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茅臺只是被閃了一下腰。7月16日,人民日報海外版旗下《學習小組》:變味的茅臺,誰在買單?人民日報旗下新媒體平臺@學習小組 晚間發表文章質問:茅臺酒憑什麼成為官場腐敗硬通貨?文章指出,酒是用來喝的,不是用來炒的,更不是用來腐的。無論是貴州茅臺、西藏蟲草、新疆和田玉,還是其他名貴特產,都要讓商品價值回歸市場,不再成為權力的供品,這也是對黨員幹部最大的保護。
文章認為,茅臺之所以成為官場腐敗的硬通貨,主要是:
第一,喝茅臺有面子。在過去不良風氣影響下,喝茅臺成了身份和地位的象徵。
第二,藏茅臺有價值。從原來的數百元,一路攀升到數千元,特供酒、紀念酒、定製酒層出不窮,隨著年份的增加,酒的價值也越來越高,茅臺似乎擺脫了消費品的身份,成了理財產品。這麼穩健的表現,讓茅臺在眾多名貴的土特產中脫穎而出。
第三,送茅臺有位子。喝的不買、買的不喝,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正是在禮尚往來中扮演重要角色,讓茅臺成了袁仁國們「靠酒吃酒」的抓手。
此文一出,貴州茅臺股價隨即閃了腰。7月16日,貴州茅臺股價暴跌7.9%,市值蒸發了約1700億元。茅臺的暴跌直接拖垮白酒板塊,整個板塊觸及跌停,大跌超200點。
2、茅臺只是被撞了一下腰:不死鳥傳說,貴州茅臺就是不死鳥!事實證明,茅臺只是被閃了一下腰,第一、貴州茅臺酒的品質不會因為這件事有任何影響;第二、投資者也不會因為這篇文章選擇遠離貴州茅臺。這背後的最重要的原因是投資中最難得的是長期活下去,而高端白酒恰恰就是那一類」不死鳥」,貴州茅臺則是這類」不死鳥」中」王者」。
筆者一再指出,漲價是貴州茅臺股價上漲的最大驅動力。因為白酒文化不滅,高端白酒股只有上漲一條路。正如中央美術學院教授黃永玉所言,酒是一種特殊的生活方式,它無孔不入。憂愁要它,歡樂也要它;孤獨要它,群體也要它;天氣好了要它,風霜雨雪也要它;愛情要它,失戀也要它;誕生要它,死亡也要它;惡人要它,善人也要它;當官的要它,百姓更離不開它;有文化的要它,大老粗也愛它。
人生如酒、人生似茶,黃永玉的茶酒畫蘊含的那份真性情,的確叫人印象深刻,很多人都喜歡他的繪畫、文字、生活中透露出的那份幽默與樂觀,而他的這種大風趣與天真,正是人生閱歷與滄桑的積累,是一種智慧與曠達的精神釋放!
俗話說,飲酒可成仙,品茶可成道。酒,熱烈、香醇,是「精神之液,靈魂之飲」;茶,自然、恬淡,是「最溫柔蘊藉、最富詩意的飲品」。喝酒、飲茶是文人摯愛之雅事,在黃永玉作品中,我們也常常能看到很多茶、酒的影子,每每品味他的這些逸趣橫生的茶酒畫,就如喝茶品酒一般,大俗大雅,大徹大悟!
中國的酒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中國黎族人口不足150萬,但是黎族人的酒文化同樣豐富多彩。生活習慣上,酒是黎族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飲料。節日、婚娶、喪葬;入新屋、生育、社交和舉行宗教儀式等活動,都要擺席設宴飲酒。平時迎賓會客也以飲酒為情禮。黎族熱情好客,酒為俗禮,敬酒對歌常通宵達旦,形成自己的酒文化。黎族常見的酒類:「並」(俗稱糯米酒)、玉米酒、番薯酒、木薯酒、芭蕉酒、南瓜酒、山果酒等。
黎族男女皆喜愛飲酒,各地飲酒方式和禁忌都不相同。杞方言把碗斟滿酒,以雙手舉酒碗敬客人;哈方言和美孚方言對客人敬酒時要夾肉送到客人口中,並把客人灌醉,表示熱情好客。
3、每一次貴州茅臺股價大幅調整都是買入良機。因提價明確且市場估值中樞提升,投行中金上調貴州茅臺目標價24.6%至2109元。讀報時間7月29日訊,中金公司稱,考慮到茅臺公司均價提升明確以及權益市場整體估值中樞提升,上調公司目標價24.6%至2109元人民幣。該公司分析師餘馳等在報告中指出,在還原「收入預收款變動」後,業績同比增速達到18%左右,二季度真實增長情況要好於報表公司直營比例大幅提升,加上今年新籤約渠道商供貨價上漲,茅臺的均價提升已經明朗化未來批價穩步上漲、渠道價差向業績端兌現的預期會進一步強化。遠期看,公司成長空間依舊可觀 ,高確定性下的高估值可能會是常態。
中信建投:白酒板塊回調將是買入良機。讀報時間7月21日訊,中信建投研報稱,白酒板塊回調將是買入良機。疫情之後,白酒行業需求向好的趨勢不會發生變化、市場份額向頭部名優白酒企業集中趨勢不會發生變化、消費升級下產品結構的優化趨勢不會發生變化,未來四到五個季度白酒企業業績向好的預期不變。堅定看好頭部白酒企業,繼續推薦競爭格局好、增長確定的茅臺、五糧液、山西汾酒,受益消費復甦的古井貢酒、今世緣、以及具備全國化潛力的低端酒順鑫農業。
說實在,買一手貴州茅臺股票需要16萬以上,一般股民確實下不了手。但是大膽買入白酒基金倒是一個很棒的選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