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超級細菌疫苗攻堅路:已取得重大階段性成果

2020-12-22 中國新聞網

  十年超級細菌疫苗攻堅路 鄒全明:已取得重大階段性成果

人物簡介

  鄒全明,1963年出生於四川省西充縣。國家免疫生物製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創始人、主任,陸軍軍醫大學藥檢系微生物與生化藥學教研室主任、教授。領導團隊成功完成Ⅰ、Ⅱ、Ⅲ期臨床研究、獲得世界首個幽門螺桿菌疫苗新藥證書。

  位於陸軍軍醫大學校園內的「國家免疫生物製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從外面看就是一棟並不起眼的白色小樓,但就在這棟樓裡,一項研究正吸引著世界的目光——針對超級細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簡稱金葡菌)的疫苗Ⅱ期臨床試驗即將結束。如果其後的Ⅲ期臨床試驗也能順利完成,全世界第一個超級細菌疫苗將在這棟小樓裡誕生。

  為了這個可能,鄒全明已經帶著他的團隊在這棟白色小樓裡奮戰10餘年。

  研究超級細菌疫苗十年

  超級細菌,是指由於濫用抗生素導致細菌耐藥性增強而出現的嚴重耐藥菌。

  鄒全明和他的團隊是在2008年盯上金黃色葡萄球菌(簡稱金葡菌)的,這個位居WHO耐藥菌清單中革蘭氏陽性菌首位的超級細菌,每年侵蝕著數以萬計病人的生命,特別是那些剛剛做完手術的病人。這些病人免疫力低下,被金葡菌找上後,患骨髓炎、膿毒血症、化膿性關節炎、急性肺炎、心內膜炎等嚴重感染併發症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一個正常的骨關節置換手術,手術前後到患者出院的時間在20天左右,但如果患者感染了金葡菌,不僅治療時間成倍增長,花費也會十倍的增加。」鄒全明說,更重要的是,因為現在全世界也沒有針對金葡菌的疫苗,在花費大量人力物力後,感染金葡菌的患者也不見得能夠治好。

  2008年,鄒全明教授和他的團隊開始對金黃色葡萄球菌、銅綠假單胞菌及鮑曼不動桿菌等超級細菌疫苗的研究。

  目前,鄒全明主持的金葡菌疫苗臨床研究正在開展Ⅱ期臨床試驗,已有200餘人參加了該臨床試驗。如果Ⅱ、Ⅲ期研究順利,該疫苗很可能在2022年左右研製成功。

  研製出世界首個幽門螺桿菌疫苗

  在疫苗研究的道路上,57歲的鄒全明已經走了25年。

  2009年,我國成功研製國際上首個預防胃病的幽門螺桿菌疫苗,並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這個疫苗的研發者就是鄒全明和他的團隊。

  1994年,博士畢業沒多久的鄒全明有了自己的實驗室,那是兩間20多平方米的實驗室,只有一臺學生做實驗用的顯微鏡,兩個助教和一個技術員,以及4000元科研啟動經費。這是鄒全明所有的「創業」基礎。創業的第一個項目,他就瞄上了還沒有人吃過的「螃蟹」——幽門螺桿菌疫苗。

  1995年,幽門螺桿菌疫苗項目立項。鄒全明和他的研發團隊成了第一個「吃螃蟹」的人,研究的各項準備工作就做了好幾年。研究正式開始後,也是困難不斷。

  首先要做的就是馴育出高感染動物適應株,但一次次將細菌餵給老鼠,卻不見感染跡象。聽說蒙古沙鼠容易感染,課題組又想辦法弄來幾百隻沙鼠,經過5年的反覆篩選、多次傳代,才成功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動物感染模型。

  幽門螺桿菌的培養成本高,為了節約研發資金,團隊想出了把幽門螺桿菌的基因提取出來,轉到大腸桿菌中去培養菌株。注射型疫苗激發產生的抗體難以達到胃黏膜部位,課題組就嘗試口服疫苗,為了避免疫苗被胃腸道內的酸液和各種消化酶破壞,課題組採用特殊工藝劑型,硬是做成了口服疫苗。

  終於,2002年,幽門螺桿菌口服疫苗完成動物臨床前研究;2006年,Ⅲ期人體臨床研究數據顯示有效率達85%,保護率達72%。目前,該疫苗已經轉讓企業,進入產業化階段。

  重慶晨報·上遊新聞記者 石亨

 

相關焦點

  • 「強富美高」新常州建設取得重大階段性成果 常州主要經濟指標增速...
    面對百年不遇的疫情衝擊、前所未有的經濟下行壓力、錯綜複雜的宏觀形勢,市委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按照中央和省委決策部署,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改革發展穩定和黨的建設各項事業取得新成效,「強富美高」新常州建設取得重大階段性成果。  全會指出,今年常州市主要經濟指標增速位於全省前列。
  • 疫苗傳重大利好!國藥控股大漲14%,A股生物疫苗股狂飆!
    6月16日,國藥旗下研究所在疫苗研發上取得重大突破,直接導致6月17日早盤,國藥股份漲停,港股國藥控股漲超14%以上,最高觸及21.80港元。數據顯示,從5月29日至今,國藥股份已經漲超27%以上。據中國生物官方微博消息,6月16日,國藥集團旗下中國生物武漢生物製品研究所研製的新冠病毒滅活疫苗Ⅰ/Ⅱ期臨床試驗盲態審核暨階段性揭盲會在北京、河南兩地同步舉行。揭盲結果顯示,疫苗接種後安全性好,無一例嚴重不良反應。該消息意味著全球首個新冠滅活疫苗所有受試者全部產生抗體。
  • 高唐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取得階段性成果
    副縣長、公安局長嶽宗恩向社會各界和廣大市民通報掃黑除惡專項鬥爭戰果及秋冬季嚴打整治專項行動階段性成果。三年的強力攻堅,共打掉黑社會性質組織2個,惡勢力犯罪集團2個,惡勢力團夥5個,涉惡共同犯罪團夥19個,破獲刑事案件223起,抓獲犯罪嫌疑人197人,刑事拘留173人,逮捕140人,移送172人,查封扣押凍結資產共計3200餘萬元。
  • 新舊動能轉換取得階段性成果,規模以上企業培育邁上新臺階——泰安...
    他說,泰安特種用鋼產能置換是省委、省政府新舊動能轉換確定的重大項目,是落實《山東省先進鋼鐵製造產業基地發展規劃(2018-2025年)》的具體成果,也是我市加快工業經濟發展的一件大事。這一項目的竣工投產,對於優化全省鋼鐵產業布局,實現集約、綠色、高效生產,促進傳統動能轉換具有重大意義。
  • 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取得階段性成果
    國家發展改革委日前印發《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改革舉措和經驗做法推廣清單》,此舉標誌著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已取得階段性成果,將極大地促進各地區進一步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對「十四五」時期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具有重要意義。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持續推進生態文明頂層設計和制度體系建設。
  • 興安警方三打兩控一遏制百日攻堅行動取得階段性戰果
    12月3日上午,大興安嶺地區公安局召開全區公安機關「三打兩控一遏制」百日攻堅行動新聞發布會。發布會通報了行動開展以來,全區公安機關各單位、各部門迅速行動、全力推進,在打擊嚴重刑事犯罪、毒品犯罪、涉林違法犯罪等方面取得的階段性戰果,相關警種發布了在攻堅行動中成功破獲的典型案件情況。
  • 山西省隰縣捐贈儀式暨階段性成果匯報會在京召開
    中證網訊(記者 周璐璐 實習記者 葛瑤)2020年12月17日下午,由中國證券業協會、中國期貨市場監控中心、中國證券投資者保護基金、中信建投證券、中國扶貧基金會共同舉辦的「山西省隰縣捐贈儀式暨階段性成果匯報會」在京順利召開。
  • 大練兵 | 哈爾濱監獄實戰大練兵活動取得階段性成果
    大練兵 | 哈爾濱監獄實戰大練兵活動取得階段性成果 2020-12-14 09:3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吳遠彬:工作專班在疫苗研發等五大主攻方向取得進展
    來源:人民網-科技頻道人民網北京2月15日電 (記者楊虞波羅)2月15日,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科技部社會發展科技司司長吳遠彬表示,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工作專班取得了階段性進展,在藥物研發和臨床救治方面,有些藥品篩選和治療方案已取得積極進展
  • 【抗疫日記】郭進軍:取得階段性成果,大家都是好樣的!
    取得階段性成果大家都是好樣的時間:3月7日地點:武漢開發區(漢南區)沌口方艙醫院記錄人:重慶市第九批援湖北醫療隊領隊、重慶市急救醫療中心/重慶大學附屬中心醫院副院長、醫學博士、主任醫師郭進軍重慶第九批醫療隊進「艙」戰鬥已經20天了,已完成過半任務量。
  • 賀蘭山(銀川段)生態環境綜合整治修復取得階段性成果
    賀蘭山銀川段生態環境綜合整治修復工作已經取得階段性成果。目前兩處遺留礦坑和兩處無主渣臺的整治修復工作已經順利通過自治區驗收。兩處無主渣臺是:銀川市西夏區寧夏路昊公路工程有限公司基地、寧夏路橋祥雲工程機械有限公司基地。從2019年起,我市陸續開始整治修復工作,雲山公司南北側採砂廠治理通過削坡放坡、培土造坡、生態復綠措施,已經消除了安全隱患並恢復了生態本底,目前土地平整、邊坡削坡和生態復綠等整治任務已完成。
  • 冬奧場館和基礎設施建設取得階段性成果 冬奧監察專員辦對57項冬奧...
    記者從北京冬奧組委獲悉,目前,冬奧場館和基礎設施建設取得階段性成果:國家速滑館已實現結構封頂和立面完工,「冰絲帶」形象整體顯現;國家高山滑雪中心競速賽道及供水、供電、索道、造雪等配套設施全部完成,達到測試賽要求;國家越野滑雪中心、國家冬季兩項中心賽道完工並進行造雪系統測試;北京、延慶
  • 隴南化馬橋修復通車 公路災後恢復重建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果
    隴南化馬橋修復通車公路災後恢復重建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果每日甘肅網12月21日訊 據蘭州晚報報導 12月20日,隴南暴洪災害公路水毀修復工程中的首座橋梁——化馬橋修復通車,標誌著隴南境內受災最嚴重的國道212線全線貫通,公路災後恢復重建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果。
  • 「堅決守住脫貧攻堅成果」(人民論壇)
    來源:人民日報「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偉大歷史性成就,決戰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勝利。」新年前夕,習近平主席發表二〇二一年新年賀詞,高度讚揚鄉親們愚公移山的幹勁、廣大扶貧幹部傾情投入的奉獻,勉勵大家努力繪就鄉村振興的壯美畫卷,朝著共同富裕的目標穩步前行。
  • 構建新一代減毒活疫苗和疫苗載體 西南大學疫苗研究取得突破
    1月8日,重慶日報記者從西南大學獲悉,該校動物醫學院人畜共患傳染病與人類健康研究團隊在新型多糖疫苗及疫苗載體的研究中取得突破性進展。  國際綜合期刊美國科學院院刊在線發表了該團隊在多糖疫苗研究中的重要成果論文——「減毒沙門氏菌疫苗合成及遞送來源於肺炎鏈球菌的多糖抗原」。
  • 抗「超級細菌」新藥有望張江造
    完善生物藥物中試服務體系        近年來,張江已集聚一批生物醫藥研發公共性服務機構,為全國約三分之一新藥的上市提供了支撐。        2017年底,上海研發與轉化功能型平臺啟動立項,市政府按建設資金和運行資金兩部分進行資金下撥。
  • 核心成果從實驗室直達戰疫一線
    「非典讓我們意識到,科研成果要儘快轉化,第一時間用到臨床救治上。」廣州呼吸健康研究院教授周榮說,他和團隊研發的隔離病床、隔離診臺等產品快速通過省藥監局的論證評審,於1月22日獲準應用於疫情防控,已在廣東、江蘇、海南等多地投入實戰。17年後,新冠肺炎悄然出現。廣東科學家迅速反應,潛心科研、紮實攻關,將科研論文寫在戰疫一線。「我願用職業生涯和科研信譽作保證!」
  • 山西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取得重大階段性成效
    醫改是關係民生的重大改革,社會各界廣泛關注。12月23日,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省衛生健康委、省人社廳、省財政廳、省醫保局、省藥監局相關負責同志介紹了我省「十三五」期間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進展和成效的有關情況,重點介紹我省2020年抗疫和醫改兩不誤、兩促進,取得重大階段性成效的情況。「十三五」期間,我省全面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推動衛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
  • 未來十年或顛覆世界的重大發現:通用流感疫苗、迷你大腦、軸子……
    過去十年,從希格斯玻色子的發現,到利用CRISPR進行科幻式基因編輯的,科學領域取得了真正革命性的進步。但是,仍有哪些重大突破等待著實現呢?Live Science採訪了幾個領域的數位專家,以下是他們最激動能在2020年代看到的發現、技術和發展。
  • 東成鎮掃黑除惡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果 共摸排149條涉黑惡亂線索
    東成鎮供圖江門日報訊 (記者/胡偉傑) 今年是掃黑除惡專項鬥爭的攻堅之年、收官之年。記者日前獲悉,東成鎮把掃黑除惡專項鬥爭作為重要政治任務,重拳出擊,依法嚴懲涉黑涉惡違法犯罪,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堅持把掃黑除惡專項鬥爭與信訪積案化解工作相結合,依法處置一批組織煽動聚集上訪的重點人員,重拳出擊,取得良好效果。加強宣傳動員,營造氛圍到位。充分運用政府網站、廣播宣傳車和專項宣傳活動等多種形式,著力營造打擊黑惡犯罪的強大聲勢,提升群眾知曉率、參與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