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海無邊,回頭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1.《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也稱為《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簡稱《般若心經》或《心經》。是般若經系列中一部言簡義豐、博大精深、提綱挈領、極為重要的經典,為大乘佛教出家及在家佛教徒日常背誦的佛經。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人生在世如身處荊棘之中,心不動,人不妄動,不動則不傷;如心動則人妄動,傷其身痛其骨,於是體會到世間諸般痛苦。
2.華嚴經,全稱《大方廣佛華嚴經》。大乘佛教主要經典,華嚴宗的立宗之經。
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
我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嗔痴,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懺悔。
不貪一切生死境界,應莊嚴心城。
人生八苦:生,老,病,死,愛別離,怨長久,求不得,放不下。
3.妙法蓮華經,簡稱《法華經》。《妙法蓮華經》是佛陀釋迦牟尼晚年說教,宣講內容至高無上,明示不分貧富貴賤、人人皆可成佛。
我觀一切, 普皆平等, 無有彼此、 愛憎之心。
三界無安,猶如火宅。眾苦充滿,甚可怖畏。
佛曰:「不可說」
4.《金剛經》是佛教重要經典。鳩摩羅什所譯。全名為《金剛般若(bōrě)波羅蜜經》,唐玄奘譯本則為《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5.無量壽經,全稱《佛說無量壽經》經中介紹了阿彌陀佛(無量壽佛)接引眾生的大願、極樂世界的美好景象,以及娑婆世界的汙穢不堪等內容
慧眼見真,能度彼岸。
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
6.《楞伽經》全稱《楞伽阿跋多羅寶經》,亦稱《入楞伽經》、《大乘入楞伽經》。
愛河乾枯。令汝解脫。
一剎那間,妄念俱滅,若識自性,一悟即至佛地。
7.《圓覺經》是佛教大乘經典。是唐、宋、明以來教(賢首、天台)、禪各宗盛行講習的經典。全經一般分作序、正、流通三分。
我身本不有, 憎愛何由生?
雖現塵勞,心恆清淨。
知幻即離,不作方便;離幻即覺,亦無漸次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8.《五燈會元》中國佛教禪宗史書
雨後始知山色翠,事難方見丈夫心。
甘草自來甜,黃連依舊苦。
家貧猶自可,路貧愁殺人。
因風吹火,用力不多。
動弦別曲,葉落知秋。舉一明三,目機銖兩。
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
9.《地藏經》,又稱《地藏菩薩本願經》、《地藏本願經》、《地藏本行經》、《地藏本誓力經》。經中記載了釋迦牟尼佛在忉利天宮(欲界六天的第二層天),為母親摩耶夫人說法。
惡習結業,善習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