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友身上有爛蘋果味,不是好現象,有五類徵兆,表示血糖控制不佳

2020-12-26 荊山浮屠話健康

很多有糖尿病的患者在去醫院看病時,經常會被醫生提醒,一定要控制好血糖,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否則都可能會身體造成危害,尤其是在血糖不穩定的情況下,可能會引起各種併發症;同時也會告訴患者的親友,要注意患者的某些症狀,如果聞到患者嘴裡有爛蘋果味的時候,也要當心,有可能是出現了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這種病一旦發作,是有可能致命的!

很多人會覺得困惑,只是血糖偏高的情況,是怎麼導致人體出現酮症酸中毒的情況呢?要了解這種疾病,我們要從糖尿病的患病特點說起。

酮症酸中毒與人體胰島素的分泌有關

糖尿病目前是一種嚴重危害人體健康的疾病,一般來講糖尿病主要有2種:一型糖尿病與二型糖尿病。

一型糖尿病,是因為身體免疫系統破壞了會釋放胰島素的細胞,造成體內胰島素分泌缺乏,這一類型的糖尿病,通常在患者兒童時期就已經發病。

另一種被稱為二型糖尿病,這類患者身體雖然可以合成胰島素,但卻無法適當使用,因此又稱為胰島素阻抗。由於葡萄糖會因無法進入細胞而留在血液裡,患者的血糖會居高不下。當胰臟慢慢無法製造足夠胰島素時,二型糖尿病也會變成一型糖尿病的狀態。二型糖尿病起始一般認為與飲食、肥胖、缺乏運動有關。

因此,簡單的說,糖尿病就是一種身體無法製造足夠胰島素、不能有效利用胰島素,或者以上2種情況都有的一種疾病。而胰島素是胰臟製造的已經激素,會幫助細胞吸收血液裡的葡萄糖,轉化為身體需要的能量。當胰島素分泌不正常,細胞無法使用葡萄糖時,體內就會開始分解脂肪,以產生需要的能量。而沒有被使用的葡萄糖,會留在血液裡,並導致血液產生酮。血液中的酮體會釋放到尿液裡,但當血液裡的酮體過多,身體就會發生酮症酸中毒,並可能會造成昏迷,甚至死亡。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常見嗎?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一般可發生在一型及二型糖尿病患者身上,或是不知道自己患糖尿病的人身上。而且該病沒有年齡的差別,年輕人和兒童也是有可能患酮症酸中毒的,所以這種病症可以通過減少風險因素來降低發病率,誘發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主要原因與血糖偏高、偏低、感染、飲食、以及治療不當因素相關,需要醫生根據發病的特點來診斷,並找到有效的預防和治療方法。

此外,在飢餓、禁食、嚴重的妊娠反應、大量的飲酒的情況下,也可能導致酮症酸中毒,均需要對症進行治療,如果有任何疑問建議向醫生諮詢。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都有哪些症狀?

臨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常見症狀,有以下5大類症狀:

1、糖尿病症狀趨於嚴重

「三多一少」的情況會加重,身體倍感疲倦。

2、會有胃腸道症狀出現

會有腹痛、食欲不振、嘔吐的情況出現。

3、氣味改變

在不少患者身上,尤其是呼吸時會有爛蘋果的氣味,是一種比較特殊的臭味。

4、可能出現神誌異常,甚至休剋死亡

患者會出現神志的異常,早期可能有頭疼、頭暈的情況,病情發展會出現嗜睡,嚴重後出現昏迷的情況,此時患者大腦處於缺氧狀態,非常危險。而且中重度的患者會有脫水的情況發生,比如眼球凹陷、皮膚發乾、尿液少等等,脫水嚴重的患者出現循環衰竭,脈搏微弱,血壓下降,更嚴重的出現死亡。

5、出現血糖異常、高酮體

通過檢查手段,可以發現患者血糖異常,偏高或者偏低,而酮體相對較高。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原因

缺乏胰島素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主因,所以患嚴重的糖尿病未治療,或者因為某種原因忘記服藥、打胰島素時,就可能導致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發生。

此外,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致病原因還包括:

患其他會導致人體激素失調的疾病或感染,例如產生過多的腎上腺素或皮質醇,會影響胰島素的產生,並造成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使用不正確的治療方式導致體內的胰島素量減少,引發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患某些嚴重的精神疾病。

有心臟病的情況下。

酗酒或吸毒。

使用如皮質類固醇或利尿劑等藥物出現的副作用。

什麼時候該看醫生呢?

由於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主要原因與血糖異常、感染、飲食、以及治療不當因素相關,所以如果出現以下的狀態應該去看醫生:

糖尿病患者自我感覺不舒服或壓力大,或是近期生病或受傷了,可以嘗試用尿酮試紙測驗自己的酮體。

出現嘔吐、食欲不振的情況。

血糖值異常,嘗試用日常手段無法正常。

以上情況一般屬於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較輕的情況,而如果出現以下情況,多為較嚴重的病情,應該儘快去醫院:

血糖值超過16.7mmol/L,甚至超過33.3mmol/L以上;尿中測出酮體;出現嚴重的神志問題,昏迷,有脫水的症狀。

如何診斷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呢?

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可以通過日常自我的檢查發現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徵兆,主要通過血糖和尿酮:

血糖,發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時,糖尿病患者一般血糖值處於較高的狀態,多在16.7~33.3mmol/L之間,甚至可達33.3~55.5mmol/L。

尿酮,尿酮可以通過尿液試紙檢測,腎功能好的患者會出現尿酮強陽性;如果有腎功能異常的患者,可能由於酮體無法通過尿液排出,而出現弱陽性,甚至陰性。所以,一旦尿酮呈現陽性就應該進一步檢查。

患者的自我檢測,不作為確診用,只是用於早發現疾病徵兆,除了自我檢查外,患者去醫院後,醫生一般會對患者進行醫學的診斷,了解病情,採用以下的方法:

血液檢驗以檢測量血糖值、血酮值及血酸濃度。

血液電解質分析及尿素氮。

血液的酸鹼度。

尿液分析。

胸部X光檢查,一般用於查找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其他誘因。

心電圖測量心電傳導及心率,由於心肌梗死等心臟疾病也可能是酮症酸中毒的誘因,所以心電圖有助於查找,鑑別。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日常預防,及治療方法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預防,依然要控制血糖,而採用的方法還是維持健康飲食和日常體育鍛鍊,而且要遵醫囑規律服藥,做好血糖的自我監控。

當生病或感覺自我壓力大時,應該比平日更密切測量血糖和血酮值。

嚴格控制胰島素的使用劑量。

一旦發現血糖或血酮值異常,就應該馬上就醫或者聯繫自己的主治醫生,警惕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發生。

對於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治療,首先要根據病情的輕重緩急來判斷是否進行急救,糾正電解質的紊亂和酸鹼平衡,密切監控血糖、血酮、尿酮、電解質和動脈血氣分析;其次,對於脫水的患者,應該儘快補液,補液量應根據患者病情來定;再次,補充提升胰島素的物質或小劑量補充胰島素,抑制酮體的生成;最後,找到誘發酮症酸中毒的誘因,並且對症治療。在此期間有任何疑問,應該及時向醫生諮詢,並且讓醫生制定最適合自己的治療方法。

相關焦點

  • 有哪些因素會造成糖友的血糖出現忽高忽低的現象?
    如果一旦確診為糖尿病,不管是遺傳性的還是2型糖尿病,都需要長期的口服藥物或者是長期注射胰島素來控制血糖。但是糖友在控制血糖期間如果血糖是處於忽高忽低的狀態的話,那麼對糖友的身體健康會帶來一定的影響,活會加快病程的進展以致出現併發症。那麼造成血糖忽高忽低的原因都是有哪些,根據臨床可以總結以下幾點因素|:
  • 糖友運動有個金字塔
    受訪專家: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醫師 蔡曉凌本報記者 嚴立新運動是糖友管控血糖的「五駕馬車」之一,在糖尿病治療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蔡曉凌表示,生活型體能活動是構成糖友運動的基石,只要身體條件允許,建議糖友多做家務、用爬樓梯代替乘電梯,儘可能的動起來。伸展運動。強度一般不會很高,如太極拳、瑜伽、八段錦等,適合絕大多數糖友,堅持練習可以增加身體柔韌性、改善關節穩定性。對於體力較差或不能做較高強度運動的糖友,伸展運動是首選運動方式,可根據自身狀況,每天適量運動至稍有疲累感。有氧運動及休閒運動。
  • 14歲女孩口中飄出爛蘋果味 全身疼痛與這個有關
    最近,湖北武漢一位14歲初中女生一張口就從嘴裡飄出爛蘋果味。前天,她因中毒而全身疼痛喪失神志被送到醫院急診。醫生說,這跟她愛吃的一樣東西有關...父母工作忙 憑喜好安排三餐家住武漢漢口百步亭的雯雯(化名)今年正在讀初二。
  • 小米飯、小米粥餐後血糖堪比糖水?糖友經常吃,會引起血糖飆升?
    但是有人卻說,血糖過高的人並不適合吃小米,如果糖友經常吃小米飯、喝小米粥,相當於喝糖水,血糖容易升高,真的是這樣嗎?糖友應該怎麼吃?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下。如果是將小米熬成粥的話,血糖指數能達到90多,對於糖友來說,可能喝小米粥真的相當於在喝糖水了!血糖容易升高。
  • 糖尿病人血糖控制好的人,都在用的五個方法
    1型糖尿病患者必須終生使用胰島素;2型糖尿病患者在飲食、運動的幹預下血糖依舊控制不佳者,也需在專科醫生的指導下進行藥物治療。隨著現代醫學技術的發展,目前治療糖尿病的藥物選擇廣,副作用少,效果明顯。患者在醫生的指導下用藥,不隨意自行停藥、增減藥量,可以享受與普通人基本相同的壽命。
  • 糖尿病病情加重的10大徵兆
    那麼,糖友出現哪些症狀變化,提示自身病情加重呢? 「三多一少」症狀從無到有、 由輕到重 「三多一少(口渴、多飲、多食及消瘦)」是糖尿病患者的典型症狀,它的出現與血糖升高有關。
  • 血糖高能吃杏嗎?糖友該如何優雅的吃水果?
    又到了杏上市的好季節,與櫻桃一樣,杏這種水果的季節性特別強,感覺突然之間街頭巷尾到處是賣杏的。那麼就有小夥伴關心了,糖尿病患者能不能吃杏呢?可以吃,但要注意量,別貪吃首先,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飲食上沒有絕對的禁忌,前提是控制量就行。
  • 綠豆、紅豆、黑豆、黃豆,很多糖友吃不對,到底怎麼吃對血糖好?
    豆類因澱粉含量低,升糖速度慢是很多糖友的理想主食之一。但據《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分會》研究表明,並不是所有糖友都適合以豆類做主食。綠豆、紅豆、黑豆、黃豆對於糖友來說,各有利弊,選擇適合自己的才能健康穩糖。一、綠豆:有助於降低空腹、餐後血糖綠豆澱粉含有一定量的低聚糖,低聚糖雖然是糖類的一種,但是因我們腸道中沒有相應的水解酶系統,是很難被消化的。所以綠豆為人體所提供的能量要比其他穀物低,有助於降低糖友的空腹、餐後血糖。
  • 糖齡越長血糖越難控制,咋辦
    日前,在河南科技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開元院區內分泌科糖友患教會上,不少老年糖友感嘆:「糖齡越長,想控制好血糖就越難,一開始只要調整生活方式就能控制,慢慢地要服藥才行,接著藥量和種類開始增加,只好打胰島素,最後各種併發症冒頭……」這是為什麼呢?怎麼應對?
  • 醫生告訴糖友如何選食物
    民以食為天,每個人都不能不吃飯,但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又要控制飲食,往往看著美食,流著口水卻不能隨心所欲,真的是非常難過的事情,但實際上控制飲食並不是很多食物不能吃,簡單的通過不吃這個食物或者那個食物來控制飲食,往往無法長久,最終可能讓控糖功虧一簣。
  • 空腹血糖20,不打針不吃藥,後期控制能恢復到正常水平嗎?
    天哪,空腹血糖都20了,還不想打針不想吃藥,真的給不了他安慰,只想罵醒他,正常人空腹血糖範圍在3.9mmol/L-6.1mmol/L之間,空腹血糖達到20,你想想是什麼概念?不止翻倍了,如果不馬上治療,可能會出現酮症酸中毒,導致昏迷,而且空腹都已經20了,可想餐後的血糖了。這裡還要再重申兩點:第一:打胰島素並不會上癮啊!
  • 糖尿病如何運動才能控制血糖?快走好還是慢跑好?醫生詳細告訴您
    其實這並不是我隨便說的,因為有相關的研究實驗。比如義大利曾經進行過相關的研究,他們通過300名糖尿病患者進行實驗,將這300人隨機分成兩組,一組不幹涉原來的生活習慣,一組則要改變生活習慣,通過監督其行為,讓其動起來,避免久坐。四個月後,生活習慣改變的這一組糖尿病患者,血糖、糖化血紅蛋白有了明顯的改善,而且體重和腰圍也變小了;相反,沒有監督的一組,基本維持了原有的血糖狀態。
  • 得糖尿病12年,血糖穩定在6左右,說出秘訣:利用手掌控制食量
    糖尿病是現代非常普遍的一種慢性病,糖尿病跟不健康的飲食習慣有密不可分的聯繫,碳水化合物、糖、油、鹽、脂肪吃多了,都容易增加風險,得了糖尿病,想辦法穩住血糖是至關重要的,才能避免多種併發症。有位糖友得糖尿病12年,血糖穩定在6左右,經過了解,她說出了秘訣:利用手掌控制食量。
  • 60歲與30歲的糖友,控糖目標有什麼區別?
    他不知道自己該怎麼控糖,是不是吃藥把血糖控制在正常的範圍內,就可以了呢? 醫生表示: 要根據實際情況來,對於病程已經很長,或已經出現糖尿病併發症的老年糖友來說,因對低血糖的敏感性減低,過於嚴格的血糖控制可能增加嚴重低血糖的發生概率,威脅生命安全。
  • 這樣吃,低GI食物也會升高血糖!
    飲食治療是治療糖尿病的「五駕馬車」之一,對糖友的血糖值產生重要的影響。在飲食治療過程中,往往會建議糖友選擇低GI食物,但有些糖友可能會發現,自己明明吃的是低GI食物,為什麼血糖還是升高很快呢?也許是你沒有吃對。 什麼是GI?
  • 運動有利於控制血糖,但要避免進入誤區
    運動有利於控制血糖,可是對於一些糖友,關於運動仍然存在一些誤區。 誤區一:體重代表一切很多人包括糖友運動習慣用體重來衡量運動的效果。其實很多人由於減肥方法不正確,在減掉體重的同時,也減掉了肌肉,肌肉對於維持人體健康是非常重要的。
  • 糖友控制熱量 學會簡易計算
    正常人進食後血糖升高,胰島素隨之分泌,將血糖控制在正常範圍內。但糖尿病患者的胰島素相對或絕對不足,以至於血糖過高,超出了腎臟的吸收能力,於是就出現了尿糖陽性。所以,糖尿病患者不論病情輕重、是否用藥,都必須進行合理的飲食控制。  糖友飲食避免四種錯誤觀點  糖尿病患者的飲食原則是低脂、低鹽、高碳水化合物、適當增加蛋白質和纖維素。  糖尿病患者必須控制全日總熱量,也就是說每天攝入各種食物的總量必須控制。
  • 糖友提問:血糖管理的問與答
    答:接受藥物治療的糖友當血糖≤3.9mmol/L時,就是低血糖了,造成低血糖的原因有:進餐不規律、過量運動、飲酒、降糖藥物使用不當,降糖藥物使用不當主要是過量使用降糖藥物和用藥與進餐時間不匹配。02低血糖發生,我們該怎麼處理呢?
  • 聞氣味了解健康,身上有這4種味道,可能說明你有病,要注意
    的確,通過聞身上的氣味可以了解健康狀況,如果身上出現這4種味道,很有可能說明生病了。第1種味道、汽油味道汽油味道一般都是在汽車廠或者是加油站,人的身上也會出現這種味道嗎?一些沒有從事與汽油相關工作的人,身上也會散發出這種味道,出現這樣的情況,人們需要引起重視,很有可能患有黑色素瘤。出現黑色素瘤,皮膚上會產生正丁醛,鄰苯二甲酸酯等,這些物質會散發出汽油的味道,當身體有這種異味的時候,及時到醫院進行檢查,抓緊治療。
  • 糖尿病足,大部分是拖出來的,身體會有明顯異常,糖友別不當回事
    現在的人生活條件很好,溫飽已經不成問題。很多的人都喜歡暴飲暴食,沒有規律性的飲食習慣,最終造成疾病的出現。高血糖就是其中的一種,血糖升高和吃的東西有很大的關係,比如食用重口味的食物,高脂肪類的食物等,都會引發血糖過高。病情發展到嚴重的程度,會帶來很多的併發症,腳部的變化非常明顯,希望你重視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