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華醫療明日上會:高管變動頻繁、官方文件信披不一

2021-01-14 壹財信

來源:壹財信

作者:陳思言


2021年1月14日,蘇州林華醫療器械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林華醫療")IPO將上會接受審核,能否成功上市在此一搏。此次IPO,林華醫療擬在上交所主板上市,攜手主承銷商國泰君安擬發行不超過4,004萬股新股。

林華醫療對資本市場並不陌生,曾於2016年在新三板掛牌並於2019年12月18日摘牌。如今向A股市場發起衝擊,成色幾何還有待檢驗。《壹財信》梳理多版招股書後發現,林華醫療存在曾經勞務用工違規、高管變動頻繁、招股書與環評文件信息披露不一致等問題。

勞務用工違規、高管變動頻繁

林華醫療是專業從事臨床血管給藥工具研發、生產和銷售的企業,主要產品包括Ⅲ類醫療耗材靜脈留置針系列、輸液港,以及醫用敷料、注射器等其他產品。

《壹財信》梳理前後招股書後發現,林華醫療在用工上曾違反規定,並且員工人數的披露似有矛盾。

據2019年提交的招股書顯示,2016年至2019年6月,林華醫療員工總數分別為1,092人、1,256人、1,327人、1,474人,員工人數逐年增加,其中正式員工分別為869人、1,218人、1,300人、1,451人,勞務派遣人員分別為223人、38人、27人、23人,可知其中2016年勞務派遣人員佔員工總數比例達到了20.42%,林華醫療或違反使用派遣勞動者數量不得超過其用工總量10%的規定。

然而值得一提的還有,據2020年5月9日更新版招股書,林華醫療2019年在職員工人數與2018年一致均為1,327人,這與2019年提交的第一版招股書中2019年上半年的1,474人相比直接少了147人,僅僅半年之後就少了147名正式員工,究其原因我們不得而知。

此外,據2020年半年報顯示,林華醫療2020年上半年在職員工1,285人,較上一年又少了42人。

除了用工違規問題之外,頻繁變動的高管也值得注意,副總經理三年換四人,財務總監三年換了三人。

據招股書披露,2016年2月10日,謝利平辭去公司副總經理,當日林華醫療召開第一屆董事會第二次會議,同意聘任吳文燕為公司副總經理。2017年2月17日,林華醫療召開第一屆董事會第九次會議,同意聘任張杰為公司副總經理,而張杰在擔任副總一年半的時間後,於2018年8月24日辭去公司副總經理職務。

2019年3月28日,走馬上任三年的吳文燕辭去公司副總經理職務,同日楊玉存也辭去副總經理職務。次日,林華醫療召開第二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同意聘任高瑛、莊昌東為公司副總經理。上述高管辭去職務的原因一致,皆為個人原因。

此外,財務總監也更換頻繁。2016年2月10日,謝利平不僅辭去了副總經理職位,還辭去了財務總監的職務。2017年2月17日,韓厚權被聘為林華醫療財務總監,兩年後,韓厚權因個人原因又辭去公司財務總監職務。2019年7月26日,林華醫療召開第二屆董事會第五次會議,同意聘任張國良為公司財務總監。

辭職的高管中,吳文燕持股比例為9.21%,是實控人吳林元的女兒,兩人同為實際控制人,不知為何也辭去職務。楊玉存持股比例為1.44%,謝利平持股比例為1.44%,二人雖不在公司擔任職務,但是仍是股東。

在林華醫療準備IPO的關鍵時期,出現副總經理與財務總監頻繁的人員變動情況或為公司內部管理和上市帶來影響。

招股書與環評文件信披出入

此次IPO,林華醫療擬募集資金60,149.10萬元,分別投入留置針自動化生產技改項目、醫護產品研發技改項目、信息化平臺建設項目、營銷服務網絡建設項目。

招股書披露,留置針項目購置設備項目總投資為32,713.00萬元,項目建成達產後,公司將新增留置針產能9,000萬支。項目購置設備為自動化生產線5套、滅菌成套設備3套,空壓機4臺,注塑機33臺共45臺,購置設備金額合計為22,828.00萬元。

但環評文件披露的新增設備情況卻並不一致,環評文件顯示留置針自動化生產技改項目披露新增設備為擴口設備M100140A01(APAB)5臺,模尖設備M100140A01(APAB)5臺,鋼針組裝設備M100141A01(APAB)5臺、總裝設備M100141A01(APAB)5臺、粘結設備M100142A01(APAB)5臺。且在表格底部附註了該項目為獨立生產線,原有項目生產設備不變,表中所列設備為本次項目新增設備。而這些設備與招股書披露均有較大差距。

不僅留置針項目購置設備項目在招股書與環評文件的設備採購上存在出入,另一醫護產品研發技改項目擬購置設備的也存在出入。

據招股書,醫護產品研發技改建設項目投資總額7,617.00萬元,主要用於實驗室、加工車間、研發人員辦公等建築工程投資、設備購置以及研發項目所需項目投入等。

該項目新增設備分為研發設備與辦公設備。其中研發設備主要為3D印表機(Stratasys)1臺、68噸精密立式注塑機1臺、108噸精密立式注塑機1臺、高速視頻攝像機(彼岸)1臺、LC-20+光導1臺、機械拉力試驗機2臺、精密擠出機(主機)1臺、精密擠出機(輔機)1臺、擠出機輔助設備1臺,辦公設備包括電腦70臺、桌椅70套。

而環評文件披露的新增設備則為RI-13002全自動高速分切機2臺、RT-1100醫用塗布機2臺、JH-1300全自動切臺2臺、YH-028全自動高速複合機2臺、DZL-420R全自動包裝機1臺、2KW模尖機1臺、ZX-400固化機1臺、3.5KW高頻介質熱合機、XR-2056-28C超聲波清洗機1臺、35KHZ焊接機1臺、SR-80T封口機1臺、CSHJ-1000超聲波熱合機1臺、Hispec1高速視頻攝像機1臺、ESM301Mark-10拉力機1臺、LD-1智能輸液泵1臺、LD-2微量注射泵1臺、BTL-450C三目體視顯微鏡1臺。這些設備與招股書中的採購設備也無法一一對應。

此外招股書還披露,2019年7月23日,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對其子公司北京悅通出具《行政處罰決定書》(京市監械罰[2019]5號),認定北京悅通的產品說明書中將經批准的"適用範圍"標註為"產品結構、成分",與經批准的內容不一致,屬於生產說明書、標籤不符合規定的醫療器械,責令北京悅通立即停止生產說明書、標籤不符合規定的醫療器械"ZS2系列植入式給藥裝置"產品,並處罰款人民幣3萬元。

然而《壹財信》發現,這並不是北京悅通第一次因標籤問題被處罰,早前還因為貼籤問題與前經銷商鬧上法庭。

據(2016)京02民終1251號文書信息,根據代理協議的約定,北京兆仕醫療器械有限責任公司(北京悅通前稱)應向廣州國奔鴻峰進出口有限公司(下稱"廣州公司")提供的是與2014第3540677號《醫療器械註冊證》對應的ZS2系列產品,而其實際提供的產品外包裝上雖顯示為ZS2系列產品,但內部產品卻為與2010第3540891號《醫療器械註冊證》對應的ZS系列產品。且2010第3540891號《醫療器械註冊證》的有效期為2010年8月13日至2014年8月12日,即兩份代理協議籤訂時,ZS系列產品所對應的註冊證已經失效。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認定北京悅通交付給廣州公司的產品違反了雙方協議的約定,已構成違約,被法院判決返還廣州公司62,3249元。

林華醫療的上述問題或應引起重視,需要加強公司內部治理、確保管理層人員穩定、信息披露透明真實等。

相關焦點

  • 林華醫療衝刺IPO:曾多次捲入商業賄賂事件 高層銷售人員平均月薪超...
    有媒體質疑稱,近三年,林華醫療銷售費用遠超同期研發費用,且銷售費用率高於同行業企業平均水平。此外,招股書顯示,林華醫療還曾因頻繁股權轉讓遭證監會問詢;存在依賴經銷商渠道、產品單一等風險。對此,林華醫療在招股書中透露,職工薪酬增長的主要原因包括在原有的獎金制度基礎上新設季度獎金,給予銷售人員更高的獎勵係數;銷售人員目標業績達成率普遍提升,獎金總額增加;針對業績突出的省區給予了較高的獎金計提比例等。
  • 國有大行高管變動頻繁傳遞什麼信號?
    「銀行高管不能在一個崗位待得時間太長,避免出現關聯交易等利益問題,經過一段時間後高層會因各種原因出現人事更迭,這也是正常現象。對於金融行業來說,人才流動是比較健康的制度設計,使得金融行業高管人員的視野更為開闊,對於行業的長期發展是有利的。」銀行業資深分析人士王劍輝如是說。
  • 林華醫療IPO:銷售費用「業內第一高」,經銷商捲入商業賄賂
    林華醫療也注意到了營收單一的風險,近些年收購動作頻繁,意在拓展產品線。2016年,林華醫療花1500萬元,收購了主營輸液產品的北京兆仕醫療器械有限責任公司(現名「北京悅通」)。並稱「該產品是公司著力打造的未來新的業務增長點。」
  • 江西一醫療器械銷售公司行賄醫院院長230萬 授權代銷企業林華醫療...
    判決書同時披露,上述行賄企業為醫療器械、醫用耗材銷售企業,與10餘家知名醫藥企業有代理銷售授權協議,其授權方包括林華醫療全資子公司蘇州林華醫療器械銷售有限公司等。  《新餘市創晟商貿有限公司、吳維民單位行賄一審刑事判決書》顯示,創晟公司主要經營醫療器械、醫用耗材銷售業務,吳維民為該公司實際控制人。創晟公司在新餘最大的客戶是新餘市人民醫院。
  • 林華醫療
    林華醫療企業佔地面積擴大至40000平方米,建築面積近80000平方米,其中10萬級淨化生產面積20000平方米,員工400多人。從德國及韓國引進了國際最先進的醫療器械生產/檢測儀器及設備,並與全球最優秀的原材料供應商合作,用性能最佳的材料製作產品的關鍵部位。
  • 林華醫療產能利用率下滑仍擴產,理財遠超募資兩倍
    林華醫療共有五家子公司,均為100%全資控股子公司,分別為:林華銷售、蘇州悅通、北京悅通、嘉興美森、上海林華。其中北京悅通系發行人於2016年5月從趙曉雲處以1,500萬對價收購取得,2017年林華醫療以2,610萬元收購嘉興美森醫用材料有限公司90%的股權,嘉興美森主要生產醫用敷貼產品,2019年嘉興美森成為林華醫療的全資子公司;其他三家子公司系林華醫療出資設立。
  • 董監高變動頻繁 年內中銀消費金融董監高變動5次
    截至目前,中銀消費金融已有5次董監高變動調整。麻袋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蘇筱芮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分析稱:「董監高變動是機構銳意進取、謀求發展的一種常態,但是否頻繁變動取決於公司戰略發展的穩定性,進入較為穩定的發展階段後,高管頻繁變動的狀況或將有所緩解,另外,業績方面也可能是董監高調整的原因。」
  • 林華醫療上半年營收降18.87% 發獎金致經營活動現金流量淨額變負
    8月10日,林華醫療(835637.OC)發布了半年報,2020年上半年林華醫療實現營業收入為2.78億元,同比下滑18.87%;實現歸屬於掛牌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0.73億元
  • 愛施德控股股東頻繁減持 接盤方信披與事實不符
    6月1日,愛施德組織召開網絡電話會議,公司高管向到場的機構傳遞信心。愛施德更令機構感興趣的是,4月27日公司宣布擬引入阿里作為戰略投資者,雙方已成立合作公司「愛巴巴」。但這並不能打消機構投資者們的疑慮:如此美好的合作預期下,控股股東為何要大比例減持?未來還會減持嗎?
  • 林華醫療2019年盈利2.07億元 同比增長19.49%
    挖貝網3月6日,林華醫療(834278)近日發布2019年年度報告,公司實現了全年營業收入79,230.46萬元,與去年同期68,760.95萬元相比增長15.23%;實現淨利潤20,697.13萬元,比去年同期17,350.81萬元增長19.49%
  • 情滿中秋|林華醫療中秋節敬老院慰問
    為進一步踐行尊老敬老的傳統美德,9月28日上午,中秋佳節即將來臨之際,林華醫療董事吳文燕女士及公司志願者前往橫塘、木瀆、東山等多家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為老人們送去慰問品和節日的問候。吳文燕女士詳細詢問老人們的健康狀況,囑咐老人們要照顧好自己、保重身體。老人們緊緊握著吳文燕女士的雙手連聲道謝,爬滿皺紋的臉上洋溢著笑容。
  • 林華醫療2020上半年度工作總結會議成功召開
    2020年7月6-7日,林華醫療2020上半年度工作總結會議在公司學術報告廳成功召開。林華醫療董事長兼總經理吳林元先生、董事副總經理兼董事會秘書馬振興先生、董事副總經理兼辦公室主任高瑛女士、副總經理莊昌東先生、銷售公司副總經理兼留置針部營銷總監姚宏勇先生、中央市場部總監羅海先生、輸液港部營銷總監、林華醫療各部門負責人以及來自全國各地的營銷經理參加此次會議。
  • 333位公募高管變動史上最高!七成以上基金公司高管進出,公募大年更...
    2020年已經來到尾聲,年內公募高管變動人數也悄然創下了歷史新高。截至12月31日,今年共有333位公募基金高管出現變更,這一變動人數使得2020年成為了我國公募基金歷史上高管變動人數最高的一年,同比去年的323位高管變動,增加了10位。
  • 遊族網絡蹊蹺一周:董事長遭投毒「撞車」員工持股解禁 信披是否及時?
    (原標題:遊族網絡蹊蹺一周:董事長遭投毒「撞車」員工持股解禁 信披是否及時?) 導讀:董事長出事後一周才發布公告,這一行為是否有信披不及時之嫌呢?
  • 林華醫療:高銷售費率撐不起有效估值,難掩產品單一同業競爭力低
    目前正在申請IPO的蘇州林華醫療器械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林華醫療」)就是主營留置針等給藥工具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的企業。經過多年發展,林華醫療的留置針產品在國內低值耗材市場已經佔據一定份額。數據來源:企業招股說明書、東方財富Ch同時,林華醫療在收入結構上存在明顯「短板」,嚴重依賴留置針類產品。
  • 擼起袖子獻出愛|林華醫療員工無償獻血活動
    8月13日林華醫療與蘇州市中心血站聯合開展「獻出愛心、託起生命」職工無償獻血活動林華職工們紛紛以實際行動自林華醫療發布獻血活動「愛心召集令」以來,短短幾天內,就有超百名員工踴躍報名。因獻血人數較多,蘇州市中心血站為本次企業獻血活動「私人訂製」,將獻血車直接開到了林華醫療。採血現場採用分批錯峰的方式進行,並充分做好了獻血員工的防護工作。獻血活動現場,員工們秩序井然,按照醫護人員的指示進行登記、測血型等流程。
  • 銀保監會主動披露四家會管單位高管薪酬:銀保信、保險保障基金...
    今日,銀保監會主動披露四家會管單位的高管薪酬一起看看會管單位的高管薪酬和人員變動吧險企的情況在文末第四部分近年來,隨著監管對金融公司治理層面的重視,對於信披等問題也越來越重視,多項制度中都要求險企進行信息披露。但是,仍舊有險企存在信息披露不規範的問題,以今年被接管的天安財險為例,參見《天「雷」!
  • 林華醫療銷售費用超過研發費用10倍 主打產品深陷「紅海」準備闖關...
    來源:投資者網《投資者網》向勁靜近期,新三板公司蘇州林華醫療器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林華醫療」)再次提交招股說明書,欲闖關創業板。提及員工銷售獎金,林華醫療的確是很大方。數據顯示,公司銷售費用主要由職工薪酬和業務宣傳兩部分構成,佔總銷售費用的 80%以上。同業可比企業,如三鑫醫療、康德萊在2017年至2019年期間,職工薪酬佔營業收入的比例未突破4%,林華醫療已達到20%。其中2019 年林華醫療高層銷售人員平均薪資達到141萬元,遠遠高於行業平均水平。
  • 林華醫療IPO之惑:輕研發重銷售,經銷商頻頻捲入商業賄賂案
    近日,中國證監會再次披露蘇州林華醫療器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林華醫療)招股書,林華醫療計劃衝刺A股IPO。林華醫療於2016年在新三板掛牌,去年12月申請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擬發行股數不超過4004萬股,擬募集金額為6.01億元,主要用於投資留置針自動化生產技改項目、營銷服務網絡建設等項目。
  • 第三屆「林華醫療·質量警示日」暨自查自控全員大會隆重舉行
    為進一步夯實質量為先的思想意識,強化產品質量管理,2020年11月10日,第三屆「林華醫療·質量警示日」暨自查自控全員大會在林華醫療本部隆重舉行。林華醫療本部全體員工及營銷新員工700餘人參加了此次大會。大會在莊嚴的《林華之歌》聲中正式開啟。董事副總經理高瑛同志主持大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