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陷入3次衰退,義大利深陷「兩難處境」!2771億美元債務逼近

2020-12-22 金十數據

本文為「金十數據」原創文章,未經許可,禁止轉載,違者必究。

此前,義大利在成為歐洲規模最大的疫情發源地之後,迅速採取了「全境封鎖」的硬核防疫措施。封閉至今,義大利的疫情抗擊戰似乎曙光初現:截至當地時間5月18日18時,義大利單日新增死亡病例為99例,創下自3月10日義大利禁閉措施實施以來最低紀錄,也是該國首次將此數字控制在百例之內。

可見,義大利疫情正逐漸穩定。但不可否認的是,疫情帶來的創傷始終難以癒合,兩個餘月的封鎖期已經給義大利經濟造成了沉重的打擊。據歐盟委員會最新表示,作為受到新冠病毒衝擊最強烈的國家之一,預計今年義大利GDP將萎縮9.5%。因此,在義大利疫情初現趨緩跡象之際,該國計劃恢復經濟活動的步伐亦是加快了。

日前義大利總理孔特宣布,5月18號起將全面重啟經濟,推動各行各業復工復產;並將在6月3日重新開放本國邊境,允許本國民眾及歐洲遊客自由來往等等。不過,專家紛紛警告,在新冠疫苗尚未面世之前,義大利是冒著巨大的風險重啟經濟,需要時刻嚴防疫情二次暴發。

一邊是疫情防控壓力,一邊是經濟衰退風險,在「兩難處境」重啟經濟的義大利能否成功走出衰退的泥沼?給前景黯淡的歐洲經濟點亮一盞燈?而在疫情陰霾籠罩之下,無力抵禦的義大利經濟又承受了何種銘心之痛?本文將圍繞這些問題一一探討。

10年陷入3次衰退,義大利經濟痼疾難除

疫情過境之前,義大利經濟就已然岌岌可危。自2008年起,義大利連續遭受國際金融危機、經濟危機和主權債務危機的重創,經歷了二戰結束後持續時間最長也最為嚴重的經濟衰退。具體來看,2018至2019年,義大利連續兩個季度GDP下降,出現技術性的衰退,加之此前該國曾在2008年至2009年間、2012年至2014年間兩次陷入經濟衰退。

換而言之,義大利在過去10年內就曾3次陷入經濟衰退的困境。而若細究起來,失去貨幣政策的獨立性、居高不下的債務、中小企業競爭力弱化——這三大痼疾正是造成義大利經濟始終低迷不振的關鍵原因。

(1)公共債務規模居高不下

作為歐債危機的主角之一,義大利是OECD成員國中少數經濟增速尚未回到金融危機前水平的國家之一,與此同時,義大利也是七國集團中唯一一個人均GDP還沒有恢復到2007年的水平的國家。統計顯示,義大利公共債務年均佔其國內生產總值的130%,這一數據遠遠高出歐盟《馬斯垂克條約》規定的60%上限標準,也超出通常認為發達國家公共債務的警戒線90%。

居高不下的公共債務是拖累義大利經濟復甦的沉重「包袱」。而義大利債務高築的現狀,與其脫離實際的高福利政策密切相關。目前義大利財政支出中,養老支出是大頭,佔GDP比例達到16%,是所有發達經濟體中比例最高的國家之一,2018年義大利社會中有22.6%的人口都是65歲以上的老年人,居歐盟第一。只要義大利高度老齡化的社會結構問題未能完美解決,義大利債務風險就難以把控。

(1)中小企業競爭力弱化

作為西歐四大強國和世界資本主義七大強國之一,按理來說,義大利抵抗經濟衰退和償還債務的能力不至於如此不堪一擊,那為何會屢次深陷於經濟衰退的泥潭之中?這和義大利的工業結構存在必然的關係。

相對於其他規模相當的經濟體,義大利只擁有寥寥數個世界級的跨國公司,但該國中小企業在企業總數中佔有99%的份額,創造了70%以上的就業崗位和80%左右的國內生產總值,因此義大利一度被譽為「中小企業王國」。可以說,中小企業是義大利經濟增長的基礎

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據歐盟委員會的中小企業跟蹤報告,95%的義大利企業員工人數不足10人,由於企業規模過小,研發和創新能力不強,部分企業生產的產品技術含量也不高;並且中小企業對開拓新的市場既沒能力也無大興趣。在全球化時代中,新興經濟體也開始走向了工業現代化及規模化,這讓義大利中小企業優勢難以凸顯,失去昔日光彩。

(3)失去貨幣政策獨立性

當年為了實現加入歐元區的目標,義大利徹底放棄自己國家經常貶值的本幣裡拉,在1999年歐洲貨幣改革時,固定的兌換匯率是:1歐元=1935.6261義大利裡拉,這讓義大利人口袋裡的錢一下子縮水了近2000倍。不止於此,加入歐元區也剝奪了義大利的貨幣政策自主權。原本意央行實施的是高通脹、高利率的政策,配合著寬鬆的財政政策,以此來填補財政赤字。但反過來,匯率疲軟卻為出口創造了得天獨厚的優越環境,所以在裡拉匯率持續疲軟的年代,該國卻創造了屬於自己的經濟奇蹟。

但歐元的誕生卻意味著義大利人靠印鈔票發展經濟這條道路走到盡頭,因為掌握歐洲央行話語權的是德國人,而德國人有儲蓄的傳統,憎惡通脹和貨幣貶值。在21世紀頭十年裡,歐元匯率始終堅挺,這對於義大利經濟來說就是一場災難,因為該國的主要出口商品是輕工業消費品,相對德國人出口的機器產品來說,對國際匯率更加敏感。

據義大利手工業者和小企業聯合會一份報告指出,2000年到2018年,義大利GDP平均每年增長0.2%,近乎「零增長」,這與義大利上世紀60至70年代4.8%的年均增長以及80至90年代2%的年均增長形成了鮮明對比總的來說,失去貨幣獨立性的義大利無法再使用裡拉貶值來獲取出口優勢,這使得依賴出口貿易的義大利經濟活力隨之下降。

左手經濟右手防疫,義大利深陷兩難處境

這一場來勢洶洶的疫情,讓義大利經濟逐漸加重的痼疾徹底暴露,並成為義大利經濟衰退路上的催化劑。而原本就存在嚴重內傷的義大利,在見識過新冠病毒之「毒」後,依然選擇走入抗疫和恢復經濟並行的階段,那麼在這個「後疫情世界」裡,義大利將面臨哪些問題?

其一,達到抗疫復工的平衡點很難

疫情來襲,對義大利製造業、旅遊業和服務業等經濟領域造成嚴重影響。在新冠病毒未傳播之前,義大利製造業活動就已連續17個月萎縮,2020年2月義大利製造業PMI指數為48.7。更可況,義大利以中小企業為主的製造業結構應對外部衝擊的能力原本就相對薄弱,疫情爆發後,義大利不得不封鎖北方的金融中心和工業重鎮,如汽車巨頭菲亞特要求所有員工在家辦公,而奢侈時裝品牌阿瑪尼則關閉了米蘭辦事處以及義大利北部的工廠等等。

這樣一來,停工停產直接導致大量企業迎來破產潮,義大利不得不面對製造業和服務業的雙重打擊,經濟衰退壓力進一步增大。另據義大利旅遊業聯合會稱,疫情使義大利旅遊業60年來的發展成果毀於一旦,整個行業年內無望復甦,預計2020年義大利全國酒店業的營業收入將會下降71.4%,直接經濟損失超過170億歐元。

因此,疫情第一波衝擊緩解之後,義大利開始漸進地解除限制措施。5月4日,義大利全國約有450萬人復工,大多為製造業從業者。5月18日,義大利宣布在滿足防疫條件後,零售業、服務業,餐廳、酒吧、商店、理髮店等,均可恢復正常營業。

可是,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義大利累計突破22萬例的龐大感染者基數,意味著這場戰疫不可能輕鬆結束義大利總理孔特也承認重啟經濟將會帶來再次爆發疫情風險,但是沒有辦法,再封鎖下去,義大利或將從此一蹶不起。

目前,義大利正努力在防控疫情蔓延與恢復經濟發展中探求兩全之道,而要達到防疫與復工並行不悖互不幹擾的結果顯然極難。更關鍵的是,只要新冠病毒不能徹底消滅,各國重建經濟社會秩序就必然步履維艱。即使義大利已經逐步走出疫情「震中」,但該國未來面臨的可能是一個餘震不斷的世界。

其二,公共債務違約的可能性很大

在復工之際,5月14日義大利批准了一項延遲已久的550億歐元(600億美元)刺激計劃,以拯救因兩個月的全國防疫封鎖而遭受重創的經濟,給企業帶來了流動資金增加,也給有需要的家庭帶來得到援助的希望。此前3月份此該國也曾通過一項250億歐元的經濟紓困計劃。

一波接一波的刺激經濟猛藥,正在緩解新冠病毒帶來的傷痛,不過是藥三分毒,這些猛藥留下的後遺症,將為日後爆發的危機埋下伏筆。據義大利預計,今年該國公共債務與GDP之比將達到155%-159%,而背負沉重債務的日子過得並不逍遙,義大利在疫情來襲之前就已經捉襟見肘,目前正直奔違約而去。

據統計,2020年4月~7月的到期債務中,義大利主權債務償還規模就達到2771億美元對此,基於義大利經濟的糟糕現狀,4月28日,評級公司惠譽(Fitch)將義大利的信用評級降至「 BBB-」,距離「垃圾級」僅一步之遙。一旦這個被疫情攪得水深火熱的國家出現大規模的債務違約,那麼與其聯繫緊密的其他歐洲經濟體也必定遭到波及。要知道,歐元區第一、第二和第四大經濟體的銀行總共持有不低於6000億歐元的義大利歐元的債務。

長期以來,義大利都是歐洲經濟中的薄弱一環,歐元區其他主要成員國的經濟發展均明顯好於義大利。比如,近18年來,義大利GDP累計增長4%,而同期法國GDP則累計增長25.2%,德國增長26.5%。由於沒有一個強有力的增長來解決義大利自身的結構性經濟弱點,外界普遍擔憂的是——一場歐洲經濟危機的導火索是否會由義大利經濟引發

一旦義大利真的淪落到經濟破產的下場,炸裂開來的經濟衝擊力將會燃及其他國家無可奈何的是,與此前歐債危機中的希臘不同,義大利是歐盟中地位舉足輕重的六大創始國之一,同時也是歐元區第三大經濟體,該國經濟總量佔了歐元區約20%,因此,義大利若有任何三長兩短,都會是歐盟的不可承受之重。

一南一北中隔鴻溝,歐洲經濟復甦長路漫漫

前文提到,義大利加入歐元區後,由於使用統一貨幣歐元,該國從而間接失去印鈔機開關的控制權,這也讓義大利只能通過外債解決財政赤字問題,但德國始終沒能讓今朝有酒今朝醉的義大利改掉大手大腳花錢的毛病,因此,有錢就花沒錢就借的習慣,和反正歐盟兜底的有恃無恐,造成義大利今日之困局。

所以,要化解義大利的悲劇只有兩條路可走,一是讓歐洲央行改變規則,按義大利慣用提振經濟的老辦法——拼命印錢。這個目標在義大利籍歐洲央行行長馬裡奧·德拉吉上任五年後已經實現了一半,歐洲央行每月的QE購債行動,就甚合義大利人的口味。不過,這只是權宜之計,更何況馬裡奧·德拉吉已經於2019年11月1日離任歐洲央行行長職務。

二是義大利退出歐元區,重拾貨幣政策獨立性,按原先的遊戲規則自己玩。英國已經敲響第一聲脫歐鐘聲,義大利緊隨其後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據民調機構益普索(Ipsos)最新調查,在義大利,傾向脫歐的人比例佔到48%。

而且據歐盟的財政條約來看,歐盟希望義大利能實現財政盈餘,來保證未來20年債務比重逐漸下降。但這對痼疾纏身的義大利而言,簡直是勉為其難的事情。那麼義大利將不得不面對離開歐盟,或是繼續掙扎於困境的殘酷選擇。一旦義大利成為脫歐的第二個國家,歐盟走向分崩離析的結局自然是八九不離十了。

似乎是為了阻止這種結局發生,德法兩國在當地時間5月18日提議,設立5000億歐元復甦基金以振興歐洲經濟。根據提案,這筆資金預計用於支持醫療保健工作以及扶持旅遊業在內的整個經濟。此外,作為歐盟2021-2027預算的補充,這筆資金將以贈款形式支持受疫情打擊的部門和地區。

這意味著被援助的成員國無需償還現金,相反,債務責任將被納入歐盟預算,其中大部分由德國承擔。一直以來,德國和節儉四國——荷蘭、瑞典、奧地利和芬蘭對於共同舉債的看法較為謹慎。此次德國率先做出了讓步,頗令外界意外。對此,歐洲理事會主席查爾斯·米歇爾則表示,法德計劃是試圖找到「共同點」和「朝正確方向邁出的一步」。

不過,法德提案仍需要得到27個成員國的一致批准,但已有不少經濟尚好的北歐國家表示反對,其中奧地利和荷蘭等國過去曾斷然拒絕集體債務,並暗示僅同意通過貸款而不是贈款來幫助受災國家。所以法德提案能否順利通過仍存在諸多變數。

目前歐元區的經濟形勢不容樂觀,疫情將導致歐盟歷經史上最嚴重的衰退,歐盟委員會預測,今年歐盟經濟將萎縮7.4%,失業率將從去年的6.7%增加到今年的9%。雖然歐盟採取了數額巨大的經濟刺激計劃,歐央行也釋放了巨量的貨幣寬鬆承諾,但都是非常之舉,很難持續。

畢竟,歐元區本身最大的弊端在於——企圖用一套統一的規則去約束國情千差萬別的不同國家。況且,這一場疫情也讓橫隔在南北歐國家的經濟鴻溝擴大,而家底雄厚的北歐諸國也不可能毫無怨言地無限扶貧。簡而概之,只要南北歐國家「經濟落差感」仍存在,歐洲一體化的難題就不能解碼,同時也將嚴重擎肘歐洲經濟的復甦。

相關焦點

  • 阿根廷5次調查中國商品自斷財路,欠下5億美元債務,自作自受
    一、新冠肺炎疫情衝擊,阿根廷經濟徹底崩盤,無法償還5億美元債務利息,債務違約新冠疫情的衝擊,阿根廷經濟都遭受重大影響,失業人口居高不下,商業活動難以開展,阿根廷的經濟遭受到了毀滅性打擊。根據阿根廷媒體報導,阿根廷無法支付一筆5億美元的債務利息,阿根廷在技術上已經陷入違約狀態。一個國家還不起債務,那就是徹底破產了呀,想想阿根廷還真是挺不容易的。阿根廷自成立以來,已經發生9次主權違約,僅僅21世紀,阿根廷就已經是第三次國家破產還不起債務了。
  • 英國將陷入300年來最嚴重的經濟衰退
    全球疫情持續發展,單日新增確診病例數逼近59萬例,新增死亡病例數超過1.3萬例,創下疫情暴發以來的最高紀錄。目前全球累計確診病例超過100萬例的共有美國、印度、巴西、法國、俄羅斯、西班牙、英國、義大利、阿根廷、哥倫比亞和墨西哥十一個國家。
  • 專家:2020年全球經濟不會陷入衰退
    對未來5-10年的世界經濟形勢,學界和大眾中有著較為普遍的悲觀情緒,世界經濟何時會陷入衰退也引發了很多爭論。不過,就目前世界政治經濟形勢進行客觀分析和判斷,筆者認為,世界經濟最危險的時刻正在過去,明年世界經濟不會陷入衰退。毋庸諱言,世界經濟將面臨一個低速增長的時代。
  • 第9次債務違約逼近?疫情下,阿根廷或成第一個「破產」的國家!
    早在今年2月份,IMF(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對該國進行了為期一周的評估之後宣布,阿根廷的債務水平已經不可持續了。然而,從近期的情況來看,阿根廷很可能會成為疫情之下第一個宣布「破產」的國家……據悉,2018年9月份,IMF曾同阿根廷籤署了一份價值高達570億美元的貸款協議,這是IMF史上最大的一筆救濟金。
  • 新冠肺炎:阿根廷經濟崩潰 債務重組又失敗
    已經遭遇經濟衰退和疫情雙重衝擊的阿根廷處境更加艱難,阿根廷債權人委員會(ACC)拒絕了阿根廷政府的415億美元債務重組提案,這增加了阿根廷最早5月陷入違約的可能性。綜合媒體4月21日報導,路透社19日援引阿根廷經濟部長古斯曼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阿根廷處在「事實違約」狀態,目前無力償還債務,所以才會提出全面的債務重組。古茲曼此前提出了該提案的框架,其中涉及約415億美元的救濟,主要是大幅減少利息支出。
  • 480億「浙江民營集團」陷破產風波,「永康首富」深陷債務危機
    近日,坐擁500億資產、擁有兩家上市公司的鐵牛集團陷破產風波,隨後雖得到闢謠,但其欠薪、欠債風波不斷,已深陷債務危機不可自拔。《小債看市》在「全國企業破產重整案件信息網」上,也未查詢到有關鐵牛集團的破產信息,但其目前涉及數十起法律糾紛,案由主要為金融借款合同糾紛;2019年10月至今,其實控人應建仁已有3次限制消費令記錄。
  • 歷經大衰退,世界經濟能否新生
    據世界銀行、經合組織(OECD)等機構最新預測,世界經濟增速2020年將下降4.4%和4.2%,遠超2008年金融危機,為上世紀30年代以來之最;全球九成以上經濟體同步陷入衰退,為世界經濟史罕見。 一是短暫反彈後再陷停滯,經濟復甦一波三折。
  • 刊首語|王力:全球經濟衰退是否會導致金融危機
    5月10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2020年第一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明確提出「今年全球經濟衰退已成定局」。當前,全球疫情不確定因素仍在增加,原油期貨價格急劇波動,國際金融市場持續動蕩,引發公眾對於爆發全球金融危機的擔憂。筆者針對當前日益嚴峻的全球經濟衰退會否導致金融危機談點思考。
  • 美國或陷入衰退,美元貶值35%!大崩潰要來?
    王爺說財經導讀:疫情下,美國經濟或受到重創,對此,耶魯大學著名的經濟學家預測,2020年,美國經濟「二次探底」,即:美國經濟陷入「雙底」衰退概率可能超過50%。與此同時,這位經濟學家還預測,今年美元可能就會崩盤,而且可能會貶值35%!
  • 一線|FF稱賈躍亭已償還超過30億美元國內債務
    聲明稱,賈躍亭在過去兩年已經通過各種方式償還超過30億美元國內債務,並將儘快償還債務作為「優先考慮」,賈躍亭所設立的債務償還信託將儘快為其提供一個全面的解決方案。公司重組的具體方案將在9月3日對外公布。
  • 法國經濟陷入嚴重衰退
    近期,據法國央行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法國2020年第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暴跌6%,大部分經濟部門已陷入停滯。另據法國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自2019年第四季度經濟增速下降0.1%以來,法國經濟持續萎靡,加之疫情引發的巨大衝擊,法國經濟已步入衰退區間。
  • 5.3萬億美元債務!川普給拜登挖了一個10年的坑!把美國財政搞成...
    美聯儲最新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前1%的富人淨資產總額達34.2萬億美元,而最貧困的1.65億人財富共計2.08萬億,僅佔全國家庭財富總額的1.9%。這種經濟增長創造的勞動就業崗位以低薪工作為主,實際上對經濟和勞動力市場造成扭曲,進一步加劇貧富差距,中產階級持續縮水。競選期間,拜登秉持「重塑強大中產階級」理念,如何在任內卓有成效地兌現競選承諾成為拜登的難題。
  • 曾經豪擲350億,如今深陷債務危機,山東如意在「不如意」的路上越走...
    如今,山東如意走下神壇,陷入一地泥沼中。 根據第一財經盤點,從2010年山東如意以40億日元(約3.1億人民幣)收購Renown 41.53%股份後,便開啟了「瘋狂買買買」的模式,截至2019年,其在收購國際品牌上斥資超350億元。
  • 美元、美股為何逆行?——全球經濟衰退已經沒有問號
    北京時間3月19日凌晨0:57,美股三大股指本輪第4次熔斷,隨後下探10%以上跌幅。儘管收盤收窄跌幅,但市場依然面無表情。股市慘嗎?這好像不算什麼,紐約WTI石油跌幅居然高達24%,價格直逼每桶20美元。如此劇烈的行情又該如何定義?巴菲特管這叫「信心崩潰」。什麼是「信心崩潰」?或許,現在許多人的一種強烈感受就是「信心崩潰」的表現,這種感受就是「麻木」。
  • 獨家翻譯 | 4650億美元!2019年全球可持續性發展債務發行規模大幅...
    國際太陽能光伏網訊:2019年,可持續發展債務發行規模創下新紀錄,全球總額達到了4650億美元,較2018年的2614億美元大幅增長了78%。  據悉,可持續發展債務涵蓋多種類別,從已逐漸完善的綠色債券,到新興的可持續發展貸款。2019年,綠色債券佔整個可持續債務市場的一半以上,發行了2710億美元,高於2018年的1820億美元。  BNEF表示,去年發行的可持續性債券數量增長了近三倍,達到創紀錄的460億美元。
  • 超過90%世界經濟陷入衰退這意味著什麼?
    隨著新冠病毒在全球蔓延,全球各國經濟正在大規模陷入衰退。全球經濟研究網站MishTalk的評論員Mike Shedlock近日發表文章稱,據美國央行行長Lacy Hunt,目前超過90%的世界經濟正在同步萎縮,而這樣高度的同步性史無前例的。
  • 美團陷入兩難?小米換掉CFO 軟銀願景基金虧165億美元
    針對佣金話題,美團13日做出回應稱,在2019年,佣金收入的八成用來支付騎手工資,八成以上商戶佣金在10%至20%之間,四季度裡外賣每單利潤不到2毛錢。平臺絕大部分收入需要投入在幫助商戶提供專業配送、獲取訂單和數位化建設中。美團在公告中表示,「行業的困難比我們預計的還要大,但首要目標是切實幫扶300萬餐飲商戶通過外賣生存下來,並活得更好。」美團陷入兩難?
  • 國際觀察|阿根廷債務重組失敗,或成疫情下首個「破產」國家
    圖據新華社本周一,阿根廷債權人委員會(ACC)拒絕了阿根廷政府的415億美元債務重組提案,阿根廷最早在五月就可能迎來第9次違約。債務重組,是指債權人按照其與債務人達成的協議或法院的裁決同意債務人修改債務條件的事項。
  • 3年新增10億美元 Champion要翻倍中國門店再造10億美元
    3年新增10億美元 Champion要翻倍中國門店再造10億美元來源:聯商網2019-11-12 08:29儘管Champion 冠軍業務持續強勁,季度業績基本符合市場預期,但是因應Estée Lauder Cos. Inc. (NYSE:EL)雅詩蘭黛集團集團對美國零售門店持續關閉的擔憂,美國內衣、運動服飾集團HanesBrands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