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奧斯維辛」的拷問

2021-01-10 新華網客戶端

    新華社哈爾濱9月17日電 題:「東方奧斯維辛」的拷問

    新華社記者鄒大鵬、王建、楊思琪

    《奧斯維辛沒有什麼新聞》,羅森塔爾59年前的這篇報導讓納粹的罪惡昭然若揭。

    然而,遠在7000公裡之外,中國最北省會哈爾濱市平房區的一片廢墟已默默佇立70餘載。這座世界保存規模最大的細菌戰遺址群,有太多日本法西斯的反人類暴行卻鮮為人知——

    因為,沒有倖存者能活著走出這個人間地獄。

    可毀滅人類數次的罪孽

    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和遺址群沒有圍牆,明媚的陽光下,一面四層樓高的殘破水泥牆和三個巨型煙筒顯得有些「礙眼」。

    70多年前,這裡沒有陽光。高2.5米、寬1米的圍牆架有高壓電網,連同牆外寬、深各3米的防護溝,將這座「人間地獄」與世隔絕。

    「即使是友軍的飛機,擅自飛入上空時,也可以擊落。」七三一部隊不僅擁有專用機場和戰鬥機,還有兩條鐵路專用線,甚至有禮堂、運動場和神社,而這些只是為了方便惡魔們保守「秘密中的秘密」——至少3000名人體實驗受害者慘死於此。

    72年前,原七三一部隊後勤人員鈴木進見證了最後一批「馬路大」的悲慘:「戰敗前10多天,來了一群士兵,用毒氣把80名犯人全毒死了,屍體放在7號樓和8號樓之間,把屍體燒掉後,放在我的車上,扔到了松花江裡。」

    什麼是「馬路大」?俯視今天的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如黑匣子直插地面,門口一棵扒了皮的枯樹似白剌剌的枯骨斜插——「馬路大」在日文中意為「扒了皮的木頭」,在這裡卻變成了中國、蘇聯以及朝鮮等的平民、戰俘,無論男女老幼,活生生的他們沒有名字,只是一個個沒有尊嚴的編號。

    原七三一部隊特別班隊員筱塚良雄回憶說,在室外凍傷實驗中,用小棍不斷敲打「馬路大」凍傷的手,直到發出與木板相似的聲音,再帶回室內,把手伸進不同溫度的水中測試,直至骨肉分離,不少人因此被砍掉了手腳。

    如今,雖已聽不到那些撕心裂肺的嚎叫,但直視罪證館內寒光凜凜的手術刀仍會令人不寒而慄。「必須把細菌從活人的臟器裡取出來。」筱塚良雄說,「先在身上注射疫苗,再注射鼠疫病毒,有的人很快死掉,有的能倖存,我經歷的實驗中有5個人死掉了。」

    有的實驗中「馬路大」甚至不被麻醉,將四肢和頭部綁在專用的手術臺上直接解剖,在嘴裡塞上醫用紗布防止喊叫。

    日本紀實作家森村誠一多次向原七三一部隊成員取證:「在總部大樓左側有一個陳列室,第一次看到的人不禁會嚇得癱軟坐到地上,沿著白牆排列著三排高60公分、寬40公分裝滿福馬林溶液的玻璃容器,液體中人頭的眼睛凝視著上方……」

    遺址內殘存的毒氣室至今封閉著,因安全等原因仍未能向公眾開放——這裡曾經每天都進行著芥子氣等多種實驗,防護室外有專人錄像,觀察給「馬路大」注入2倍或5倍毒氣劑量時的痛苦反應。

    對於七三一部隊來說,「馬路大」是可以隨意切割、極易補充的「材料」,反而負責攜帶疫菌的老鼠比人珍貴,不能輕易死掉。為了讓一些「馬路大」達到更理想的實驗狀態,他們會給予最好的夥食、充分的睡眠,甚至維他命藥劑,唯一的目的只是為了取得最好的實驗效果。

    「活體解剖、毒氣實驗、細菌戰、毀滅罪證……這些顛覆醫學倫理、毀滅人性的罪孽罄竹難書。」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館長金成民,小心地打開一個寫有「株式會社」「電流孵卵器」字樣的金屬櫃,這是當年來不及銷毀、專門做鼠疫的用具。日軍潰逃時,老鼠、跳蚤攜帶著裡面的細菌四處逃竄,造成平房區鼠疫蔓延,僅二道屯一個小屯就有50人感染鼠疫死亡。

    20年間,往返日本30多次,收集日本老兵證言的金成民說,僅中國常德、義烏、雲和、衢州4地就有15033人死於日軍細菌戰,而七三一部隊生產的細菌以噸計算,一旦投撒,不是可以毀滅整個人類,而是毀滅人類數次。

    掩藏在歷史暗處的暴行

    2007年,84歲的筱塚良雄站在七三一遺址深深鞠躬,這是他第三次,也是最後一次來此懺悔謝罪。凝視著原部隊長石井四郎年輕時的軍官照,老人陷入沉思:這個千葉縣的同鄉,究竟是如何變成了魔鬼,又是如何把自己的同鄉變成了和他一樣的惡魔?

    15歲就讀於農業學校的筱塚良雄本想子承父業,卻在師兄的勸導下加入了軍隊。此時他尚不知這支秘密部隊是奉日本天皇的敕令《軍令陸乙第四十一號》而建——「朕命令制定並實行陸軍軍醫學校職員兼職為關東軍防疫部職員之事的方案」,關東軍防疫部即七三一部隊。

    彼時,學校裡儘是一些歡送出徵將士、迎接遺骸返回、刺槍術訓練等情景,狂熱的軍國主義已容不下一張安靜的書桌。

    從1931年九一八事變佔領東北,到1937年七七盧溝橋事變,日本企圖以「滿洲」為根據地建設「王道樂土」,並擴大侵略成為亞洲霸主建立「大東亞共榮圈」,明治維新後的「大陸雄飛」等思潮將日本一些青年野心大大刺激。

    「生物武器既省錢省料,又具有不可估量的殺傷力……缺乏資源的日本想要獲勝,只能依靠細菌戰。」出生在千葉縣富裕家庭的石井四郎畢業於京都帝國大學醫學部,後遊學歐洲搜集情報,變賣家產自費研究,成為狂熱鼓吹和實施細菌戰的元兇,除死於日俄戰爭的長兄,其二哥和三哥也加入了他的七三一部隊。

    這個利用血緣、姻親、同鄉和師生等關係組建的部隊,實現了絕對的對外保密,因為日本早在1925年就與美國、德國等37個國家籤署了日內瓦國際公約,明確「禁止在戰爭中使用窒息性、毒性或其他氣體和細菌作戰方法」。

    魔鬼不是一天墮落的,原七三一部隊成員大川福松也經歷過內心的掙扎。「剛開始不做活體解剖就不給飯吃,慢慢地人就會變了……」因為「出色」的人體試驗,石井四郎將自己的佩刀作為嘉獎贈送給他,這柄猙獰、罪惡的軍刀如今收藏在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

    「前後去了9次,先是拒絕見面,答應後到了家門口又被趕出來,最終才同意作證並向展館捐贈這把刀作為歷史鐵證。」金成民指著一份日軍檔案中的「防疫給水部隊關係表」說,日軍戰敗前在中國、韓國、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地建立了63支細菌戰部隊,僅七三一部隊就有4000多人,而作證的只有不到30人,有的臨終才肯講述,有的一直躲避、掩蓋和否認。

    「七三一部隊的所有秘密必須帶入墳墓!」1945年8月9日,在獲悉蘇聯紅軍出兵中國東北後,石井四郎緊急傳達了關東軍密令,要求將命令文件、實驗報告、醫療器械等燒毀或炸毀,安排15趟專列將部隊成員送回日本,並嚴令不準暴露身份、不得互相聯絡,他本人更是幾個月後在老家千葉縣千代田村假死,舉行偽裝葬禮,試圖將慘絕人寰的罪行深藏墳墓。

    令人憤慨的是,除12名未及逃亡的日軍細菌戰犯在蘇聯遠東審判中受審,美國以獲取七三一實驗數據、戰略戰術、組織結構等秘密為條件,與日本達成秘密交易,使石井四郎等大批戰犯逃脫受審免於懲罰,苟且在歷史的黑暗處。

    然而,日軍潰逃時未及完全爆破的遺址,原七三一成員的證言,最新從日美搜集到的檔案,不斷發現的珍貴文物……這些鐵證都在有力地述說著歷史的真相。

    正視歷史避免悲劇重演

    原七三一部隊運輸班司機越定男總會想起總部營區內那股怪味——消毒液和每天高溫焚屍的味道混合瀰漫在空中。這個佔地6平方公裡的「特別軍事區」,竟需要3座焚屍爐。如今殘存的2座位於平房區一家工廠內,黑色的煙囪口不知飄蕩著多少冤魂,25歲的李鵬閣就是其中一個。

    1941年,李鳳琴在母親腹中4個月大,她的父親李鵬閣被在細菌實驗室肢解後焚屍滅證。「我這輩子頭一回叫爸爸,是沖天空喊的,爸爸的冤魂終於找到了!」李鳳琴步履蹣跚、滿目淚痕,全家一輩子都活在父親失蹤的陰影中,直到在七三一檔案中發現了父親的名字。

    在七三一陳列館,一張張「馬路大」被憲兵特別移送來時的檔案、人體實驗報告書等掛成了6面牆。金成民說,僅從美國國家檔案館搜集來的解密檔案就有8000多頁,還有最新從日本洲歷史資料中心及民間機構收集來的200餘份檔案,包括完整的隊員名冊、天皇敕令等,從人證、物證到檔證,日本侵略者的滔天罪行以完整的證據鏈條呈現世人眼前,但日本政府如今依然不願正視這段歷史。

    52歲的楊樹茂腳上水泡不停地鑽心疼痛,咳嗽中帶著粘痰,喪失勞動能力的他沒有想到,自己14年前光腳踩著買來的5車土平整院落,竟會成為芥子毒氣的受害者。2003年8月4日,齊齊哈爾市一工地施工時挖掘出5個侵華日軍遺留的芥子氣罐,其中一個當場破裂,造成土壤和接觸人員中毒,有44人受到毒氣感染,1人死亡。

    楊樹茂更沒想到的是,日本政府面對多名細菌戰受害者的訴訟時,竟然表現出極大的冷漠,極力推卸責任。

    細菌戰的受害者不僅是中國人,還有日本人,甚至加害者自身。研究資料顯示,七三一部隊也至少有數十人因感染細菌死在他鄉。

    「須藤良雄是第四部第一課的僱員,因生產鼠疫菌感染生命垂危,由細矢技師進行了活體解剖,也成為實驗材料。」筱塚良雄的證言讓人毛骨悚然。

    一個習慣了殺戮的民族只能自食其害,可憐的是那些被裹挾的日本人民。

    直面歷史,直面自己的罪惡,需要真正的勇氣、真誠的反思、真心的懺悔。

    「森村誠一以七三一為題材寫作《惡魔的飽食》一書後,他的家曾被幾輛大客車包圍,每天出門要穿防彈衣。」金成民說,有良知的日本人直面歷史尚遭如此對待,軍國主義餘毒可見一斑,日本甚至有人至今仍詭稱這些罪行是為人類醫學作貢獻。

    日本滋賀醫科大學教授西山勝夫介紹,日本醫學界戰後一直在企圖掩蓋七三一的真相,原本該被審判的日本戰犯,有的堂而皇之地在政府機構、軍事部門、醫療機構、學術機構和大專院校等領域擔任要職,至今影響著日本社會。

    歷史,不容篡改。

    令人欣慰的是,日本NHK電視臺紀錄片《「七三一部隊」的真相》在日本引起強烈衝擊,不少日本網民開始反思歷史,發出了「戰爭讓人類發瘋了,太可怕了」「如此鮮活的證言刺痛人心,決不能讓殘酷的歷史重演」「不要再愚蠢下去了,要告訴日本下一代戰爭留給我們的教訓是什麼」等感言。

    夕陽穿過七三一動力班遺址內三根巨型煙筒下的殘垣,照射在一枝枝狗尾草上。它們靜默佇立,守護著此時的和平靜好。然而,誰又知道這片泥土裡還藏著多少不為人知的真相?

    這些來自「東方奧斯維辛」的拷問,在久久迴蕩……

相關焦點

  • "東方奧斯維辛"的拷問:習慣了殺戮只能自食其害
    「東方奧斯維辛」的拷問《奧斯維辛沒有什麼新聞》,羅森塔爾59年前的這篇報導讓納粹的罪惡昭然若揭。
  • 奧斯維辛:罪行的記憶一直被修改和重塑
    「奧斯維辛」在我們的時代幾乎成為二戰中納粹惡行的代名詞。1945-1946年間的紐倫堡審判只觸及盟軍眼中最主要的戰犯,波蘭當局於奧斯維辛當地進行的審判也只處理了不過幾十人,而當年集中營中的黨衛軍官兵共有7000餘人。更重要的是,這些審判不是盟軍控制下的政治表演,就是外國權威(如波蘭)的清算,沒有在德國人的心裡掀起多少漣漪,沒有揭露,沒有反思。在奧斯維辛作惡無數的黨衛軍成員,戰後都悄悄隱匿在人群中,幹著普通人的職業,過著平靜的生活。
  • 家書信封背後的「東方奧斯維辛」故事——探訪瀋陽二戰盟軍戰俘營...
    原標題:家書信封背後的「東方奧斯維辛」故事——探訪瀋陽二戰盟軍戰俘營舊址參考消息網9月18日報導參考消息報社駐瀋陽記者徐揚和趙洪南近日探訪瀋陽二戰盟軍戰俘營舊址,並發回題為《家書信封背後的「東方奧斯維辛」故事——探訪瀋陽二戰盟軍戰俘營舊址》的特別報導,內容如下
  • 東歐旅蹤之二十三:波蘭奧斯維辛集中營一瞥
    進入波蘭,中午時分抵達距波蘭第二大城市克拉科夫西南60公裡的小城奧斯維辛,這是二戰中納粹德國建立的最主要集中營。
  • 【波蘭】奧斯維辛集中營
    2017.6.波蘭奧斯維辛集中營遺址奧斯維辛集中營是納粹德國時期建立的勞動營和滅絕營之一
  • 踏訪奧斯維辛
    空蕩蕩的廣場,擺放著幾十把鋼製的靠背椅,用以紀念那些抗擊納粹、英勇犧牲的凡人。對我而言,關於納粹和猶太人的歷史課才剛剛開了個頭,因為第二天,我就將去往離此地54公裡的一座遺址,那是全世界都不會忘記的地方——奧斯維辛。
  • 奧斯維辛的警鐘長鳴
    克拉科夫是個中等城市,卻有兩處世界文化遺產,一處是維利奇卡鹽礦,一處就是奧斯維辛集中營。奧斯維辛本來是波蘭的一座兵營。二戰中,波蘭淪陷以後,納粹德國就看上了這裡:這裡猶太人多,鐵路通暢,將兵營改成監獄很容易,奧斯維辛的黑暗歷史就翻開了第一頁。這是1940年10月27日。到二戰末期,此地成了處決「犯人」的集中營。
  • 去奧斯維辛看什麼
    2019年7月2日下午,一個永生難忘的日子,我們一家在波蘭克拉科夫參觀奧斯維辛集中營和比克瑙滅絕營紀念遺址。我來之前已經讀過多部關於奧斯維辛倖存者撰寫的飽含痛苦回憶和辛酸淚水的回憶錄和《辛德勒的名單》《美麗人生》《鋼琴家》《朗讀者》《安妮日記》等電影,來到這裡,藍天白雲下依舊不寒而慄,舉目所見,幾乎看不見中國人的身影。學者張鳴教授曾經寫過一篇憂憤的文章《中國人為什麼不去奧斯維辛》,張教授寫到:「可惜,在這些人裡,我找不到一個中國人。而在巴黎和維也納,中國人隨處可見。
  • 澎湃新聞︱吉迪恩•格雷夫:奧斯維辛猶太人「沒有眼淚的哭泣」
    在獲得自由後,他們又面臨社會輿論的拷問:究竟是幫兇和同謀,還是無路可走的傀儡?通常情況下,每一批猶太人特遣隊員工作3-4個月後就會被滅口,因此倖存者寥寥無幾,僥倖活下來的也大都對這段經歷保持緘默。關於那些運作奧斯維辛集中營毒氣室的猶太人,我們並沒有名單。我花了10年時間,找到31個人,只有1人拒絕,另外30個人最終都接受了訪談。最早是在1986年,我的一個好朋友,也是個歷史學家,告訴我他可以聯繫上一名奧斯維辛集中營猶太人特遣隊的倖存者,問我有沒有興趣。我當然有!我當時覺得不可置信:他們還活著!為什麼竟然沒有人訪問過這些奧斯維辛最重要的倖存者?
  • 奧斯維辛的《美麗人生》:野蠻的詩化
    西奧多·阿多諾曾在《稜鏡:文化批判與社會》中偶然提到「奧斯維辛之後,甚至寫詩也是野蠻的」,這句「名言」經過歷史的洗禮,至今仍有非常多的解釋。 ,絲毫不在乎身邊的罪惡與他人的命運——可以說正是這樣詩化的野蠻導致了奧斯維辛的發生。
  • 奧斯維辛,上帝把淚水流幹的地方
    原題:奧斯維辛一說再說來源:新三屆1940年之前,奧斯維辛還是波蘭南部一個默默無聞的小鎮。二戰結束後這70多年裡,因為這裡曾經發生的駭人聽聞、慘絕人寰的罪行和苦難,被政治學家、歷史學家、文學家、藝術家和一切有良知的學者以記錄、論述和小說、散文、詩歌、隨筆、電影、電視劇等各種形式反覆追溯,奧斯維辛迅速被全世界知曉。
  • 漢娜·阿倫特如何「審判奧斯維辛」
    【編者按】2015年1月27日是奧斯維辛集中營解放70周年,本周,歐洲多地都將陸續舉行各種紀念活動。當我們重新回顧歷史的時候,也需要思考,這一慘無人道的反人類罪行是怎麼造成的,是制度之惡還是人性之惡?
  • (原創攝影)波蘭奧斯維辛集中營......
    奧斯維辛集中營位於克拉科夫西邊54公裡處的奧斯維辛城,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納粹建立的最大的集中營和滅絕營。
  • 我是奧斯維辛的臥底
    前言世界上可以被稱為地獄的地方屈指可數,奧斯維辛即為其一。
  • 奧斯維辛集中營倖存者著藍白條服飾出席紀念活動
    奧斯維辛集中營倖存者著藍白條服飾出席紀念活動 (5/8) "← →"翻頁
  • 奧斯維辛集中營波蘭猶太人倖存者的自傳漫畫《鼠族》
    1944、奧斯維辛集中營奧斯維辛是波蘭南部的一個小城,奧斯維辛集中營於1940年,由希姆萊下令修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稱其為「奧斯維辛-比克瑙 德國納粹集中和滅絕營」。1942年德國通過了「最終方案」之後,陸續有120萬以上的猶太人在這裡被屠殺。
  • 奧斯維辛解放75周年:想要了解大屠殺,得去和加害者談談
    距離奧斯維辛集中營的解放,已經整整過去75年了,在這樣一個具有特殊紀念意義的年份,我們採訪了勞倫斯·裡斯,與他聊了聊中國人不太熟悉的西方反猶傳統,討論了「集中營」本身,納粹清算過程中的政治複雜因素,以及關注加害者敘述對於了解奧斯維辛集中營又有什麼重大意義。
  • 去看看奧斯維辛集中營
    去看看奧斯維辛集中營文章選自:頭條號「草頭講史」丨閱讀量:56萬奧斯維辛,是波蘭東南部小波蘭省的一個城鎮,位於克拉科夫以西約30多公裡的地方。1940年4月,納粹德國在這裡建造了奧斯維辛集中營,成為納粹德國在歐洲的最大的殺人工廠。1945年1月27日蘇聯紅軍解放了奧斯維辛集中營。
  • 楊夢︱從奧斯維辛到南京:中國的納粹屠猶教育
    南京離奧斯維辛究竟有多遠?不少國內學者傾心於西方的政治學理論,從「想像的共同體」到「虛構的猶太民族」,推崇民族苦難記憶構成民族意識和國家認同的論調。然而,這些說辭在多元發展的中國社會往往水土不服。奧斯維辛不僅是猶太人的痛,而是全人類的恥辱。2005年11月1日,第六十屆聯合國大會一致通過由一百零四個國家共同發起的一項決議,將每年的1月27日(1945年1月27日蘇軍解放奧斯維辛集中營)定為「國際大屠殺紀念日」。相形之下,南京的傷痛近年來才逐漸被世人關注。2017年11月30日,加拿大華裔國會議員關慧貞在國會層面呼籲加拿大聯邦政府將每年12月13日設立為南京大屠殺紀念日。
  • 臥底奧斯維辛集中營:我從地獄歸來
    1940年9月的一天,波蘭秘密軍成員皮萊茨基帶著偽造的身份資料,奉命臥底奧斯維辛集中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