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年前一頭豬在美國被殺,英軍動用皇家部隊,向美叫囂為豬報仇

2020-12-23 財鯨頻道

當我們回顧歷史的時候,不難發現,很多國家的歷史實際上都是由一場場戰爭所編織而成的。只要有人在的地方,就會有矛盾的出現。不過,在英美歷史上,曾經差點爆發了一場戰爭,這場戰爭的始作俑者居然會是一頭豬。

1859年英國大黑豬在美國被殺害

1859年6月15日,美國老農民萊曼·卡特拉在自家的農場裡發現了一頭大黑豬,它正肆意逃竄在農作物之中,偷吃著卡特拉辛苦耕種的土豆。看著它嫻熟的「偷盜」技巧,可以知道這一隻大黑豬已經不是第一次作案了。

此前的早些時候,卡特拉像往常一樣巡視著農場裡作物的生長情況,經常會發現有一些土豆被啃食過的痕跡,但是他卻找不到罪魁禍首是誰,心中很是憤怒。今天,這個「小偷」正在犯案,被卡特拉抓了個正著。

卡特拉想也沒想,舉起獵槍就瞄準這隻黑豬。「嘣!」黑豬應聲倒地,當場死亡。當時卡特拉並沒有意識到,這一隻豬竟然會差點引發了英美兩國的戰爭。

黑豬死掉之後,它的主人查爾斯·格裡芬根據線索追蹤找到了卡特拉,向他要求賠償。卡特拉心裡很無奈,明明是自己的農作物受損了,反倒為了一隻豬要賠錢。但是,因為格裡芬是個愛爾蘭人,又受僱於英國哈德遜灣公司,專門負責聖胡安島的牧場。

卡特拉沒有辦法,只好決定賠給格裡芬10美元。沒有想到的是,格裡芬打算趁機敲詐一筆,要求卡特拉必須賠償100美元,這是才算了結。這一下子引發了卡特拉的不滿,這完全就是在搶錢!所以,卡特拉一氣之下乾脆一分錢也不賠了,還反過來要求格裡芬賠償他家土豆的損失。

格裡芬見索要無果,就跑到了英國殖民地當局告狀,當局威脅卡特拉賠償100美元,否則就將他逮捕。卡特拉當然也不好惹,連夜就趕到了美軍俄勒岡州司令部去求救。

當時,美軍準將威廉·哈尼得知情況之後,立刻判斷是英國人在沒事找事,於是立刻派遣了喬治·皮克特帶領第9步兵團的66名士兵前往聖胡安島,只要英國人敢亂來,就可以武力抵制。

英美為了一頭黑豬互相挑釁,險些開戰

英國當局密切觀察美軍方面的情況,當得知聖胡安島上駐紮了66名美軍之後,英方立刻調動了三艘皇家海軍軍艦前來,他們決定用艦炮嚇唬美國人。為了防止美軍遭到傷害,喬治·皮克特立刻向哈尼準將請求增援。

8月10日,事態升級。聖胡安島上一共聚集了461名美軍士兵、14門火炮,而英國方面則調動了5艘軍艦、皇家部隊中2140名士兵和70門火炮。由此看來,英美兩國的戰爭似乎就要一觸即發了。

而且,當時英國駐溫哥華島的總督詹姆斯·道格拉斯也已經下令,要進攻美軍。只是,執行命令的軍官是個明白人,他拒絕了這個要求,理由非常的簡單,他並不想他的士兵為了一頭豬去和美國人打仗,這簡直愚蠢至極!最終使得這一戰爭沒有爆發。

很多人讀完這套叢書才知道戰爭事端的挑起並不僅僅因為一頭豬

難道英美兩國當年真的僅僅只是因為一頭豬而打算發動戰爭嗎?

其實,英國方面之所以會挑起這一事端,完全是因為它當時的強大和美國的弱小。19世紀,英國作為「日不落帝國」,實力遠超美國,在它統治範圍內的自治領、殖民地等達到了3367萬平方公裡的面積,相當於世界四分之一的陸地面積,而且當時英國的工業水平已經達到了世界壟斷地位。

為了不斷地擴大領土和增強實力,英國對外不斷徵戰。但是就在1846年,美、英兩國籤署了《俄勒岡條約》。這份條約裡雖然劃分了美國西北與英屬加拿大溫哥華島以南的海峽邊界,但是並沒有對海峽中央的聖胡安島主權進行明確。所以,英國才打算藉由這一機會爭奪聖胡安島的地盤。

由此看來,要想真正地了解歷史事件或者是世界各國歷史,並不能單純地從一個歷史名詞當中去意會。相反,如果擁有了「歷史時空」的概念,我們才能夠真正地從現象看到本質,看到英美兩國險些爆發的「黑豬大戰」背後隱藏著怎樣的真實原因,才能夠從其他國家,多角度的認知,最終才能夠獲得歷史真相。

而《寫給大家的人類簡史》、《寫給大家的美國簡史》、《寫給大家的中國簡史》、《寫給大家的世界簡史》全四套,將很好地幫助各位歷史求知者,歡迎大家點擊連結選購,原價276元,現在只要158,就可以讓你擁抱整個歷史!

相關焦點

  • 「豬戰」,一頭豬幾乎引爆的戰爭
    故事要追溯到1846年,當時美國和英國剛籤署了俄勒岡條約。 該條約旨在解決美國和英屬北美(後來的加拿大)之間長期存在的邊界爭端,特別是關於落基山脈和太平洋海岸線之間的土地歸屬。《俄勒岡條約》規定美英邊界以北緯49度為界,這條分界線至今仍然存在。儘管這一切聽起來相當簡單,但當涉及到溫哥華西南部的一系列島嶼時,情況就稍微複雜了一些。
  • 殺一頭豬的利潤是多少?
    我舅舅殺了四十多年的豬,最後還是不得不將那把殺豬刀給扔了,改行去工地上搬磚。殺豬界有一句行話:「不殺病豬不掙錢,不參板油不賣錢」。殺豬其實掙不了幾個錢,利潤關鍵在於你殺出來怎麼賣。養豬的如果掙不過殺豬的,那天底下就沒人養豬了。養豬畢竟比殺豬辛苦得多。殺一頭豬掙多少錢,這跟屠夫賣肉的刀工和做生意的訣竅脫不開關係。
  • 1859年,英美兩國險些因為一頭豬而爆發戰爭,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自此以南的地區為英國所有。這個條約的出臺解決了英美之間懸而未決的領土劃分問題,但由於兩國對海峽中線的概念解釋不同,位於範庫俄峰島和大陸間海峽中的一個小群島:聖胡安群島,成了一個新的領土糾紛點。到了1859年,已經有超過25名美國人長期生活在群島西邊的聖胡安島上,這個島同樣也建立了哈德遜灣公司的食品中轉站和養殖場。
  • 那些年我們一起想幹掉的豬隊友
    接下來要說的這個豬隊友還是二戰時期的,不是別人就是英國,而且坑得還是我們中國人。當時在緬甸戰場上,英國軍隊一向視小日本黃種亞洲人為三等民族,英軍投入的部隊並不是殖民地警察部隊,而是精銳部隊。英軍第7裝甲旅是英軍裝甲戰先驅珀西哈巴特將軍所一手栽培,被稱為英軍中「訓練最好的部隊「,其戰鬥力自然可以想像,所以不把小日本軍隊放在眼裡。
  • 野豬在美國泛濫成災,人豬大戰美國戰敗,800萬頭豬怎麼吃得完
    2019年,美國野豬分布圖現在,野豬已經入侵到美國39個州以及加拿大的四個省,它們幾乎沒有任何天敵。更重要的是,人們還沒有找到一個有效的方法來阻止他們。在美國最快的高速公路——德克薩斯州奧斯汀南部——開通後的第一個星期裡,三輛汽車與野豬相撞。想想看,在高速路上撞到一頭150公斤的野豬和撞到一塊150公斤的大石頭,真的沒有多大區別。還有1988年的F-16戰鬥機,在佛羅裡達的跑道上與野豬相撞。
  • 野豬在美國泛濫成災,人豬大戰美國大敗,600萬頭豬真吃不完啊
    之後野豬群向北擴張到中原地區,部分是因為遷徙,另外也是因為在高糧價時期放養家豬,在缺乏人工幹預的野外環境下,家豬的鬃毛和獠牙會得到充分的生長,在短短一兩年內就會野化,這些野化家豬和野豬繁殖,助長了野豬的數量,所以現在現在純的歐亞野豬已經很少了,野豬群的大量擴張是在其自身以及人類運動的幫助下完成的。
  • 遭點名吃美國毒豬,王定宇叫囂:馬英九天天吃美牛?
    昨天登場的秋鬥大遊行,主辦單位公布有6萬人參與,並點名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行政院長」蘇貞昌、「衛福部長」陳時中、「農委會主委」陳吉仲、民進黨「立委」王定宇、吳思瑤、臺灣基進「立委」陳柏惟等7人,把進口的美國毒豬吃掉。
  • 1859年英美兩國,為了一頭豬,差點爆發戰爭?為了聖胡安群島罷了
    實際上他們背後是英國政府和美國政府之間的較量。一頭豬終於橫空出世,差點釀成大戰。英國的牧場公司,和美國的西部牛仔本來是井水不犯河水,你養你的牲畜,我種我的菜。可是在1859年,一頭豬衝出了牧場,跳入了農場大肆拱白菜。好菜都被豬給拱了,美國牛仔卡特拉看到這一幕,心裡當然非常不爽。
  • 美國無可奈何!1000萬頭豬實施安樂死,美農民崩潰自殺
    據美國哥倫比亞CBS廣播公司5月14日報導,據美國豬肉生產商委員會稱,由於肉類加工廠仍處於關閉狀態,農民將不得不在9月中旬前對多達1000萬頭豬實施安樂死。美國豬肉生產商委員會稱,每天約有17萬頭豬不能送到工廠,而且沒有足夠的空間容納這群動物。
  • 國民黨智庫質疑 美豬能換得臺美FTA嗎?
    臺灣政策研究基金會召集人林祖嘉14日在「開放美豬能換得臺美FTA嗎?」記者會上強調,如果未來在臺灣美豬的銷量如同韓國衝到20%至30%,養豬農每年農損將達150億新臺幣以上;另談判臺美FTA或BTA,臺灣將面對服務業的開放,美國可以來臺設醫院,律師及會計師可以來臺執業,臺灣備好了嗎?民進黨當局是否會事先充分和人民溝通?
  • 豬價又漲了!一頭豬的利潤竟超茅臺,地產大佬也跨界養豬
    農村農業部消息,截至昨日(12月7日)下午2點,全國農產品批發市場豬肉均價為42.2元/公斤,一夜回到解放前。豬價上漲,利好養豬企業。A股三家「養豬大戶」溫氏股份、牧原股份、新希望股價皆小幅上漲。其中,溫氏股份上漲幅度最高,昨日收盤漲2.88%。牧原股份更是在三季報中披露,每頭豬的利潤超過1700元,1頭豬的利潤超過1瓶茅臺的出廠價。
  • 老人燒紅燒肉成網紅,一年殺五百頭豬,網友排隊學手藝
    2017年4月24日,攝影師關注安徽大別山深處金寨縣古碑鎮一名名叫聞業權的老人,專燒紅燒肉供不應求,一年燒4000多碗消耗200多頭豬,蓋起一棟五層樓的故事,受到數千萬網友的追捧。這一年來,前往老人家學手藝的網友絡繹不絕,最高峰時老人一天要殺5頭豬才能滿足需求,家裡更是人頭攢動。
  • 「美臺」合作前路坎坷,美豬只是第一步
    導讀:根據媒體報導,對於開放美國豬肉進入臺灣市場,陸委會副主委林祖嘉對此表示,這只是美臺貿易跨出的第一步,在馬英九執政期間,相比美韓之間自由貿易協定,臺灣有很多短期內解決不了的自由開放阻礙,因此林祖嘉認為雙方真正會談之後,最少需要走5-6年或者更長時間的路
  • 為救一頭豬,貴州這名民警縱身跳進化糞池?理由是……
    為救一頭豬,貴州這名民警縱身跳進化糞池?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近日一段「民警為救一頭豬跳進化糞池
  • 一頭豬的自述,活著的意義究竟來源於什麼
    我坦白,我是一頭豬,或者說我的前生是一頭豬,從我投胎到豬圈的那一刻,我就有清晰的記憶,當然我豬圈的所以小夥伴,它們都有記憶,作為豬崽時期的我們都是非常快樂的,雖然快樂也是吃著豬食,住在著髒兮兮而又被蚊蟲叮咬泥濘不堪的豬圈,而快樂的原因就在於,我們還很年輕,距離被宰殺還有幾年的時間,
  • 我是一頭豬
    我是一頭豬我看你比豬還笨咧,我不是大笨豬,我是黑豬,但是和大笨豬的待遇也沒什麼兩樣,每天都在重複的工作,早上7點,主人給我下了指標,必須要把3斤草料吃完,對於我來說,最近因為運動量少,食慾有點懈怠,吃了兩斤半有點撐,嗝~
  • 現在養一頭豬的利潤是多少?不算不知道,一算嚇一跳!
    養一頭豬的利潤是多少?不算不知道,一算嚇一跳!對於養殖戶來說,由於不同時期的生豬價格不同,其養豬的利潤也是不同的。就拿2018年的豬價來說,那時候2018年4月份的生豬價格在5元左右,這樣的低價格下,養殖一頭生豬不僅沒有利潤,甚至還會有賠錢的可能。
  • 一頭豬一輩子不殺,能長多大?一起來看一看河南大爺養的「豬王」
    一頭豬一輩子不殺,能長多大?一起來看一看河南大爺養的「豬王」一頭豬一輩子不殺,到底能長多大?在河南,有位專業養豬的大爺,它養豬至少有幾十年的時間,在他的管理下,這些豬長得又肥又壯。再給小豬劃分好單獨的豬圈後,大爺對它好吃好喝的照顧,不僅如此,還會每天都給它加餐,在這種環境下,它的體型也遠高於普通豬,在短短幾年的時間內,又成為當地赫赫有名的豬王。
  • 成為火腿,是一頭豬最好的歸宿
    他一手掌勺,在大鍋沸水的邊緣寸步不離,每過兩分鐘,楊斌全就要搗一次鍋水,把結出的雜質舀出來,熊卜傑沒見過這麼認真的。 楊斌全看起來瘦削,講話卻是中氣十足,「我的鹽熬得好,比別人貴1元錢,一袋要賣6元,但買過的人都覺得值」。 說話時,楊斌全跨出幾步,抓了一把鹽回來。他舉到我的臉前,叫著:「你聞聞,你聞聞。」
  • 內蒙古籍戰士劉光子:抗美援朝戰爭中一個人俘虜了63名英軍
    韓戰爆發後,英國政府追隨美國出兵入侵朝鮮,第29旅作為首批參戰部隊於1950年11月到達朝鮮戰場。在志願軍的第三次戰役中,美第8集團軍遭受志願軍的沉衝打擊,被迫向三七線地區撤退。英29旅負責殿後掩護,結果在佛彌地被志願軍第50軍截斷退路,所屬皇家尤爾斯特來復槍團第1營大部及1個坦克中隊被殲滅。經過補充之後,英29旅衝上前線,向志願軍部隊展開反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