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投資時報
原標題:被疑殺熟引熱議!「社區團購大戰」前關鍵人物退休 美團迎新挑戰丨公司匯
《投資時報》研究員呂貢
受益於58億元投資收益,美團今年第三季度實現大幅盈利。但若扣除公允價值變動收益等溢利,今年第三季度美團經調整淨利為20.55億元,同比增速為5.8%,低於去年同期的7.1%。
最近,美團因為兩件事成為話題焦點。首先是被疑大數據殺熟。12月17日,一篇名為《我被美團會員割了韭菜》的文章刷屏朋友圈,此文作者稱,在美團上的同一家店鋪,用同一個配送地址,在同樣的時間點單,會員比非會員的配送費高出1至5元。
一時間,購買了美團會員的用戶紛紛在網上控訴其「價格歧視」「割韭菜」「利用大數據殺熟會員」等行為。這些突如其來的聲音將美團推到了輿論風口,美團也因此登上了當日微博熱搜榜的第五位。
對此,美團外賣在回應中將問題歸結為「定位偏差」,其表示,配送費差異與會員身份無關,而是由於軟體存在定位緩存,導致錯誤使用了用戶上一次的歷史定位,出現了配送費預估偏差問題。但在實際下單時系統並不會受此影響,而是按照客戶的真實地址計算配送費。
而就在「殺熟」事件曝出的第二天,美團聯合創始人、高級副總裁王慧文官宣如約退休的消息,再度引發了新一輪討論。一眾美團人在朋友圈表達對老將的懷念,而資本市場則更關心美團下一步的戰略調整。
自成立以來,美團經歷了兩輪大戰,從一開始的千團大戰到之後的外賣大戰,其面臨的競爭對手也由一開始的創業公司變成了創業公司及網際網路巨頭。如今在王慧文宣布離開的當口,美團也正在進入下一個階段,即社區團購大戰,其無疑將面對來自更多巨頭的殘酷對抗。
或是出於備戰考慮,美團隨即宣布進行了新一輪組織架構調整,為加強對中高級管理者的培養發展、選撥調動、評估任用和考核激勵,該公司成立了中高管發展部。
新業務虧20億
11月30日,美團在盤後公布了其2020年第三季度業績報告。數據顯示,今年第三季度,其營業收入同比增長28.80%、環比增長43.20%至354.01億元,超過市場預期。
據了解,美團的業務主要分為餐飲外賣、到店和酒店旅遊以及新業務三塊。具體來看,在今年第三季度的總營收中,來自上述三塊業務的收入佔比分別為58.45%、18.30%和23.25%。其中,該公司的外賣業務貢獻了超五成的營收,達206.93億元,且較上一年同期增長32.80%,同比增幅略高出同行業競爭對手餓了麼3.5個百分點。
《投資時報》研究員進一步將時間維度拉長,梳理了美團近年來的財報發現,以外賣起家的美團,其外賣業務始終是公司的基本盤。
據財報數據披露,2017年第三季度—2020年第三季度,美團的餐飲外賣業務所貢獻的收入分別為60.44億元、111.72億元、155.77億元和206.93億元,逐年大幅遞增,且佔各年三季度總營收的比重均超50%,分別高至62.48%、58.57%、56.66%和58.45%。
今年以來,美團餐飲外賣業務各季度所貢獻的營收同樣遠高於新業務,三個季度增加超60億元,而同時期新業務僅增加約10億元。
而美團今年第三季度實現的淨利潤,亦較上一年同期的14.47億元暴漲364.64%,達到67.24億元。其中,餐飲外賣實現7.68億元的盈利,較上一年同期增長132.23%,但低於今年二季度的13億元盈利。
在餐飲外賣業務保持穩定的同時,今年第三季度美團的新業務再度出現虧損,且虧損額高至20.29億元。不僅相較上一年同期的-12.02億元虧損規模進一步擴大,並且創下近來三個季度的虧損額新高。
《投資時報》研究員注意到,美團的新業務主要包括共享單車、B2B餐飲供應鏈服務、小額貸款業務、美團優選、美團買菜以及美團閃購等。
分析人士認為,美團所處的階段正逐步由外賣大戰過渡到社區團購大戰,面對來自阿里、京東、拼多多等網際網路巨頭的對抗,美團優選推進「千城計劃」、美團買菜在一線城市不斷擴張,投入了大量資金,這或是造成其新業務長期大額虧損的核心原因。
就目前形勢來看,美團新業務仍需要投入大量資金、繼續燒錢,就如其一開始的外賣業務、美團單車業務一樣,短期內或許並沒有盈利的可能。
美團今年前三個季度外賣及新業務營收情況
數據來源:公司財報
投資撐起利潤 股價回調
據財報數據披露,今年第三季度美團實現淨利潤較上一年同期出現大幅上漲,但拆分業務來看,67.24億元的盈利中有高至58億元來自投資收益,而這部分收益主要源於王興的一次堅持。
今年7月,理想汽車(LI)成功登陸納斯達克,但此前新能源汽車企業的經營狀況長期處於不穩定態勢,盈利前景未知,作為該行業的頭部企業之一,理想汽車也曾一度在生死線上徘徊。而王興卻看好理想汽車,並不顧反對選擇了投資。
短短一年時間內,王興聯合美團共計為理想汽車投入了11.60億美元資金,並且在理想汽車的最後一輪認購中,王興和美團合計持有理想汽車的股份由23.40%升至24%,甚至比其創始人李想21%的持股還多出3個百分點。
目前的理想汽車市值已較上市初期翻了3倍,美團亦在今年三季度盈利大增。但需要注意的是,投資收益並不能算作美團經營性業務真正意義上的盈利。若扣除公允價值變動收益等溢利,美團經調整淨利為20.55億元,同比增速為5.8%,低於去年同期的7.1%。
受諸多因素影響,美團股價在公布了今年三季度財報後的當日一度走高,但很快便陷入了連續下跌的態勢。截至當日收盤,其股價跌幅達到7.05%,僅有290港元/股。與此同時,其市值亦蒸發近1300億港元。
《投資時報》研究員注意到,美團股價曾在今年11月初衝破338港元/股。並且,該公司市值也曾短時間超過工商銀行,成為港股中總市值排名第三的上市公司,僅次於阿里巴巴和騰訊控股。
不過,或受制於市場對於社區團購模式的爭議之聲,美團股價近一段時間漲勢乏力。12月14日,該公司股價曾一度下跌7.35%。目前雖然處於小幅上漲,但截至12月23日收盤,其每股股價僅有287港元,遠低於11月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