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2月14日,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二審公開開庭審理了孫文斌故意殺人上訴案並當庭宣判,依法裁定駁回上訴,維持原判,並對孫文斌的死刑判決依法報請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此前,2020年1月16日,北京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作出一審判決,認定孫文斌犯故意殺人罪,判處其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一審宣判後,孫文斌不服,提出上訴。
該案從案發到二審宣判,前後不到兩個月的時間。法院的判決結果雖然快速回應了社會公眾對正義的期待,但也依然無法挽回一位救死扶傷者的生命。
埋下禍根
2019年12月4日,孫文斌的母親、95歲的晚期腫瘤患者孫某氏突然嘔吐不止、意識不清,被送往北京民航總醫院急診科救治。
孫某氏因病情較重,當天本要轉入腫瘤科病房。但是,該院腫瘤科的重症監護室床位已滿,其便留在了急診科的重症監護室。接診的正是急診科副主任醫師楊文。
孫某氏的家屬籤字拒絕一切檢查,要求僅進行輸液治療。據北京民航總醫院的一位醫生回憶,院方曾努力說服家屬同意檢查。然而,家屬的態度極為堅定。
在輸液後,孫某氏的病情並沒有好轉。「老太太全身重症感染並伴有心衰、心肌損傷,加上基礎病多、高齡、自身免疫功能低下,治療效果不好、預後差是肯定的。」前述醫生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孫文斌一家人不接受疾病、不接受死亡,每天都會因細微病情變化以及懷疑醫生用藥,而不停吵鬧、辱罵甚至威脅。尤其是孫文斌,表現得更為情緒化,並曾向醫護人員揚言:「老太太要是死了,你們誰都別想活。」
悲劇發生在2019年12月24日凌晨6時許。事發前,在楊文醫生伏案工作時,站在一旁的孫文斌曾與其交流了約20分鐘。監控錄像顯示,不久後,孫文斌突然從背後揪住楊文醫生的頭髮,扼住其頸部,連砍數刀。
雖經全力搶救,但因傷勢過重,楊文醫生最終還是於2019年12月25日零時50分不幸去世。屍檢顯示,其頸部有多處刀傷。其中一刀砍斷了右側頸全部肌肉、食管、氣管、頸內靜脈、頸總動脈,以及通往身體的神經和頸椎骨。
輿論發酵
隨著案發現場視頻的流出,孫文斌作案手段之殘忍令社會公眾一片譁然。
「他掏出刀的那一刻,真令人膽戰心驚,不寒而慄。手段簡直太殘暴了,直接背後抹脖子,真的讓人上班時後背發涼。」一位120急救醫生這樣描述自己看完視頻後的感受。
社會民眾更是紛紛對孫文斌的暴行予以譴責,並呼籲將兇手儘快繩之以法。一時間,對楊文醫生的緬懷也刷爆了各大社交網絡。北京民航總醫院為楊文醫生舉辦的追思會,共600餘人參加,還有不少民眾自發送來鮮花和卡片,以表悼念。
2019年12月26日,國家衛生健康委舉行例行發布會,會上回應了這起殺醫事件。
「這不是一起所謂的醫患糾紛,而是嚴重的刑事犯罪。」國家衛生健康委宣傳司新聞網絡處副處長成義表示,「楊文醫生對待患者態度和藹、非常耐心。我們聽到這個消息之後,心情非常沉痛,更是特別地憤怒。楊文醫生是一位優秀的醫生,是工作中的骨幹、是家庭的支撐,這種傷害醫生的嚴重刑事犯罪行為必將受到法律的嚴懲。」
2019年12月27日,孫文斌以涉嫌故意殺人罪被批准逮捕。12月30日,經偵查終結,北京市公安局將該案移送檢察機關審查起訴。2020年1月3日,北京市人民檢察院第三分院依法對被告人孫文斌以故意殺人罪向北京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提起公訴。
自首能否從輕
2020年1月16日,北京三中院依法公開開庭審理了此案。庭審中,法庭對公訴機關指控的犯罪事實進行了充分的舉證、質證,聽取了控辯雙方的意見,被告人孫文斌當庭表示認罪。
法院審理認為,被告人孫文斌故意非法剝奪他人生命,其行為已構成故意殺人罪,罪行極其嚴重,依法應予處罰。孫文斌作案後報警,到案後能夠如實供述其所犯罪行,應依法認定為自首。
法院同時指出,鑑於孫文斌犯罪性質極其惡劣,殺人手段特別殘忍,情節、後果特別嚴重,社會危害性極大,雖有自首情節,但不足以從輕處罰。故依法以故意殺人罪判處被告人孫文斌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
「法院的判決並沒有迴避孫文斌具有的自首情節,之所以不對其從輕處罰,是法院依據本案全部事實,綜合考量的結果,完全符合法律的規定。」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郭自力分析指出,孫文斌對殺人行為的實施方式進行了仔細地考慮和冷靜地選擇,屬蓄意預謀殺人,主觀惡性極深。同時,其作案手段特別殘忍,犯罪意志堅決,人身危險性極大。
北京高院二審審理認為,一審判決認定的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定罪準確,量刑適當,審判程序合法,遂依法作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裁定。
醫生和病人及其家屬,共同的敵人原本只是疾病。然而,近年來,諸如此類的極端傷醫案卻不時發生,挑動著社會的敏感神經。
>>2019年12月2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基本醫療衛生與健康促進法》正式通過
值得慶幸的是,在該案事發4天後,2019年12月2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基本醫療衛生與健康促進法》經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表決通過,並將於2020年6月1日實施。該法第五十七條規定:「全社會應當關心、尊重醫療衛生人員,維護良好安全的醫療衛生服務秩序,共同構建和諧醫患關係。醫療衛生人員的人身安全、人格尊嚴不受侵犯,其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禁止任何組織或者個人威脅、危害醫療衛生人員人身安全,侵犯醫療衛生人員人格尊嚴。國家採取措施,保障醫療衛生人員執業環境。」至於該法實施效果如何,尚有待觀察。業內人士普遍期待未來能輔有具體舉措落地,以切實達到立法之初衷。此外,立法之外,仍要進一步推動尊醫重衛的社會共識形成。
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全社會目睹了一批批醫護人員不顧個人安危,與病魔爭時間、搶生命,讓人為之感動。這些最美的「逆行者」們理應被善待,而不應成為社會戾氣的犧牲品。期待疫情過後,春回大地之時,廣大醫務工作者們也同樣能迎來嶄新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