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波戰爭,一場有關世界文明走向的殊死較量

2020-12-10 覽記

經克裡斯提尼改革後,雅典的民主化進入了全新的階段,整個國家都迸發出無限的活力。作為當時希臘地區最大、最具影響力的城邦國家,雅典的政治和經濟發展也促進了希臘地區各城邦國家的自由和繁榮。

與此同時,在希臘的東側,崛起於伊朗高原,日益強大的波斯帝國不斷將其觸角伸向亞洲、非洲和歐洲。

在佔領小亞地區的希臘城邦後,東西方兩大文明之間的較量已經不可避免。

長期沐浴在自由陽光下的希臘人自然無法忍受波斯的君主專制統治。公元前500年,以米利都為首的小亞地區希臘城邦發起了反抗波斯人統治的伊奧尼亞起義。這次起義得到了雅典以及埃雷特裡亞的支持和幫助。起義被鎮壓後,波斯便以此為口實,發動了對希臘城邦的全面戰爭。

公元前492年,波斯國王大流士一世派遣自己的女婿馬爾多尼烏斯率大軍進攻希臘本土。馬爾多尼烏斯佔領了色雷斯和馬其頓,卻在率領波斯軍隊渡過北希臘阿多斯海角時遭遇風暴,損失慘重,只得退回。

第一次希波戰爭

公元前490年,大流士再次集結軍隊,對雅典和埃雷特裡亞發動進攻。在波斯人數倍於己的強大軍隊攻擊下,埃雷特裡亞淪陷。波斯人血洗並劫掠了這座城市。

此役之後,大流士命人通知希臘各邦,讓他們向波斯帝國臣服。懾于波斯的強大軍事力量,希臘地區的絕大部分城邦都表示接受。只有雅典和斯巴達這兩個希臘最強大的城邦表示堅決拒絕。

大流士得知消息後大怒,命大軍立即開拔,兵鋒直指雅典。波斯海陸齊發,大軍壓境,雅典自覺勢單力孤,便向斯巴達求援。但斯巴達因為當時正在慶祝宗教節日,無法出兵。雅典不得不孤軍奮戰。

在馬拉松平原,雅典士兵面對至少是自己兩倍的波斯軍隊,奮起反擊,將波斯陸軍殲滅殆盡。波斯海軍亦無法戰勝捍衛自由、鬥志高昂的希臘海軍,只得撤退。是役,雅典以不足一萬的總兵力,將五萬波斯軍隊打得狼狽不堪,大大提振了希臘各城邦的鬥爭勇氣。雅典士兵菲迪皮德斯往返於馬拉松平原與雅典、斯巴達間傳遞消息,奔跑六百餘公裡無休息,最終力竭而死。後世特舉辦馬拉松長跑以為紀念。

第二次希波戰爭

波斯帝國地大物博、人口眾多,自然不甘心輸給小小的希臘。公元前480年,大流士之子薛西斯一世集結史上規模空前的50萬大軍,戰艦1000艘,浩浩蕩蕩向西進發,誓要拿下希臘。

此時,希臘各邦也早已確定共同抗擊波斯。31個城邦組成了以雅典和斯巴達為首的希臘同盟。但希臘畢竟人少地狹,總兵力只有10餘萬,戰船只有300餘艘。

斯巴達國王李奧尼達一世率300斯巴達勇士與6000餘其他各邦聯軍鎮守溫泉關。在他們的拼死戰鬥下,數萬波斯軍隊三日不得寸進。由於叛徒出賣,波斯大軍得以繞過溫泉關,沿小路來到聯軍身後。得知消息後,李奧尼達一世命大部隊回撤保存實力,自己在溫泉關帶領自願留下的300斯巴達勇士和400底比斯勇士殿後保護。最終,這些勇士們奮戰至最後一刻,全部壯烈犧牲,無一人投降。

9月,希臘聯軍將波斯600多艘巨型戰艦誘至薩拉米灣。在相對狹窄的薩拉米灣,希臘聯軍以300艘戰艦迎敵,充分發揮小、快、靈的特點,重創波斯艦船,擊沉敵艦300餘艘,己方僅損失40艘。據史料記載,薛西斯一世親自觀看了這場驚心動魄的海戰。

希臘聯軍通過薩拉米灣海戰,一舉扭轉了戰局,波斯海軍無力再與聯軍抗衡。薛西斯一世率領部分軍隊返回亞洲,留元帥馬爾多尼烏斯繼續指揮陸軍戰鬥。

公元前479年,斯巴達統率3萬聯軍與馬爾多尼烏斯的5萬波斯軍隊在普拉提亞展開決戰。波斯元帥馬爾多尼烏斯被殺,波斯軍隊遭圍殲。聯軍乘勝追擊,不久,包括愛琴海、小亞沿岸城邦在內的希臘全境得到光復。

公元前449年,波斯被迫與希臘締結和約,承認希臘各邦之獨立地位,並保證再不侵犯。

希波戰爭是歷史上著名的以弱勝強的戰事。自此之後,東西方文明分別獨自發展出一套自己的體系。希臘聯軍的勝利使得民主和自由的火種得以保留,為後來西方文明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最後想說的是,希臘各邦以人為本,人命比金貴,戰士防護到位,都是重裝鎧甲,波斯軍裝備簡陋,靠人數取勝,士兵多是炮灰。這是希臘聯軍能夠以少勝多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關焦點

  • 希波戰爭——世界文明劃分為東方和西方的分水嶺
    2、東方和西方對立的開始——希波戰爭波斯帝國的出現改變了這一切。在中東和歐洲的歷史上,兩河和古埃及文明是閃含語族所建,而波斯、希臘、羅馬則是印歐語族。希波戰爭,從公元前500年一直持續到公元前449年,歷經半個世紀的時間,最終以波斯帝國同意退兵,並締結和約承認小亞細亞諸希臘城邦獨立,承諾不再入侵古希臘而告終。j
  • 希波戰爭:東西方文明的大碰撞,波斯一蹶不振,雅典成為海上霸主
    是什麼戰爭喜訊讓菲迪皮茨如此賣力?答案就是希波戰爭,希臘在希波戰爭中擊敗波斯,為了讓希臘人民儘快得到戰爭的喜訊,菲迪皮茨不斷奔跑,在將戰爭結果報給希臘人民只好,自己力竭而亡。縱觀古希臘歷史,希臘人民面對自由獨立危機最為嚴重的一次便是希波戰爭了。
  • 「民主」衰落,「帝國」崛起,希波戰爭成為雅典政治變革的助燃劑
    專制對於民主在戰爭中的衝擊,打破了雅典原有的民主政治平衡雅典超前而又輝煌的城邦民主政治,是經歷了梭倫改革、克裡斯提尼改革以及伯利克裡改革,三次具有深遠意義轉折性質的變革實現的,到了伯利克裡執政時代,也就是希波戰爭爆發的前期,雅典的城邦民主政治已經發展到了頂峰。
  • 雅典崛起的源頭——希波戰爭始末簡介
    但是在希波戰爭之後,雅典勢力急劇發展,甚至足以挑戰斯巴達的霸權。那麼,這場促使雅典崛起的戰爭究竟是如何發生的呢? 戰爭背景 於是,曠日持久的希波戰爭正式拉開序幕。 波斯入侵
  • 歐洲文明誕生的第一聲啼哭—馬拉松戰役(希波戰爭三部曲之一)
    為了起念這次反侵略戰爭的勝利,紀念菲迪皮茨,第一屆現代奧林匹克運動會於1896年在雅典舉行時,雅典人特地在馬拉松鎮修了個起跑點。整個路線,起點,終點都完全是按照菲迪皮茨當年報捷時跑過的路程設計的,全程42195米。後來的馬拉松賽跑的距離也一直沿用了這個長度。
  • 一場戰役,毀了一個文化古國:希波戰爭為什麼殺傷力這麼大?
    引言:在小編心中有那麼幾個神聖的西方文明古國,像希臘,古埃及,波斯,古羅馬,用他們奇特的文化,獨特的歷史韻味徵服了我們,他們的神秘與眾不同更是深深的吸引著小編,但是,今天講述的故事似乎跟上期不一樣,這次是其中的兩個古國之間的戰爭,戰爭,硝煙,炮火結束以後,帶來的卻有些慘重,帶來的是一個文明古國走向毀滅。這就是希波戰爭,戰爭帶來的迫害,卻逐漸毀了一個國家。
  • 《古希臘兩千年史》希波戰爭1
    希波戰爭1 1、米利都的陷落
  • 張源:自由帝國邏各斯的誕生 ——希波戰爭與希羅多德的雅典帝國敘事
    古希臘是西方世界的本源,全盛時期的雅典是「全希臘的學校」,曾經輝煌的雅典帝國,是雅典命運之輪從極盛轉向衰落的頂點;思考雅典帝國,就是思考整個西方與現代世界。希波戰爭造就了雅典帝國。古希臘史家修昔底德曾說,特洛伊戰爭之前無希臘(修昔底德:《伯羅奔尼撒戰爭史》,1.3),我們也可以接著說:希波戰爭之前無雅典。
  • 希波戰爭(古希臘和古波斯)
    希波戰爭形勢圖希臘半島山巒起伏,存在大大小小几百個城邦回家,小國寡民,各邦長期獨立自治,商品經濟發達,造船業興盛,人民享有民主權利。其中雅典和斯巴達發展較為迅速和強大。公元前499年,希臘軍隊佔領了賽普勒斯,迫使波斯帝國割地賠款,希波戰爭結束。
  •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還原75年前抗日戰場殊死較量,國人永遠銘記
    如今時間一晃已經過去了75年,中國軍民抗戰14年,傷亡3500萬人,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最終,做出了十分巨大的貢獻。如今再次回首那個硝煙瀰漫的年代,仍然是讓人不禁對當年那些為了全民族抗戰付出一切的中華英雄,懷抱一份深深的崇敬之情。1931年9月18日,註定是一個被中華民族所深深銘記在心的日子。
  • 薛西斯大帝:歐亞結合部與希波戰爭
    華文丨傳記丨歷史丨統戰丨宗教讓閱讀成為習慣,讓靈魂擁有溫度華文新書早知道《薛西斯大帝:歐亞結合部與希波戰爭薛西斯大帝繼續進行與希臘的戰爭。他率大軍入侵希臘,洗劫了雅典,但在薩拉米海戰中被打敗。晚年薛西斯一世縱情於酒色,親信小人,導致波斯帝國內亂。薛西斯一世死於宮廷政變。他的宰相阿爾達班謀殺了他,並擁立(可能是他的兒子)阿爾塔薛西斯一世為國王。
  • ...零下30℃之下的殊死較量,震撼人心的悲壯戰鬥——《冰血長津湖》
    新影像丨零下30℃之下的殊死較量,震撼人心的悲壯戰鬥——《冰血長津湖》 2020-10-27 18: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大型電視紀錄片《為了和平》第二集《殊死較量》
    第二集《殊死較量》,主要展示中國人民志願軍高舉保衛和平、反抗侵略的正義旗幟,在敵我力量懸殊的極不對稱、極為艱難條件下,揚長避短,以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連續進行5次戰役,多次粉碎敵人的重點進攻和細菌戰,經過艱苦卓絕的戰鬥,沉重打擊了帝國主義侵略者,創造了人類戰爭史上以弱勝強的光輝典範。【來源: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
  • 世界戰爭史上的豐碑——溫泉關戰役(希波戰爭三部曲之二)
    我所熟知的古印度、古埃及、古巴比倫這三大文明古國都被波斯帝國徵服,成為波斯的行省。斯巴達的公民總共只有四萬人,波斯帝國隨便一個儀仗隊都比這多。這些人終生的唯一職業就是戰爭,除此之外再不幹別的。農業、手工業和商業全部是由他們所徵服的約23萬奴隸來完成。
  • 溫泉關戰役中,希波雙方投入的軍隊到底有多少?
    公元前480年,古波斯皇帝薛西斯發動第二次希波戰爭,波斯總計出兵25萬,戰船1200艘;希臘各城邦集結了11萬軍隊,600艘戰船。溫泉關之戰是第二次希波戰爭中的一個戰役,希臘各城邦派兵7000人駐守溫泉關,當波斯薛西斯以五萬波斯軍隊進攻溫泉關時,斯巴達國王李奧尼達率領300名衛隊馳援。
  • 一場顛覆歐洲歷史進程的古代「世界大戰」,修昔底德陷阱是否重演
    一提到戰爭,大家都想到的是殘酷與殺戮,但實際上,每一次的戰爭幾乎都伴隨著時代的進步,弱者被強者淘汰,文明又邁入了新的階段。從奴隸社會道封建社會,從封建社會道封建社會,從以權專制到權力分立,戰爭可以直接影響甚至改變一個國家的歷史進程。戰爭書寫著歷史,也改變著歷史。今天想要說的,是一場西方的戰爭。
  • 世界體系理論與古代地中海各主要文明的興衰
    1974年以來,美國社會學者伊曼紐爾·沃勒斯坦發表了一系列有關「現代世界體系」的專著和論文,研究從公元15世紀至今全世界政治經濟的發展過程。他認為,在現代世界體系中,存在著中心與邊緣關係。這種關係以勞動的軸向分工為基礎,中心生產高技術產品,邊緣則提供原料和生產初級產品,並作為中心區產品的市場。因此,中心地區與邊緣地區的生產技術和產品的交換關係是一種不平等交換關係。
  • 希波戰爭:強大的波斯帝國,為何沒能踏平各自為政的希臘城邦?
    而這個由居魯士大帝一手締造的奴隸制國家波斯帝國,到了大流士一世統治的時期,已經成為世界古代史上第一個橫跨歐、亞、非三大洲的強大帝國。 雖然這場戰爭以雅典的勝利而告終,但是強大的波斯帝國力量依舊很強勁,並尋求機會再次遠徵希臘。此後10年,雙方緊張備戰。
  • 《你一定愛讀的極簡歐洲史》‖文明與野蠻的較量與融合
    由此可見,作為世界主要的一部分,它的歷史脈絡和文明發展是我們所不能忽視的。故此,閒暇之餘,拜讀由席玉蘋翻譯的約翰·赫斯特著作的《你一定愛看的極簡歐洲史》,此書讓我對片土地愛的深沉,為這段文明和歷史「廢寢忘食」。
  • 兩種文明的碰撞,以弱勝強的馬拉松戰役,看遠古希臘人的戰爭智慧
    馬拉松戰役是希波戰爭中的一次重要戰役。是西方古代戰爭史上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著名戰列之一,標誌著單槍匹馬式的結束和重甲方陣戰術的開始,在世界軍事史上佔據著重要地位。馬拉松戰役同時也是波斯中央集權與雅典民主政治統領下不同文明制度的碰撞,戰爭前的形勢看起來雅典似乎沒有多大勝算,但在希臘人卓越的軍事指揮下,雅典獲得了戰爭的勝利,大大鼓舞了希臘各邦的抵抗鬥志。集權制度下的波斯波斯帝國於公元前公元前6世紀中葉興起於今伊朗高原,是繼埃及、亞述和巴比倫等古國後,又一強大的奴隸制大帝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