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增肌方式有很多種,基本動作大多都以卷腹更多。為什麼越練卷腹肚子越大?那是因為卷腹形成馬甲線是有條件:體脂率、卷腹強度。
腹部是人體肌肉覆蓋面最多的結締組織,包括上腹部腹橫肌、下腹部腹直肌和兩側腹外斜肌,當它們收縮發力軀幹彎曲保持脊椎旋轉,防止骨盆前傾;當它們伸縮放鬆糾正脊椎垂直面,緩解腰腹肌肉酸痛。
腹肌就是控制骨盆和腰椎,擁有強壯有力的腹肌能降低腰痛比例,只有軟弱腹肌能促進贅肉堆積增加腰痛風險,但腹肌並非純靠力量訓練就能增肌成功,而是要保證較低體脂率和正確的卷腹方法,才能真正完成。
今天,小白來聊聊卷腹與肥胖的關係:
為什麼肚子越練越大?腹部增肌條件有哪些?如何科學卷腹防肚子?
為什麼肚子越練越大?
腹部贅肉多看起來四肢纖細而大腹便便,因為中心性肥胖。中心性肥胖最容易主要指腰臀比超標,腰圍大於88-120以上,男性體脂率超過30%以上,女性體脂率沒有保持標準25%。
中心性肥胖就是肚子越練越大的原因之一,中心性肥胖就是男人的將軍肚和女人的蘋果腰,主要是因為攝入量太高和錯誤的生活習慣導致內臟脂肪增多,大部分熱量都囤積在內臟周圍容易形成脂肪肝、三高等代謝綜合症。
1.體脂率高難練腹肌
增肌前,必須找減脂。
減脂是全身運動,只有大量有氧運動降低體脂率才能恢復苗條身材,中心性肥胖就是體脂率超過標準值15%-22%,讓過多脂肪堆積在皮下脂肪中,長期久坐不動或橫躺不動,都是讓皮下脂肪增多的途徑之一,長時間攝入高熱量食物且整天吃夜宵,容易引起內臟脂肪升高,這些都是體脂率增高的核心原因。
所以,只有體脂率降低,才能讓小肚子變小,讓隱藏在脂肪之下的肌肉顯現出來。如果沒有減脂直接增肌,反而形成肌肉胖。
2.代謝低難練腹肌
我們說靠卷腹運動降低腰臀比,其實就是提高新陳代謝。卷腹作為肌肉伸縮的力量訓練,目的就是提升人體的新陳代謝,調節體內內分泌失調促進雌性激素分泌,刺激活性酶的產生才能徹底降低肥胖。
為什麼中年人或更年期女性容易發福肥胖?新陳代謝是維持人體生命旺盛和健康的內在標準,它是隨著年齡增長每年呈3%速度遞減,18歲前新陳代謝最旺盛容易消耗脂肪保持苗條身材,30歲開始新陳代謝隨著運動量減少和內在激素分泌過少而降低。
每天超過12點熬夜、睡眠無法保證8小時、夜宵囤積熱量、久坐不動運動減少,都是內分泌失調的根本原因。
所以,不改善錯誤生活習慣難以刺激代謝增長,自然也就越練越肚子大了。
腹部增肌條件有哪些?
很顯然,腹部想要練出馬甲線、六塊腹肌就需要健康體脂率、標準腰臀比和高效卷腹方法。
體脂率是衡量人體肥胖的標準之一,男性標準體脂率是15%-18%,女性體脂率穩定在20%-25%,超過標準體質率20%以上就是肥胖。
過高體脂率不能靠節食減少,而是用科學力量訓練和飲食方法減少肌肉被消耗,防止復胖的可能。腹肌增肌就需要穩定在15%左右體脂率,才能先消耗脂肪再塑造體型。
腰臀比是腹部增肌有效與否的指標之二。0.7的腰臀比是女性最有魅力的標準值,這就意味著腰圍在57以下,臀圍在96左右,凸顯面扁平腹肌和挺翹的蜜桃臀。
低效率卷腹方法也是難以形成腹肌的根本原因。在大多數人刻板印象中,卷腹次數多就是真正有效果,光靠次數難以做到腹部肌肉發力也是難以感受增肌的酸脹感,小肚子增長的腹直肌就是需要用腹直肌力量層層卷腹,才能感受肌肉伸縮帶來的酸脹與爆發力,而只追求次數沒有做到正確發力,再多卷腹也沒有用。
如何科學卷腹防肚子?
正確卷腹方法就是預防小肚子增長:多組數、正確發力、間歇訓練。
1.多組數效果好
抬腿卷腹是靠腹直肌收縮力量抬高雙腿向上增加肌肉線條,穩定脊椎正立位和骨盆穩固,而每次5—10個抬腿卷腹,堅持重複5—10組就能真正提升科學卷腹。
動作要領
嘴呼氣腹部向內凹陷收緊,腹直肌力量抬高雙腿,膝關節保持微屈併攏緩慢向上,層層卷腹靠近胸腔附近,停住5秒,後腰始終緊貼在地面。
鼻子吸氣緩慢擴張腹腔,雙腿輕鬆向下靠近地面45度斜角停住6秒,感受下腹部明顯拉伸感。
2.正確腹肌發力
腹肌發力靠的是腹直肌的兩側向中間縮緊,用向心收縮緊緻下腹部和收緊骨盆肌,而交替卷腹就是用側身旋轉力量增進腹直肌和腹外斜肌的動態增肌,是抬腿卷腹的升級版。
後腰緊貼地面,微屈膝關節左腿向上靠近胸腔,雙手向兩側張開放在後腦勺附近,用腹外斜肌力量帶動身體側轉,向右側完全打開胸腔,於左腿呈現相反轉體。
腹直肌明顯扭轉防止腰部兩側堆積贅肉,呼氣用同樣方法重複轉體。
3.開合跳有氧減脂
開合跳的有氧運動就是高效減脂基礎動作,需要在卷腹增肌前進行熱身,也可以將兩個動作合併成組合做間歇訓練。
膝關節微屈,上半身向下微蹲,臀大肌向後拉伸雙手夾緊身體兩側,收緊腰腹前腳掌向前蹬地,雙手從身體兩側張開向上繞過頭頂擊掌,雙腿向兩側張開合併。
始終保持嘴呼鼻吸的運動呼吸方法,每次40個堅持3組,中間休息3秒快速進入卷腹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