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疑殺熟引熱議:「社區團購大戰」前關鍵人物退休 美團迎新挑戰

2020-12-26 新浪科技

來源:投資時報

原標題:被疑殺熟引熱議!「社區團購大戰」前關鍵人物退休 美團迎新挑戰丨公司匯

《投資時報》研究員呂貢  

受益於58億元投資收益,美團今年第三季度實現大幅盈利。但若扣除公允價值變動收益等溢利,今年第三季度美團經調整淨利為20.55億元,同比增速為5.8%,低於去年同期的7.1%。

最近,美團因為兩件事成為話題焦點。首先是被疑大數據殺熟。12月17日,一篇名為《我被美團會員割了韭菜》的文章刷屏朋友圈,此文作者稱,在美團上的同一家店鋪,用同一個配送地址,在同樣的時間點單,會員比非會員的配送費高出1至5元。

一時間,購買了美團會員的用戶紛紛在網上控訴其「價格歧視」「割韭菜」「利用大數據殺熟會員」等行為。這些突如其來的聲音將美團推到了輿論風口,美團也因此登上了當日微博熱搜榜的第五位。

對此,美團外賣在回應中將問題歸結為「定位偏差」,其表示,配送費差異與會員身份無關,而是由於軟體存在定位緩存,導致錯誤使用了用戶上一次的歷史定位,出現了配送費預估偏差問題。但在實際下單時系統並不會受此影響,而是按照客戶的真實地址計算配送費。

而就在「殺熟」事件曝出的第二天,美團聯合創始人、高級副總裁王慧文官宣如約退休的消息,再度引發了新一輪討論。一眾美團人在朋友圈表達對老將的懷念,而資本市場則更關心美團下一步的戰略調整。

自成立以來,美團經歷了兩輪大戰,從一開始的千團大戰到之後的外賣大戰,其面臨的競爭對手也由一開始的創業公司變成了創業公司及網際網路巨頭。如今在王慧文宣布離開的當口,美團也正在進入下一個階段,即社區團購大戰,其無疑將面對來自更多巨頭的殘酷對抗。

或是出於備戰考慮,美團隨即宣布進行了新一輪組織架構調整,為加強對中高級管理者的培養發展、選撥調動、評估任用和考核激勵,該公司成立了中高管發展部。

新業務虧20億

11月30日,美團在盤後公布了其2020年第三季度業績報告。數據顯示,今年第三季度,其營業收入同比增長28.80%、環比增長43.20%至354.01億元,超過市場預期。

據了解,美團的業務主要分為餐飲外賣、到店和酒店旅遊以及新業務三塊。具體來看,在今年第三季度的總營收中,來自上述三塊業務的收入佔比分別為58.45%、18.30%和23.25%。其中,該公司的外賣業務貢獻了超五成的營收,達206.93億元,且較上一年同期增長32.80%,同比增幅略高出同行業競爭對手餓了麼3.5個百分點。

《投資時報》研究員進一步將時間維度拉長,梳理了美團近年來的財報發現,以外賣起家的美團,其外賣業務始終是公司的基本盤。

據財報數據披露,2017年第三季度—2020年第三季度,美團的餐飲外賣業務所貢獻的收入分別為60.44億元、111.72億元、155.77億元和206.93億元,逐年大幅遞增,且佔各年三季度總營收的比重均超50%,分別高至62.48%、58.57%、56.66%和58.45%。

今年以來,美團餐飲外賣業務各季度所貢獻的營收同樣遠高於新業務,三個季度增加超60億元,而同時期新業務僅增加約10億元。

而美團今年第三季度實現的淨利潤,亦較上一年同期的14.47億元暴漲364.64%,達到67.24億元。其中,餐飲外賣實現7.68億元的盈利,較上一年同期增長132.23%,但低於今年二季度的13億元盈利。

在餐飲外賣業務保持穩定的同時,今年第三季度美團的新業務再度出現虧損,且虧損額高至20.29億元。不僅相較上一年同期的-12.02億元虧損規模進一步擴大,並且創下近來三個季度的虧損額新高。

《投資時報》研究員注意到,美團的新業務主要包括共享單車、B2B餐飲供應鏈服務、小額貸款業務、美團優選、美團買菜以及美團閃購等。

分析人士認為,美團所處的階段正逐步由外賣大戰過渡到社區團購大戰,面對來自阿里、京東、拼多多等網際網路巨頭的對抗,美團優選推進「千城計劃」、美團買菜在一線城市不斷擴張,投入了大量資金,這或是造成其新業務長期大額虧損的核心原因。

就目前形勢來看,美團新業務仍需要投入大量資金、繼續燒錢,就如其一開始的外賣業務、美團單車業務一樣,短期內或許並沒有盈利的可能。

美團今年前三個季度外賣及新業務營收情況

數據來源:公司財報

投資撐起利潤 股價回調

據財報數據披露,今年第三季度美團實現淨利潤較上一年同期出現大幅上漲,但拆分業務來看,67.24億元的盈利中有高至58億元來自投資收益,而這部分收益主要源於王興的一次堅持。

今年7月,理想汽車(LI)成功登陸納斯達克,但此前新能源汽車企業的經營狀況長期處於不穩定態勢,盈利前景未知,作為該行業的頭部企業之一,理想汽車也曾一度在生死線上徘徊。而王興卻看好理想汽車,並不顧反對選擇了投資。

短短一年時間內,王興聯合美團共計為理想汽車投入了11.60億美元資金,並且在理想汽車的最後一輪認購中,王興和美團合計持有理想汽車的股份由23.40%升至24%,甚至比其創始人李想21%的持股還多出3個百分點。

目前的理想汽車市值已較上市初期翻了3倍,美團亦在今年三季度盈利大增。但需要注意的是,投資收益並不能算作美團經營性業務真正意義上的盈利。若扣除公允價值變動收益等溢利,美團經調整淨利為20.55億元,同比增速為5.8%,低於去年同期的7.1%。

受諸多因素影響,美團股價在公布了今年三季度財報後的當日一度走高,但很快便陷入了連續下跌的態勢。截至當日收盤,其股價跌幅達到7.05%,僅有290港元/股。與此同時,其市值亦蒸發近1300億港元。

《投資時報》研究員注意到,美團股價曾在今年11月初衝破338港元/股。並且,該公司市值也曾短時間超過工商銀行,成為港股中總市值排名第三的上市公司,僅次於阿里巴巴和騰訊控股。

不過,或受制於市場對於社區團購模式的爭議之聲,美團股價近一段時間漲勢乏力。12月14日,該公司股價曾一度下跌7.35%。目前雖然處於小幅上漲,但截至12月23日收盤,其每股股價僅有287港元,遠低於11月初。

相關焦點

  • 二當家王慧文正式退休,美團的第三次大亂戰,靠誰來打贏?
    順利完成交接後,美團二把手王慧文如約退休。 公司隨後發布一封內部信,感謝老王10年來全情付出,並表示其退休後仍繼續擔任公司董事,兼任終身榮譽顧問、美團大學特別講師等身份。退休之後掛個名頭,是大公司的常規操作,真實情況大家心裡都有數,這位大佬今後大概率不會再繼續發光發熱了。縱觀美團的歷史,千團大戰有幹嘉偉挺身而出,外賣大戰有王慧文出謀劃策,而眼下,誰將接過大旗對抗社區團購大戰,是所有人都關心的問題。
  • 美團殺熟:從用戶殺到商家和外賣小哥!
    還有幾點美團沒有透露,就是平臺對商家和外賣小哥的壓榨——以上兩點在今年年內均成為社會熱議話題。   對商家方面,今年年初,餐飲行業幾乎所有餐廳都因為疫情的原因失去大部分到店消費的收入來源,只能依賴線上的外賣業務維持生計。就在這個本該共維時艱的時間點,坊間卻傳美團將對商家的抽傭率從22%提升到25%,部分商家抽傭比例甚至提升至30%。
  • 「饕餮」美團,稱霸社區團購
    從1.0版本時期的外賣、酒旅,到2.0版本的餐飲SaaS、共享單車、充電寶,乃至近期迅速衝到市場第一的社區團購,市場擔心的是:在網際網路反壟斷的高壓之下,美團會不會成為下一個阿里?誰還能阻擋美團的野蠻擴張?社區團購的強勢玩家美團社區團購的推動速度引發市場關注。
  • 財華洞察|美團殺熟:從用戶殺到商家和外賣小哥
    美團解釋其外賣經營利潤率的提升主要是由於訂單結構的變化(奶茶宵夜佔比增加),及差異化運營帶來運營效率的提升等。還有幾點美團沒有透露,就是平臺對商家和外賣小哥的壓榨——以上兩點在今年年內均成為社會熱議話題。
  • 王慧文退休,誰來打贏美團的第三次命運之戰
    王慧文的離開,標誌著美團進入了下一個階段。這一階段是更殘酷的競爭,千團大戰時美團的對手是創業公司,外賣大戰是創業公司加巨頭,社區團購大戰幾乎全是巨頭的戰爭,且體量更大,戰局和戰勢都更焦灼。千團大戰和幹嘉偉互相成就,外賣大戰和王慧文互相成就,而眼下,另一個更緊要的問題浮出水面,陳亮是否能和社區團購大戰互相成就,成為繼阿甘、老王之後的另一個美團靈魂人物?
  • 社區團購「大亂鬥」結束
    7月,美團成立社區團購事業部「美團優選」;阿里直營批發業務「零售通」聯合線下大賣場大潤發成立了社區團購項目組。11月,阿里旗下社區團購業務「盒馬優選」上線武漢,開1萬個團;雙十一各大平臺社區團購捷報頻傳。12月,京東劉強東親自掛帥,重組電商拼團業務「京喜」進入社區團購,並整合原有的批發業務「新通路」。
  • 社區團購出臺「九不得新規」 除了「不得利用數據殺熟」還有什麼?
    封面新聞記者 滕晗12月22日,封面新聞記者從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獲悉,國家市場監管總局聯合商務部組織召開規範社區團購秩序行政指導會,會議要求,網際網路平臺企業要嚴格規範社區團購經營行為,不得通過低價傾銷、價格串通、哄抬價格、價格欺詐等方式濫用自主定價權
  • 15樓財經|不得低價傾銷、哄抬價格、大數據「殺熟」!社區團購新規...
    今日(12月22日)下午,市場監管總局聯合商務部組織召開規範社區團購秩序行政指導會,阿里巴巴、騰訊、京東、美團、拼多多、滴滴等6家網際網路平臺企業參加。會議要求依法加強社區團購價格行為和反不正當競爭監管,規範社區團購市場秩序,維護公平競爭市場環境,確保民生得到有效保障和改善。
  • 美團身陷「困局」:「二號人物」解甲歸田,又迎400億「罰單」
    其中王慧文也是一直被稱為美團的"二號人物",一方面是因為他和王興的同窗關係,另一方面就是美團之所以能從"百團大戰"中脫穎而出,王慧文所領導的市場推廣居功至偉。而在之後美團起家的"外賣大戰"中,王慧文也是衝在隊伍的最前列,團購餘溫退卻之後,美團想要尋找新的業務,於是王慧文帶著第10號員工發現了外賣這塊"蛋糕",並且在一年的時間當中開拓了200個城市。
  • 頂著560倍的市盈率,美團能幹好社區團購嗎?
    社區團購,不是誰都能幹業績報告發布後的電話會議上,王興稱:「美團優選現在是我們整個業務的優先戰略領域,涵蓋範圍也是我們的重中之重。」今年,網際網路巨頭白天扎堆在社區推團購,晚上跑到網上做直播,不賣菜或搞直播,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網際網路公司的一員。美團在直播領域還未布局,在買菜領域卻沒有落後。
  • 社論:及時規範社區團購防止損害公眾利益
    近期,火爆的社區團購引發了不少爭議,呼籲監管層進行規範的聲音也越來越多。此背景下,市場監管總局聯合商務部22日召開規範社區團購秩序行政指導會,阿里、騰訊、京東、美團、拼多多、滴滴6家網際網路平臺企業參加。
  • 美團「大數據殺熟」背後的倫理之困
    一時之間,「會員配送更貴」引發熱議,紛紛指責美團「價格歧視」「割會員韭菜」「不顧吃相」……面對網民「控訴」,美團方面回應稱:配送費差異與會員身份無關,由於軟體存在定位緩存,錯誤地使用了用戶上一次的歷史定位,與用戶實際位置產生了偏差,導致了配送費預估不準。在實際下單時,會按照真實配送地址計算,不受影響。
  • 大數據「殺熟」!兩部委規範社區團購六巨頭,「九不得」劃定經營紅線
    據市場監管總局消息,12月22日下午,市場監管總局聯合商務部組織召開規範社區團購秩序行政指導會(下稱「會議」),阿里巴巴、騰訊、京東、美團、拼多多、滴滴等6家網際網路平臺企業參加。
  • 螞蟻暫停上市,下一隻路過的螞蟻就是社區團購
    12月22號,市場監管總局聯合商務部召開規範社區團購秩序行政指導會議,參加會議的公司包括騰訊、阿里、美團、京東、拼多多、滴滴六家網際網路巨頭。本次會議出臺了九項關於社區團購的監管新規。一、防止巨頭壟斷,破壞市場公平競爭的環境,使網際網路生態失衡不久前,隨著美團,京東等巨頭宣布入局社區團購市場,各類團購品牌紛紛開啟了價格戰爭,在幾十億美元的資金儲備下,什麼0.99元一籃子雞蛋,0.5元五顆白菜等層出不窮,價格低到令人不敢相信,一時間讓無數菜販子,底層商販苦不堪言。
  • 阿里、拼多多、美團退出社區團購業務?謠言!
    今年6月份,滴滴旗下社區團購品牌「橙心優選」上線。7月份,美團宣布成立「優選事業部」;8月份,拼多多旗下社區團購項目「多多買菜」上線;10月份,蘇寧菜場社區團購平臺在北京上線。12月11日,京東集團表示,將向社區團購平臺興盛投資7億美元。
  • 補貼大戰下,社區團購沒有羊毛、只有雞毛
    經歷過千團大戰、出行大戰、社交裂變的用戶,應該早就熟悉了這種典型的網際網路玩法。如今這種玩法又複製在了社區團購市場上:先通過燒錢補貼用戶、粗放式擴張等手段將規模和數據量堆起來,佔好山頭後再做停止補貼,通過精細化運營獲得回報。  這套網際網路打法,拼的就是「剩者為王」。顯然,美團和拼多多如今基本勝利在望。  根據最新統計,美團和拼多多攻城略地的範圍最大,雙雙突破200城。
  • 美團身陷輿論漩渦,最能打的男人卻走了,王興前路未卜?
    近日,美團發布內部信,聯合創始人、高級副總裁王慧文正式退休。外界紛紛把目光放在這位身家百億,年僅42歲就功成名就的商業奇才上。但美團最近身陷反壟斷浪潮和大數據殺熟輿論當中,王慧文作為美團「最能打的人」,在這個節骨眼離開,王興確定不唱一首《你快回來》嗎?
  • 社區團購「九不得」新規出臺
    中國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22日聯合商務部組織召開規範社區團購秩序行政指導會指出,網際網路平臺企業要嚴格規範社區團購經營行為,不得通過低價傾銷等方式濫用自主定價權。不得利用數據優勢「殺熟」,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圖為北京豐臺區一家超市內售賣的蔬菜。
  • 社區團購引發熱議,美團優選、多多買菜等出師未捷身先死?
    各資本大佬故技重施,美團優選、橙心優選、多多買菜等紛紛冒頭,只是和以往不同,還未全面上線鋪開已經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滿。下面小編就帶大家一起進入今天的話題:社區團購的利弊之爭。對於很多有需求的用戶來說,自然是覺得好事啊,各種優惠補貼,到手的東西要比市場低何樂不為呢?
  • 社區團購「百團大戰」之下超市如何賺錢?
    近段時間來,網際網路巨頭紛紛入局社區團購,一時間形成了「百團大戰」的局面。其實,社區團購併不是今年才興起的「風口」,早在2018年就有過一次「百團大戰」,隨著燒錢結束,2019年死掉了大部分的社區團購創業平臺,剩下的要麼是區域性的小平臺,要麼就是像興盛優選這樣有深厚零售根基和頭部資本站臺的「獨角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