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化:後疫情時代機場非航收入提升的關鍵

2020-12-23 澎湃新聞

原創 徐慧 民航資源網

當帶著口罩的旅客謹慎地重歸航站樓,除了對安全的重視程度大大提升之外,隨之而來的還有行為模式和消費心態的變化。為了實現收益的快速恢復,機場需要思考如何應對這一改變。

如何提升機場收益?以下6大挑戰就是機場經濟崛起的契機。

1. 數位化的消費者

現今,美國零售業20%的銷售額來源於電商,消費者對電商的接受程度穩步增長,疫情期間的增長甚至達到了過去10年的水平。當航空旅行恢復後,這將給傳統旅行零售渠道帶來了極大的挑戰。

2. 數位化的旅客

隨著時代的發展,旅行體驗的數位化程度不斷加深,91%的旅客表示更願意通過手機操作,不進店消費,不想和工作人員和同行旅客交流。

3. 傳統收益模式弊端日益顯現

歷史遺留問題:不斷下降的轉化率和消費額,同質化產品,消費爭議等等。

4. 機場數位化投資不足

無論是零售、奢侈品牌還是服務行業,運營商們都在忙不迭地投資線上,以滿足客戶吸引線上消費需求,機場已經落後了

5. 傳統非航收入現金牛壓力日增

停車場收費、實體廣告的營收來源受到長時間疫情危機和旅客行為轉變的影響。

6. 旅行(旅行零售)吸引力不在

市場充滿不確定性,面臨壓力,旅行零售的興奮點及參與感減退

旅客是數位化的消費者

復甦起於釋放機場品牌的力量。。機場不能再像房東一樣思考問題,而應該要聚焦顧客體驗,注重線下體驗(很多公司都做的不錯)與線上體驗的緊密融合。這種以顧客為中心的方式加深了客情關係,也推動了無縫銜接的數位化體驗的發展。這樣的營銷方式重新定義了顧客體驗,也就帶來了非航收入的新機遇。

數位化機場的三大要素

數位化機場從三個關鍵方面促進營收:

獲客數位化

深入的個性化交流建立起的長期客戶關係

數位化銷售大幅擴大選擇範圍

這種新的、生活品味品牌營銷對機場來說,基本沒有接受難度,加之很多機場本身已經擁有很強的品牌力,也將進一步推動數位化營銷。

合作催生無限潛能

長遠來看,機場與航空公司、零售商/品牌(線下和線上)從競爭關係轉為步調一致的合作夥伴,打開了更大的、共享互利的市場機遇。

機場提供基礎設施,航空公司帶來顧客,零售商提供產品,品牌發揮其吸引力。旅遊零售業將被重新定義、再次振興,但這一切都需要一個全新的合作機制。

和航空公司的合作,可以改變當前實體店/線下購物孤立、分散的顧客體驗。在新冠疫情的影響下,機場為了實現經濟可持續的復甦與發展,亟須與航空公司進行數據合作,在這樣的合作中,它們是聯盟合作營銷的夥伴。

新加坡航空

新加坡航空的模式可以作為參考:率先引入了數位化模式,創立電商公司(KrisShop),打造了生活品味品牌,其使用航空公司數據作為客戶庫,旅客即使沒有飛行也可以購物。事實上,僅9個月KrisShop的銷售額就翻了兩番。而在新冠疫情期間,其銷售收入增加了500%。

線上產品種類的劇增(從600到3萬)使新加坡航空有底氣和任何一個國際樞紐機場競爭。市場規模擴大了1倍,轉化率增至3倍,促銷活動的轉化率激增至7%,這個數字只在亞馬遜和阿里巴巴出現過。其與樟宜機場的合作,目前正處於初步洽談階段,這將有可能樹立新的行業標杆。

大數據挑戰

從競爭到合作的轉變,開啟了強大的、共享消費視角,帶來了巨大的新營收機遇。運營商對每一個進入航站樓的旅客都有充分的了解,而能投其所好,精準營銷,從一開始就抓住旅客的眼球。

希思羅機場、法蘭克福機場、奧克蘭機場已經開始投資建立數位化平臺並取得重大成功。但是未來的數位化生態系統的參與者將會不斷增多,如何吸引客戶、與客戶交互、留住客戶,是值得每個旅行零售業者認真思考的重點問題。

旅行零售業需要營造合作優勢,打破其固有的孤島模式,最終形成客戶需要的「唯一平臺,唯一體驗」。機場將轉化為強大的生活品味品牌,將交通樞紐轉化為提供獨特體驗的中心。

機場只要把握住數位化機遇,就仍能獲得更高的收益、更好的控制力以及長期的穩定,當然,這需要機場採納合適的策略,能夠緊跟後疫情時代的旅客及消費者的節奏。

編譯自International Airport Review

原標題:《數位化:後疫情時代機場非航收入提升的關鍵》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轉危為機 疫情加速機場行業發展的一個機制與三個方向
    非接觸化: 打通線上線下流量,拓展經營模式此次疫情危機造成整個社會最大的衝擊就是一切公共場所全部都遭到了暫時性的毀滅打擊,因此非接觸式是此次新冠病毒疫情對企業未來在應對重大傳染病疫情時能力提升的一個重要警示。而隨著人們在生產生活方式、健康意識的改變,也將加速非接觸式的線上生活新趨勢。
  • 智慧機場引領旅行「後疫情」時代
    旅遊推動著經濟發展,新冠肺炎疫情讓旅遊業內人士開始重新思考其風險管理策略。請看艾瑪迪斯撰寫的文章《智慧機場引領旅行「後疫情」時代》。請看詳細報導↓↓↓全球旅遊業在疫情之後如何復甦?這一議題在現行局勢下仍存在許多未知。但可喜的是,中國旅遊市場已逐漸顯露曙光。
  • 後疫情時代 「非接觸」金融服務全面加速
    (原標題:後疫情時代 「非接觸」金融服務全面加速)
  • 信用飛邱冠宇:以數位化科技為引領,賦能航旅數位化升級
    首頁 > 傳媒 > 關鍵詞 > 信用飛最新資訊 > 正文 信用飛邱冠宇:以數位化科技為引領,賦能航旅數位化升級
  • 浪潮集團王興山:後疫情時代,數位化轉型是企業的不二選擇
    濟南2020年3月2日 /美通社/ -- 近日,浪潮集團執行總裁王興山就疫情後,數位化轉型是企業的不二選擇進行深入分析。 疫情後,加快向感知型、敏捷型組織轉型,夯實數位化基礎支撐,提升企業數位化核心能力,將是企業應對不確定、動態環境的必然選擇。
  • 機場行業價值分析,看這篇就夠了
    非航空類業務收入,從浦東機場與首都機場來看,航空類業務收入,佔比一般略多。而我國兩大機場的非航空業務佔比都達到了40%以上,也是機場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非航空類業務中,零售、廣告、以及場地及設備的租金都佔到了較大的比重。
  • 後疫情時代數位化轉型如何做?DXWF2020給出答案
    原標題:後疫情時代數位化轉型如何做?DXWF2020給出答案12月10-11日,2020數位化轉型世界論壇在北京召開。來自金融、電信、醫療、政府、能源和公共事業、媒體與營銷、零售、交通、物流等數位化轉型重點行業的2000多名專業人士參會,展示領 先的數位化轉型技術與解決方案,交流各行業數位化轉型成功經驗與實踐,推動數位化轉型與數字經濟發展進程。
  • 後疫情時代,蒙特安維加快推進數位化,上線代理助手小程序
    房地產行業雖遭到較大的衝擊,但疫情的到來只是延緩而非擊垮了客戶的購房需求,且在客觀上給了更多的時間讓房產開發商構建更優質的服務體系,讓代理發現並服務好更多客戶,讓客戶更全面地了解海外房產。後疫情時代,如何賦能代理,連接客戶?12月16日,英國老牌開發商蒙特安維正式上線「蒙特安維代理助手(Agent Pro)」微信小程序。
  • 伊寧機場積極提升航延餐食質量
    中國民航網 通訊員羅豔、於麗娜 報導:為進一步提升伊寧機場服務質量,滿足航班延誤旅客高質量飲食需求,近日,伊寧機場積極聯繫伊寧市伊犁河中央廚房食品有限公司為航延旅客提供營養搭配均衡、安全放心的航延餐食自伊寧機場開展「民航服務質量品牌建設」、「微笑新疆」等提升服務質量專項行動以來,機場從多方面著手,針對旅客提出的合理化建議和需求,積極探索、嘗試、轉變、提升服務質量,對航延餐的食品安全、餐食營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保證了食品衛生健康、營養均衡。
  • 禁航令後的美國機場
    (文/觀察者網 郭涵)川普宣布的美歐禁航令於13日午夜後正式生效,可匆忙配套的邊檢措施導致實際效果一片混亂。社交媒體圖片顯示,在芝加哥、紐約、達拉斯等指定的「分流」機場,上百名從歐洲返回的乘客14日晚排成長隊,將走廊擠得水洩不通。邊檢人員對此措手不及。
  • 全球航企如何度過至暗時刻?
    三分之二的客機被迫停飛,波音股價持續暴跌,巴菲特賣出美國四大航司所有投資,全球多家支線航司、廉航申請破產保護,數據預測今年全球航空公司損失約合人民幣2 2萬億元。疫情持續至今,全球航空公司遭遇了至暗時
  • 疫情致業務量負增長 為什麼上海機場會好過些
    對於機場來說,收入來源一般分為傳統的航空業務收入和非航空性收入:航空業務收入主要來自航司繳納的飛機停場費和起降費、旅客服務費等,這與機場的航班量和旅客吞吐量密切相關,非航空性收入則來自在機場開設的商業、餐飲、免稅店等的「租金」。
  • 上海機場分析(上)
    從近5年的數據來看,機場的流量是在逐漸放緩的,2019年飛機起降架次和旅客吞吐量的增速分別僅為1.4%和29%,但是營業收入的增速反而持續上升,2019年的營收增速將近18%,究其原因是為非航收入在保持快速增長,近三年的同比增速都在20%以上;在營業收入佔比也在不斷提升,2019年佔比達到62.7%,可以看到非航收入對於上海機場來說已是舉足輕重的地位了。
  • 王一鳴:後疫情時代要加大對生活服務業數位化轉型的支持
    疫情之下餐飲、住宿、旅遊這些服務業都大面積停運,取而代之的是線上零售、線上教育、線上娛樂,遠程辦公、視頻會議,驅動了生活服務業數位化進程提速。疫情是一個巨大的推動力,而且催生了無接觸服務的新業態和模式。數位化生活服務業在疫情中比其他行業更具有韌性,它不僅保證了人們在嚴格隔離的環境下能夠正常地生活、學習、工作,而且也支撐了大量中小微企業的生存和發展,所以功不可沒。
  • 後疫情時代的市場環境變化
    後疫情時代的市場環境變化 近年來,中國的市場環境一直在演變,而新冠疫情對消費者和各行各業都產生了巨大衝擊,加速了市場環境的變化。 後疫情時代,中國的市場環境正在發生三大變化:存量博弈、新消費、數位化。
  • 信用飛邱冠宇:擁抱變革,打造航旅數位化服務新航標
    首頁 > 傳媒 > 關鍵詞 > 信用飛最新資訊 > 正文 信用飛邱冠宇:擁抱變革,打造航旅數位化服務新航標
  • 面向後疫情時代 匈牙利在滬推薦航旅資源
    匈牙利駐滬總領館負責人積極評價民航業為兩國合作抗疫作出的貢獻(錢擘/攝)《中國民航報》、中國民航網 記者錢擘 報導:日前,匈牙利駐上海總領事館以雲端連線的方式舉辦推介活動,邀請匈牙利當地知名葡萄酒產區的酒莊負責人和業界專家,面向後疫情時代
  • 後疫情時代數位化戰略加速,凱德如何借勢發力?
    「信心比黃金更重要」,疫情期間,商業地產行業也經歷著又一番從未有過的機會和機遇,去探索和發現創新的可能。   隨著疫情逐漸好轉,各地的商業恢復程度都有著較大的提升,為助力商業復甦,政府推出一系列措施刺激消費,企業和商戶頂住壓力共克時艱。
  • 邱冠宇:助力航旅產業向數位化方向轉型
    來源:站長之家信用飛邱冠宇表示,中國數字經濟的快速蝶變,正在呼喚有歷史擔當的企業引領時代,人類數字普惠的未來,更亟需中國成熟的經驗、技術和企業解決方案。根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研究顯示,我國數字經濟增加值由 2011 年的9. 5 萬億元增加到 2019 年的35. 8 萬億元,佔GDP比重從20.3%提升到36.2%,數字經濟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進一步凸顯。
  • 後疫情時代,企業數位化轉型刻不容緩
    都說挑戰與機遇共生,疫情的衝擊下,經濟的放緩只是暫時的,但機遇往往只會被有準備的人抓住。近年數位化轉型已經成為企業發展的共識,越來越多的企業通過數位化改變企業銷售,變革內部運營,全面重塑業務。此次新冠疫情的突襲,無疑為各行各業帶來了巨大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