鬥潭、高鐵新城安置房建設已一年有餘,安置房建得怎麼樣了?被徵收戶何時能住上新房?這是大家最關心的事情,今天小編帶你去實地看看——
鬥潭安置房
近日,在鬥潭片區危舊房改造項目施工現場,1500餘名工人分散於東、西片區,正在進行樓內公共部位裝修、地面澆築、外立麵粉刷等作業。
鬥潭片區危舊房改造項目由北京建工四建工程建設有限公司承建。其中,東片區建有12棟住宅樓,西片區建有21棟住宅樓和1棟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用房(一、二兩層菜場將按五星級網紅菜場標準建設)。東西片區均已結頂,進入外立麵粉刷及樓內公共部位裝修階段,建成後將提供安置用房2502套。
「我們堅持樣板先行,所有工序都是先在樣板房內測試,再大面積施工。」項目總監理工程師王亮亮介紹道。
記者參觀了樣板房和外立麵粉刷樣板樓,只見樣板房內已初具模樣,等安裝鋁合金門窗、牆麵粉刷後就達到交付要求。牆面上貼著普通抹灰實測實量檢查表,進門處還有一張二維碼,微信掃碼進入能看到所有測試點的數據。
來到鬥潭西片區8號樓前,只見東側的外牆已粉刷完畢。馬頭牆、斜屋面,徽派風格的設計,讓安置房富有古典韻味,與水亭門、文昌閣遙相呼應。小區依地勢而建,房屋樓層從4層遞增至15層,南低北高,依次遞增,讓住戶的視線更通透,增強住戶的體驗感。
「受疫情影響,工期有所延遲。我們倒排施工計劃,通過增加施工人員、延長作業時間、合理安排穿插施工等措施,加快工作進度。」項目總監理工程師王亮亮說。
高鐵新城安置房
7月1日上午,記者來到大塘頭片區城中村改造項目(安置房建設)一期建設現場,只見一幢幢高樓拔地而起,連成一片,頗為壯觀。
承建該項目的北京建工四建大塘頭項目工程部相關負責人耿明川介紹,大塘頭安置房一期項目分為A、B、C3個地塊。其中,A、B地塊近期已全部結頂,正在進行室內裝修、外牆塗料施工、電梯安裝。B地塊是最早開工建設的,8幢住宅樓已有5幢外立面塗料施工完畢,目前正進行公區裝修、機電安裝工程等收尾工作。C地塊6幢住宅樓、5幢公建正在建設中,層高5層、建築面積共1.2萬平方米的公共服務用房(一二兩層為農貿市場)正在進行結頂作業,住宅樓預計於8月開始陸續結頂。
隨後,記者參觀了坐落於B區塊的樣板房。進門處與鬥潭安置房一樣,貼著一張實測實量的二維碼,戶主掃碼可知房屋相關數據。門窗、粉刷、水電都已完工,達到交付標準。施工單位還貼心地將樣板房內每個房間的家具家電布置都繪製出來,戶主能一目了然地知道房間布局。
大塘頭安置房小區已初具雛形,寬達70至80米的樓間距、一梯兩戶、通透方正的戶型、便捷的生活配套、大氣的小區門面,以及緊鄰高鐵新城外國語學校和衢州市體育中心的地理位置,讓人不由感慨,這裡一點不輸城區高檔小區。
「我們現有固定工人上千名,通過穿插施工、倒排時間,加快施工進度。其中B地塊各方面工程正在逐項驗收中,爭取國慶節前交房,讓拆遷戶能儘快住上新房。」 耿明川說。
來源:柯城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