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城,因「鹽運之城」而得名,位於山西省西南部,晉陝豫黃河「金三角」地區,與陝西、河南兩省隔黃河相望,總面積13968平方公裡,運城轄1個區、2個縣級市、10個縣,常住人口約534萬人,是山西省人口最多的市,總人口比省會太原多近100萬人,說起運城,相信很多人都不太了解,但知道的人應該也很多吧,漢末三國時期,蜀國名將關羽、武聖關公的出生地。
那麼為什麼運城被稱為「古代中國」呢?據專家研究論證,從歷史地理的角度看,運城自古以來就是運城氏活動的中心地區,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運城自古以來就被稱為「河東」,因為舜禹在現在的河東建都,河東是最早被稱為「中國」的地方,中國、中華、華夏等說法都是從這裡來的,這裡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形成和發祥地,是中華民族的根祖之地,可以說「五千年文明看運城」。
但運城真正出名的不是它的歷史,而是鹽,運城是中國唯一為鹽而建的城市,史稱「鹽運專城」,位於運城市境內,中條山北麓的鹽湖,是山西省最大的湖泊,世界第三大硫酸鈉型內陸湖,被稱為「中國死海」,鹽湖不僅為先民提供了生活所需的物資,也為運城帶來了豐富的鹽資源,孕育了中國的商業文化,至今,鹽湖畔仍屹立著被稱為「中華廟宇奇花瓣」的千年古剎池神殿,是河東鹽文化的重要載體。
在交通方面,可以說運城的交通網絡已經形成了公路、鐵路、航空三位一體的立體化交通格局,公路方面,運城市公路通車裡程已達15802公裡,形成通達各縣市的「1小時」經濟圈,在鐵路上,有南同蒲鐵路縱貫南北,有侯西鐵路橫貫東西,在運城北站乘坐高鐵2小時可到太原,5小時可到北京,此外,運城還有一個名字很霸氣的機場——關公機場,這個機場是山西省第二大民航機場,年旅客吞吐量達216萬人次。
大家對這個地方有什麼樣的了解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