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有個城市,建城僅700年卻影響了中國5000年,被譽「古中國」

2020-12-22 白帥講旅遊

運城,因「鹽運之城」而得名,位於山西省西南部,晉陝豫黃河「金三角」地區,與陝西、河南兩省隔黃河相望,總面積13968平方公裡,運城轄1個區、2個縣級市、10個縣,常住人口約534萬人,是山西省人口最多的市,總人口比省會太原多近100萬人,說起運城,相信很多人都不太了解,但知道的人應該也很多吧,漢末三國時期,蜀國名將關羽、武聖關公的出生地。

那麼為什麼運城被稱為「古代中國」呢?據專家研究論證,從歷史地理的角度看,運城自古以來就是運城氏活動的中心地區,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運城自古以來就被稱為「河東」,因為舜禹在現在的河東建都,河東是最早被稱為「中國」的地方,中國、中華、華夏等說法都是從這裡來的,這裡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形成和發祥地,是中華民族的根祖之地,可以說「五千年文明看運城」。

但運城真正出名的不是它的歷史,而是鹽,運城是中國唯一為鹽而建的城市,史稱「鹽運專城」,位於運城市境內,中條山北麓的鹽湖,是山西省最大的湖泊,世界第三大硫酸鈉型內陸湖,被稱為「中國死海」,鹽湖不僅為先民提供了生活所需的物資,也為運城帶來了豐富的鹽資源,孕育了中國的商業文化,至今,鹽湖畔仍屹立著被稱為「中華廟宇奇花瓣」的千年古剎池神殿,是河東鹽文化的重要載體。

在交通方面,可以說運城的交通網絡已經形成了公路、鐵路、航空三位一體的立體化交通格局,公路方面,運城市公路通車裡程已達15802公裡,形成通達各縣市的「1小時」經濟圈,在鐵路上,有南同蒲鐵路縱貫南北,有侯西鐵路橫貫東西,在運城北站乘坐高鐵2小時可到太原,5小時可到北京,此外,運城還有一個名字很霸氣的機場——關公機場,這個機場是山西省第二大民航機場,年旅客吞吐量達216萬人次。

大家對這個地方有什麼樣的了解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相關焦點

  • 廣東「最低調」城市,GDP近萬億,被譽「武術之城」!
    位於廣東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腹地的佛山市,東有廣州、南有香港、澳門,城市總面積3797.72平方公裡,常住人口790.57萬人,是粵劇和中國南派武術的主要發源地。 歷史上的佛山,曾經是歌頌千年榮耀的商貿名城,與湖北漢口鎮、江西景德鎮、河南朱仙鎮並稱為全國「四大名鎮」。
  • 古城牆城市設計_2020年古城牆城市設計資料下載_築龍學社
    保護範圍頻添非法建築由開封北城門進入城內,沿著古城牆向西,有一條土路通往一處居民區。2月4日,記者在採訪中無意發現了這一緊挨城牆而建、有著數十棟自建房屋的居民區。這些自建房屋由南向北排列,南面的房屋有人居住已久,而北面的幾排靠近城牆的房屋都是新建的二層樓房,無人居住。開封城牆是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城牆內外30米的區域是文物保護範圍,不允許建造建築物。如此靠近城牆的地方,怎麼會有這麼多新建的民房?
  • 600年山西太原古縣城舉辦「城牆上的馬拉松」
    這些車手均是2020環中國自駕遊集結賽的參賽選手,他們從福建武夷山發車,途經「萬裡茶道」8個省(區)和部分節點城市,追隨數百年前商隊足跡。在重要節點城市山西太原,他們來到即將修復完成的太原古縣城,深度體驗這座歷史名城。
  • 山西平遙:看清代的中國華爾街
    山西平遙古城是中國保存最為完整的四座古城之一。平遙建城始於北魏時期,明洪武三年(1370)重築時外壁砌磚,距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 是山西乃至全國歷史最早、規模最大的縣城磚土城牆。城內較好地保存了明清時期原貌,晚清時期,這裡曾是中國的華爾街。
  • 曾是中國繁華的城市與古羅馬齊名 被譽「第一帝都」現僅為三線
    鹹陽市位於「 800李秦川」的腹地,是中國第一個封建王朝「大秦帝國」的首都,秦始皇統一全國後,他建立了秦朝,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集權的多民族政權,此外,鹹陽還是漢朝和唐朝等11個王朝的首都,在中國歷史上具有獨特的地位。
  • 2019年中國新晉新一線城市,GDP僅5000億,卻「擠掉」了無錫!
    在國內所有大城市中,地位最穩定的是四個大城市,它們幾乎與後面的城市開了一個班次,隨著深圳的迅速發展,在許多排行榜中北上廣深已經北上深廣,但這也只是內部競爭,不會影響團隊的整體實力。除了老品牌的四個國際化大城市外,近幾年新的一線城市也非常爆發,發展也很快,不可否認的是,這個名單的頭部還比較穩定,幾乎獨佔成都、杭州、武漢三個城市,有接近北上廣深的傾向。
  • 世界500強企業山西有5家,在5個不同的城市,卻都有個共同特徵
    世界500強企業,中國近年來每年入圍的數量都在不斷刷新。今年最新一期的世界500強企業公布,中國大陸地區含香港上榜的數量達到了124家,首次超過了美國,是個歷史性的突破。具體來看,山西省一共有5家企業上榜,剛好都分布在省內5個不同的城市。排在463位的同煤集團,位於大同。
  • 歡樂中國年·地道山西味|留晉過年,年味不打烊!
    新春之際,我們的年味其實從未打烊。在山西,不打烊的年味是一餐醋宴年夜飯,一紙奶奶剪的老式窗花,一壘徹夜不熄的旺火……,讓我們一起在山西,「晉」享歡樂中國年,品讀地道山西味!歡樂中國年·地道山西味留在太原過年,地道的山西味兒,是一桌東湖醋園的全醋宴年夜飯;是新春的清晨,太山龍泉寺敲響的鐘聲;是朝陽初升,剛剛露出「尖尖角」的凌霄雙塔;是靈脈所在,老太原人常來逛逛的晉祠;是汾河畔休憩佇立、嬉戲打鬧的白鷺。留下吧,在這座龍興之城度過中國年!
  • 中國古城牆大全
    城市是人類發展到一個重要歷史階段的標誌,城牆則是城市的重要標誌。中國作為文明古國,城牆修築的歷史非常悠久,類型豐富,數量最多也最為壯觀。本篇收錄了33處現存古城牆遺址,分上下兩篇分享給廣大讀者」。陝西省西安市古城牆,是明朝洪武3年到洪武11年(公元1370-1378年),在唐代和元代城牆基礎上擴建的。
  • 山西5強城市對比陝西5強城市,6個維度PK,山西完敗
    文/笑晨話城市,持續更新稿件山西5強城市對比陝西5強城市,同樣是3700多萬人口的省,6個維度PK,山西和陝西差距還真不小你關心的城就是我關注的,話城市發展,盡在@笑晨話城市本地資訊,總有一座城,是你的歸宿!
  • 山西運城華夏之都文化主題公園開園 展現古中國文化歷史
    山西運城華夏之都文化主題公園開園 展現古中國文化歷史 2020-05-03 11:24:00來源:央廣網
  • 中國3個帶「陽」的城市,你更喜歡哪一個
    一座城市的名字很重要,彰顯了當地的特色。一個好的名字很容易讓人記住這座城市,可以說,間接地促進了城市的發展,我國的城市名中帶有「陽」的就有三個,分別是洛陽、瀋陽和貴陽如果將國內的這3大「陽」的情況都了解清楚後,你更喜歡的是哪一個。
  • 中國唯一海外港口城市:花千億建在他國首都,卻僅1/4土地可用
    中國唯一海外港口城市,花千億建在他國首都,卻僅1/4土地可用,從歷史上看,我國在近代受到了很多屈辱,給了我國諸多恥辱和恥辱,人們總是有夢想,我國什麼時候能出國?真的有海外的港口城市,而且在南亞,雖然規模不大,但是很衝擊,這裡叫科倫坡港城。
  • 中國最美的十大古城
    1997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與同為第二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四川閬中、山西平遙、安徽歙縣並稱為「保存最為完好的四大古城」。二、平遙古城建縣始於隋開皇十年(公元590年),距今已1400餘年。縣城距桂林市區65公裡,距自治區首府南寧445公裡。全縣總面積1428.38平方公裡,轄6鎮3鄉,114個行政村(居)委,總人口30萬,居住著漢、壯、瑤、回等13個民族。四、徽州古城
  • 山西過中國年的十個絕佳去處,山西人快轉起來
    因為山西擁有十足的年味和厚重的文化底蘊所帶來的獨特風情。「要看中國一千年的文化,去北京;要看中國三千年的文化,去陝西;要想看中國五千年的文化,去山西」。山西獨特的人文背景使山西的節日特色與別處不同,並且有很多獨屬於山西的節日。  雖然以前看過了不少的推薦,但是還是一直定不下來到底要去哪!
  • 中國三千年未改名的城市:地處四省交界處,常被認為屬於淮南
    關於邯鄲這個城市,很多人認為這個城市至今有3000多年的建城史是第一印象, 而且,3000多年來,邯鄲沒有使用過這個名字,可以說是非常罕見的, 邯鄲位於河北、山西、山東、河南四省交界處,位於河北省南端,由於城市文化,經常被誤解為屬於河南,邯鄲也非常無力。
  • 盤點: 中國最美10大古城
    1997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與同為第二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四川閬中、山西平遙、安徽歙縣並稱為「保存最為完好的四大古城」。二、平遙古城建縣始於隋開皇十年(公元590年),距今已1400餘年。縣城距桂林市區65公裡,距自治區首府南寧445公裡。全縣總面積1428.38平方公裡,轄6鎮3鄉,114個行政村(居)委,總人口30萬,居住著漢、壯、瑤、回等13個民族。四、徽州古城
  • 投資700億建中國第一高樓,現在已過12年,高樓卻成最大爛尾樓
    看城市裡高樓大廈,各種類型的建築更是層出不窮許多人也致力於建造高樓大廈,有一人投資700億建中國第一高樓,現在已過12年,高樓卻成最大爛尾樓。至今為止,世界上的第一高樓是哈利法塔,哈利法塔的原名叫做杜拜塔。哈利法塔最開始建造於2004年,在2010年宣布完工,用時16年。
  • 1948年北京城:700年的古城牆依舊完整壯觀,崇禎自縊處一片荒涼
    【航拍北京故宮】北京,有座有著3000多年歷史的古都。北京城在歷史上有眾多稱呼,比如燕都、幽州、京城、大都、燕京、北平等。西周初年,周武王即封召公於北京及附近地區,當時稱這裡為燕。從此之後,北京頻繁出現在史籍中。
  • 中國五十個古建築
    吳王夫差就葬其父於此,是馳名中外的宋代古塔,曾遭到多次火災損壞,其中有罕見的藝術珍品。歷史建築群建築之一,是我國最古老的天文臺,著名的天文科學建築物,距今已有700年的歷史。是世界上現存最高的磚木結構古塔,古建專家羅哲文譽其為「中華第一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