展開幕
    展覽時間:2020年5月15日至8月2日展覽地點:中國絲綢博物館修復館二層主辦單位:湖南省博物館、中國絲綢博物館在5·18國際博物館日到來之際,「雅韻湘傳:湖南省博物館藏宋元服飾」展在中國絲綢博物館開幕
  • 湖南省博物館預約參觀人數將上調至3000人
    (8月1日起,湖南省博物館在現行個人網絡實名制預約參觀的基礎上,將每天2000人的預約限額上調至每天3000人。)  星辰在線7月30日訊(星辰全媒體記者 唐茜茜 通訊員 李葉)7月30日,星辰全媒體記者從湖南省博物館獲悉,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和旅遊部等上級主管部門通知精神,結合當前疫情防控形勢和要求,該館從8月1日起,在現行個人網絡實名制預約參觀的基礎上,將每天2000人的預約限額上調至每天30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