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松仙子 — 黃大仙

2021-12-12 風水師正圓子

黃初平(約328—約386),後世稱為黃大仙,是漢族民間信仰之一。著名道教神仙,出生於浙江省金華蘭溪黃湓村,18歲開始修道,得道後易名赤初平,號黃大仙,故號稱「赤松仙子」。漢族民間流傳其法力高強,能夠點石成金。傳說因為煉丹得道、羽化登天,而且以「藥方」度人成仙,得到人們的信仰和崇祀。

1915年,道士梁仁庵等人從廣東西樵山普慶祖壇奉接赤松仙子寶像來港。最初,他在灣仔開壇闡教,奉拜赤松仙子。1921年,他們經過仙人指點,選擇了九龍獅山下竹園村的龍翔道建祠,園名「嗇色」,壇號「普宜」。「嗇」有少費、慳吝的意思;「色」則解作「所好之物」、「有欲之類」。因此,「嗇色」二字實有愛精神、致虛靜、省思慮、寡情慾的要義,包含導人悟道修真的意思。

初期的黃大仙祠,只為道侶私人修道場所,及至1956年,祠門正式開放給公眾人士入內參拜,自此,信眾漸多,香火日漸鼎盛。經過數十年的悉心經營,現在的黃大仙廟金璧輝煌,建築雄偉,成為港九著名廟宇之一,它的建築布局是按照1937年在黃大仙殿前佔卦的結果並嚴格根據五行八卦原理設計而成的:大殿左側建有火形盂香亭,院落中間建有象徵土形的「朝佛」壁照,西邊建有金形的鸞臺,在屬木的經堂正前方,建有玉液池以配合五行中的水。至此,五行俱備。

1.如果您有具體的問題想要求教,

可以加正圓子的私人微信:59285203

2.點擊下面的「閱讀原文」,

關注正圓子的微博。

相關焦點

  • 夏日時節的金華赤松黃大仙宮
    我是無神論者,去赤松黃大仙宮,也僅僅只是走馬觀花,權當了解,就像讀書,讀得怎麼樣不知道,讀沒讀進去不知道,理解得有多深刻也不知道,就是讀了,或許只記得大概。赤松黃大仙宮人不多,道路修得不錯,可以直接開車上去。而且還有免費的停車場。當然,義烏的德勝巖我已經好兩三年沒去過了,也不知道現在是否有了停車場,只是能深刻的感受到,義烏的德勝巖人比赤松黃大仙宮多。
  • 僑浙好地方(7)丨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金華赤松黃大仙文化國際交流中心
    《僑浙好地方|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金華赤松黃大仙文化國際交流中心》金華赤松黃大仙宮始建於晉代,
  • 香港「黃大仙祠」初印象
    在香港,我去了黃大仙區,黃大仙區有個黃大仙祠,供奉的是赤松仙子黃初平。但黃大仙祠裡有個三聖堂,供奉的卻是呂祖(呂洞賓)、觀音和關帝,並掛有萬世師表孔子的畫像。在這裡,道神、佛神、人神坐在了一起,共同接受各種宗教信徒的朝拜,這是香港特有的文化。
  • 道教神仙 | 容易被誤解的神仙之—「赤松黃大仙」!
    說到黃大仙,住在嶺南地區的人幾乎都聽過他的鼎鼎大名。黃大仙信仰在港澳臺、東南亞等地流傳甚廣。今得道升仙地建有浙江金華黃大仙祖宮,廣州和香港等地建有黃大仙祠;香港亦有為紀念他設立的黃大仙區。黃大仙是道教眾多神仙中的一員,流傳甚廣的眾多傳說,為這位神人也蒙上了層層神秘面紗。黃大仙究竟為何方神聖?他就是我們民間傳說「五大仙」當中的「黃鼠狼」嗎?
  • 香港黃大仙祠
    香港黃大仙祠肖介漢香港黃大仙祠,又名嗇色園,坐落於九龍半島獅子山南麓高聳的市民住宅和華廈之間,是香港香火最旺的廟宇之一,金碧輝煌,氣勢雄偉,極富中國傳統寺廟建築特色。祠裡主要供奉東晉時南中國道教著名神祇黃大仙。據說,黃大仙原名黃初平,於公元328年(晉朝)出生在一個貧苦家庭。
  • 帝玖團建 | 赤松黃大仙旅遊景區活動
    趁著這樣一個陽光燦爛的日子,此次團建活動我們選擇在【黃大仙旅遊風景區】舉行,在這裡我們可以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呼吸新鮮空氣的同時還可以鍛鍊身心健康。2020年帝玖黃大仙旅遊風景區團建活動完美落幕,感謝所有小夥伴的積極參與,相信在以後的工作中,大家能夠更加團結協作,再接再勵,共同把公司發展得更好!同時祝願帝玖全體員工與客戶朋友們聖誕節快樂!團建結束大家共進晚餐同時為我們12月壽星們送上祝福!
  • 黃大仙祠——廣州景點
    黃大仙祠,位於廣東省廣州市的花地村,是廣州著名的宗教勝地之一,對廣州及珠江三角洲以至港澳各地有極大的影響。
  • 有求必應,黃大仙祠,中國兩大黃大仙祠之一,集儒釋道三家於一身
    在中國,有兩個黃大仙祠,一個在廣州,一個就在香港。黃大仙祠又名嗇色園,始建於1921年,是香港最著名的廟宇之一,祠內供奉著的黃大仙相傳「有求必應」,在香港享有盛名。在每年農曆年底及正月初一至十五,還會有大量善信前來這裡,所有黃大仙的弟子會在正午時分聚集於祠內的主殿參與祭祀。來黃大仙祠拜祭主要以五種物品為主,即:香燭、鮮花、紙燈、清水、生果。香港人相信只要獻上這五樣東西,便能得到黃大仙的注意,祈求所願必能實現。遊客一般都是從黃大仙大殿開始祭拜,其餘供奉諸神的殿堂都比較小,香火比黃大仙殿弱很多。
  • 香港的黃大仙,原來大有來頭!
    香港有個地鐵站叫黃大仙。黃大仙站附近有個黃大仙祠。每天黃大仙香火不斷,說起黃大仙,香港不僅無人不知,而且還有著百萬信徒。香港的黃大仙祠黃大仙祠,全稱赤松黃大仙祠或嗇色園黃大仙祠,是香港的一座著名廟宇,位於九龍東黃大仙,佔地約18000平方米。
  • 【有求必應】西樵黃大仙祠農曆新年活動 好禮贈有緣人
    新年即將到來,西樵黃大仙祠為各位善信準備了多場祈福活動,還有豐富禮品送贈有緣人,讓新的一年萬事如意,心想事成。
  • 蘇州話筆談「赤松」
    在凡間的履歷是這樣的:出生在東晉時期,真名叫「黃初平」就是那位在東南沿海地區直至港澳都擁有不少信眾的「黃大仙」。據說引領他走上成仙道路的一位道士是上古「赤松子」的化身,因此他也自號「赤松子」。這就有點繞了,看不出傳承的由來,直接頂替了師傅的頭銜,分不清孰先孰後,因此造成了很多說明文裡將兩位仙人的事跡「冬瓜纏到茄門裡」。
  • 海內外黃氏同胞共同的家族紐帶——黃大仙祠
    讓我們攜手同行,弘揚黃氏文化,共建家族文明!
  • 香港的黃大仙祠竟由它南遷而成?芳村上的「藥仙」故事
    其實,很多人都不知道,黃大仙是在廣州成名的,而香港的黃大仙祠也是由茶滘轄內的黃大仙祠南遷而成的。1930年前後,陳濟棠夫人莫秀英在花地長林園建了新的黃大仙祠,「贈醫施藥」的傳統再一次得以重現。在新黃大仙祠內,中醫、配藥及解籤等領域均有專人管理,廣州一些樂善好施者常給該廟贈衣贈藥。在瘟疫流行時,新黃大仙祠廣散中草藥,幫助了不少人脫離病痛。
  • 黃大仙信仰的文化內涵!
    據考最早記錄此事的是東晉葛洪的《神仙傳》,而後在唐孟松年的《仙苑編珠》、宋樂史的《太平寰宇記》、宋倪守約的《赤松山志》中都載有牧羊人「叱石成羊」的故事。《中國文物圖注》中也有關於「叱石成羊」的記載。一直以來,「叱石成羊」的傳說,不僅盛於民間,還是我國神仙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有史料記載,古代我國的許多帝王對黃大仙都要頂禮膜拜。金華牧羊兒「叱石成羊」的典故,歷來也受到文人墨客的青睞。
  • 真實靈異事件:黃大仙討卦
    在我國東南沿海,尤其在港澳地區人們普遍信仰一位神仙:黃大仙。
  • 黃大仙頭柱香活動取消,香港新年少了一大熱門話題!
    一系列傳統賀年活動陸續公布最新安排,當中農曆年三十晚黃大仙祠上頭炷香活動將會取消。香港黃大仙祠又名嗇色園,是香港九龍有名的勝跡之一,是香港最著名的廟宇之一,在本港及海外享負盛名。黃大仙又名赤松仙子,以行醫濟世為懷而廣為人知。相傳祠內所供奉的黃大仙是「有求必應」的。
  • 【尋瑤草】深沉的力量,歐洲赤松
    幾個世紀以來,強固的歐洲赤松一直被視為很有價值的建築木材,也曾是最受歡迎的船舶桅杆的制材。北美印第安人使用歐洲赤松幼枝來預防壞血病,並在棚屋內燃燒松枝以淨化靈魂,同時跟阿爾卑斯山附近的居民一樣,他們會用乾燥的松針來填充床墊,這樣也有助於改善風溼病。
  • 香港黃大仙旅遊景點大全 香港黃大仙區自助遊攻略
    鑽石山位於黃大仙以東,慈雲山以南,牛池灣以西,新蒲崗以北,主要是一個住宅區。景點有好萊塢廣場(東九龍最大型購物商場之一)、志蓮淨苑(包括安老院、大禮堂、露天劇場、佛寺建築群、公園以及一所特別技能訓練中學等。)、鳳德公園(分成五個主題區:水簾洞、五指山、火焰山、水晶宮和花果山。)、斧山公園、南蓮園池、斧山道運動場等。
  • 黃大仙祠八月初一祈福道場現開放登記,黃大仙有求必應,請抓緊時間報名.
    黃大仙本命黃初平,浙江金華人士,東晉著名高道,相傳幼年牧羊時被神仙點化,入山修道四十餘年,之後又點化其兄黃初起,二人最終得道成仙。此後遊歷人間,多有神跡,清末廣州道侶請旨於花地修建黃大仙祠,自此黃大仙信仰開始以芳村黃大仙祠為中心,廣泛傳播開來,因花地黃大仙祠是黃大仙本人親自降旨擇地修建的道教宮觀,所以百餘年來此地有求必應。      黃大仙祠秉承黃大仙普濟勸善,弘教利生的理念,每月初一十五以及各神仙誕期都會在祠內舉行祈福轉運道場,為十方信眾上表迎祥,接福納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