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波羅的海邊的什切青到亞得裡亞海邊的的裡雅斯特,已經拉下了橫貫歐洲大陸的鐵幕"。1946年邱吉爾的
"鐵幕演說",
拉開了長達近半個世紀之久的美蘇冷戰序幕。
在此期間,美國所主導的北約與蘇聯所領導的華約,圍繞著國際霸權爭的你死我活。雙方都在儘量不直接開戰的情況下,
對彼此實行圍追堵截,
都在全球範圍內儘可能的拉攏一切可以拉攏的力量,打壓所有與自己意見分歧的敵人。
(一)、泱泱大國,轟然倒塌
曾幾何時,莫斯科是一眾中亞和東歐國家心馳神往的永恆首都,它的地位就如同耶路撒冷那般神聖;
曾幾何時,蘇聯頤指氣使
,遙控指揮著國際局勢的風雲變幻。
但在1991年12月25日,戈巴契夫宣布辭去總統職務。次日
蘇聯正式宣布解體
。這個建國僅69年卻創造了無數輝煌的國家,分崩離析。
那麼,蘇聯解體的原因究竟是什麼呢?首先,是蘇聯模式的僵化。雖然赫魯雪夫上臺以後竭力的消除史達林的痕跡,但史達林模式卻並未從根本上消除。
不論是政治、經濟還是文化,蘇聯都
保持著高度的集中的態勢
,這三個方面都沒能得到發展。尤其是文化上,蘇聯的水平甚至都沒能超過早年間的沙俄。雖然蘇聯也曾有過"修正主義",努力的融入西方。
但是史達林模式仍然牢牢的把控著蘇聯的各個方面。此外,不論是赫魯雪夫還是勃列日涅夫,他們雖然都想過進行經濟改革,但是一昧的
傾向於犧牲下層百姓的利益而為上層爭取權益,
註定是失敗的。
而且戈爾巴喬上臺以後,想著把權力下放,不過加盟共和國的領導們藉此時機,追求更大的自治權,致使八十年代中期的蘇聯左支右絀。加上蘇聯太注重發展重工業,而忽略了輕工業的發展,使得
國內出現了大面積的饑荒。
可它仍然沒有忘卻那份稱霸的野心,不停的在海外建立軍事基地,在自己已經非常困難的情況下,還每年拿出大量援助給印度和越南,
有些自不量力。
其實蘇聯的解體是必然的,它只是一個東拼西湊出來的國家。
它的全稱叫做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其下轄的每個加盟共和國,都是在二十世紀初期才團結起來的。何況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歷史和文化以及宗教信仰,
這就註定了它將來必定會解體。
那麼,蘇聯的解體和美國有無關係呢?答案是肯定的,可以說
美國是"居功至偉"。
首先,若不是美國搞"星球大戰",蘇聯不至於如此窮兵黷武,不至於被軍備競賽所拖垮。
美國人自己也承認,正如布熱津斯基所言:
"蘇聯的解體是長達40年,美國兩黨共同努力的結果。幾乎二戰後的每個美國總統,都做出過實際性的貢獻。而且像教宗若亡保祿二世還有蘇聯的戈巴契夫,那都為蘇聯的解體做出了貢獻。"
美國在蘇聯解體中的作用是長期的,
它採取裡應外合的策略
,讓蘇聯在內部崩潰,就像很多帝國一樣,瓦解都是從內而外的,美國起到了一個推波助瀾的作用。
事實上,葉爾欽等人也的確在後來的俄羅斯推行起了西式民主,只不過近年來發現自己可能被坑了。
(二)、兩國交好,全無必要
蘇聯是社會主義國家的老大哥,美國卻讓它分崩離析,而搞垮蘇聯後,
美國為什麼沒有針對中國,對中國下手呢?
要知道,在五六十年代的時候,美國對中國的壓制那比對蘇聯的還要狠辣。
首先,當時中美之間往來非常密切。自從
1979年小平同志訪美
以後,中國發動了對越自衛反擊戰,昭示著中國願意和蘇聯劃清界限,也願意向世界敞開大門,以包容開放的態度來積極融入世界。
自那開始,不論是美國還是與中國有"深仇大恨"的日本,都開始
加緊了與中國的合作。
美國的公司開始到中國來投資建廠,中國也出臺了一系列的利好政策,扶持跨國企業的發展。
而且當時的中國與蘇聯關係已經不再那麼的密切,確切的說是
在五十年代末兩國關係就已經分道揚鑣了
。蘇聯解體對於中美而言,都是喜聞樂見之事。因為蘇聯在中蘇邊境和中蒙邊境,都陳列了重兵對中國虎視眈眈。
所以,蘇聯對中國而言也是敵人。而蘇聯又是中美之間的共同對手,那時候,美國與中國的關係
不能說非常要好,但是也不差
。更重要的是,它很看重中國這個億萬人口的大市場。
打個比方,美國某家公司研發出了新的產品,它需要在全球範圍內宣傳。而中國一個市場的體量,就能與一眾小國相較。所以,中美之間存在著共同的利益。而美國若是搞亂了中國,那麼它
自身的利益也會受到影響。
其次,中美關係早已融化。中國已經不再是那個完全倒向蘇聯依附蘇聯的中國,而是正在以嶄新的姿態擁抱世界。尤其是改革開放以後,美國認為
中國不再是那個封閉保守的國家
,是它的價值觀所能接受的。
因此,它不會對中國動什麼歪心思。總而言之,那時的蘇聯解體,對於中美而言都是好事。
而且蘇聯解體以後,自己的鄰居換成了不是超級大國的俄羅斯,這對於我們而言,是值得慶幸的。因為
蘇聯嗜土如命
,總是對中國東北虎視眈眈。它解體了,
邊境就能鬆一口氣。
而且,蘇聯分家以後有些先進的武器也能夠在市場上自由的流通了。比如我國的第一艘航空母艦遼寧艦,原型是蘇聯的瓦良格號,那就是烏克蘭在分家時得到的。
既然雙方都願意看到蘇聯解體,中美之間的仇恨也已經不再那麼激烈,美國完全沒有理由對中國下手,它
在經濟方面還是很需要中國的。
?
(三)、心有餘,而力不足
那麼中國與蘇聯相比有什麼自身的優勢,讓美國無從下手呢?首先,
中國人十分團結。
美國人在蘇聯搞的是裡應外合,長期滲透,但這個策略在中國是行不通的。或許在新中國成立以前,我們不是那麼的團結。
但是經過戰爭的教訓以及幾十年的發展,中國早就成了鐵板一塊,沒有留給美國搞滲透的縫隙。
美國是從蘇聯的高層開始滲透的,
但中國高層信仰堅定、目標一致,都是些有家國情懷的大人物,怎麼會為美國那些小恩小惠和難以預見的承諾所打動?
而且,
中國人民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
,就算美國費盡心思那也無濟於事。其次,中國與蘇聯有著極大的不同。正如上文所說,蘇聯是一個國家聯盟,就算西伯利亞地區那也是伊文四世東擴以後,才成為的沙俄領土。
因此,
蘇聯這個國家沒有什麼歷史積澱
,內部也並不是那麼的團結。當蘇聯中央的力量強大時,所有人都會向其靠攏,盡己所能的依附過去。當蘇聯中央出現衰敗之勢時,其下面的加盟共和國就有了獨立的心思。
只要還在蘇聯的管控之下,就無法追求獨立自主權,不論是經濟還是外交還是軍事都得受制於人。既然蘇聯無法帶給自己想要的生活,那乾脆就棄之於不顧,
自己發展也是很好的。
而中國不一樣,自從秦始皇奮六世之餘烈統一六國開始,
大一統的觀念就深入人心。
每一位帝王都將統一全國看成是無可厚非之事。而百姓們也自覺地融為一體,認為中華兒女就是不可分割的一家人。
不論是漢地十八省也好,或者是其他省份也罷,
都沒有獨立的心思
。在各方面大家都是一體的,並不能單獨的拆分開來。所以,美國若是想要對中國下手,就得讓中國像蘇聯一樣被拆分。
但是中國人民與蘇聯百姓不同,絕對不會給美國這樣的機會。即使美國挖空心思的想要把中國變成下一個蘇聯,那也只能是徒勞無功。那麼,
蘇聯的解體帶給我們怎樣的啟示呢?
最大的啟迪,就是
不能輕信於人
。當年美國給蘇聯的加盟共和國承諾,要帶著它們經濟騰飛如何如何。可它們是怎麼做的呢?
如今的俄羅斯,還不是照樣被西方圍追堵截,而那些原本靠攏在俄羅斯身邊的國家,比如喬治亞和烏克蘭等現在紛紛要與俄羅斯決裂,又沒有了蘇聯將其綁定在一起,
俄羅斯就變得孤立無援。
當然,它本身也是具有一定實力的,雖然西方對其進行制裁,但是並未傷及到它的根本。而我們要做的,便是
堅定文化自信和制度自信,
不能看著別人好,自己就也去靠攏,畢竟鞋合不合適,恐怕只有腳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