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宋露露
開欄語:人才引領未來,創新驅動發展。日前,我市首屆優秀創新創業人才團隊名單出爐。全市各人才團隊始終以高度負責的主人翁精神、昂揚向上的精神風貌和強烈的責任感,在各個領域施展才華,在各條戰線上建功立業,為建設實力大冶、美麗大冶、幸福大冶付出了辛勤努力,作出了突出貢獻,推動了各項事業蓬勃健康發展。 今起,本報推出《人才創新引領·優秀典型》專欄,圍繞我市「優秀人才創新引領支持計劃」,聚焦我市各行各業優秀人才團隊奮發有為的精神品質和團隊協作的強大魅力。 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有著近百年歷史的市人民醫院,著力推進人才發展戰略,穩步完善優勢學科——骨科的專業化建設,並採取一系列便民、利民措施,不斷提升患者的滿意度,成為我市醫療服務領域的新標杆。 骨科是醫院的龍頭科室 「我院創建於1949年,是大冶醫療衛生事業的發源地。1995年建立的骨科是醫院龍頭科室。」日前,記者在市人民醫院採訪骨科主任盧光輝時,他介紹了市人民醫院的歷史、特色及發展方向。 「在骨科歷任主任的不懈努力下,床位數從早期的15張躍升到如今200張。」盧光輝介紹,該團隊擁有核心成員7人,其中主任醫師3人,副主任醫師4人。從2015年開始,骨科分為4個科室,各科室強化人才培養和學科建設,創建脊柱外科團隊、關節外科團隊、膝關節運動醫學團隊、手外和顯微手科團隊4個團隊,骨科自此走上騰飛之路。 如今,該院骨科已成為黃石市重點骨科,並獲得2020年度大冶市「優秀人才創新引領支持計劃」臨床醫療領軍團隊。 盧光輝本人作為骨科醫生,在工作中不斷挑戰高風險、高難度脊柱外科手術,獲評首屆、第二屆「大冶名醫」。近三年來,他帶領團隊發表醫學論文4篇,在膝關節診治、關節鏡半月板韌帶修復、脊柱高位胸椎手術等方面實現了較大突破。每年開展脊椎、髖關節、膝關節等重點手術300例。2018年成功為百歲老人實施人工髖關節置換手術,2019年成功為血管病患者實施人工髖關節置換手術,臨床療效較好。 作為一名醫院骨科的管理者,他以強烈的使命感、責任感和緊迫感,為培養醫院人才梯隊和完善學科建設傾注了心力,將該院骨科打造成全省骨科學科建設最齊全、綜合實力最強的團隊。 團隊充滿進取奉獻精神 「手術17個小時,更換3批團隊醫生、15人輪流上手術臺,輸血12000毫升、隨時會發生心臟驟停……」從業30年,讓盧光輝記憶猶新的是這臺髂總靜脈栓塞患者的手術,骨科團隊15人奮戰17個小時,把這名年過古稀的患者從死神手中搶救回來。手術結束後,病人家屬對醫生們無比感激,盧光輝醫生團隊只是平靜地表示:「這是我們應該做的!」 經過不斷完善,該院脊柱外科團隊分設上頸椎創傷、長節段OPLL、脊柱感染、嚴重複雜脊柱脊髓損傷、嚴重椎管狹窄退變等亞專業組;關節外科團隊分設膝關節疾病、人工關節置換術、人工關節翻修術等亞專業組;膝關節/運動醫學團隊分設膝關節韌帶損傷、重建術後再斷裂、複雜髕骨脫位、肩關節習慣性脫位、肩袖損傷、髖關節撞擊症、盂唇損傷等亞專業組;手外/骨顯微手外科團隊分設斷肢(指)再植、游離足趾移植再造拇指、皮瓣移植、骨移植等亞專業組。各亞專業組手術量及手術技術在黃石市均處於領先水平,周邊地區患者時常慕名而來。 「自古以來,醫者仁心。不管任何時候,作為醫生,良好的醫德是關鍵,要時刻站在患者的角度考慮問題。」團隊成員、市人民醫院骨科主任醫生程良禮言辭鑿鑿。 據盧光輝介紹,為了攻克臨床複雜性難題,市人民醫院多個學科聯合邀請專家教授來醫院講學,該院骨科中級職稱醫生至少要外出學習一年才能上崗,高級職稱醫生也會定期外出學習新技術並帶回醫院實施。 「2020年,骨科門診量近4萬人次,住院患者達5千餘人次,手術量達4000餘臺次。」盧光輝介紹的這些數字,體現著骨科團隊的進取和奉獻。 育人引人打造精英團隊 「學科建設需要人才,我們始終把育人作為第一要務。科室醫生每年都要外出學習。」盧光輝說,在骨科30名醫生中,碩士近10人,其他均為本科學歷。科室每年從省醫科大學5+3學制畢業生及外省份211、985院校的優秀碩士生中,源源不斷地吸納「活水」和新鮮「血液」。 「在這樣一個積極向上、有能量的團隊裡面工作,我感到很幸運。」團隊成員楊文宇說道。 「骨科每個亞專科,都是年輕醫生在某個領域做出成績後,科室根據亞專業劃分指導意見,評價其在1-3年間的手術量才確定建立。」 盧光輝說,科室並未給這些亞專業之間劃定絕對的分界線,允許各個亞專業立足主業去涉足其他領域。隨著主業逐漸紮實和深入,副業遂逐漸放棄,各專業之間形成了相互支持、相互補臺的良性發展模式。 盧光輝表示,該院骨科與國內其他知名醫院相比尚有一些短板,在學科建設中還需不斷摸索,努力縮短差距。今後,該院將著力培養高層次創造性人才,助力學科建設更上一個新臺階。
【來源:今日大冶】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