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經營水平的提高和生產的需要,嫁接繁殖已被逐步用來培育油桐的新品種。如用三年桐與千年桐嫁接,可減免三年桐的枯萎病;用千年桐的雌祩或雄株作接穗與千年桐嫁接,可保證獲得雌祩或雄株,達到人為控制雌、雄祩數量的目的。所以油桐的嫁接繁殖在生產實踐中是有意義的,特作如下介紹1砧木根據嫁接的目的,選擇健壯、適應性強、抗病蟲宮,徑粗在2釐米左右的一至二年生植祩作砧木。
年齡太大,徑粗太小其嫁接後的成活率低。砧木可在苗圃內培育,嫁接好後再出栽,或是在造林地上培育進行嫁接2接穗視嫁接的目的選取。如培育優良品種,則要選擇豐產、含油量高、抗病蟲害、適應性強的品種作為採穗母樹。採取茁壯飽滿,在樹冠中部外層的一年生腋芽枝條作為接穗,最好當日採穗當日嫁接。在保存好的情況下,採穗在十天之內嫁接,成活率還很高。3嫁接季節以春秋二季為好,這時嫁接成活率最高。般從樹液流動起至生長停止都可以嫁接。
氣溫和溼度是影響嫁接成活率的主孌因素,所以各地可根據當地的氣侯待點,逃擇最合適的嫁接時間。4.嫁接方法油桐嫁接容易成活,一般釆用方塊芽接(補接)、劈頭接、插皮接等果樹嫁接方法。油桐進行嫁接後的半月內,應經常檢查成活情況,對死亡的植株進行再嫁接υ已成活的植株,將綑紮的塑料薄膜帶或其他綑紮物解除,以免影響生長。最重要的是除芽工作,經常除去砧木上的萌芽,否則會影響接穗的生長,甚至死亡桐果成熟,以變色轉黑、果皮發軟、一捅即落為準。
成熟的桐果,會自然落下,不需採摘。桐果成熟的時間,我省各地很不一致,早熟品種在九月中旬開始成熟下落,晚熟品種可延至十一月。同品種,低海拔地區的比高海拔地區的先成熟,氣候熱的地區比氣候涼的地區先成熟,一般在霜降節令(九月下旬至十月中旬)先後成熟。收回的桐果,最好及時剝子(一百市斤鮮果,一般可出幹籽二十至三十市斤),堆放發熱會降低出油率,並且使桐油的酸價增高,降低質量。堆放過久,果皮幹硬,增加剝子的困難。
剝出的鮮籽,含水量很高,常達25%左右,因此,必需及時曬晾,使之乾燥,以便存放留種的桐子應分品種單獨處理,不能烘烤,也不要曝曬,曝曬常使種殼炸裂破碎,高溫下,種仁中的油脂容易變質,降低種子的發芽力。氣幹後的種子應放在通風、涼爽、乾燥的地方,經常檢查,避免發熱、發黴油桐種仁含油率一般在50%以上,最高可達70%,幹耔含油率一般在40%左右,幹籽出油率28-33%。桐子榨油,分生榨、熟榨兩種。生榨用生桐子或桐仁直接壓榨,出油率較低,一般只達25%左右。熟榨是將桐籽(桐仁)粉碎先經過汽蒸或炒熟,然後再進行壓榨。
為提高出油率,般熟榨均榨二次,即將第一次榨後的桐餅粉碎後用汽蒸再榨第二次(可出油6—7%)。熟榨出油率可達30%左右。當年的桐籽應及時榨油,以春季前後榨油出油率最高,經過次年夏季高溫,出油率便逐漸下降,隔年桐子出油率更低。病蟲害對桐樹危害很大,不僅使油桐減產,嚴重時毀滅桐林。對桐樹的病蟲害,應貫徹以防為主的原則,加強林區撫育管理,消滅林地雜草,保持林區清潔,以清除害蟲越冬場所,減少發病和傳染,病蟲一經出現,要治早治小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