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張藝興,印象中的標籤就是「歸國四子」、「頂流」、「《極限挑戰》」,又或許是一個歌手、演員、舞者,更是大家口中的全能藝人,舞臺上耀眼的明星,觸不可及。
如果說舞臺上的他遙不可及,那麼之前參加的那檔真人秀節目,相對而言算是比較近距離了解張藝興的一個平臺。
也因此張藝興受到了男人幫的喜愛,成為團寵,「小綿羊」張藝興的名號由此產生,不僅是因為年紀最小,也是因為性格才得到哥哥們的偏愛,總之就是大男孩一個。
一檔姜思達主持的《僅三天可見》卻讓大眾看到了不一樣的張藝興,才發現原來張藝興是這樣的。
不夠自信
其實在《僅三天可見》的採訪中,能夠看出來,舞臺上一顆璀璨的明星,生活中是那麼的不自信。
比如說自己喜歡一個女生,就算喜歡那個女生,聊了兩句就沒下文了,從自己喜歡到把「我喜歡你」說出來好難。
用姜思達的話說:「憑藉你,你要真喜歡誰,你把它講出來,這個事應該沒啥難度吧?」
可是張藝興說可能就是沒自信吧,「你也把它這東西想太容易了吧?」還自嘲說自己性格無趣,不適合談戀愛。
談過氣
面對姜思達問「覺得自己幸運嗎」的問題, 張藝興回答「幸運啊,非常幸運。」
姜問:「你害怕過這份幸運溜走嗎?」
這應該是很多娛樂圈明星都害怕的事,過氣,害怕自己不紅。
但張藝興很坦然的回答:「應該已經溜的差不多了吧,還能抓住點尾巴。」
張藝興接著說:「我覺得我的演藝生活就像煙花、煙火,大家會記得在哪裡看到過煙花,但不會記得這個煙花到底長什麼模樣。」
面對如今流量的更新換代,不得不說張藝興是清醒的,所以自己一直在不斷的努力,努力的做出作品,來改變這個現狀。
在張藝興自己看來,他也承認自己的人氣在走下坡路,但有一點,自己不會焦慮。
努力努力再努力
有句很勵志的語錄叫「努力到無能為力,拼搏到感動自己」,懶懶覺得這句話再適合不過張藝興了,因為他太拼了。
很多人認識張藝興是因為《極限挑戰》,可是他自己卻是屬於舞臺的,是屬於音樂的,採訪期間任何話題都不能吸引他,除了音樂,哪怕已經很累。
因為在說到「音樂」兩個字的時候,張藝興的眼睛裡是有光的,因為這是他的熱愛。
在演唱會結束後,姜思達告訴張藝興聽完之後「很好」,張藝興止不住心裡的開心「太好了,我現在很努力很用心地做音樂的。」
自己真的是起早貪黑的做音樂,聽得出來那是一種由衷的微笑,是一種被別人認可時候的開心。
張藝興接著問:「如果你要是作為買票的觀眾,來看這個演唱會,你會覺得值嗎?」
姜思達回答:「我會買在第一排。」
也許是對自己的要求真的太高,又或是從心底裡冒出來一種莫名的不自信,張藝興還要反覆問:「你們說點實話。」
姜:「特別好!」
張:「真的嗎?」
姜:「真的。」
真心想說,如果張藝興本人再不確定「值不值得」這件事,可以看看你採訪時網友們滿屏發的彈幕就知道了,「太值了,一票難求。」
而且張藝興對於音樂的執著並非說說而已,他在採訪期間也問過在場的姜思達和工作人員:「你們在沒有見到我之前,你們覺得我的音樂都是自己做的嗎,說實話?」
當然大部分人認為張藝興可以不用自己做,因為會有專門的人或者團隊做。
比如《NAMANANA》,編曲就是張藝興自己做的,所以有時候熱愛真的不是說說而已。
有人說,娛樂圈的明星,小紅靠捧,大紅靠命,因為除了努力,還有機遇,但機遇往往是可遇不可求的,那麼對於自己來說唯一能做好的就是不斷的努力。
所以在被姜思達問到是否焦慮時,張藝興說:「不焦慮,我希望帶來更多好的作品給大家,如果人氣也下降了,作品也不行了,各方面都不好了,那結果就byebye。」
所以很難能可貴的是,張藝興知道自己要什麼,並且知道怎麼做。
就像張藝興自己說的:「真正好的,大眾也真的會喜歡,這是一個大浪淘沙的過程。」所以,誰能保證自己能紅一輩子,但真正努力的人,終歸運氣也不會太差。
正是因為張藝興對娛樂圈流量不斷更新換代的危機感,所以自己平時也不太敢休息,因為心裡會有恐懼,莫名的恐懼。
他說:「不管是舞蹈也好,還是看書也好,讀書也好,聽書也好,我每天都要逼自己去學東西。」
就是一種自我危機感,才成就了張藝興的今天,從一個男孩到慢慢有著自己想法的男人,就如自己所有,「男人至死是少年」,這樣努力的張藝興還會擔心沒人喜歡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