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隱這首詩也是很孤獨,百花爭豔的春天寒梅早已凋謝,讓人傷感

2020-12-14 塵世曉書僮

詩人筆下的春天很唯美,還充滿了詩情畫意,同時又有著淡淡的憂傷,對於文人來說,眼前的美景即使是再美,那也只不過是曇花一現,很快就會消逝,這也就會生出無限的憂愁,所以也就有了」悲春傷秋「一說,春天讓人很悲傷,秋天又讓人很傷感,在這一悲一傷之間,不知有多少的詩人肝腸寸斷,創作出了很多讓人傷感的詩作,其中一些經典作品更是膾炙人口,達到了婦孺皆知的地步,成為了唐詩裡的千古名篇。

晚唐詩人李商隱筆下的春天同樣充滿了憂愁,而且還有一種孤獨之感,以這首《憶梅》來說,那就是一首很孤獨的作品,通篇看似寫得很美,其實詩人骨子裡就充滿了憂愁,所以在這首詩中他通過梅花來表達人生,也是寫盡了人生的無奈,道盡了一生的委屈,每一句都寫得很傷感,同時還有著一種孤獨之感。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華。寒梅最堪恨,常作去年花。

李商隱寫這首詩時正是在梓州擔任幕僚,這一時期他處於悲痛之中,一直是鬱郁不得志,那麼這裡的梓州位於今天的四川境內,也就是三臺縣,屬於綿陽轄區;詩人當時正在那個地方生活,由於遠離了故鄉,使得他無時無刻不在思念故鄉,即使是在春天看到了眼前不一樣的美景,那也是感慨萬千,通過對於春色美景來傳遞憂愁,還有對於故鄉的思念。

春天到了處處都是繁花似錦,可是對於詩人來說卻是無心去觀賞,而且這個時節梅花也快要凋謝了,人們看到寒梅還誤以為是去年的花,畢竟只要到了春天,那大地便是重新煥發出了勃勃生機,各種各樣的花爭相競放,在百花爭相的春天,詩人更多的是孤獨,還有對於故鄉的思念,一個人獨自在外漂泊,那種心酸與無奈,也只有知道自己,別人是無法體會。

李商隱的詩情感細膩,用詞也是極為講究,在這首詩中,他在開篇使用了兩組疊字句,立馬讓這首詩顯得很有個性,同時也突出了主題,表明了自己對於故鄉的思念之苦,「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華。」,這裡的定定屬於唐朝時期的俗話,也就是牢牢的意思,現在我久久地滯留在這個地方,想要回到故鄉也不是可能,這讓我生出了許多的憂愁,每年到了春天,我都會依依不捨,無非是嚮往春色美景。

最後兩句寫得更是感人肺腑,也是把那種悲痛之苦,還有感傷之懷全部融入進了作品中,「寒梅最堪恨,常作去年花。」,寒梅在春天綻放,可是這種花在冬天時就開過,所以人們都誤以為是去年的花,覺得並沒有什麼稀奇,但是它的花同樣與眾不同,也是讓人見了喜愛不已,對於我來說更是喜歡這種花,畢竟梅花它與別的花不一樣,開出來的花更豔麗,也更加優雅,讓人見了之後,立馬能夠記住。

李商隱的詩總有一種悲痛之苦,在這首《憶梅》中,他正是通過對於春天寒梅的描寫,以此突出了內心的悲痛之苦,還有骨子裡的感傷之懷,雖然通篇只有寥寥數語,短短的二十個字,可是每一句都直擊人心,讀來也是讓人感慨萬千;一個人獨自在外漂泊,無時無刻不在思念著遠方的親人,可是又無法回去,這也使得詩人很痛苦,看到那些寒梅被誤認為是去年的花,詩人由此借景抒情,以此來表達人生的無奈,還有對於故鄉的思念。

相關焦點

  • 百花爭豔的春天寒梅凋謝,李商隱寫下一首《憶梅》,表達思鄉之苦
    寒梅最堪恨,常作去年花。李商隱寫這首詩時正是在梓州擔任幕僚,梓州在今天的四川一帶,這個時候的李商隱思念故鄉,於是寫下了這麼一首感傷之作,以此來表達相思之苦,還有對於故鄉的思念,一個人遠離了故鄉,自然而然會想到故鄉,這種思念也是會深入骨髓。
  • 李商隱水平很高的一首詩,開篇的疊字句寫得很傷感,通篇充滿憂愁
    除了愛情詩之外,其實最值得一讀的還是他的思鄉之作,由於他常年在外擔任幕僚,無法陪伴在家人身邊,這也使得他悲痛不已,寫下過很多的思鄉之作,特別是這首《憶梅》,那就是一首難得的佳作,整首詩充滿了憂愁,讀來也是令人肝腸寸斷。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華。寒梅最堪恨,常作去年花。
  • 李商隱最孤獨的一首詩,每一句都充滿了憂愁,讀來讓人肝腸寸斷
    李商隱一輩子只擔任了小小的幕僚,始終是沒有任何的作為,經常是遠離故鄉,去到偏遠的地方工作,這也使得他無時無刻不在思念故鄉,以及家中的妻子,所以後期寫過了很多極為傷感,也非常的孤獨的作品,其實作為一位才華橫溢的詩人,李商隱在文學上的成就,那也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千年難遇的人才,可是在現實生活中他處處不如意
  • 李商隱《落花》:這首經典的詩,藏著詩人心中最美的情愫
    唐代大詩人李商隱的這首《落花》,便是其中的經典之作。落花李商隱(唐)高閣客竟去,小園花亂飛。參差連曲陌,迢遞送斜暉。腸斷未忍掃,眼穿仍欲歸。芳心向春盡,所得是沾衣。看到滿地的落花,傷感之情從心中油然而生,我望眼欲穿地盼來了可愛的春天,你為什麼還是要離我而去呢?那些枝頭的花兒,即將隨著春天一起離開,想到這一幕,我不禁淚溼衣衫。昨天夜裡,一陣狂風驟雨過後,車上滿是簌簌飄落的花瓣。頓時,我想起了李商隱的這首詩。
  • 李商隱最經典的四首五絕,每一首都美得令人心醉
    春日在天涯,第一句以樂景寫哀情,開篇便將人拉入極悵惘的情緒之中。春天是美好的季節,萬物復甦,百花盛開,然而美好的事物得有人共賞,對於身在天涯的人來說,風光再美好,不過徒惹傷情罷了。第二句將內心的傷感之情再推進一層,人在天涯,遭逢春光,本就讓人傷感,偏又再遇黃昏。
  • 當愛已成往事一切再不復從前,李商隱回想過往,寫了一首傷感的詩
    這也正愛情所帶給我們的感動,還有那種撕心裂肺的痛,大概經歷過愛情的人,那麼都能夠從中體會到。古詩詞裡面就有很多描寫愛情的作品,大部分都寫得很是傷感,往往可能只是那麼信手拈來,但是每一句都足以令人震撼。說起描寫愛情最深情的詩人,沒有人能夠與李商隱相媲美,他大部分的作品都是愛情詩,並且每一首都無比的深情。
  • 李商隱的這首詩盡顯青年朝氣,看似平淡卻色調明麗,值得一讀
    到了晚唐,詩人們的風格大多相近,多以傷感哀苦或禪為主調,很少能夠見到李白那種豪放大氣的詩了。其中李商隱為晚唐代表詩人之一,他的詩歌大多風格沉婉,隱藏著人生的悲苦。其實李商隱在前期的詩歌是符合青年人的特質的,並不是像後期那樣在現實的苦難中摸爬打滾而深沉。他也有青春朝氣的一面,這首詩就是年輕時所寫,充滿了對未來的期許。
  • 花開的季節可不光只有花最美還有詩,這些關於花的詩詞你都知道嗎
    這是一首詠物詩,詩人借吟詠花影,抒發了自己想要有所作為,卻又無可奈何的心情。全詩自始至終著眼於一個「變」字,寫光的變化,寫花影的變化,傳達出詩人內心的感情變化。花影本來很美,詩人卻「幾度呼童」去「掃」,原來詩人是用諷喻的手法,將重重疊疊的花影比作朝廷中盤踞高位的小人,正直的朝臣無論怎樣努力,也把他們清除不掉,去了一批,又上來一批。
  • 李商隱最傷感的一首詩,美到極致,痛得讓人心碎
    李商隱,字義山,他不僅是晚唐最著名的詩人,放在整個文學史上,也是數一數二的詩人。作詩對於李商隱而言,只是抒發自己情感的一個途徑,而他寫下了那麼多的詩歌,主要是因為牛李黨爭的緣故。今天欣賞的這首詩是李商隱詩中最不晦澀的一首之一,但是傷感程度,卻有可能是他所有詩中最深的。永巷長年怨綺羅,離情終日思風波。湘江竹上痕無限,峴首碑前灑幾多。人去紫臺秋入塞,兵殘楚帳夜聞歌。朝來灞水橋邊問,未抵青袍送玉珂。
  • 開啟朦朧詩先河的李商隱,留下這首「聖女詩」,至今無人破解其意
    這是與唐人本身寬廣博大的胸懷相契合的,更是與文化交流,文化融合的時代背景分不開的。在這種條件下,還出現了朦朧詩的鼻祖李商隱。與豪放瑰麗的李白,沉鬱頓挫的杜甫,樸實無華的白居易不同,李商隱的詩歌總是帶著風格穠麗,總是帶著隱晦迷離,讓人難以理解。當時是元合體的天下,講究淺顯易懂,李商隱卻偏要與眾不同,孤傲不群。
  • 君子受罪小人往往得志,李商隱這首詩就寫得很深刻,還充滿了諷刺
    唐朝中後期由於歷史因素,造成各派的黨爭,以牛僧孺和李德裕為首的爭鬥,更是令很多的文人受到了衝擊,這其中就要數李商隱,由於他早期跟隨令狐楚,屬於牛黨一度被人看好,可是後來他又娶了李黨王元茂的女兒,這就令他的位置很尷尬了,夾在兩黨之間左右不是,使得他一直被人瞧不起,使得他一輩子再也沒有沒有任何機會,所以始終是被人打壓和嘲諷。
  • 李商隱愛情詩: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出自李商隱的《無題》全詩: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譯文:見面的機會真是難得,分別時更是難捨難分,況且又兼東風將收的暮春天氣,百花殘謝,更加使人傷感。
  • 文學史上最傷感的一首詩,讀之「令人心死」
    人生於世,總想努力實現自己,目標實現,自然獲得快樂,然而世事多艱,失敗總是多於成功,失意總是多於得意,所以傷感的情緒也是人不可避免的。人的傷感情緒也是需要宣洩的,所以在文學藝術中,形成了感傷美的審美傾向。
  • 柳宗元這首詩也很孤獨,每一句都充滿了憂愁,道盡了人生的無奈!
    這些改革家中,柳宗元可能是最傷感,也是最孤獨的一位,由於早年間與劉禹錫等人參與了「永貞革新」,後來被貶到湖南和廣西。柳州是柳宗元最後生活過的地方,在這裡他寫下了很多悽美之作,其中這首《柳州二月榕葉落盡偶題》,寫得最為傷感,也最為憂愁,整首詩意境悽美;當時他無時無刻不在思念著遠方的故鄉,想要回去,可是談何容易,畢竟是被貶之人,他不僅失去了自由,生活也陷入了困境。
  • 李商隱的情詩寫得纏綿悱惻,這首《板橋曉別》意境悽美,句句感人
    李商隱的愛情詩情意綿綿,尤其是後期的作品,每一首都纏綿悱惻,把那種刻骨銘心的相思,還有對於戀人的懷念,用一種極為細膩的筆觸娓娓道來,不僅寫出了新意,同時那一份細膩的情感,最讓人感動。可見李商隱是一位多情之人,正是由於多情,才讓他的愛情詩別具一格,只用三言兩語,便是寫得很深情。
  • 李商隱的這首寫給妻子的詩,年年入選課本,千百年來感動著我們!
    今天小赫赫就與大家分享一首李義山的詩,這首詩可以說我們人人都會背,年年入選課本,也是李商隱最具代表的作品,更是寫雨詩中的絕世經典之作。這首詩表面上在寫雨,但是細讀之下卻是在思人憶古。整首詩完美地詮釋了李商隱在詩歌創新方面的能力。
  • 李商隱這首詩極妙,無人能懂,萬人追捧
    初次與你相遇,餘生請多指教世界上1%的人關注了我感謝你也是其中一個李商隱,晚唐詩人,在唐朝詩壇,李商隱不能說是偉大的詩人,因為其詩的社會意義,遠不及李白、杜甫和白居易的詩,然我們可以說李商隱是對後世影響最深的唐朝詩人,其詩的朦朧感、意境美深入人心,其中《錦瑟》一詩傳誦最廣,卻也最為難懂。梁啓超先生曾說:「義山的《錦瑟》《碧城》《聖女祠》等詩,講的什麼事,我理會不著……但我覺得它美,讀起來令我精神上得一種新鮮的愉快。」
  • 探幽李商隱《池邊》,他不動聲色的寫了一個重要的日子,一樹梅花
    這首詩照例會歸為晦澀之類,雖然寫的是一種景色,但仿佛也不能確定寫的什麼時候,尤其對現代人來講。但是柳鶯上下燕參差,仿佛說的是春天。也許他是在繁花盛開的春天裡,做的徘徊吧。破解這首詩,其實是要慢慢讀的。你會發現他呈現出的,是多層的含蓄的美和意蘊。
  • 獨自漂泊異鄉的韋莊,無時無刻不在思念故鄉,寫下了首很傷感的詩
    對於任何一個有理想的人來說,那都明白理想在遠方,為了理想只能是離開故鄉,去往那些陌生的城市獨自漂泊,儘管很孤獨,身邊沒有一個親人,也沒有朋友,可是為了理想,也只能是忍受孤獨;畢竟每個人都希望自己可以成就一番事業,可以實現人生理想。
  • 許棐很冷門的一首詩,但是同樣感人:春是人間過客,花隨春不多時
    這也是傳統文化的一大特色,畢竟詩人們在抒發情感時,會融入進自己對於人生的思考,這樣的一種描寫方式,也就使得作品自然而然充滿了憂愁。那麼筆者今天要向大家推薦一首比較冷門的宋詩,許棐的這首《三臺春曲》,相信很多人都沒有讀過這首詩,對於這位詩人也不太熟悉,其實他也是宋朝有名的詩人,只不過是由於他的作品入選課本比較少,自然就沒有多少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