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高校輔導員:引領青年學生帶著信仰去追夢

2021-01-14 中國青年報

高校中有這樣一群人,他們陪伴青年學生成長、指引青年學生前行,他們是大學生成長路上的的「同路人」「引路人」;更重要的是,他們打通線上線下的界限,融合課上課下資源為青年學子插上了信仰的翅膀,用中國夢激揚青春夢,成為大學生前行的「開路人」,幫助大學生更好的成長成才。

他們就是高校輔導員。

近日,中央宣傳部、教育部聯合發布了2020年十位「最美高校輔導員」的先進事跡。

共抗疫情 愛國力行

做青年學生思想上的「引路人」

2020年年初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所有人的生活,在很多人仍處在不知所措當中時,高校輔導員們便投入了工作。

2020年1月23日起,燕山大學的輔導員王銀思便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她負責全院4913名學生的疫情防控數據匯總工作。170天、597個文檔、62萬人次、410萬條信息,記錄了她的抗疫點滴。因為連續作戰,王銀思腰間盤突出復發臥床不起,疫情防控工作最艱難的一個月她都是這樣忍著劇痛趴在床上度過的。

江城武漢,2020年年初成為了疫情風暴的中心,武漢理工大學的輔導員靳敏一直執著地守護著自己的學生,受感染的學生最無助的時候,靳敏協調了多方資源,守護住了學生的生命安全。

這場艱苦卓絕的疫情防控既是一次大考,也是一堂大課。輔導員們深知危難時刻,教育更不能缺位。

天津師範大學化學學院的輔導員張家瑋從講好戰「疫」故事入手,深入開展愛國主義教育。他利用「雲班會、雲黨日活動」講述中國的制度優勢和大國擔當,讓青年學生在感動中更加堅定「四個自信」。

華中農業大學的輔導員祝鑫在武漢封城的76天裡,帶領團隊每日一畫,用76幅「武漢大學生抗疫圖志」凝聚正能量,陪伴撫慰學生心靈;堅持推送《疫情之下不當看客》《我的宿舍被徵用成定點醫療點了》等16篇網文,引導學生深刻感受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勢。同時,她還開通網上「我是戰疫記錄者」專欄,廣泛徵集學生作品,鼓勵學生採用「聽」「說」「演」「唱」等形式,生動講述「逆行者」的英雄故事。

同頻線上 攜手線下

做青年學生成長的「同路人」

「大學生在哪裡,輔導員就在哪裡。學生成長需要的,就是我要提供的。」這是雲南大學的輔導員朱丹八年來始終堅持不變的信條。

其實,這幾乎是每一個高校輔導員內心從未動搖過的信條。而在網際網路成為大學生信息重要來源的今天,輔導員們對這句話的認識更為深刻了。

「立德樹人,不僅要站穩課堂主陣地,還要將思政課堂延伸到45分鐘之外,要善用網絡育人使學生成為心中有夢、眼裡有光、腳下有路的時代新人。」杭州師範大學的輔導員錢珊說。

因為和學生年齡相仿,錢珊上課時知道如何怎麼調動學生聽課的積極性,「他們喜歡看什麼,喜歡聽什麼,我把這些大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融入到課程設計當中來,用他們能夠接受的方式,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去入腦入心。」她開創了「網絡+實踐式」的思政課堂,在課堂上,錢珊以慕課、直播為載體,組織學生參觀井岡山、西柏坡、韶山等紅色革命地。

錢珊的做法與很多輔導員不謀而合。

「11年來,從博客、BBS論壇、還是微博、微信、直播、短視頻,無論網絡育人的載體怎樣變遷,對我來說有一點是不變的,那就是運用網絡創新思政工作是沒有變的。」華中農業大學的祝鑫用這句話概括了自己在網絡育人實踐中11年來的摸爬滾打。11年來,她先後撰寫網文440餘篇,訪問量達到千萬。她的網文選題緊扣時代和校園熱點,文字清新,個性鮮明,沒有空話套話和生硬說教,被稱為「『鑫』式風格」,獲得大量閱讀、轉發、點讚。《公交車上讓座的那些事兒》等文章直指學生熱點話題,引領學生輿論場。

當然,網絡思政不只是網上功夫,還要有線下實踐,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把想法變成說法,把說法變成做法。

西安交通大學的輔導員庫來西·依布拉音,面對少數民族學生打造了網際網路+「同心圓」的模式,在少數民族學生中推進「認識100位老師」「閱讀100本經典」「聽取100場報告」「參加100場活動」的內容,引導少數民族學生融入到底蘊深厚、創新活躍的校園文化中,營造境界高雅、開放包容,相互認同、具有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的精神高地。她還善於用青年人的話語體系,把大道理包裝成「小清新」,將國家的民族政策與思政教育結合起來,轉化為身邊的故事。用真誠增進理解,加強交往交流交融,為在外求學的各民族學子們構築了一個溫暖的心靈港灣。

用愛守護 傳播信仰

做青年學生前行的「開路人」

把愛融入自己的行為中、用愛去傳播信仰,已經成為了高校輔導員們的「工作法寶」。

西南政法大學的簡敏,在擔任輔導員的22年中,堅持平均每天找2-3個學生談心,22年共計談心1400多人次、500多個小時。她使得多個有厭學自殺傾向、網絡成癮的學生回歸課堂;把有心理疾患嚴重而家長還未接走的學生帶回自己家調養撫慰;因擔心生病返家的學生而每隔一小時與火車列車長的溝通;邀請留校的貧困同學到自己家裡共度除夕夜……

瀋陽工業大學的李青山是一個愛「串門」愛「嘮嗑」的輔導員,家訪是他工作中的「家常便飯」。李青山所在的學院農村學生佔比較大,困難生問題突出。通過家訪,李青山為80多個困難家庭送去溫暖,幫助30多個「雙困」學生成功「脫困」。他還在「嘮嗑」中聊出了30多名問題學生的「心裡話」。

有人說,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但是在很多輔導員看來,對學生有質量的陪伴才是自己的追求和使命。正如雲南大學朱丹所說的那樣「在這個世界上,所有的工作都是辛苦的,所以輔導員的工作價值不能僅僅用辛苦去丈量,輔導員這份職業之所以值得被尊敬和被認可是因為它的專業性。」

確實,一群「專家型」的輔導員已經成長起來,他們正在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和專業積累,幫助青年大學生們實現夢想,為學生成長成才引路導航。

「劉導,我們奪冠了!」看到學生黃杰在國際水下機器人大賽奪冠後發給自己的七個字時,哈爾濱工程大學的輔導員劉鐵激動之餘倍感欣慰。

國際水下機器人大賽是業界公認的水下機器人領域的「世界盃」。奪冠的那一刻,對於「後勤部長」、始終與學生一起戰鬥的劉鐵來說,「有什麼能比學生洋溢幸福的笑臉更讓自己成就感爆棚呢?」

通過比賽,劉鐵探索出一條培養人才成長的路徑。他深知,世界正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培養服務於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的水聲人才是自己的使命,要能將學生的個人理想與祖國的前途、民族的命運聯繫在一起。

應該說高校輔導員的工作是忙碌而繁瑣的,壓力也是巨大的,但是很多輔導員一幹就是十幾年,有些人甚至已經堅持了幾十年,因為很多輔導員深知自己的工作是一項用心靈陪伴心靈、用靈魂感染靈魂、用青春點燃青春的事業。就像西南政法大學的輔導員簡敏所說的那樣「學生的成功,這讓我快樂,所以我要把輔導員職業當做終身的事業!」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1月10日電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相關焦點

  • 他們為啥被譽為「最美高校輔導員」
    日前,中宣部、教育部聯合發布2020年「最美高校輔導員」,華中農業大學理學院黨委副書記祝鑫、西南政法大學輔導員簡敏、天津師範大學輔導員張家瑋等10名高校輔導員獲此殊榮。為什麼是他們成為「最美高校輔導員」?在陪伴學生成長的過程中,他們有何心得與秘訣?
  • 綻放奮鬥光芒,激蕩青春力量——記2020年「最美高校輔導員」「最美...
    新華社北京1月9日電 題:綻放奮鬥光芒,激蕩青春力量——記2020年「最美高校輔導員」「最美大學生」(上)  新華社記者  以青年力量,追逐遠大夢想,綻放奮鬥光芒,這是青春最美的模樣。
  • 新時代高校輔導員思政工作的三個著力點
    在落實高校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過程中,輔導員無疑是承擔大學生思政育人的骨幹力量之一,作為大學生日常思政育人與管理的組織者、實施者和指導者,新時代高校輔導員如何「理直氣壯」地肩負起對大學生政治上正確引導、思想上守正引領、學習上精準輔導、情感上施愛疏導、行為上躬身教導、就業上規劃指導的時代使命,在信仰、理論和實踐上實現三個「徹底」,應該成為高校輔導員做好日常思政工作的三個著力點
  • 2020年「最美高校輔導員」「最美大學生」先進事跡發布
    年「最美高校輔導員」「最美大學生」先進事跡。 2020年「最美高校輔導員」 王銀思 朱丹 劉鐵 李青山
  • 2019年「最美高校輔導員」事跡掃描
    班裡一名男生從小嚮往綠色軍營,卻因父母反對而猶豫不決,在與任雅才反覆溝通後最終下定決心將獻身國防的志願付諸實踐,成為學校當年參軍入伍的三名學生之一。在她帶的研究生班裡,她將班級建設前置到學生錄取之時,比入學提前三個月組建班級聯絡群,開展班徽、班旗、班級口號、公眾號等文化建設,指導學生梳理自傳、撰寫規劃。
  • 憑啥成為「最美高校輔導員」?她說了兩個詞:看見和陪伴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隊伍中,有一支骨幹力量——輔導員。他們陪伴學生成長,幫助學生撥開迷霧,是大學生的知心朋友。 日前,中宣部、教育部聯合發布2020年「最美高校輔導員」,全國10名輔導員獲此殊榮,杭州師範大學外國語學院輔導員錢珊榜上有名。 那麼,為什麼她能成為「最美高校輔導員」?在陪伴學生成長的過程中有什麼心得和秘訣?我們一起來認識這位年輕的「資深」輔導員。
  • 輔導員如何與學生談心談話——學校舉辦第40期輔導員論壇
    12月11日,學校舉辦第40期輔導員論壇,「最美高校輔導員」「全國高校輔導員年度人物她指出,輔導員的主業是育人,談心談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延伸和重要手段,結合當前學生話語表達更為顯性、行動方式更為務實、心理狀況不容樂觀的特點,輔導員需要準確把握學生特點,抓住談話時機,做到「八必談」。如何更好的開展談心談話?範蕊介紹了談話流程以及真誠、理解、共情等談話原則,分享了傾聽、提問、認同、觀察等具體的談心談話方法和技巧。
  • 教育部發布高校思政工作要點,提出建立輔導員崗位晉升制度
    二、全面推進高校黨的政治建設問題描述:有的高校政治站位還不夠高,在堅定政治信仰、堅持黨的政治領導、提高政治能力、淨化政治生態、防範政治風險等方面還存在著工作不到位、成效不顯著等問題。推進完善「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獻給祖國」「青春告白祖國」「奮鬥的我 最美的國」三大愛國主義教育品牌,推動校內外形成全方位協同聯動的工作體系,引導廣大學生愛國和愛黨、愛社會主義高度統一,將愛國熱情與報國行動有機結合。
  • 引領新時代青年大學生聽黨話跟黨走
    透過一系列的故事,特別是提倡年輕人要艱苦樸素,要「自找苦吃」的勉勵,我們感受到習近平總書記對青年大學生高度的重視,對青年成長成才一貫的關心。近年來,廈門大學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青年工作的重要論述和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精神,開展了一系列的教育和實踐活動,努力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到青年學生的心坎上。
  • ...引領每名學生成長成才——記華中師範大學計算機學院學工團隊
    華中師範大學計算機學院黨委副書記王坤在校院兩級黨委行政的領導下,帶領學院學工團隊牢牢把握「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三全育人」「五育並舉」,引領、服務、促進學生成長成才。加強學生黨建團建,引領凝聚服務學生2018年6月,時任湖北省委常委、組織部長於紹良深入華中師範大學計算機學院,調研學生黨建、團建的成果。
  • 大工輔導員榮獲2020年「遼寧省華育輔導員年度人物」
    該獎項旨在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全面貫徹落實全國教育大會、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精神,表彰近年來我省教育系統湧現出的優秀教育工作者、優秀鄉村青年教師、優秀高校輔導員、優秀學生,激勵廣大教師胸懷理想、堅定信念、開拓進取、敬業奉獻。
  • 第八屆浙江省高校輔導員素質能力大賽收官!你的輔導員獲獎了嗎
    12月1日至3日第八屆浙江省高校輔導員素質能力大賽在浙江師範大學舉行第八屆浙江省高校輔導員素質能力大賽由省教育廳主辦,浙江師範大學承辦,在浙江師範大學大學生活動中心舉行。本次大賽設置基礎知識測試、案例研討、談心談話三項內容,展現浙江高校輔導員出色的職業能力與個人風採。浙江省共87所高校的106位輔導員參加了比賽,有150餘位領隊參加觀摩。比賽最終評選出一等獎10位,二等獎10位,三等獎20位。現場還頒發了最佳表演獎、最佳組織獎。浙師大外國語學院輔導員葉凡、人文學院輔導員張健均獲一等獎。浙師大獲最佳組織獎。
  • 輔導員風採|我院第四屆輔導員素質能力大賽一觸即發!決賽選手風採展示
    他們是青春的引路人也是夢想助力者他們言傳身教,引領學生成長他們既是良師,也是益友他們就是陪伴我們大學時光的輔導員在我院第四屆輔導員素質能力競賽中有十位優秀輔導員進入了決賽讓我們一起看看各位選手的風採吧個人簡介:
  • 南京郵電大學輔導員堅守崗位紮實奮戰
    未來網高校頻道3月10日訊(記者 楊子健 通訊員 喻立文)面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南京郵電大學研究生輔導員恪盡職守、積極作為,堅持「防控就是責任,守護就是使命」,撐起學生前進的風帆。 志願服務,將陪伴付諸行動。
  • 他是黨員標兵,任南開研究生會主席、天津高校優秀學生幹部等榮譽
    現任南開大學研究生會主席、學生永懷精神宣講團負責人,曾任南開大學公能朋輩導師、黃埔團校學生校長等學生工作職務,近一年曾獲全國大中專學生志願者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優秀實踐者、優秀調研報告(一作)、優秀團隊案例(負責人),天津高校優秀學生幹部、天津市高等學校先進學生集體(負責人),南開大學五四青年獎章「青年領頭雁」類別、研究生黨員敬業模範先鋒等榮譽。
  • 榜樣|我校輔導員關巍榮獲「2020全國民辦高校優秀輔導員」
    11月20日至22日,第六屆全國民辦高校輔導員工作高峰論壇暨2020全國民辦高校優秀輔導員頒獎典禮在浙江省杭州市舉行。校長助理、黨委學生工作部部長郭成,社會福祉學院黨總支副書記關巍參加此次論壇。關巍榮獲「2020全國民辦高校優秀輔導員」榮譽。
  • @教育部思政司:來信已收悉,謝謝「娘家人」,貴州師範大學輔導員定...
    在這個特殊時期,黨和政府的及時阻斷、防治,全國各地的最美逆行者,世界各地的熱心援助,鋪天蓋地的『一方有難,八方支援』。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鬥中,我們一起讀懂了最美逆行者的信仰,我們一起見識到了何為「中國速度、中國規模、中國效率」。試問,有哪一堂思政課,能如此生動,又飽含深意?
  • 「高校新生輔導員與高三班主任面對面」活動在首都師範大學舉行
    11月19日,「對話與成長:高校新生輔導員與高三班主任面對面」活動在首都師範大學舉行。北京市學校德育研究會會長關國珍,北京市委教工委宣教處處長寇紅江,北京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德育研究中心主任謝春風以及來自北京15所高校學工部長、新生輔導員代表,17所中學德育副校長、高三班主任代表參加活動。首都師範大學副校長楊志成出席活動並致辭。楊志成在致辭中指出,構建大中小幼一體化德育體系是新時代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舉措。
  • 幫「刺蝟」學生卸下包袱,高校輔導員甘做「救火隊員」
    在許多人看來,心理有問題的學生就像一顆深埋的定時炸彈,不知何時會爆炸。而在湖北工業大學工程技術學院電氣信息系,有一位年輕的輔導員劉麗,她用真情和真心照亮學生內心,深入隱秘的角落,幫助曾換過4次寢室的「刺蝟」學生重新融入集體,不管再困難,她都不願放棄一個學生。
  • 做好學生的「政治領路人」河南將成立10個全省高校輔導員工作室
    大河網訊(記者 張楠)高校輔導員是學生的「政治領路人」 ,如何建設並穩定一支數量龐大的專家化的輔導員隊伍,近幾年全省各高校都在紛紛探索。3月13日,記者從河南省教育廳獲悉,河南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廳決定命名成立10個全省高校輔導員工作室,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高校輔導員隊伍建設,推進輔導員隊伍職業化、專業化、專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