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多雲 氣溫 12~16℃
新聞報料電話:0715—8128787
新鮮事、稀奇事、開心事、麻煩事,歡迎撥打熱線電話,我們願意和您分享,幫您跑腿...
4月20日12時,一場特殊的手術在武漢大學人民醫院舉行。
專家組實施器官捐獻供體器官切取術,成功獲取了一位器官捐獻者的一個肝臟、兩個腎臟。
這些可為3名患者帶來重生的寶貴器官,來自53歲的嘉魚縣村民危良金的捐獻。
這也是他留下的最後遺產。
危良金是陸溪鎮邱家灣村一組村民,曾是村裡的建檔立卡貧困戶。
自幼失去父親、家境貧寒的危良金,3歲時被雷管炸瞎了右眼、炸殘了右手。後經人介紹,與患小兒麻痺症落下病根的黃想安相識,不久後兩人相戀並結婚。依靠勤勞,他們養大了一雙兒女。
6年前,一場意外的車禍,讓這個貧困的家庭雪上加霜。
2014年春節前,危良金在騎摩託車去置辦年貨時,連人帶車翻到山溝裡,當場昏迷,因傷勢嚴重,在嘉魚縣人民醫院搶救後,又轉到武漢大學人民醫院。
全身多處挫傷,脾臟破裂,體內大出血,昏迷數天的危良金,在醫院裡接受了脾臟切除手術後,進了重症監護室。經過醫護們的全力救治和細心照料,危良金終於逐步脫離了生命危險。
2015年,危良金被評定為建檔立卡貧困戶。為幫助危良金脫貧,村裡先後幫助申請了教育資助,代繳了城鄉居民醫療保險,解決了兒子危強的讀書和他們兩夫妻的醫保問題。
2017年,在村幹的爭取下,危良金進入金盛蘭公司當保潔員,每月能拿到三千多元錢。
對於工作格外珍惜的危良金,眼勤、腿勤,看到有活兒就主動去做。因為勤勞踏實,連續幾年,他都被評為公司的優秀員工。
就在這一年,兒子危強考上武漢船舶職業技術學院。對老危家情況了如指掌的村幹部,又積極幫助爭取落實了大專教育資助和雨露計劃資助數千元,解決了危強的入學難題。
在鎮村幹部和扶貧工作隊的幫助下,危良金一家於這年年底順利脫貧,日子越過越紅火。
「命是醫生救回來的;醫藥費是親戚朋友湊起來的;兒子的學費,是政府資助的;家裡的生活,也得到了社會各界的救助與照顧。」
生活的磨難,沒有磨滅危良金的善良。他還將這種淳樸、善良和感恩,傳給了家人影響著家人。
他總說,「我們一家得到國家、社會太多的幫助,做人要懂得感恩,有機會一定要回饋社會。」
危良金生前,是村民眼中出了名的熱心腸:修房子、照顧老人、鋤田施肥……只要鄉親有需要,能做到的他絕不推脫。他最常說的一句話是:「我能力有限,其他的做不了,但出力的活兒還能做一些。」
4月16日晚,危良金在洗澡時突然嘔吐、暈倒在地,後經診斷為腦出血並形成腦疝,已無手術機會。17日凌晨5時,危良金自主呼吸停止,大腦反射消失。醫生判斷救治無望,僅靠設備維持生命體徵。
危強在看到人體器官捐獻宣傳後,想起父親生病前總跟他說的話,「做人要懂得感恩!有機會一定要回饋社會。」深受父親薰陶的危強決定,以器官捐獻的方式,挽救他人生命,也讓父親的生命得到延續。
在聯繫武漢大學人民醫院後,危強又說服了媽媽和姐姐。18日,他們一家在《人體器官捐獻確認登記表》上簽了字。20日,危良金成功捐獻了肝臟、腎臟。
危良金走了,但他以器官捐獻的方式,為社會留下了一筆珍貴的遺產。
「我們希望他的生命能以特殊方式,再次得到重生與延續!」危強說:「父親生前就是感恩的人,相信他同意這個決定!」
全媒體記者:劉文景 譚昌強 通訊員:王雄偉
編輯:王馨茁
監製:向東寧
出品:新媒體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