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鄉村教師難以言說的痛:條件艱苦點沒關係,關鍵是沒有成就感

2020-12-15 糊糊說教育

鄉村教師是我國教師隊伍中獨特的一個群體。作為鄉村教育振興的主力軍,鄉村教師受到了國家和社會的密切關注。近些年來,除卻國家政府給予的補貼外,還有馬雲等名人實施了相關的「鄉村教師獎」。從很大程度上來說,如今鄉村教師的待遇,比起二三十年前已經好太多。

但是,從整體上來看,鄉村教師面臨的教學條件依舊落後於城市。部分偏遠的鄉村,還存在教師要自己提水、沒有獨立宿舍的情況。

筆者曾經在一所農村薄弱學校從教。2017年剛考入時,老師們住的是以前學生的集體宿舍,獨立衛生間、廚房等基本沒有。如果不幸半夜腸胃不好,還要一個人摸黑去公共廁所。除此之外,生活用水要自己到井邊打,想自己做頓菜,還得坐班車到鎮上去食材。當然,如此原生態的生活,必定少不了蛇、蜈蚣、老鼠、蚊蟲等小夥伴的陪伴。假如哪天忘記關房門,第二天房間裡就會有它們的蹤影。

條件差,自然吸引不了新教師報考。沒有老師加入,課時量和工作量就大大超標。許多老師一周就要上二十多節課。如此的工作量,怎能專心教好學生?因此,大部分老師的感受就是「累覺不愛」。即使是像筆者這般誤打誤撞考入的,過不了幾年也會申請調離。

最主要的原因,還不是由於學校條件艱苦,而是工作起來沒有成就感。這是當時學校老師私底下的吐槽。為何會如此呢?原因說來有些悲哀。

首先,學校太「窮」。在人們的印象裡,單位裡逢年過節常常會發放豐厚的福利。但是,鄉村學校卻很少有這樣的情況。另外,老師們超額的工作量,換來的卻是象徵性微薄的補助。更有甚者,獲得優秀教師的一百塊獎金都很難兌現。長此以往,誰還想繼續待下去?畢竟,鄉村老師也需要養家餬口。

其次,工作太雜。最典型的就是鄉村老師參與扶貧。有時候老師們正在上課,接到個通知,立馬就要趕過去扶貧。課都不用繼續上了。當然,還有其他七七八八的政治任務就不再累述了。有了這麼多教學以外的雜事,老師們已然無法靜心教學。

最後,還是因為老師們在工作過程中得不到幸福感和成就感。大部分農村家長不重視家庭教育,一味地把責任推到老師身上。而學生,也不理解老師的用心良苦。辛辛苦苦教育學生,換來的卻是一顆顆不懂感恩的心。學生的成績,也成了鄉村教師的痛點。如此這般,再對教育熱情似火,也免不了被現實澆幾桶冷水。

當然,還有鄉村學校管理不太規範,缺乏有效的激勵機制等原因,使得老師們不再對教育抱有希望,淪為徹底的「教書機器」。

可以說,鄉村教育的振興,離不開鄉村教師在教育中的辛勤付出。但是,鄉村學校教師的流動性如此之大,又怎能保障學生受到良好的教育?

您認為呢?

結束語:原創不易,感謝您的耐心閱讀。也歡迎大家點讚、評論和轉發,一起探討教育問題。我是糊糊,喜歡我就關注我吧!

相關焦點

  • 陽穀:改善鄉村教師生活條件,讓鄉村教師吃上暖心飯,睡個安穩覺
    ,與會人員現場觀摩了陽穀縣鄉村教師周轉房及生活用房的建設情況。同時因為工作環境惡劣、生活不便原因,造成部分鄉村教師紛紛辭職或離崗,勉強留下的也是心灰意冷,沒有積極性,沒有獲得感,給我們陽穀縣農村教師隊伍建設帶來極大挑戰。」魏緒洪在現場會上介紹說,針對縣域內農村教師「招不來、留不住、教不好」的嚴峻局面,在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下,陽穀縣採取了推動教師周轉房建設、利用現有校舍改造建成教師周轉房、大力實施「四小」工程建設三項主要措施。
  • 從圖書室,辦公室,到教師周轉房,鄉村教師住宿條件大改變
    一、圖書室、實驗室作宿舍20年前,我通過招聘考試,分配到現在的學校任教,那時學校基本上都是本地教師,住校的老師少,也沒有教師宿舍。所以在上班第一天,我問其他老師,外地教師沒有宿舍,住哪?他們說幾個有可能安排給我住宿的地方:實驗室、廣播室、圖書室,甚至還說了門衛室;我說不可能吧!這都是學校的功能室,也堆滿了東西,怎麼住?不過,第二天,我就從校長口中確認,我將暫住圖書室,一個只有10平方的小房間。
  • 鄉村教師眼裡的鄉村教育 和我們以為的有啥不一樣?
    左宇坤 攝硬體強:塑膠操場、投影設備成「標配」王菲、張曉琴、孫向兵、袁輝,四位鄉村教師是來自全國各地的往屆馬雲鄉村教師獎獲獎教師代表。舞臺上的他們,雖有些緊張,但表現得大氣又從容。脫下西裝放下話筒的四位老師,說起自己最熟悉的鄉村教育和最熱愛的孩子們,則滔滔不絕。老師們告訴記者,雖然目前鄉村整體環境和條件比較艱苦,但是鄉村學校的硬體設施已經越來越好了。
  • 基層學校音體美教師缺口現象:沒成就感,語數等主科分數重要
    「學校曾有一名體育專職教師,不過兩年前離職了。現在只能安排年輕、愛好運動的老師來代上體育課。」荷田中學教導主任廖崇林說。在貴州省畢節市一邊遠鄉鎮中心小學,一棟兩層樓的建築掛著「鄉村少年宮」的牌子。據悉,這座場館投資150萬元建成,裡面設有美術室、音樂室、科技活動室等。不過,整個學校卻沒有一名專職的音樂或美術老師。
  • 鄉村小規模學校教師期待各界支持
    但作為影響其辦學質量最關鍵的因素——教師資源配置卻面臨突出困境。為此,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農村教育課題組結合中西部五省11個市縣的調研資料,系統梳理了我國鄉村小規模學校師資配置的問題,並提供政策建議。現實困境:教師進不來也留不住小規模學校辦學質量低及鄉村社區發展滯後,難以吸引優秀教師。
  • 鄉村教師,用青春點亮孩子的未來
    「陪伴他們成長,是非常幸福的事情」「過去的村小條件特別艱苦,我們老師得砌爐子、燒鍋爐,冬天還得用報紙糊窗戶。那時候還會帶著學生們一起做勞動,苦是苦了點,但和孩子們在一起很開心,幹勁兒也足。」通化縣快大茂鎮中心小學老師陳世鳳說。
  • 鄉村教師、城鎮教師和城市教師如何界定?涉及職稱和工資
    ,教師職稱評聘向鄉村學校教師傾斜,符合條件的鄉村學校教師納入當地政府住房保障體系。2019年河南省執行的鄉村教師生活補助的政策如下:從2019年1月1日起,26個國家集中連片特困地區重點縣的鄉鎮、村、教學點教師生活補助標準分別由原來的每人每月100元、300元、500元提高到200元、500元、800元;從2019年7月1日起,27個國定和省定貧困縣的鄉鎮、村、教學點教師生活補助標準分別按每人每月200元、400元、600元標準發放
  • 鄉村女教師上直播 易直播在教師節的溫暖致敬
    十年前,為加強農村義務教育教師隊伍建設,促進國家教育體系均衡發展,教育部實施了「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教師特設崗位計劃」(簡稱特崗計劃)。該計劃在不改變教師管理事項的前提下,於現有的教師編制內設立特別崗位,由國家公開招募高校畢業生擔任特崗教師。
  • 內蒙古呼市鄉村教師每人每年發放一萬元生活補助,盼甘霖普降
    補貼針對旗縣區政府所在地以外的鄉鎮,村的公辦學校,幼兒園在職在編老師,包括以上地區的支教,輪崗,特崗教師。該項補貼只針對鄉村在崗老師,調離,退休老師自然取消。很多鄉村學校因為沒有生源,面臨關閉。農村教學條件艱苦,新分配的老師下不來,留不住。很多村小僅靠一些老教師勉強支撐,沒有老師,也進一步導致生源地流失,形成惡性循環。我所在的學校是江西的一個邊遠山區的村級小學,兩年之前我到這所小學當校長的時候,這裡還是一個有著130人的學校,現在只剩下50人,而且還在進一步減少。
  • 鄉村老教師的福音,三十年教師開始參評高級教師
    鄉村老教師的福音,三十年教師開始參評高級教師。為了解決農村學校留得住人才,教育部文件規定,鄉村教師因地域不同,每月有幾百元不等的補貼,高級教師指標向農村教師傾斜,現在真正開始落實了,滿三十年教師正在申報。
  • 女兒辛苦考上「教師編」,2個月後含淚離職,父母難以接受
    很多師範畢業的學生,也會在畢業之後選擇考取教師編制,擁有教師編制的老師,為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而沒有編制的老師一般都會稱為「代課老師」。但是教師編制實際上卻並不是很好考,很多人甚至連續考了好幾年都沒有考上,所以在一些人看來,能夠擁有教師編制也是一件非常榮幸的事情了。
  • 「有的鄉村中學,連一名專職體育老師也沒有!」——基層學校音體美...
    新華社太原12月2日電 題:「有的鄉村中學,連一名專職體育老師也沒有!」——基層學校音體美教師缺口現象觀察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近日,中考強化體育美育評價的話題引發社會關注。儘管近年來也在大力補充音體美教師,但由於歷史欠帳過多,缺口依然很大。「每年學校都向上級部門打報告,但由於隆回縣教師缺編問題原本就突出,而且落後縣市吸引力有限,每年招考老師不一定招得滿,專職缺額上更是難以保證。一般是上級部門招到教師後,再按照各個學校的需求來分配。現在學校的體育教師暫時還沒能解決。」廖崇林說。
  • 興國:錨定鄉村教師建設新思路,不一樣的大山堅守
    村小、教學點等鄉村小規模學校是基礎教育的「神經末梢」,也是大山深處文明與秩序最直觀的模樣。鄉村教育發展的關鍵是造就一支高素質的鄉村教師隊伍,但就當下情形來看,鄉村教師流失嚴重,成為鄉村學校最普遍的問題,教師難以紮根鄉村,成為了鄉村教育最薄弱突出的問題。
  • 四十二載不言悔 嘔心瀝血育桃李——鄉村教師王春禮
    映象網訊(記者 張中文 通訊員 馬曉衝)在固始縣徐集鄉,鄉中心校校本部業務副校長、市級骨幹教師王春禮幾乎家喻戶曉。他不到18歲走上教師崗位,堅守農村教育園地42年,嘔心瀝血、無怨無悔。如今,他雖已年近花甲且做過心臟支架手術,但仍然忙碌在教學一線,像一頭不知疲倦的老黃牛,奮力前行、躬耕不止,成為廣大幹群心中當之無愧的「最美教師」。幾十年來,王春禮先後30多次榮獲市、縣、鄉「師德先進個人」、「優秀教師」、「先進工作者」、「教學標兵」、「優秀共產黨員」等榮譽稱號。
  • 鄉村教師白樹德堅守山區40餘載 讓更多的孩子走出大山
    1978年,白樹德從平定縣南陽勝高中畢業,於1979年經過考試被聘為左家小學民辦教師。從小生長在左家村的白德樹,從此走上了三尺講臺,開始了他的從教生涯。左家小學地處距平定縣城24公裡外的偏遠山區,交通不便、環境艱苦、條件不足、教室簡陋。
  • 鄉村中小學教師高級職稱評審通過率100%?哪裡有這樣的好事?
    今天看到有位作者發布了一篇文章,說的是當地鄉村中小學教師高級職稱評審通過率100%,作者對此感到不可理解,並表示如此地降低門檻而使得高級職稱評審沒有了度實在是不應該,因為在作者看來,高級職稱不僅事關工資待遇更是體現身份地位和學識水平,應該嚴格評審,設置淘汰率。
  • 2020貴州最美鄉村教師︱張巧:鄉村孩子更需優質教育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陸續推出最美鄉村教師系列報導,敬請關注。張巧在課堂上與學生們進行小組討論「在哪裡都是教書育人,鄉村教育也是一種事業。」說這話的時候,張巧已經在鄉村教師的崗位上,堅守了28年。這個看起來纖弱的女子,骨子裡卻充滿韌勁。  作為一名鄉鎮中學擁有正高職稱的教師,張巧幾度被上級單位領導邀請前往縣城裡的學校任教,但她卻一一婉拒。
  • 政策丨教育部等六部門印發加強新時代鄉村教師隊伍建設意見及解讀
    全面落實集中連片特困地區鄉村教師生活補助政策,依據學校艱苦邊遠程度實行差別化的補助標準。逐步完善鄉村教師住房、醫療、救助等政策保障,不斷提高鄉村教師獲得感。強調優化青年教師發展環境,促進專業成長,實施多種形式的鄉村教師成長項目。豐富精神文化生活,引導青年教師主動融入鄉村社會。
  • 鄉村教師地位待遇要提高!薪酬、編制都有大變化!
    對民族地區、寄宿制、承擔較多教學點管理任務等的鄉村學校,按一定比例核增編制。各地要結合實際制定小規模學校和寄宿制學校教職工編制的具體核定標準和實施辦法。鼓勵地方在符合現行編制管理規定的前提下,探索建立教職工編制「周轉池」制度,妥善解決中小學教職工編制需要。鼓勵有條件的地區制定公辦幼兒園教職工編制標準,在配備時向鄉村傾斜。6.挖潛調整鄉村學校編制。
  • 鄉村教師要有教育情懷——為師當如畢守金
    雲南昆明官渡區白漢場中心小學一普通鄉村體育教師,生於1964年,中共黨員,現今已經從教36載。畢守金老師在學校曾在年輕時是體育健將1984年,畢首金酷愛體育運動,在條件艱苦的七八十年代,運動受傷,報考體院落榜後,後考取了合同制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