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對「心理帳戶」,寫出爆款文案

2020-12-23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心理帳戶是指人們會把個體或家庭對經濟行為進行分類、預算及評估的過程,在寫文案的過程中用好「心理帳戶」,能讓客戶改變對你的產品認知,提高下單轉化率。

之前分享了一個我購物的一次經歷,花了2000元卻學到20000元的精髓。發現了好銷售(文案)和普通銷售(文案)之間的差別。

高級銷售(文案)眼裡不僅有「賣」,更懂得消費者心理,更有「人」。

我們要繼續說,最後一個高級銷售使用的賣貨文案技巧:心理帳戶,讀懂吃透,會快速打通賣貨文案的任督二脈。

要先選對」心理帳戶「,你的賣貨文案才能讓讓用戶不停買買買。

「心理帳戶「到底是什麼?

首先,我們看一個分分鐘發生在生活中的案例,幫助理解:

比如,我會把自己每個月的副業收入進行分配預算:

2000用來吃飯、探店(生活帳戶)2500用來線下培訓、約見、買書、興趣愛好(自我增值帳戶)1000用來娛樂、休閒(娛樂帳戶)1500用來親子時光(親子帳戶)3000用來給父母(親情帳戶)……這種把花費在心理上劃分到不同的帳戶裡的行為,就是我們所說的心理帳戶預算。

另外還有一些帳戶:比如,工資劃歸到「勞動所得帳戶」之中,把年終獎放到「獎勵帳戶」中,把買彩票贏來的錢放到「幸運帳戶」……

心理帳戶也被稱為心理分帳、心理核算,它是由由美國芝加哥大學行為科學教授理察·薩勒提出的概念,它是指人們會把是個體或家庭對經濟行為進行分類、預算及評估的過程。

用戶的消費行為是可以被「心理帳戶」引導的,同樣的行為在這個心理帳戶下不會發生,卻會在另一個心理帳戶下作出。

例如:

小A買彩票贏了10000元,回家後,他請朋友們大吃一頓,還開了一瓶3000元的紅酒。

如果換做是辛辛苦苦掙來的「勞動所得」,小A不會買這麼貴的紅酒,之所以他會有這樣的行為,是因為小A把這次的收益第一時間存入了「幸運帳戶」,人們對待幸運帳戶總是更隨意,等這筆意外之財花完後這種行為會停止。

同樣是屬於自己的10000塊,如果換做辛苦所得的工資,小A則精打細算。

由此可見,在顧客心裡,對一件商品價格的感受會隨著所歸屬「心理帳戶」的不同而發生變化。

那麼,在文案寫作中怎麼巧用「心理帳戶」,改變他人對你或你的產品認知,提高下單轉化率?

01 努力引導消費者轉變「心理帳戶

從之前提到的頂級銷售對我說服的話術案例入手:

「妹兒,我覺得給哥嫂家孩子也可以帶一件,咱媽媽(注意:此處開始轉移我的心理帳戶)帶孫子(我侄兒)累,省的出去給孩子買衣服。而且讓你媽媽當著你哥嫂面送給孫子,這麼好看,你嫂子看了肯定覺得自己婆婆有眼光。現在很多婆媳關係都緊張(注意:此處說出用戶痛點問題一),你出門在外,也不能陪在身邊(注意:此處說出用戶痛點問題二),送這款衣服一來不僅盡了孝心,還可以替她老人家排憂解難(注意:此處說出購買後的用戶好處,用到FBA說服法則)。」

她如果像初級銷售那樣,只介紹產品,相當於她把這件衣服只放到了我的生活帳戶裡。

對於我而言,生活帳戶預算有限,並且消費頻次會更高,每一筆消費的決策會更慎重,而這件衣服最後就會變成一件可以隨時被替換的備選。

但是,她說到了「每家一個孩子」、「不能陪在爸媽身邊」、「給媽媽盡孝心」,她高明地把產品悄悄地挪到了我的親情帳戶中,佔用的就是我情感維繫帳戶裡的預算,預算不僅更多,更重要的是購買行為會更不理性,成交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這裡衣服價格高也會從缺點變成「給孩子最好的」「給爸媽盡孝心」的優點,議價的空間被抬高,最後我在高級銷售這裡成交,而最後的金額遠超我的購物預算。

這就是巧妙轉變「心理帳戶」的魔力。

找到對方預算最高的心理帳戶,也擁有就是對用戶「換位思考」的能力,就是賣貨文案中的高手了~

如果是寫一個食品文案,你要怎麼做?

很簡單,這就看你賣的食品賣貨文案切入點是放在消費者的哪個心理帳戶裡。

如果只單純講它好吃不貴,那它只是一個食品,消費者這個月對於零食的預算只有200塊錢,那麼他最多也只能花20塊錢買你的產品,價格因素、身材因素都會是消費者的決策成本,無形中增加很多下單阻礙。

但如果消費者把你的食品放在情感維繫帳戶裡,他過節送女朋友、送客戶、送家人。這個時候,對他來說,你的產品就跳出可有可無的零食範疇,佔用了他的情感維繫帳戶預算。

情感維繫帳戶,不僅預算更多,下單決策成本更少,因為一年只一次的「非理性消費」,即便賣得很貴也可以被輕鬆接受。

記住,消費者的「情感維繫帳戶」最容易被激發購買慾望,因為人們對於情感的投入更感性,金額往往多於日常生活中開銷。比如結婚紀念日、生日、情人節等,都是人們維繫情感的重要節日。

所以,很多商家會把握機會營造節日氣氛,將人們的「生活帳戶」轉移至「情感帳戶」。

02 增加消費者「心理帳戶」的預算金額

我們常常會為不同消費支出帳戶,設置心理預算金額,比如上面我提到的,吃飯2000元,娛樂1000元,如果超過預算會傾向於關閉這個帳戶的消費。

那文案怎麼做到擴大消費者的心理帳戶預算金額?

先舉個例子:

教授拿著一本雜誌的定價表讓學生們做選擇,定價表的內容是電子版56美元、印刷版120美元、電子版加印刷版125美元。

80%的學生選擇了最後一種。

而當教授去掉中間項,只有電子版56美元、電子版加印刷版125美元,重新提問時,情況則發生了很大變化——

大部分人選擇了電子版。

很顯然,消費者對於一本雜誌的心理預算可能只有56美元,無論是電子版還是印刷版,然而改變定價策略以後,消費者的選擇就會發生改變。

這種策略在心理學上,就做「錨定效應」。

錨定效應的本質就是:那個價格便宜的目標銷售產品的出現相當於往用戶的價值評判體系當中放了一個參照物,這個參照物在用戶的心中就形成了「價格錨點」。

讓那個陪襯的對比商品,相對而言的性價比顯得沒那麼高,就被比下去了,誘使你做出「佔了便宜的感覺的」購買決策。

正如賈伯斯所說,顧客不是要佔便宜,而是要一種佔了便宜的感覺。

所以,「心理帳戶」配合「錨定效應」,在說服消費心理上可以釋放更大的魔力,錨點的心理作用也遠不止在價格的一個方面。

03 巧用價格策略,改變用戶心理感知

「心理帳戶」被認為是一種認知錯覺,我們分享過的「比例偏見」就是典型的代表。

比如,一本39的書,如果打5折你會感覺非常便宜;但如果價值1000萬的房子,與其說打98折,不如說優惠20萬元。

對於價格高的商品,突出優惠的金額會讓消費者覺得更便宜,而對於低價商品,優惠後的價格則會讓消費者覺得更便宜。

所以,「心理帳戶」幫我們解釋了——

為什麼賣貨文案寫情感故事會讓更多人花499元買一個口紅?

因為它調用了消費者情感帳戶。

為什麼很多課程從解決個人成長的焦慮切入,會讓課程下單轉化率提高30%?

因為它調用了消費者自我增值帳戶。

為什麼定價時將總體價格平攤在每一天中,會增加下單轉化率?

因為平攤降低了生活帳戶消費決策成本。

產品還是那個產品,文案卻可以是不同的文案。

面對同一個產品,我們文案要做到,要麼儘可能多的打開用戶的心理帳戶,要麼增加心理帳戶的預算金額,要麼巧用價格策略。

以上~

你學會了嗎?

作者:郭小喵er,人稱喵大大

本文由 @郭小喵er 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

相關焦點

  • 文案‖ 18個文案編寫方式,讓你輕鬆寫出爆款文案
    比如關鍵明老師的《爆款文案》,通過18種文案寫法介紹了如何把文案變成印鈔機的4步法——從好奇-欲望-信任-下單分別做了詳細闡述,瞄準的就是實打實的爆款賣貨文案,非常具有借鑑意義。如何寫出一個精彩的實用錦囊式標題?主要2步。第1步寫出讀者的苦惱:你的讀者有哪些普遍存在的苦惱,找出來寫在標題裡,說得越具體越好。不要寫身材發福,而要寫肚子一圈肉。
  • 寫文案如何改變客戶的「心理帳戶」,讓客戶自動交錢
    4、偷換心理帳戶:159元說貴不貴,但也沒有達到可以不眨眼就付費的閾值,所以,她這時候,就把159換成了一頓麥當勞。 我一想,不就少吃一頓麥當勞嗎?那種垃圾食品不吃也好,就感覺很便宜!
  • 麥哥說電商:玩轉3大營銷效應,你也能寫出爆款文案
    好的文案,讓人眼前一亮,好的廣告文案,能夠吸引更多的流量,促進轉化率。那麼,寫出爆款文案,需要點營銷思維,掌握些營銷效應。二、超限效應1、概念刺激過多、過強和作用時間過久而引起心理極不耐煩或反抗的心理現象,稱之為「超限效應」。2、應用「物極必反」,一旦超出這個範圍,就適得其反。在我們的視頻創作的腳本文案中經常會用到。
  • 文案小白寫出10萬+爆款文的10個萬能句式
    前面一句是《親愛的客棧》中的文案,而後面兩句則是網友仿照寫的文案。這個句式,先是直白的表義,再是婉轉的抒情,非常有共情力。 很多時候,我們寫文案想追求一個意象,而比喻句的文案句式,就能很好的幫我們做到。 04、不是...,而是...
  • 學會一招營銷心理學之心理帳戶
    歸結於每個人都有一個專屬的心理帳戶。就像每個人都擁有多個銀行帳戶,有工資的帳戶,有投資的帳戶,有消費的帳戶。而心理帳戶,就是指我們會把錢分門別類地放在我們的心理帳戶。我們會將金錢的來源,以及金錢的花費進行心理分類,將金錢放在相對應的心理帳戶。
  • 運用心理學法則寫出好文案:像天使一樣寫作,像魔鬼一樣銷售
    「你以為身上的衣服,是按你自己的意思選出來的? 你覺得穿這件衣服是你自己選擇的,但實際上不是這樣。 你穿的衣服實際上就是這間屋子裡的人,替你選的。」米蘭達是時尚界的「女王」,她的話揭露了行業核心真相。任何行業都有「頭部話語權」,他們是風向標,也是制定規則的人。
  • 丁真登央視獲連線專訪,新媒體人如何快速抓住熱點,寫出爆款文章
    其實,在丁真從走紅到成為理塘縣旅遊大使的背後,是網際網路和道路建設築起的了解外界之窗,那作為新媒體人,我們應該如何從「丁真走紅」這件事中快速獲取熱點信息,寫出自己的爆款文章?文案方面——大家在整理理塘旅遊方便的內容過程中,可以參考小紅書、抖音、微博等多個平臺的相關旅遊攻略,然後再搜集一些關於理塘小鎮的風土人情、民風民俗、特色美食等方面的內容,用自己的話表達在文章中。
  • 消費心理之心理帳戶
    原來啊,我們每個人心裡都有這麼一個東西,叫做心理帳戶。五千元的工資我們是把它放在自己辛勤勞作得來的心理帳戶之中,而五千元的獎金我們是放在了輕鬆獎勵的心理帳戶之中。所以對待不容易得到的自然是抓的很緊。工資比獎金耐花,獎金比彩票中獎得來的錢也要更加耐花,因為我們把中彩票的獎金放在了天上掉餡餅的心理帳戶之中了。
  • 榕耀傳媒JASON老師的抖音文案秘籍
    拍攝抖音其實和拍攝電影電視劇一樣,想要為用戶帶來極致的體驗,一定要提前策劃好抖音的文案。   很多人不知道抖音文案是什麼。其實文案分為兩大板塊。第一是抖音的標題文案,第二是抖音的腳本文案。   都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抖音的文案就是幫助我們上熱門最好的利器。   但是,並不是每一個創作者都是頂尖的文案策劃高手。
  • 教你寫出有銷售力的朋友圈文案,讓產品賣翻天!
    只有當一個人的心理活動發生了變化的時候,才會產生出情緒。小薇今天就給大家推薦兩個容易把人情緒調動起來的心理,對增加文案的銷售力有很大幫助。三怎樣利用「趨利避害」心理寫文案?我們先來看一個案例:以一款洗滌產品為例,xx洗滌產品最明顯的優勢就是沒有任何有害化學物品添加,但價格相比市面上的洗滌產品偏高。
  • 如何寫出走心好文案?「超級帶貨王」李佳琦的秘密,全在這裡
    答案全都藏在這本書裡——安迪·馬斯倫的《如何寫出高轉化率文案》。與市面上強調方法的文案類書籍不同,這本書將帶你深入客戶的大腦,學習如何利用讀者最深層的心理驅動力來進行文案創作。除此之外,書中還包含10多個真實的案例研究,25個心理文案寫作技巧,75個實踐練習,100多種引發情緒的表達方式。而寫就這本書的,是文案界響噹噹的「大咖」——安迪·馬斯倫。
  • 摒棄心理帳戶
    「12個月前100元買的」是心理帳戶。等到了第二天,「上帝暫停時間時我不買回來就好了,否則不會200元跌到了40元」也是心理帳戶,讓人很痛苦。等到了第二天,如果沒有發生前一天上帝暫停時間這回事,「我的股票100元成本跌了60%了」也是心理帳戶,也讓人很痛苦。
  • 萬字乾貨:3分鐘寫出痛點文案,學這一篇就夠了
    1.3.3 沒有結合產品:(匹配度要高)不要自嗨,要從產品中用戶最大的買點出發,結合用戶心理越高越認可。這三點怎麼理解呢?如果廣告層面不能讓你理解,舉一個選品賣產品的例子解讀一下。(這一個覺得好,哪一個更好 VS 所以我選了)經驗習得(以前遇到這坑 VS 現在又遇到,當然跳過去)理想身份(想要成為喜劇之王 VS 如今卻是個死跑龍套)迴避身份(我不是你說的爛文案 VS 為什麼天天要說我)完型心理(努力就娶到白富美 VS 現實卻給你個醜小鴨)
  • ...雙十一」帳戶花完了?——從「心理帳戶」透視個體消費行為的...
    卡尼曼和特韋爾斯基1981年對「演出實驗」的分析使用了「Psychological Account」 (心理帳戶)的概念,他們的分析表明,消費者決策時會根據不同的決策任務形成相應的心理帳戶。心理帳戶是人們在心理上對結果(尤其是經濟結果)的編碼、分類和估價的過程。它揭示了人們進行資金財富決策時的心理認識過程。
  • 消費決策中的 心理帳戶影響
    這種對金錢分門別類的分帳管理和預算的心理過程就是「心理帳戶」的估價過程。也可以說,心理帳戶是人們在心理上對結果的分類記帳、編碼、估價和預算等過程。對於購買不同的商品與服務,我們每個人都同時擁有眾多不同的心理帳戶,在分配總預算的時候,總會分門別類地分到不同帳戶上,並通過心理帳戶來為自己的消費行為設定預期的邊界。這些心理帳戶的屬性不盡相同,人們在這些心理帳戶上的預算也不盡相同。
  • 用「心理帳戶」進行產品設計
    什麼是心理帳戶塞勒於 1985 年在研究人們的「非理性」消費行為時,提出了 Mental Accounting Theory(心理帳戶理論)。但是我們把它們放在了不同的心理帳戶中,中獎的500元屬於意外之財的心理帳戶,在這個心理帳戶中,錢怎麼花都不會心疼。如果朋友只是中了100元,就不會請我們吃飯,因為他還需要從其他帳戶中額外支付400元,才能請我們吃一頓。而不同來源的收入和支出是不可替代的。2. 不同的消費項目之間,有非替代性這其實就是不同消費項目非替代性的表現。
  • 7步寫出刷屏級文案
    營銷原理是文案的背後邏輯,是後臺的複雜運算;文案是營銷原理的面目呈現,是前臺的友好界面。寫出好文案的關鍵還在於理解基礎原理和底層邏輯,推薦你在讀此篇文章前先閱讀營銷4部曲的前3部:營銷方案四部曲1:新產品如何找到客戶的痛點營銷方案四部曲2:如何設計新產品的解決方案?
  • 怎麼樣寫出賣貨文案?試試加一點「想像力」
    充滿想像力的文案能讓用戶對產品產生畫面感,繼而留下好印象。如何寫出有想像力的文案呢?本文作者分享了00後詩人姜二嫚小朋友寫的小詩,一起來看看~無需多言,對於文案,大家一定知道我是「文案賣貨論」的堅決擁護者,也知道賣貨的文案是通過對於產品或服務的價值提煉,幫助目標用戶解決他們當下遭遇的難題(或者幫目標用戶發現他們尚未發現的難題,並提供解決方案
  • 消費者無形中的心理帳戶
    常人眼中的消費,吃飯,交通,買衣服,買玩具,是必需的,是習慣性消費,已經形成了習慣性消費帳戶。買手機,買電腦,買車子,買房子,是需要一番深思熟慮的。手機,用的不多,廉價手機就能對付,電腦,平時只是做做文件,廉價電腦也能應付,車子,暫時錢不夠,電動車或者小摩託足以,至於房子,沒點經濟實力還是租著吧!這樣來說,消費,確實有著三六九等的區分。
  • 心理帳戶模型:猜測「餓了麼獎勵金功能」所能達到的效果
    本文作者將結合心理帳戶模型,來思考餓了麼獎勵金功能,你怎麼看呢?一、首先得說明一下2個事情1.什麼是「餓了麼」的獎勵金功能(1)首先該功能是在餓了麼手機APP裡的(2)在該APP內註冊帳號並成員超級會員(交月費,享優惠)(3)在確認訂單頁面內,會有文案提示「訂單金額滿¥20,可獲取¥1獎勵金」或「訂單金額不滿¥20,不可獲取¥1獎勵金」2. 什麼是心理帳戶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