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網訊(記者 張楠)4月26日上午,鄭州市西一中學執行校長餘曉陽從大河學堂總經理、大河網副總經理李敬欣手中接過「未來教育行動計劃大河學堂示範校」的牌子,大河學堂未來課堂項目正式落戶鄭西一中。
揭牌儀式現場
聯姻清華 鄭西一中搭上優質教育資源「特班車」
什麼是「未來教育行動計劃大河學堂示範校」?「未來課堂」又是什麼樣子的?
走進鄭西一中的「未來班」,黑板上一塊可觸摸的大電子屏和學生手中的Pad是這間教室中師生最重要的教具。教師手中無需拿著厚重的學習資料和教案,學生也不用埋頭在書山題海中,所有的知識都裝在小小的電子板中,他們需要做的就是將這些融會貫通的知識收進自己的腦海,利用交互的網絡增強知識的體驗感和實物感。「未來是你們的」六個大字在黑板上方十分醒目,它們面向的也正是這群創造未來的孩子。
「未來教育行動計劃」正是這樣一個以網絡和信息技術為基礎的創新教學項目,這一項目在鄭西一中的落地,將帶來更加鮮活和積極的力量,實現優質教育資源的共享共建、均衡發展。據介紹,2017年,河南省人民政府與清華大學籤署《省校合作協議》,支持清華大學與河南日報報業集團合作,建設「河南省在線教育課程慕課(MOOC)平臺」,通過引進清華大學優質課程資源,提升河南學校教學水平和教育質量。
大河網絡傳媒集團總編輯孟磊
「我省是人口大省、生源大省、教育大省,卻是優質教育資源窮省。河南省在線教育課程慕課(MOOC)平臺,通過網際網路、雲計算、大數據分析,精準掌握每個學生的學習過程,精確記錄每個學生的難點、疑點,使老師針對大家的個性和共性問題,拿出針對性較強的教學方案,提升學習效率。網際網路+教育,實現教育從經驗積累的傳統教育,到精準的數據分析的現代教育的轉變,賦能教育現代化。」大河網絡傳媒集團總編輯孟磊說。
在線教育不止於知識傳播 「為學生的未來奠基」是目標
線上教學和線下教學目的同樣是為了傳播知識,而在線教育在實現「為學生的未來奠基」上頗具優勢,它是在做有未來的教育。
通過在鄭西一中實施「未來教育行動計劃」,引進名校優質資源,探索未來教育教學新模式,以搭建一個有趣、有效、互動於一體的網際網路教學平臺,推進混合式教學,實現優質資源共享。信息化教育手段為教師提供智能教學工具,為學生提供優質學習資源,實現學生的自主性、個性化學習。
鄭西一中執行校長餘曉陽
鄭西一中執行校長餘曉陽介紹,學校一直在實施「主體課堂」,讓每一位學生成為真正意義上的「主人」。「先學後教」模式應用在每一個課堂之中,既給學生獨立學習的空間,培養他們獨立自主的思想,又能保證課堂的教學質量和效率。「未來課堂」與學校的教育理念正好融合,將「未來班」引入鄭西一中,使學校在探索新的教學管理模式上更進一步,打造出智慧校園,做有智慧、有未來的教育。
關於「未來課堂」的魅力 有種奇妙的化學反應
當大數據、雲計算、移動網際網路、人工智慧等信息化技術應用到教學中,會發生什麼樣的化學反應呢?
記者在現場觀摩了一節數學課。「全等三角形的概念是什麼樣的?同學們請看微課展示。」隨著老師的話語指導,學生紛紛將目光轉向大屏幕,大屏幕的動畫中,四個三角形變換組合後成為同一個三角形,這樣直白明了的展現,使學生很快理解了全等三角形的定義,並將判定條件一一記錄在手中的Pad上,如果存在疑問,還可以將動畫保存下來,以便課後詢問老師。
「太有趣了,體驗感十足,也十分方便!」現場,進行試課體驗的初二(三)班學生王思睿不禁贊道,她說這樣的課堂吸引力非常強,跟傳統課堂相比很是不一樣,打盹犯困這種情況是一定不會有的,而且明顯感覺和教師的距離更親近了,原本枯燥無味的數學知識也可以變得像動畫片一樣精彩。
令學生讚嘆連連的「未來課堂」到底有什麼魅力呢?
讓學習變得簡單、高效、有趣,是師生共同的訴求。那麼這些魅力自然是相當吸睛的:3分鐘左右的微課,以動漫形式解讀知識點;以學生視角設計微課,用電影工藝製作課程;全國學科專家主導教研,有針對性學習,保證學習質量;知識引入講解、例題講解、匹配習題提醒,優秀的教學設計;清華學科帶頭人全方位專業指導,共同搭建成熟教學研發體系;全國985、211高校網際網路新生老師創作劇本;平臺擁有全國優秀教師2萬餘人……
據工作人員介紹,「未來課堂」不僅是學生的好幫手,也是老師的好助手,任課教師可以根據教學目標及進度的需求,雲端調取課程資源運用到教學過程中,亦可利用平臺強大的題庫資源,根據現有教學大綱要求,自由組合習題卷,在線批改,精準跟蹤和數據分析,準確判斷學生對相關知識點的掌握情況,以此來調整教學的方向和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