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魯博士一語道破藤校招生「潛規則」:錄取學生就像在買股票

2020-12-22 騰訊網

藤校招生規則永遠都是迷,無論是孩子還是父母都抓不到規律,經常去年學校偏好的申請簡歷今年就突然不吃香了,學校的「口味」似乎總是在變。今天的分享來自於耶魯的博士,他對申請美國高校的秘訣總結就一條,您往下看。

作者:誕姐 & Dr.Ding

本文系授權轉載自:帝呱呱星球

出國這條路,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容易。

因為信息和資源壁壘或不對稱,很多人接觸不到真正有用的信息,所以在各個水平不一的中介信息轟炸裡,要麼無所適從,要麼盲目跟進,最後花了價格不菲的錢,卻沒有達到想要的效果,孩子也過得不開心。

今天這篇文章採訪自Dr. Ding博士。

Dr. Ding博士是醫學博士、科學碩士、兒童生長發育專家,畢業於華西醫科大學和耶魯大學。他也是美國著名的教育家、企業家和慈善家。他在美國的PSA教育集團擁有從託兒所到大學預科和補習學校的所有美國學校資質。PSA的大學錄取率是100%,是美國獲大學獎學金最高的學校,而且是藤校錄取的重點學校。

Dr. Ding博士跟我分享過一個真實故事:

有個在美國讀書的華人女孩,是高中學校的網球雙打州冠軍,文化課成績也不錯。她想用網球冠軍的資歷去申請名校。

她的父母找到Dr. Ding博士諮詢,Dr. Ding博士卻說:你現在雖然是州的網球冠軍,但是美國高校看中的,是你現在或將來能為學校帶來什麼。而評估現在能帶來什麼的,並不是看你現在的成績,而是根據你現在的成績來判斷,在入學後是否還有更大的發展空間和機會。

女孩和家長不相信,仍然堅持去申請。果然,因為網球對身體素質肌肉爆發力的要求,美國校方本就並不看好亞裔在這個項目上的潛力,而這個女孩也沒有表現出特別的天賦。所以,這個女孩沒有申請到她的目標學校。

在我看來,這有點像投資裡「買資產是買未來,利好出儘是利空」的感覺。

什麼意思呢?

在資本市場上,一隻股票公告一則利好消息,比如業績預增3倍,但是第二天很多機構會趁著利好的消息沽清這隻股票,明明是好消息,但是成為很多人賣出的原因,反而造成股價大跌。

為什麼投資人會出現這種見好就收的心態,而不是長期持有這隻股票或者繼續買入?其實就是根據現在的情況,做了一個關於未來的評估,評估未來有沒有進一步提升的潛力。

會不會出現判斷失誤的問題?一定會,但沒辦法,這就是一個概率遊戲,寧可要模糊的正確,也不要精確的錯誤。

美國藤校都是私立學校,私立學校選拔人才跟挑股票本質上很相似。買股票,就是看現在能不能帶來收益,或者長期持有能不能帶來收益,美國學校錄取人才也是如此。

今天Dr. Ding博士的第一篇分享,他會跟大家分享美國招生錄取的原則和標準,這是「道」的層面,先掌握大原則,在未來Dr. Ding博士分享「術」的層面時,大家的理解和領會才不會跑偏。

Dr. Ding

很多家長帶著孩子來問我,美國大學錄取的原則是什麼?美國學校到底要什麼樣的孩子?為什麼感覺招生規則千變萬化模稜兩可的?社會上有一萬種說法,到底哪個是真的?

感覺到千變萬化? 那是因為大家沒有看到本質。

很多中介升學服務人員和很多所謂的專家指導孩子考美國的名校,都喜歡講故事:

比如說他的鄰居或他的某一個認識人鋼琴彈的非常好,被一個很好的大學錄取了,然後爬藤的家長便一窩蜂的推崇練鋼琴;

或者某個名校去年錄取了兩個冰球很好的學生,所以大家以為冰球特長特別有申請優勢,就一窩蜂的去練冰球。

但是,很不幸,這是典型的盲人摸象,大多數的情況是你練得再好也沒用,因為,去年,這個學校需要鋼琴或者冰球,今年已有了,不需要了。

可以這麼說,申請美國大學,從個案的層面指導孩子申請是沒有可複製性的。很可能帶有招攬生意的性質。因為,每個學校每年需要的學生不一樣,並且,永遠不會一成不變。

沒有任何中介能夠準確地把握某個大學的需求,除非是在那個大學的招生辦公室工作。因為只有招生辦公室每年會從各個部門、各個球隊、各個系得到具體的反饋消息,外人是不可能知道的。

所以,任何通過去年的招生情況指導今年怎麼申請學校的,都是有問題的,申請到了,那是湊巧,沒申請到,那是正常。

那申請應該參考什麼?家長又能做什麼呢?

只有一個參考有效,那就是透過現象看本質,搞清楚美國大學最根本的招生標準。

這個標準是什麼呢?很簡單,就一個:你,考生,能夠給學校帶來什麼?

現貨?或潛力股。

美國是大學招生官在看一疊疊的申請資料時,他們在看什麼?他們其實是在資料裡挑選、比較:

這個學生現在能給學校帶來什麼?

如果這個學生現在帶不來特殊的東西,那麼經過我們的培養,未來他能給學校帶來什麼?

現在能帶來什麼?

家庭社會關係和資源:是總統、國王、議員、明星等等。

家庭經濟實力:能夠給學校帶來更多的捐款或其它捐助。

家庭教育背景:比如家庭成員有人是校友,或者其他名校畢業,有優秀的成長環境和社會地位。

學校所需的個人特殊才能:科研,運動員、網紅、明星。比如,申請人拿過鋼琴的某一個高級別的競賽獎,而學校的樂團今年剛好需要一個鋼琴演奏員。

現在帶不來特殊的東西,未來能帶來什麼?

有些申請人家庭背景普通,沒錢沒資源,但是申請人本身是一個組織能力和領導能力超強的人,有可見的發展潛力。比如曾經組織了超過100萬的美國中學生罷課呼籲終止校園槍擊,呼籲制止校園歧視。這個活動非常成功,引起了整個社會的關注。

還有的申請人展示了極強的溝通能力和結網能力,通過學校的培養,這個申請人未來會有很強的資源聚攏能力。

有些申請人家庭背景普通,沒錢沒資源,但是申請人展示了在某一個方面極高的熱愛,而這個方面是學校目前沒人在研究的。

總結一下美國招生標準,沒有太多的花哨,就一個:你能為學校帶來什麼。

正如誕姐在導言裡所說:錄取學生跟買股票類似,就看現在能不能帶來收益,或者長期持有能不能帶來收益。

這聽起來是一個比較玄學的問題,但招生,的確只有這樣一個標準。

那麼想留學的家長和學生應該怎麼辦呢?是聽中介的指導打造標準模板,還是聽中介的指導包裝出「不一樣的簡歷」?

我的答案是不要追趕潮流,而是讓孩子追逐自己的喜好,家長適當的引領和指導即可。

在每一次選擇中承擔責任以及成就自己,成就愛好,成為一隻能夠給投資人帶來收益的「好股票」,而不是被家長自己的欲望和夢想驅動的「機器」。尤其不能人云亦云地追一些爛大街的項目。大學招生官閱人無數,別想糊弄他們。

錄取沒有模板,唯一的標準就是思考自己是誰,有什麼優勢,以及能夠為學校和社會帶來什麼。

相關焦點

  • 本科出身獨闖常春藤盟校,他是耶魯博士全獎錄取的城院第一人
    黃博文,浙大城市學院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2014屆校友,去年被耶魯大學計算機系博士全獎錄取。海外名校博士全獎錄取在當時的城院可謂是鳳毛麟角,也體現出對黃博文學術能力的高度認可。 頂住了父母、同事的極度反對和不理解的壓力,黃博文堅定地選擇了放棄這個機會,選擇繼續留在中科院工作,把更多的時間投入到第一線的實驗室科研工作中。中科院高壓力的工作節奏讓黃博文的起步顯得非常艱難,不高的年薪,無編制的工作,父母同事的不理解,隻身一人的北漂日子……艱難困頓,可想而知。
  • 藤校早申爆冷門 耶魯/賓大/達特茅斯錄取率均下滑明年還有希望嗎
    賓大、耶魯大學、達特茅斯學院在這一周拉開了藤校放榜的大幕!註:以下藤校錄取數據僅為截止發稿前的最新數據!01 達特茅斯大縮水,錄取僅為個位數?達特茅斯學院是美國藤校中體量最小的一所,受到早申數據的大幅度增長,今年的達特茅斯對於中國學生的早申錄取大幅度縮水!錄取人數僅為個位數,目前僅統計到6枚錄取!而去年可是有足足11枚早申offer!
  • 哈佛、耶魯等多校放榜,藤校錄取率創歷史新低……
    就在幾小時前,哈佛終於公布2025er的早申錄取數據。本以為美國大學的錄取率會不再高冷,結果卻……哈佛、耶魯、賓大早申率取率大跌?!截至目前,除了普林斯頓外,其餘7所藤校都已公布早申情況。⊙ Harvard University哈佛公布早申錄取數據!有10,086名學生提交申請,相比去年增加了57%,而今年哈佛共錄取747人,相比去年招生人數減少148人。申請人數變多,招生人數減少,不意外哈佛今年早申錄取率為7.4%,創歷史新低!
  • 疫情年可以渾水摸魚上藤校嗎?早申錄取數據打臉:想都別想!
    耶魯大學:共收到7,939份REA申請,錄取了837名學生,錄取率為10.5%,是2008年以來最低的一次。申請人數較去年的5,777增長了38%。被錄取的學生人數略大於2024屆(796)和2023屆(794),但由於申請人數增量過大,錄取率卻比前兩年都要低。
  • 耶魯、賓大、達特茅斯三所藤校齊放榜!
    2025屆,學校從7,939名EA申請者中錄取了837名學生,最終錄取率為10.5%。同樣,耶魯也通過QuestBridge National College Match額外錄取了72名學生,但比去年的87名少了15位。
  • 潘石屹兩兒子上哈佛耶魯,美國私立大學培養統治者,招生看什麼?
    我是施冬健,管理學教授,第一代(1995年起)美國升學顧問,早期北京新東方留學移民公司總經理,前《出國與就業》雜誌顧問,開設留美私塾9年,留美代表作:《美國大學的中國招生政策》。我曾經兩度留學,攻讀加拿大麥吉爾大學MBA、美國南加州大學教育學博士。
  • 耶魯/賓大/達特茅斯放榜!誰申請增幅最大,誰錄取率低?
    美國藤校開始放榜了!耶魯、賓大和達特茅斯學院三所美國藤校正式放榜,拉開了藤校放榜的大幕。 耶魯大學 耶魯大學表示,2025屆,學校從7,939名EA申請者中錄取了837名學生,最終錄取率為10.5%
  • 這所曾子墨的母校、政財學界精英的搖籃,偏好錄取什麼樣的學生?
    )國內大眾熟知的鳳凰衛視財經頻道知名主持人曾子墨著名少兒讀物叢書《蘇絲博士》的作者戈色爾·蘇絲雖然達特茅斯學院不及哈佛大學、普利林斯頓大學、耶魯大學等藤校培養的諾貝爾獎得主多,其在政界人才的培養上成功比率遠超大部分藤校。
  • 美國常春藤8所盟校的大學錄取信息
    01 布朗大學布朗大學的悠久歷史可以追溯到1764年,是艾維斯大學中規模最小的大學,與哈佛大學和耶魯大學這樣的大學相比,該校的本科重點更多。這所大學的城市校園毗鄰全美頂尖藝術學校之一的羅德島設計學院(RISD),學生可以輕鬆在這兩家機構之間進行交叉註冊。
  • 哪些城市的學生,更容易被美國常春藤大學錄取?
    首先來看看藤校offer在全國的分布:北京的學生一共獲得了30枚藤校offer,佔了國內高中的三分之一;北京的學生一共獲得了30枚藤校offer,佔了國內高中的三分之一;>上海的學生獲得了22枚藤校offer,這個數量相比去年下滑不少,以前上海的學生一直是藤校錄取主力!
  • 美國東北大學招生「潛規則」
    所以了解一些美國大學招生「潛規則」,多多少少能少走點彎路,多幾分勝算。接下來就和立思辰留學雲一起來了解下美國東北大學招生「潛規則」。美國東北大學錄取要求東北大學本科錄取要求:申請者高中畢業,國際生託福網考成績需要達到90分以上,錄取生的SAT總分平均分為1410分。
  • 全美殿堂級的6所法學院,耶魯只招3名中國學生,斯坦福最青睞北大
    三、哈佛大學哈佛大學法學院傳承常春藤盟校的盛名,先後培養了8位美國總統。與耶魯的學術範不同,哈佛法學院注重學生的職業化律師思路和技能的訓練。LLM項目規模比較大,每年從70餘個國家招收180多人。LLM項目的規模中等,同樣偏向學術,可以和JD學生一起上課,每年招生70人左右,中國學生佔10%-15%,清北、復旦、人大、中政、華政的學生居多。五、哥倫比亞大學哥大法學院的培養思路效仿哈佛,重視學生的職業化律師思路和技能的訓練。
  • 招生官話申請丨獨家通關秘籍告訴你,什麼樣的學生更受港校青睞
    而在錄取上,學校的評核的範圍是很廣的,就像上個問題所提,成績不是唯一衡量錄取的標準,還包括學生的性格、平時的表現、對所報專業的了解都體現在申請材料中,再加上面試的篩選,很多成績可能並不十分優秀的學生,因為綜合素質好,面試表現傑出而被錄取。總的來說,學校是要錄取那個「對」的學生,而非成績最優異的學生。
  • 藤校放榜大縮水,耶魯賓大中國錄取下滑40%,達特茅斯僅5人錄取
    觀察這兩天發布的藤校早申請錄取,升本君發現:藤校早申offer數較往年略有下降。從昨天的哥大放榜就能看出,相較於往年,今年的錄取數量是略有下滑的,耶魯、賓大等也是如此,賓大去年早申壕氣放榜30+枚,目前僅統計不到20枚錄取,耶魯更是僅有個位數錄取;美高保持正常發揮,國內錄取形勢嚴峻。
  • 川普政府起訴耶魯大學:歧視亞洲人、白人學生!偏袒黑人拉丁人
    美國司法部的訴訟,是川普政府為打擊大學招生中使用種族因素進行考慮批准申請的最激烈法律行動。然而美國最高法院曾多次支持這種照顧非洲裔、拉丁裔學生的做法。亞洲人、白人家長和學生長期反對大學按照種族考慮批准申請的做法,認為這歧視了許多成績更好的亞洲人、白人學生。 目前,基於種族的平權行動在美國最高法院等場合出現激烈鬥爭。
  • 吃貨姑娘被耶魯錄取,卻去了排名一般的奧本大學
    一位名叫卡羅萊娜•威廉士(Carolina Williams)女孩,以一篇僅200個單詞"愛吃披薩"的作文,讓耶魯大學的招生官看了拍案叫絕,如願以償地獲得耶魯大學的錄取
  • 藤校錄取之王深圳中學將新設A-level課程,師資配備超一流
    昨日,深圳中學校官宣開設A-LEVEL課程啦!作為深圳藤校錄取的王牌學校,一直主打的是美國方向,今年終於要進軍英國方向啦!7月6日,劍橋大學國際考評部英國總部發來註冊認證證書,正式宣布深圳中學成為具有開辦官方IGCSE和A-LEVEL課程資質的劍橋學校。
  • 川普政府起訴耶魯大學:歧視亞洲人、白人學生
    不過就在最近耶魯大學就被美國政府被控告了,罪名居然是歧視亞洲人、白人。耶魯大學招生涵蓋種族歧視據環球時報報導,川普政府起訴耶魯大學,因為耶魯大學在招生時,有明顯的歧視亞洲人、白人學生行為。司法部例舉證據川普政府控告耶魯大學,可是經過了兩年時間調查。據美國司法部表示,在最近幾十年時間裡面,耶魯大學在錄取時,一直都違反了美國聯邦法律,甚至在錄取時,以種族為標準。會錄取更多黑人以及西班牙人,但是對於白人以及亞洲人而言,則不會優待。
  • 美國華裔扳回一城:川普政府說,耶魯大學按族裔招生是種族歧視
    政治新聞媒體Politico報導,川普政府要求耶魯大學同意在2020-21年本科招生周期中不再將種族或民族血統作為一個考慮因素,並要求該大學如果未來打算這樣做,就向聯邦政府提交一份提案。耶魯大學耶魯大學發言人凱倫·皮爾特在一份聲明中說:「如果司法部充分地接收並公正地權衡這些信息,就會得出結論,耶魯大學的做法完全符合幾十年來最高法院的先例。我們為耶魯的招生做法感到驕傲,我們不會因為這樣一個毫無道理、倉促的指控而改變它們。」
  • 溫州二外等三校聯合招生電腦派位了 1696名學生被均衡分配
    溫州網訊 昨天下午,溫州市教育局舉行市局直屬普通高中三校聯合招生電腦均衡派位。今年三校聯合招生錄取分數線為556.5分,除三校特長生、創新實驗班、市區普高融通實驗班等人數外,1696人通過電腦均衡派位被分配到這三所學校。昨晚8時起,考生通過各校校園網或溫州中招系統查詢到自己的錄取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