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筆下的春天很唯美,還充滿了詩情畫意,同時又有著淡淡的憂傷,對於文人來說,眼前的美景即使是再美,那也只不過是曇花一現,很快就會消逝,這也就會生出無限的憂愁,所以也就有了」悲春傷秋「一說,春天讓人很悲傷,秋天又讓人很傷感,在這一悲一傷之間,不知有多少的詩人肝腸寸斷,創作出了很多讓人傷感的詩作,其中一些經典作品更是膾炙人口,達到了婦孺皆知的地步,成為了唐詩裡的千古名篇。
晚唐詩人李商隱筆下的春天同樣充滿了憂愁,而且還有一種孤獨之感,以這首《憶梅》來說,那就是一首很孤獨的作品,通篇看似寫得很美,其實詩人骨子裡就充滿了憂愁,所以在這首詩中他通過梅花來表達人生,也是寫盡了人生的無奈,道盡了一生的委屈,每一句都寫得很傷感,同時還有著一種孤獨之感。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華。寒梅最堪恨,常作去年花。
李商隱寫這首詩時正是在梓州擔任幕僚,這一時期他處於悲痛之中,一直是鬱郁不得志,那麼這裡的梓州位於今天的四川境內,也就是三臺縣,屬於綿陽轄區;詩人當時正在那個地方生活,由於遠離了故鄉,使得他無時無刻不在思念故鄉,即使是在春天看到了眼前不一樣的美景,那也是感慨萬千,通過對於春色美景來傳遞憂愁,還有對於故鄉的思念。
春天到了處處都是繁花似錦,可是對於詩人來說卻是無心去觀賞,而且這個時節梅花也快要凋謝了,人們看到寒梅還誤以為是去年的花,畢竟只要到了春天,那大地便是重新煥發出了勃勃生機,各種各樣的花爭相競放,在百花爭相的春天,詩人更多的是孤獨,還有對於故鄉的思念,一個人獨自在外漂泊,那種心酸與無奈,也只有知道自己,別人是無法體會。
李商隱的詩情感細膩,用詞也是極為講究,在這首詩中,他在開篇使用了兩組疊字句,立馬讓這首詩顯得很有個性,同時也突出了主題,表明了自己對於故鄉的思念之苦,「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華。」,這裡的定定屬於唐朝時期的俗話,也就是牢牢的意思,現在我久久地滯留在這個地方,想要回到故鄉也不是可能,這讓我生出了許多的憂愁,每年到了春天,我都會依依不捨,無非是嚮往春色美景。
最後兩句寫得更是感人肺腑,也是把那種悲痛之苦,還有感傷之懷全部融入進了作品中,「寒梅最堪恨,常作去年花。」,寒梅在春天綻放,可是這種花在冬天時就開過,所以人們都誤以為是去年的花,覺得並沒有什麼稀奇,但是它的花同樣與眾不同,也是讓人見了喜愛不已,對於我來說更是喜歡這種花,畢竟梅花它與別的花不一樣,開出來的花更豔麗,也更加優雅,讓人見了之後,立馬能夠記住。
李商隱的詩總有一種悲痛之苦,在這首《憶梅》中,他正是通過對於春天寒梅的描寫,以此突出了內心的悲痛之苦,還有骨子裡的感傷之懷,雖然通篇只有寥寥數語,短短的二十個字,可是每一句都直擊人心,讀來也是讓人感慨萬千;一個人獨自在外漂泊,無時無刻不在思念著遠方的親人,可是又無法回去,這也使得詩人很痛苦,看到那些寒梅被誤認為是去年的花,詩人由此借景抒情,以此來表達人生的無奈,還有對於故鄉的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