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讓蘇聯分崩離析後,為什麼沒有針對中國,對中國下手?

2021-01-08 騰訊網

"從波羅的海邊的什切青到亞得裡亞海邊的的裡雅斯特,已經拉下了橫貫歐洲大陸的鐵幕"。1946年邱吉爾的

"鐵幕演說",

拉開了長達近半個世紀之久的美蘇冷戰序幕。

在此期間,美國所主導的北約與蘇聯所領導的華約,圍繞著國際霸權爭的你死我活。雙方都在儘量不直接開戰的情況下,

對彼此實行圍追堵截,

都在全球範圍內儘可能的拉攏一切可以拉攏的力量,打壓所有與自己意見分歧的敵人。

(一)、泱泱大國,轟然倒塌

曾幾何時,莫斯科是一眾中亞和東歐國家心馳神往的永恆首都,它的地位就如同耶路撒冷那般神聖;

曾幾何時,蘇聯頤指氣使

,遙控指揮著國際局勢的風雲變幻。

但在1991年12月25日,戈巴契夫宣布辭去總統職務。次日

蘇聯正式宣布解體

。這個建國僅69年卻創造了無數輝煌的國家,分崩離析。

那麼,蘇聯解體的原因究竟是什麼呢?首先,是蘇聯模式的僵化。雖然赫魯雪夫上臺以後竭力的消除史達林的痕跡,但史達林模式卻並未從根本上消除。

不論是政治、經濟還是文化,蘇聯都

保持著高度的集中的態勢

,這三個方面都沒能得到發展。尤其是文化上,蘇聯的水平甚至都沒能超過早年間的沙俄。雖然蘇聯也曾有過"修正主義",努力的融入西方。

但是史達林模式仍然牢牢的把控著蘇聯的各個方面。此外,不論是赫魯雪夫還是勃列日涅夫,他們雖然都想過進行經濟改革,但是一昧的

傾向於犧牲下層百姓的利益而為上層爭取權益,

註定是失敗的。

而且戈爾巴喬上臺以後,想著把權力下放,不過加盟共和國的領導們藉此時機,追求更大的自治權,致使八十年代中期的蘇聯左支右絀。加上蘇聯太注重發展重工業,而忽略了輕工業的發展,使得

國內出現了大面積的饑荒。

可它仍然沒有忘卻那份稱霸的野心,不停的在海外建立軍事基地,在自己已經非常困難的情況下,還每年拿出大量援助給印度和越南,

有些自不量力。

其實蘇聯的解體是必然的,它只是一個東拼西湊出來的國家。

它的全稱叫做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其下轄的每個加盟共和國,都是在二十世紀初期才團結起來的。何況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歷史和文化以及宗教信仰,

這就註定了它將來必定會解體。

那麼,蘇聯的解體和美國有無關係呢?答案是肯定的,可以說

美國是"居功至偉"。

首先,若不是美國搞"星球大戰",蘇聯不至於如此窮兵黷武,不至於被軍備競賽所拖垮。

美國人自己也承認,正如布熱津斯基所言:

"蘇聯的解體是長達40年,美國兩黨共同努力的結果。幾乎二戰後的每個美國總統,都做出過實際性的貢獻。而且像教宗若亡保祿二世還有蘇聯的戈巴契夫,那都為蘇聯的解體做出了貢獻。"

美國在蘇聯解體中的作用是長期的,

它採取裡應外合的策略

,讓蘇聯在內部崩潰,就像很多帝國一樣,瓦解都是從內而外的,美國起到了一個推波助瀾的作用。

事實上,葉爾欽等人也的確在後來的俄羅斯推行起了西式民主,只不過近年來發現自己可能被坑了。

(二)、兩國交好,全無必要

蘇聯是社會主義國家的老大哥,美國卻讓它分崩離析,而搞垮蘇聯後,

美國為什麼沒有針對中國,對中國下手呢?

要知道,在五六十年代的時候,美國對中國的壓制那比對蘇聯的還要狠辣。

首先,當時中美之間往來非常密切。自從

1979年小平同志訪美

以後,中國發動了對越自衛反擊戰,昭示著中國願意和蘇聯劃清界限,也願意向世界敞開大門,以包容開放的態度來積極融入世界。

自那開始,不論是美國還是與中國有"深仇大恨"的日本,都開始

加緊了與中國的合作。

美國的公司開始到中國來投資建廠,中國也出臺了一系列的利好政策,扶持跨國企業的發展。

而且當時的中國與蘇聯關係已經不再那麼的密切,確切的說是

在五十年代末兩國關係就已經分道揚鑣了

。蘇聯解體對於中美而言,都是喜聞樂見之事。因為蘇聯在中蘇邊境和中蒙邊境,都陳列了重兵對中國虎視眈眈。

所以,蘇聯對中國而言也是敵人。而蘇聯又是中美之間的共同對手,那時候,美國與中國的關係

不能說非常要好,但是也不差

。更重要的是,它很看重中國這個億萬人口的大市場。

打個比方,美國某家公司研發出了新的產品,它需要在全球範圍內宣傳。而中國一個市場的體量,就能與一眾小國相較。所以,中美之間存在著共同的利益。而美國若是搞亂了中國,那麼它

自身的利益也會受到影響。

其次,中美關係早已融化。中國已經不再是那個完全倒向蘇聯依附蘇聯的中國,而是正在以嶄新的姿態擁抱世界。尤其是改革開放以後,美國認為

中國不再是那個封閉保守的國家

,是它的價值觀所能接受的。

因此,它不會對中國動什麼歪心思。總而言之,那時的蘇聯解體,對於中美而言都是好事。

而且蘇聯解體以後,自己的鄰居換成了不是超級大國的俄羅斯,這對於我們而言,是值得慶幸的。因為

蘇聯嗜土如命

,總是對中國東北虎視眈眈。它解體了,

邊境就能鬆一口氣。

而且,蘇聯分家以後有些先進的武器也能夠在市場上自由的流通了。比如我國的第一艘航空母艦遼寧艦,原型是蘇聯的瓦良格號,那就是烏克蘭在分家時得到的。

既然雙方都願意看到蘇聯解體,中美之間的仇恨也已經不再那麼激烈,美國完全沒有理由對中國下手,它

在經濟方面還是很需要中國的。

?

(三)、心有餘,而力不足

那麼中國與蘇聯相比有什麼自身的優勢,讓美國無從下手呢?首先,

中國人十分團結。

美國人在蘇聯搞的是裡應外合,長期滲透,但這個策略在中國是行不通的。或許在新中國成立以前,我們不是那麼的團結。

但是經過戰爭的教訓以及幾十年的發展,中國早就成了鐵板一塊,沒有留給美國搞滲透的縫隙。

美國是從蘇聯的高層開始滲透的,

但中國高層信仰堅定、目標一致,都是些有家國情懷的大人物,怎麼會為美國那些小恩小惠和難以預見的承諾所打動?

而且,

中國人民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

,就算美國費盡心思那也無濟於事。其次,中國與蘇聯有著極大的不同。正如上文所說,蘇聯是一個國家聯盟,就算西伯利亞地區那也是伊文四世東擴以後,才成為的沙俄領土。

因此,

蘇聯這個國家沒有什麼歷史積澱

,內部也並不是那麼的團結。當蘇聯中央的力量強大時,所有人都會向其靠攏,盡己所能的依附過去。當蘇聯中央出現衰敗之勢時,其下面的加盟共和國就有了獨立的心思。

只要還在蘇聯的管控之下,就無法追求獨立自主權,不論是經濟還是外交還是軍事都得受制於人。既然蘇聯無法帶給自己想要的生活,那乾脆就棄之於不顧,

自己發展也是很好的。

而中國不一樣,自從秦始皇奮六世之餘烈統一六國開始,

大一統的觀念就深入人心。

每一位帝王都將統一全國看成是無可厚非之事。而百姓們也自覺地融為一體,認為中華兒女就是不可分割的一家人。

不論是漢地十八省也好,或者是其他省份也罷,

都沒有獨立的心思

。在各方面大家都是一體的,並不能單獨的拆分開來。所以,美國若是想要對中國下手,就得讓中國像蘇聯一樣被拆分。

但是中國人民與蘇聯百姓不同,絕對不會給美國這樣的機會。即使美國挖空心思的想要把中國變成下一個蘇聯,那也只能是徒勞無功。那麼,

蘇聯的解體帶給我們怎樣的啟示呢?

最大的啟迪,就是

不能輕信於人

。當年美國給蘇聯的加盟共和國承諾,要帶著它們經濟騰飛如何如何。可它們是怎麼做的呢?

如今的俄羅斯,還不是照樣被西方圍追堵截,而那些原本靠攏在俄羅斯身邊的國家,比如喬治亞和烏克蘭等現在紛紛要與俄羅斯決裂,又沒有了蘇聯將其綁定在一起,

俄羅斯就變得孤立無援。

當然,它本身也是具有一定實力的,雖然西方對其進行制裁,但是並未傷及到它的根本。而我們要做的,便是

堅定文化自信和制度自信,

不能看著別人好,自己就也去靠攏,畢竟鞋合不合適,恐怕只有腳知道。

相關焦點

  • 蘇聯解體後,美國成為唯一超級大國,為何沒對中國下手?
    隨著蘇聯的解體,美國直接成為了當時綜合實力最強大的國家,再也沒有哪一個國家能夠對其造成威脅,而中國作為與蘇聯結盟的一個重要國家,美國可謂是早已經看不順眼,但是為何沒有對中國下手呢?
  • 繼蘇聯在冷戰中解體後,南斯拉夫被西方瓦解,為何沒對中國下手?
    但奇怪的是,在西方國家的幹涉下,南斯拉夫解體後,西方國家為何不向中國下手?西方聯合對蘇聯社會主義陣營的冷戰原因是,蘇聯主導的體系威脅到西方對世界的控制和壟斷地位,並阻礙了西方的利益。當時的西方思想是在蘇聯解體後摧毀整個社會主義體系,於是我們看到南斯拉夫聯盟被瓦解成一些不入流的世界小國。
  • 南斯拉夫和蘇聯叫板,為什麼蘇聯始終忍氣吞聲,沒有對其下手呢?
    世界大戰之後,大部分國家都分靠在兩個陣營,一個是美國,另一個是蘇聯,而南斯拉夫自然地就與蘇聯站到了一起。可是沒有多久,南斯拉夫和蘇聯就鬧掰了,至於鬧掰的原因其實也挺簡單的。蘇聯一直把南斯拉夫當作一個小弟,這是南斯拉夫所不能接受的。
  • 南斯拉夫解體後,為何西方沒對中國下手呢?
    但是很奇怪的一點是,在南斯拉夫解體後,為何西方沒有向中國下手呢?原因只有兩個字。西方之所以聯合起來,對蘇聯體系的冷戰,就是因為蘇聯體系威脅到了西方對世界的控制和壟斷地位,阻礙了西方的利益。所以西方聯合起來推翻了蘇聯,而且西方當時的想法那是在解體蘇聯後,摧毀整個的社會主義體系。
  • 美國是下一個蘇聯?為何說未來美國不會像蘇聯解體那樣分崩離析?
    鑑於上一個超級大國蘇聯最終的結果就是分崩離析,1國最終瓦解為15國,所以很多人自然也想到了美國四分五裂的最終結局。畢竟美國除了和蘇聯一樣是超級大國,其各州的自主性相當強,聯邦政府更像是管家而不是家長。所以,美國似乎沒有理由不重蹈蘇聯解體的覆轍。真的是這樣嗎?當然真的不是,因為美國終歸不是蘇聯。
  • 蘇聯解體時,為什麼中國沒有趁機收復外蒙古?
    在清代時,外蒙是中國的一部分,但1921年蘇聯出兵外蒙並控制了這個國家,外蒙宣布獨立,建立君主立憲政體。當時的北洋政府拒絕承認,外蒙在名義上還是中國的領土。1945年,為了換取蘇聯儘快對日宣戰,消滅日本關東軍,美英出賣中國利益,與蘇聯籤訂了雅爾達協議,承認了外蒙獨立。隨後,國民政府也予以承認,外蒙正式獲得獨立。 二戰後,外蒙成為了蘇聯的衛星國,內政外交被蘇聯全面控制。
  • 為什麼說把中國當成前蘇聯對待,將成美國二戰後最大失誤?
    此後,「冷戰」一詞也逐漸淡出了人們的視線,似乎只成為歷史學家們才會關注的詞彙,因為沒有多少人相信大國之間還會再度爆發冷戰。然而,自2018年美國挑起貿易摩擦以來,美國加速了在各領域「圍堵」中國的進程,尤其是川普政府近期的一系列瘋狂舉措再度引起人們對於中美「新冷戰」的擔憂。
  • 蘇聯解體後為什麼中國沒解體?原因只是……
    二戰結束後,美國從戰爭中獲取的利益數不勝數。而能和他相媲美的第一個想到的是蘇聯,一個擁有社會主義體系的國家。一個由十五個加盟共和國組成的體系,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逐漸被解體分裂成為十五個國家,蘇聯的解體可以說是這些民族的災難,多數地區經濟下滑,結果和制度都變得衰弱起來。
  • 沒有美國原子彈,沒有蘇聯進攻,中國能打贏日本嗎?
    很多人不知道,1939年德國侵入波蘭前,日本的世界戰略重心是「北進」,企圖與德國夾擊蘇聯,全面侵華戰爭只不過是為了解除入侵蘇聯的後顧之憂。可是現實和理想開了一個玩笑,日本沒有想到中國如此頑強抗戰,不得不將準備用於「北進」的陸軍兵力也投入中國戰場。
  • 為什麼歐洲第一,世界第二的蘇聯解體了?
    美國漸漸佔了上風,蘇聯逐漸走了下坡路,直至解體分裂,剩下一個美國屹立在世界強者的位置,高唱「無敵是多麼寂寞」,無人可以撼動其地位。按道理來說,蘇聯這樣一個強大的國家,應該走向繁榮昌盛的美好局面,為什麼一夕之間就分崩離析,解體成了若干個國家呢?今天我們就來分析一下吧。
  • 聯合國恢復中國合法席位,美國為什麼沒有一票否決?
    美國激進的反應不禁讓人疑惑,如此畏懼中國崛起、無所不用其極壓制中國發展的美國,在當初聯合國恢復中國合法席位時,為什麼沒有「一票否決」呢? 這其中的原因其實相當複雜,要回溯到上世紀七十年代初,那個美蘇「冷戰」的世界格局中去尋找答案。
  • 新中國對外的兩次自衛反擊戰,為什麼美國和蘇聯都沒有幹預呢?
    美國支持印度,這個是不用懷疑的。但這兩個國家在戰爭爆發後,卻並沒有真刀真槍的幫著印度。1979年的時候,中國又和越南打了一場戰爭,就是對越自衛反擊戰。從時間上看,中蘇關係持續惡化中,不僅沒有改善,雙方在邊界還爆發了衝突。蘇聯和越南的關係可不是蘇印關係那麼簡單,越南是蘇聯的鐵桿盟友和小弟。
  • 蘇聯與美國的抗衡將中國裹挾其中,毛主席如何帶領中國走出困境?
    從正面對抗改為利用臺灣以及東南亞的一眾小國來對中國進行戰略封鎖。面對日趨緊張的兩極格局,蘇聯與美國的抗衡將中國裹挾其中。那麼中國究竟是如何走出困境的呢?    為什麼說赫魯雪夫是"蘇修"   翻看歷史,其實不難發現,自中國改革開放之後也是在逐漸地打破公有制的制約,通過市場經濟來激活生產力的。  因此歷來都有學者認為當年中國的"大躍進"時期是違反了客觀條件,強行讓中國從社會主義制度向共產主義制度過度導致在生產建設上出現巨大偏差。
  • 美國當初用來搞垮蘇聯的方法,這次要用到中國身上
    據環球日報媒體報導,美國的共和黨議員做出一個提議,準備成立一個小組,主要針對對象就是中國,從而引起各國的關注。在上個世紀50年代,美國共和黨內部盛行麥卡錫主義。簡單來說就是堅持推行美國優先政策,並且願意為此得罪付出任何代價。
  • 蘇聯和美國都是聯邦國家,為什麼各州高度自治的美國沒有解體?
    我們都知道美蘇爭霸以蘇聯解體而告終,也明白蘇聯解體的主要原因是經濟體制僵化、經濟模式單一等多種內外因素導致的。可是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各州享有充分自治權、連州法都不盡相同的民主美國直到今天也沒有解體反而越來越強大?
  • 冤冤相報何時了,如果第三次大戰爆發,美國將會對誰下手?
    從古至今無論那一場戰爭,無論是為什麼而戰,歸根到底對人類來說都是弊大於利,帶來的都是傷害,無一例外。但是想要永遠和平,避免戰爭幾乎是不可能的。尤其是第一次和第二次大戰以後,世界各國深知和平來之不易且珍貴無比,於是各國都小心翼翼地維持著和平穩定。
  • 蘇聯曾想對中國核打擊:中國如何抵禦核訛詐?美國拯救了中國?
    在60年代末,蘇聯已經擁有4千枚核彈頭,光是可運載核彈頭的洲際飛彈就超過1000枚。而中國剛剛在五年前的1964年10月首次試驗原子彈成功,1966年才進行原子彈和彈道飛彈的兩彈結合試驗,1967年6月使用轟炸機空投氫彈,到1969年珍寶島衝突的時候,中國還沒有能打到莫斯科的遠程飛彈,核彈頭的數量只有蘇聯的零頭。
  • 美國當年極力拉中國進聯合國,為什麼蘇聯和英國卻拼命反對?
    當時美國提出的常任理事國是英國、美國、中國以及蘇聯(當時的蘇聯還未解體,還被稱為蘇俄)。中國加入在美國極力拉中國進入聯合國的時候,英國和蘇聯卻強烈反對,這是為何?我們對這件事的疑惑是分兩個層面的。第一個層面是:美國為何極力希望中國加入聯合國?
  • 1969年珍寶島事件後,中國和蘇聯都說自己贏了,為什麼?
    名義上,這是朝鮮和韓國兩個國家的統一戰爭,但是在背後,是中國和美國,甚至還有蘇聯的戰鬥,要是中國輸掉了戰爭,那麼美國的軍隊就會擺在中國的家門口,從輸掉的那一刻開始,中國的東北將再也沒有安寧,同時也意味著中國將很難把精力投放到國家建設上,這對於當時的新中國來說,無疑是無法接受的。
  • 中國崛起,為何比蘇聯和日本更讓美國擔憂?被「低估」了20年?
    在2000年的時候,沒有一個國家認為中國會成為美國的競爭對手,2000年的時候,中國的經濟總量為1.21萬億美元,美國為10.28萬億美元,美國是中國的8.5倍,把時間繼續往前退十幾年,在當時美國眼中,僅有蘇聯和日本是美國的競爭對手,蘇聯是當時兩個超級大國中的一個,軍事實力強大的蘇聯與美國硬扛了將近半個世紀,日本則是美國經濟上最大的競爭對手,在頂峰時期,日本經濟總量達到美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