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者需要腳趾甲嗎?
並不見得
別驚訝,先讓我們回想一下
你經歷過長跑後腳趾甲脫落的情況嗎?
沒了腳趾甲後有什麼不良反應嗎?
或者把問題延伸一下
你覺得腳趾甲能在跑步中幫到我們嗎?
正是因為經歷了多次從失去到回歸的過程
才讓很多人開始懷疑
跑者真的需要腳趾甲嗎?
它到底有什麼用?
現在是時候尋求答案了
讓我們聽聽兩位醫生怎麼說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先要搞明白,為什麼有些跑者的腳趾甲會脫落?醫學博士艾倫·羅斯柴爾德給出了答案——因為跑步。
在跑步過程中,當一隻腳在身後,另一隻腳著地時,後面那隻腳的腳趾會向外伸展,而當其過度伸展時,就會接觸到鞋面。儘管你的鞋子比較柔軟,但這種接觸會隨著跑步裡程的增加而累積。
跑者的腳趾甲之所以會變色,就是因為腳趾受到鞋面壓迫出現血腫而導致的。出血後,會導致指甲蓋和甲床分離,甚至脫落。不過,僅僅失去一個腳趾甲並不足以引起恐慌。因為它在脫落後還會長出新的。對跑者來說,同樣的事情可能會在半年以後繼續發生。
(PS:如果你的腳趾甲總是脫落,可能就要確認自己是否穿了一雙適合你的跑鞋。一雙好的跑鞋能夠給腳趾足夠的活動空間,避免這類損傷。不過,即使穿了正確的鞋子,依然無法避免失去腳趾甲。)
但是問題來了,如果我們的腳趾甲在脫落後長了回來,但半年以後又再次脫落,那麼腳趾甲的存在還有什麼意義?
嗯,答案其實與我們的祖先和人類進化有很大關係。「對我們的祖先來說,指甲是他們在防禦、挖掘和攀爬的過程中非常重要的工具。到了現在,指甲依然還有一些實際用途,比如剝皮或抓癢,但腳趾甲已經用不上了。」羅斯柴爾德說。歸根結底,腳趾甲的存在也只是為了「裝點門面」,女生還可以給它們塗指甲油。
不過,並非每個人都同意腳趾甲已經成為純粹的裝飾的觀點。「腳趾甲的作用是保護腳趾,保護腳趾的血管和神經。」足病醫生約翰·克雷布斯巴赫博士說。想像一下,如果有一塊石頭砸到你腳上,你是願意有趾甲保護還是沒有?(請不要為了做實驗而用石頭砸自己的腳!)
儘管對於腳趾甲的功能存在不同看法,但兩位足部醫生都同意一點:腳趾甲不會讓你跑得更好,但如果沒有也不會讓你跑得更糟。換句話說,它們並不那麼重要。
儘管有分歧,但醫生們一致認為,如果腳趾甲變形或變厚則會弊大於利。如果你也是如此,最好還是去看看醫生。
對這類情況,醫生給出的應對辦法包括進行修剪、局部用藥或口服藥物來治療感染或真菌;還有最後一個辦法,就是用雷射或化學藥品除去有問題的腳趾甲。
其實切除腳趾甲的手術並不罕見,這兩位醫生都完成過數千次切除手術,其中包括很多跑者。不過,在腳趾甲被永久去除後,很多人還是難以接受,尤其跑步是一項嚴重依賴雙腳的運動。
「我治療過成千上萬的人,他們有過同樣的懷疑,也問過,『難道我不需要腳趾甲的保護嗎?』」羅斯柴爾德說。去掉腳趾甲後,皮膚會一點點長回來,而且會更硬,就像腳後跟的皮膚一樣,它也不那麼敏感,你以後跑步時也將不再被腳趾甲疼而困擾。如果擔心它看起來不好看,也可以在上面塗指甲油,別人從遠處根本看不出你缺了一個腳趾甲。
克雷布斯巴赫醫生則並不完全同意。「對有些人來說,一旦沒了腳趾甲,腳指頭的皮膚和脂肪墊就會變薄或萎縮,讓腳趾部分的骨頭更脆弱,有時摸起來會感到疼痛,鞋面的壓力也會更明顯。」克雷布斯巴赫說,「不過另一部分人則可繼續舒適地生活,享受積極的生活方式,比如跑步等,這些完全沒有問題。」
總而言之,兩位專家都認為,去除腳趾甲後極大可能沒什麼影響。腳趾甲就像我們的闌尾一樣,它們確有作用,但沒有也可以。你可以接受或拒絕腳趾甲,但不管怎樣,你依然可以跑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