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減肥,我們自然而然都會想到跑步,似乎跑步已經成了萬能運動,從健身房的跑步機上便可見一斑,不管器械區多麼渺無人煙,跑步機上永遠是座無虛席。
跑步的好處相信大家都知道,通過花費45分鐘到一個半鐘左右的時間進行有氧跑步運動,長期堅持下來,確實能夠使身材變好,體重下降,心肺功能加強。隨著馬拉松的盛行,跑步已經成為國民運動。
但大家有沒有想過一個問題,是否每個人都有如此充足的時間進行鍛鍊呢?要知道在現代社會,花費一個鐘的時間進行跑步時間成本非常高。在這種氛圍下跳繩項目脫穎而出,它高效的運動時間以及運動效果成正比,非常受人歡迎。
相信大家小時候或多或少都跳過繩,那種感覺不知道你是否還記得,只需手上握著一條繩子,利用極小的佔地空間,進行高效的運動,簡單方便,並且減肥效果非常好,接下來小編給大家介紹跳繩相比於跑步的五個優點。
1 相比跑步,大大縮短運動時長
如果說長時間的慢跑是一項中低強度的運動項目,那麼跳繩則是一項中高強度等級的訓練,跑步30分鐘的效果,跳繩5分鐘即可出現,不僅縮短運動時間,還大大減少因長時間有氧帶來的肌肉流失,有效提高基礎代謝,持續燃脂效果更佳。
2 相比跑步,佔用空間不大
一場一小時的長跑鍛鍊,需要較大的空間以及舒適的環境,如果在戶外還受天氣氣候影響,而跳繩沒有這種擔憂,在家裡隨便一個角落都可以,不管室內室外都能完美進行,只要手上有跳繩,就可來一場10分鐘的跳繩運動,可謂居家必備訓練項目。
3 相比跑步,高效提升心肺功能
跑步帶來的心肺功能提升,需要一個持續的爬坡過程,整體較為緩慢,而跳繩運動較為激烈,迫使身體各部位肌肉通力協作完成,因此時間短見效快,並且由於跳繩屬於全身性運動,還有助於身體協調能力以及體能的提升。
4 相比跑步,膝蓋受傷概率較低
應該說,在動作正確的前提下,跑步以及跳繩都不會對膝蓋造成較大傷害。但是我們能經常聽到,某些人因為長期跑步導致膝蓋半月板受傷或者直接膝蓋壞死,而跳繩帶來的風險較小,當然,如果體重基數較大的朋友,建議不要採用跑步或跳繩項目。
怎樣減少因跳繩導致的膝蓋受傷風險呢?如果在跳繩過程中,跳起時雙腳屈膝角度過大,在下落時直接觸碰地板,這時候對膝蓋傷害比較大;
但是如果利用腳底前腳掌位置直接跳起,膝蓋保持微屈儘量不動,那麼對膝蓋傷害基本為零,長期訓練還有助於保護膝蓋韌帶,改善膝關節靈活性。
如果跳繩堅持了一段時間覺得枯燥乏味,那麼也可以適當利用一些變式跳繩,增強跳繩趣味性,提高身體適應性,還能在跳繩中找到健身的樂趣,讓你享受跳繩,喜歡跳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