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四渡赤水出奇兵·長徵精神鑄金牌」划船重走長徵路線下活動貴州站開幕

2020-09-05 貴州交通廣播


8月28日,2020「四渡赤水出奇兵·長徵精神鑄金牌」划船重走長徵路線下活動貴州站在習水縣土城鎮開幕。

12支參賽隊伍,共126名運動員參加了當天的開幕式 。此次活動通過大眾組陸上賽艇及專業組競速賽組成,他們將分別完成25000米賽程 。

當天,大眾組的八支隊伍率先進行了比拼,來自習水一隊、習水二隊、仁懷代表隊、赤水代表隊、桐梓代表隊、匯川區代表隊、紅花崗代表隊、播州區代表隊的隊員們依次上場。

據悉,本次比賽賽制根據中央紅軍路線設置了湘江段、遵義段、婁山關段、烏江段、金沙江段、大渡河段、夾金山段、若爾蓋段、臘子口段、吳起段10個賽段,以及血戰湘江、強渡烏江、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飛奪瀘定橋、激戰臘子口6次單場競速賽。

「此次活動不僅能夠彌補隊伍體能短板、提升訓練能力,更是一次精神洗禮。」貴州省省體育局黨委委員、副局長肖俊說到,通過此次活動,讓運動員、教練員重溫長徵歷史,發揚長徵精神,弘揚革命傳統,凝聚團結奮進、拼搏進取精神,為備戰訓練注入強大精神動力,國家賽艇隊和皮划艇隊一定能夠在東京奧運會上披荊斬棘、勇創佳績,為國爭光、為家鄉添彩!」

本臺記者 王埜

相關焦點

  • 「划船重走長徵路」體能大比武線下活動貴州站在習水縣土城鎮圓滿...
    8月28日至29日,「划船重走長徵路」體能大比武線下活動貴州站在習水縣土城鎮圓滿舉行,此次活動分紅色教育、大眾組接力賽、專業組比賽三個部分。此次線下活動的舉辦旨在落實國家體育總局「狠抓體能、惡補短板」的要求,在狠抓體能的同時,強化思想政治和革命歷史教育,發揚革命傳統,進一步提升運動員「精氣神」。
  • 「划船重走長徵路」線下活動貴州站習水開賽 126名運動健兒 赤水河畔開展體能大比武
    貴陽網訊28日,由中國賽艇協會、中國皮划艇協會、貴州省體育局主辦的「划船重走長徵路」陸上賽艇全民挑戰賽貴州站走進習水縣習水縣土城鎮。參賽運動員們打開手機藍牙、登錄「陸上賽艇」APP,點擊「開始划船」,然後開足馬力拉動測功儀,在觀眾的加油助威下,八支隊伍一共完成距離25000米的陸上賽艇任務,平均每支隊伍需完成3125米。
  • 「划船重走長徵路」!貴州運動員:「長徵精神將永遠激勵我們」
    「四渡赤水出奇兵·長徵精神鑄金牌」划船重走長徵路 ! 8月29日上午9時,在貴州習水縣土城鎮「四渡赤水」文化紀念館前,來自貴州賽艇及皮划艇隊的的運動員們進行了激烈的陸上賽艇競速賽。這種長徵精神將會一直激勵自己。」賽後貴州皮划艇隊運動員餘石芬說道。
  • 「划船重走長徵路」走進習水土城
    」陸上賽艇全民挑戰賽線下活動貴州站走進習水縣土城鎮。  比賽在「四渡赤水紀念館」門前舉行,分為大眾組、專業組。由八支大眾組與四支專業組共12支隊伍的126名參賽者在2日內接力完成比賽。  開幕當天,大眾組首先開賽,來自習水、仁懷、赤水、桐梓、匯川、紅花崗、播州等地的8支隊伍依次上場,參賽運動員們打開手機藍牙、登錄「陸上賽艇」APP,點擊「開始划船」,然後開足馬力拉動測功儀,在觀眾的吶喊助威下,8支隊伍分別通過划船機划行,一共完成距離25000米的陸上賽艇任務,平均每支隊伍需完成3125米,以「陸上賽艇」的形式「划船重走長徵路」。
  • 「划船重走長徵路」線下活動貴州站啟動
    新華社貴陽8月28日電(記者羅羽)28日,「划船重走長徵路」線下活動貴州站在貴州省遵義市習水縣土城鎮啟動,126名選手將在為期兩天的陸上賽艇(划船機)項目中展開比拼。
  • 《長徵.四渡赤水——我們從這裡出發》新聞發布會本周末成都舉行
    川南經濟網訊(初旭)近日,小編從有關部門獲悉,《長徵.四渡赤水——我們從這裡出發》新聞發布會將於本周末(11月29)日在成都天府新區華陽大道三段中興上街166號四通大廈5樓成都古藺商會舉行,古藺老區人民用特殊的方式,向建黨100周年獻禮。
  • 央視主持人重走長徵路來到土城
    央視播音員主持人與遵義市委宣傳部、習水縣領導合影10月28日至29日,中央電視臺播音員主持人20人「重走長徵路」來貴州省習水縣土城鎮,在四渡赤水戰役發軔地土城開展了為期兩天的「 重走長徵路」活動。遵義市委宣傳部外宣辦主任餘婭,習水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統戰部部長、副縣長苟明利,縣政協副主席、四渡赤水紀念館館羅永賦等陪同。
  • 重走長徵路
    重點工作段落:中央紅軍四渡赤水長徵路線,與四川、雲南境內的長徵線路相連接;紅二方面軍烏蒙迴旋戰長徵路線。重點工作內容:重點開展紅二、六軍團轉戰滇黔邊特別是烏蒙迴旋戰的歷史遺存補充調查;加強中央紅軍系列會議、四渡赤水相關舊址和紀念館的合作交流,與四川、雲南建立統籌協調機制,形成完整的故事線。
  • 「划船重走長徵路」拉開序幕 划行總距離將超250萬公裡
    兩萬五千裡是中央紅軍在長徵中走過的裡程,「重走長徵路」對於今天的運動員具有怎樣的教育意義呢? 首先,長徵是中國革命史上的史詩性事件,無論在任何時候,作為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新中國運動員,都要不斷從長徵精神中汲取營養、學習勇氣、堅定信念、樹立決心,長徵、永遠是我們精神家園中的聖殿,永遠是我們理想世界裡的師範。
  • 將成為四川長徵幹部學院瀘州四渡赤水分院
    瀘小布從市委組織部獲悉,四川長徵幹部學院瀘州四渡赤水分院(市委黨校新校區)建設已基本完成,古藺校區、敘永校區也有望在明年底全面建成。「1+2+N」分院建設作為四川長徵學院五個分院之一的瀘州四渡赤水分院,由市委組織部牽頭總攬,確定了「1+2+N」的分院建設布局■「1」即瀘州四渡赤水分院(市委黨校新校區)
  • 重走長徵路,重遇紅色心——金華十中少先隊愛國主義教育實踐活動
    重走長徵路   重遇紅色心   愛國主義實踐活動   為弘揚長徵精神,傳承紅色基因,增強少先隊員的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緬懷紅軍艱苦奮鬥的革命歷史,金華市第十中學的少先隊員們積極行動起來,開展了「重走長徵路,重遇紅色心」的愛國主義實踐活動。
  • 「划船重走長徵路」陸上賽艇全民挑戰賽長沙站開幕
    來源:華聲在線華聲在線8月19日訊(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王亮)8月18日晚,「划船重走長徵路·再現湘江大會戰」2020陸上賽艇全民挑戰賽·長沙站在長沙西湖文化公園開幕,在未來的5天裡,三個組別的200名選手將接力完成710公裡的距離。
  • 《長徵組歌》飄過55周年,首演藝術家多次重走長徵路
    【編輯/周曉宇 統籌/王梅梅】2020年是紅色經典史詩《長徵組歌》首演55周年之際,近日,《長徵組歌》的十幾位首演藝術家們齊聚央視舞臺再次唱響了這首宏偉史詩。資料圖(圖片來源於經典永流傳)舞臺上,這群用半個世紀傳唱《長徵組歌》的老藝術家身著紅軍軍裝,站姿筆挺、精神矍鑠,慷慨激昂的歌聲不僅把紅軍戰士在饑寒交迫環境下的堅韌展現得淋漓盡致,更唱出了各路勁旅會師後的暢快心情。
  • 《長徵組歌》復排帶出鮮活生動「四史」教育課
    上海音樂學院復排並創新打造的新時代版《長徵組歌》將於10月15日在上音歌劇院首演。「我們將以迎接建黨百年為時間軸,推動這臺演出走進長三角、重走長徵路,為『四史』學習教育提供鮮活生動的教材。」上海音樂學院院長廖昌永說,「通過藝術實踐思政,廣大師生將在行走的思政課堂中接受一次偉大長徵精神的心靈洗禮。」
  • 重走長徵路,重溫那一段崢嶸歲月——省直機關青年理論學習骨幹培訓...
    省團校老師作了「踐行『相約2020』向黨、向人民、向歷史交出優異答卷——深入學習領會省委十二屆七次全會精神」專題講座,開展了「訓前破冰:青春建功新時代」互動教學。四天的培訓,培訓班以理論結合實踐的方式追隨著革命先輩的腳步,重走長徵路,重溫那一段崢嶸歲月,學員們走進息烽集中營開展「信仰的力量」現場教學,大家在紀念館講解員的帶領下,分別參觀了紀念館展廳、集中營舊址;觀看了黃顯聲、車耀先、「小蘿蔔頭」宋振中等烈士在獄中堅持革命鬥爭的圖片及資料,聆聽了他們不怕犧牲、英勇鬥爭的事跡;前往遵義會議會址開展了
  • 「划船重走長徵路」:四川省水上運動隊頑強拼搏火力全開
    8月8日,「划船重走長徵路」這場一場隔空的「雲比賽」全國體能大比武迎來第六個比賽日,四川省水上運動隊的5支隊伍,56名參賽隊員在漢源縣水上運動訓練基地進行競速比賽,展現他們堅定信念、勇爭第一的精神風貌。
  • 「划船重走長徵路」:四川省水上運動隊頑強拼搏火力全開
    8月8日,「划船重走長徵路」這場一場隔空的「雲比賽」全國體能大比武迎來第六個比賽日,四川省水上運動隊的5支隊伍,56名參賽隊員在漢源縣水上運動訓練基地進行競速比賽,展現他們堅定信念、勇爭第一的精神風貌。
  • 年輕人,去遵義重走一段長徵路吧
    記者出發之前,心下惶恐:紅軍不怕遠徵難,萬水千山只等閒,可該選哪一個點,才能體現長徵精神? 攤開地圖,從江西看到貴州,從四川連到甘肅,選了遵義。 遵義是長徵中濃墨重彩的一筆,遵義會議彪炳史冊。1935年,紅軍在這裡轉戰3個多月,演繹了四渡赤水的傳奇。
  • 牢記革命歷史,狠抓體能訓練,浙江水軍划船重走長徵路
    為貫徹落實國家體育總局黨組「狠抓體能、惡補短板」的備戰要求,開展好中國賽艇協會、中國皮划艇協會提出的「划船重走長徵路」全國體能大比武的比賽。日前,省水上運動管理中心組織了7支隊伍,共82人參與「划船重走長徵路」活動。
  • 四渡赤水丨3省4市媒體赤水行實錄㊼
    出黔入川,必須經過赤水河。如果按照河流的流向,到了赤水,離瀘州距長江已經很近了,但根據採訪的安排,我們是先完成畢節、遵義的採訪,再轉戰四川。去太平古渡,我們還得從赤水河的下遊往回走,等於又走了一次元厚和土城,再渡過赤水。這種路線,有點當年紅軍二渡、四渡赤水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