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彈響髖—髖關節康復訓練

2021-01-19 動穩醫合運動康復學院

彈響髖,英文名Snapping hip,是指髖關節運動時出現聲響或彈動為主要表現的一種疾病。部分彈響髖患者會伴隨髖部疼痛和下肢活動受限等症狀。

根據引發彈響的原因,我們可以將彈響髖分為以下幾種類型:髂脛束症候群引起彈響、髂腰肌緊張引起彈響、臀中/小肌萎縮(青黴素臀)引起彈響、肌無力(髖關節承重能力不足)導致彈響、肌肉募集順序或運動模式導致彈響、股骨頭與髖臼窩周圍肌腱或韌帶出現摩擦引起彈響、髖臼窩偏位引起彈響。

當然,造成彈響髖的原因不僅限於以上幾種情況,關節軟骨損傷、髖臼唇撕裂、髖關節炎、腫瘤等髖關節疾病也會造成彈響髖。

值得注意的是,許多彈響髖雖然沒有疼痛感,但會增加關節損傷的風險,如果不及時康復,隨著時間的推移,最終有可能導致疼痛和受限等問題。

下面我們給大家提供一套實用的彈響髖康復訓練思路:

離心訓練:髂腰肌、闊筋膜張肌。

向心訓練:骨盆底肌、髖外旋六短肌(梨狀肌、股方肌、上/下孖肌、閉孔內/外肌)、臀中/小肌、內收肌群、臀大肌。

具體訓練動作見視頻

(此帳號之前發過的視頻:告別彈響髖—髖關節康復訓練視頻1和告別彈響髖—髖關節康復訓練視頻2)

本文作者:餘味

相關焦點

  • 你的髖關節經常會響嗎?彈響髖的成因與康復!(乾貨收藏)
    彈響髖是指髖關節在主動伸屈活動和行走時,出現聽得見或感覺得到的響聲。彈響的原因較多,其中外側因素較常見。    兒童和青年的習慣性髖脫位或半脫位也是彈響髖的原因之一。  理療方案:  彈響髖這種問題很常見,主要的表現就是髖關節在做主動的屈伸活動時在關節的周圍出現彈動並有「咯噔咯噔」的響聲,並且關節的功能也會受影響,尤其是在做屈曲或內收內旋動作時,必須要有「別」一下的感覺。
  • 練瑜伽,髖部經常卡住出現彈響?!彈響髖怎麼辦?
    一般出現這種情況,你的瑜伽老師會告訴你這是彈響髖,專業名詞叫彈響髖症候群。那麼,到底什麼是彈響髖呢?在《運動損傷解剖書》一書中是這樣說的:彈響髖症候群是指髖關節在主動的伸屈活動或行走時,出現彈動同時發出聲響為主要表現的病症。
  • 彈響髖究竟響在哪?一文了解臀肌、髂脛束與彈響髖的關係
    病理性彈響:響聲清脆、沉悶或磨砂樣,多數伴有疼痛或不適感,並且是連續發生的。彈響髖究竟響在哪?髖關節彈響有內側和外側之分,內側多為髂腰肌彈響,外側多為闊筋膜和髂脛束彈響,其中以外側型彈響最為常見。此外,下肢力學不正,脛骨、股骨、骨盆扭轉也會出現上述肌肉、韌帶彈響。
  • 跑步時髖部彈響,不用擔心!讓我們先了解原因,後進行康復訓練!
    今天我們就髖關節彈響問題進行了解康復什麼是「彈響髖」彈響髖也稱臀肌攣縮症,是指在主動屈伸髖關節或行走時,在臀部後外側可以聽到或者感覺到的彈響,多發生在青壯年身上。這種彈響一般分為關節內彈響和關節外彈響兩種,前者比較少見,後者相對常見。
  • 半月板損傷+髖彈響案例分享
    康復永遠也不會晚阿靜是一名徒步愛好者,卻因髖膝疼痛變得懼怕行走。來到銳博,她希望通過康復回歸生活、重歸徒步。康復也像徒步,要一步一個腳印來阿靜剛來時雙髖彈響,且左髖存在疼痛;雙膝脂肪墊與半月板壓痛;走路可誘發雙膝酸痛,但酸痛遲發,不會即刻出現;下蹲時偶發膝關節刺痛。
  • 淺談「髖彈響」對健身運動的影響,作死好文。
    這種思想認知也為現在的得了彈響髖埋下隱患,記得開始健身是因為受範迪塞爾的影響。他的極限特工,超級奶爸,裡面的肌肉男硬漢形象。深深的觸動了我,就因為這個很長一段時間還挺迷戀光頭的這個造型的嘿嘿。 得了「髖彈響」是因為有一些外因,髖關節外側的髂筋束反覆的摩擦受力。有一段時間每天外側髖的位置都會感覺疼,一開始沒當回事。
  • 頸、肩、髖、膝彈響合集!
    肌腱和骨骼之間、肌腱與肌腱之間互相碰撞或磨擦可能會發出聲音圖片來源:運動解剖書:運動者最終要讀透的身體技能解析書通常情況下關節穩定而適度地活動並不會引起彈響頸椎問題可參考我們之前的文章 脖子咔嚓響,反覆落枕,別錯過治療頸椎病的最佳時期2/ 肩關節彈響肩胛骨彈響症候群患病人群常有工作或運動中肩部過度使用或創傷史
  • 17歲少女跳舞時身體「自帶音效」,「彈響髖」到底是什麼原因引發?
    昨天上午,記者在病房內見到了正在進行康復治療的小雨,目前經過系統治療,病情已有明顯好轉。患者介紹,其實在6年前就發現了自己跳舞會「自帶音效」的現象,但由於沒有明顯痛感便從未在意,直到後來髖關節彈響聲音越來越明顯,漸漸呈現出爆裂聲狀,很多動作施展也開始受限。經詳細檢查,小雨被確診為雙側坐骨股骨撞擊症候群。
  • 假胯寬、大腿外側疼痛、彈響髖?三招解決它!
    圖|來源於網絡 假胯寬、大腿外側疼痛、彈響髖?三招解決它! 1.假胯寬是什麼? 彈響髖:當你從坐姿站立起來時,髖部發出很清脆的響聲。 3.當你在大腿伸直時或者大腿屈曲狀態時,大腿外側疼痛明顯。 如果有上面一種或者幾種情況存在,那麼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闊筋膜張肌緊張。 一、什麼原因造成闊筋膜張肌緊張?
  • 走路外八字、並腿蹲不下、髖關節嘎嘣響,我需要一場手術
    每次蹲到一定深度,大腿靠近髖關節那個位置就會彈響一下,然後膝蓋分開才能繼續蹲下去。到20多歲的時候,我覺得更不對勁了,鏡子裡的自己髖部很窄,尾椎骨那一片有點突出,從背後看有點尖屁股的感覺。而且坐久了或睡覺保持一個姿勢久了,有時髖關節連帶著附近的腿會麻麻痛痛的,這與普通腿被壓麻了的感覺不一樣,像是從骨頭髮出來的痛。
  • 髖關節一動就響是怎麼回事_髖關節活動受限是怎麼回事
    髖關節一動就響是怎麼回事_髖關節活動受限是怎麼回事 做深蹲膝關節總是內扣,髖關節一動就響,走路走成了尼古拉斯趙四,這是怎麼回事呢? 山東省立醫院骨科醫生袁林表示,一旦出現上述症狀說明你的髖關節出了問題!
  • 髖咯噔彈響是否讓你也「咯噔」一下
    喜歡爬山和跑步的朋友,你有沒有在強烈運動後會遇到髖關節「彈響」的情況,動不動就覺得髖關節發出一陣響聲,讓人擔心不已、甚至以為自己的腿斷了。不用怕,這個在我們醫學上叫做彈響髖又稱【髂脛束攣縮症候群】。彈響髖,是指髖關節在主動伸屈活動和行走時,出現聽得見或感覺得到的響聲即髖關節活動,髂脛束與股骨大粗隆相互摩擦產生彈響。
  • 一伸腿髖關節就會咔咔響?是什麼原因?醫科大專家教你如何處理?
    在臨床上,彈響髖是一種常見的病症,我們通常把彈響髖理解為髂脛束摩擦。什麼是彈響髖?一、定義彈響髖就是髖關節在運動時,發生嘎嘣嘎嘣的彈響聲。彈響髖一般分為外側型彈響髖和內側型彈響髖。彈響髖一般沒有痛感,但患者始終自覺髖部不舒適,尤其是在髖關節運動過程中,有不同程度的不適感和彈響聲。
  • 新生兒50天髖關節彈響是怎麼回事?
    髖關節彈響是在新生兒自主活動時候發出的髖關節「咯等咯等」的響聲,在嚴重的時候甚至會使得關節有疼痛的感覺,讓父母覺得新生兒像是關節脫臼了一樣。其實並不是,是髖關節內部的軟組織的摩擦,而不是關節存在的彈出與彈入。
  • 醫生分享:髖關節置換術後這樣做,康復速度特別快!
    這些問題的解決,都要依靠術後正確的康復和功能鍛鍊!一個成功的全髖關節置換手術,只有結合良好的術後康復鍛鍊,才能獲得最理想的效果。今天,小編將和大家聊聊髖關節術後該如何進行早期康復。術後當天1、保持正確的體位患者去枕平臥,保持患肢外展中立位(即患髖外展20-30°,雙膝關節及足尖向上),以防止髖關節脫位。在兩大腿之間放置隔離墊。必要時可選擇防旋鞋,絕對避免患髖內收、內旋。
  • 久坐人群經常出現腹股溝疼痛彈響!如何正確訓練改善?
    比起腰大肌,髂肌可能更令人感到陌生,但往往陌生的肌肉,才是我們在做康復時最容易忽略的一環,而且很多時候——髂肌才是問題的根源,而非它的好兄弟腰大肌。●比如有會員說:「總是覺得胯骨內側不舒服」,經常感受到來自髖骨內側的緊張感,有時還會延伸到大腿前方,就尤其要注意髂肌是否緊張,觸診他的髂肌,往往疼痛非常明顯。
  • 大腿外側緊,髖部打不開,彈響髖?這9個動作要常練!
    而事實上,不管是從身體健康的層面出發,還是從瑜伽練習的角度來看,要想真正的改善雙腿的健康問題或者開髖(拉伸大腿外側屬於閉髖練習),大腿外側都扮演著與大腿後側同樣重要的角色。如果大腿外側緊,瑜伽中涉及到大腿外側的牛面式、方形式、鴿子式等體式,都會有很大的限制,髖部也會很僵硬而緊張的大腿外側長期不疏通,髂脛束十分緊張,還會導致彈響髖,膽經堵塞,出現耳鳴、偏頭痛、失眠等問題。所以,練瑜伽,一定不要忽視了大腿外側的練習。今天,小一就給大家分享9個拉伸大腿外側,靈活髖關節,預防彈響髖,疏通膽經的動作,記得要經常練習哦!
  • 畫說髖關節置換術後老年患者早期居家康復
    人工髖關節是這樣「煉成」的 所以,居家康復早期(術後6-12周)重點防止髖關節脫位 進入正題前 大家先向醫生了解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