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擁有全球「發達」的交通網絡,從而形成了更多1小時經濟圈

2021-01-10 翔殷說旅遊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一直注重於經濟發展,現在我國已成為了世界上的第二大經濟體,祖國的強大是我們肉眼可見的,從前的吃飽穿暖變成了,現在的吃好喝好,社會的發展提高了我們的生活水平,中國是具有悠久歷史和文化的四個古代文明之一,是世界第三大國土面積,人口第一大國和經濟第二大國,它是世界上主要的旅遊目的地之一,擁有世界上最豐富的文化遺產和自然與文化景點。

作為第二大經濟體,中國擁有最發達的交通網絡,它擁有世界上最發達的高速公路網絡,每天可高速運輸數千萬噸的貨物,世界上最大的高鐵網絡將數百個城市緊密相連,超過200個機場編織著巨大的天空,運輸網絡;中國在其廣闊的海岸線上擁有世界十大港口中的七個。

龐大而發達的交通網絡不僅支持快速的經濟發展,而且還為所有人提供便利,城市間的聯繫日益緊密,10至20小時或更長至數小時的交通距離大大提高了效率,一個小時後,經濟圈開始形成,效率不斷提高。

發達的運輸網絡導致人員和貨物的快速流動,增強的經濟活力以及緊密的人際互動,中國廣大土地的旅遊資源也已經獲得了足夠的旅遊資源,作為世界旅遊大國,中國最豐富的世界文化底蘊和自然文化的魅力得到充分體現。

對於中國擁有全球」發達「的交通網絡,從而形成了更多1小時經濟圈,您有什麼看法嗎?旅行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不僅可以開闊我們的視野,同樣可以洗滌我們的心靈,讓我們的心靈和身體全部得到放鬆。

相關焦點

  • 成都、重慶「雙核」1小時直達!雙城經濟圈交通一體化大批項目來了
    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交通一體化發展,川渝兩地將推動實現「雙核」間1小時直達,「雙核」至成渝地區主要城市2小時到達!
  • 雙城記③ | 雙城經濟圈重慶機遇:加快產業布局一體化
    文 | 王蘇嬋隨著中央提出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成渝城市群的發展來新機遇。成渝如何唱好這齣「雙城記」?這又會給重慶發展帶來哪些改變?1月7日,戴德梁行發布《中國都市圈發展報告——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發展研究》,對此做出解讀。
  • 重慶印發《方案》加速構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綜合交通網絡
    市交通局有關負責人表示,通過實施該《方案》,將加速構建軌道多層次、高速多通道、航道千噸級、機場雙樞紐、管道一張網、寄遞村村通、運輸一體化的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綜合交通網絡,推動重慶、成都加快形成「高鐵雙通道、高速八車道」的複合快速通道,全力打造「多向輻射、立體互聯、一體高效」的4個「1小時交通圈」,有力支撐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
  • 中國經濟圈金融資源配置研究
    三大經濟圈比較研究  (一)共同點  一是都屬於沿海地區,地理位置優越,交通運輸發達,是重要的貿易通道,在改革開放中依託區位優勢,港口經濟發展迅速,經濟基礎好,二是經濟圈的核心城市均受到中央重視,受益於政策支持:北京作為國家首都,是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科技中心,中央政府和國家決策所在地;上海作為中國改革開放的窗口,擁有中國第一個自由貿易試驗區,被定位為國際經濟中心、國際金融中心、國際航運中心、國際貿易中心;深圳是中國最早建立的經濟特區,始終處在改革創新的潮頭,正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三是經濟圈總部經濟顯著。
  • 濰坊高密再啟交通快捷鍵 加速邁進膠東一小時經濟圈
    一體發展,交通先行。高密市從規劃伊始,就以膠東經濟圈大交通建設為著眼點,力求真正融入膠東半島「一小時經濟圈」。促進一體化發展,讓發展要素在區域內自由流動,必然需要便捷快速的交通。除橫貫東西的濟青中線高速外,另一條縱貫高密南北的明董高速正在規劃設計之中,明董高速全長131.2公裡,高密境內長62公裡,途徑大牟家、醴泉、闞家、井溝、柴溝5處鎮街,設置1處服務區和4處互通出口,計劃2023年完工,將對高密路網結構完善和經濟社會發展起著重要作用。
  •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1123」交通圈2025年基本形成
    四川新聞網成都3月18日訊(記者 戴璐嶺)3月17日,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四川重慶黨政聯席會議第一次會議以視頻會議形式召開,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和關於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緊緊圍繞黨中央確定的戰略目標和重點工作研究貫徹落實措施,務實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開好局
  • 建好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 需克服「瑜亮情節」
    釐清競合關係積極建立 「成本分攤、利益共享、損失補償」的競合機制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與沿海眾多發達的城市群經濟圈相比,位於西部腹地的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究竟有什麼特點與優勢?作為最早研究成渝地區一體化發展的專家,重慶工商大學原副校長、教授廖元和用一組數據說明問題:作為中國西部最大的城市群,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不僅擁有1億人口,市場腹地巨大,同時國內生產總值佔全國總量7%。從這兩個指標看,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具備成為具有全國影響的高質量發展經濟增長中心的稟賦條件。
  • 加快構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 交通運輸9大...
    1月5日,重慶日報記者採訪市交通局有關負責人,對《方案》進行了詳細解讀。市交通局有關負責人表示,《方案》旨在加快構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互聯互通、快捷高效的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加快打造西部國際綜合交通樞紐和國際門戶樞紐。
  • 四川交通強國試點方案獲批 著力推動成渝雙城經濟圈交通一體化等...
    封面新聞記者 曹菲12月6日,記者從四川省交通運輸廳獲悉,日前交通運輸部批准了四川交通強國試點方案,原則上同意四川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交通一體化發展,高原山區公路建設創新,推動公園城市交通路色發展,提升交通防災減災體系韌性,車路協同技術發展,推進交通、旅遊、文化融合發展等方面展開試點
  • 2035年基本建成 中國從交通大國邁向交通強國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12月23日訊(記者 郭濤)昨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布《中國交通的可持續發展》白皮書,全面介紹了新時代中國交通發展成就,分享中國交通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和實踐,並指出中國正在從交通大國向交通強國邁進。
  • 長江經濟帶中有一個「戰略性」高鐵計劃,將實現三城一小時經濟圈
    時針在不停的轉動,而祖國的發展也是無休無止,隨著「中國速度」的到來,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多的新變化,這是一代又一代中國人民勞動的成果,也是我們需要傳承的中國精神。說到長江經濟區的城市發展,必須說,依靠長江的優勢和出境條件,以上海為中心的長江三角洲城市群已逐步形成,交通為城市提供了發展機會,但同時也帶來了一定的壓力,鼓勵您斷開城市連接。
  • 打通交通「任督二脈」 川渝市民往來更便捷
    同時,在鐵路方面,銅梁正全力推進成渝中線高鐵建設;在加快高速公路建設方面,目前渝遂高速擴能項目已動工,銅梁至安嶽高速公路前期工作基本完成,2條高速將與現有的渝蓉、渝遂、三環及在建的合璧津幾條高速形成互聯互通,「十四五」期間幾個高速路項目都將建成通車。「如今的遂寧,市內路網發達、對外通道發達。」
  • 青島市委書記王清憲:五市聯動打造新增長極,膠東經濟圈握指成拳!
    互聯互通在「十四五」綜合交通運輸發展規劃和山東全省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編制時,優先將經濟圈內高速鐵路、高速公路、港口、機場、樞紐等重大交通基礎設施項目納入規劃。區域一體化發展,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是先決條件。
  • 成渝雙城經濟圈交通提速 一體化趨勢愈發明顯
    「現在高鐵一個多小時就能從成都到重慶,在雙城之間做生意和同城區別越來越小了。」張羽靚說,這幾天,《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刷了屏,成了身邊的熱門話題。「對於雙城的未來,大家滿懷信心。」
  • 唱響「雙城記」 建好「經濟圈」 豫晉步入2小時經濟走廊
    12月12日10時07分,D4618次列車鳴笛啟動,緩緩出站,將於兩個小時後到達太原站。  這是鄭太高鐵實現全線貫通後,首列焦作駛向太原的動車。  鄭太高鐵焦作至太原段(以下簡稱:太焦鐵路)於今日正式開通運營,鄭州至太原間最快旅行時間,由3小時38分壓縮至2小時24分。
  • 「五朵金花」爭相競放膠東經濟圈
    青島市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王好東表示,從山東看,膠東經濟圈生產總值、財政收入佔比超四成,對外貿易、利用外資佔比超六成;從全國看,以全國千分之五的面積養育百分之二的人口、創造百分之三的生產總值,可謂舉足輕重。完善的交通體系。膠東經濟圈初步構建起五市一體、功能完善、便捷高效的綜合交通體系。
  • ...咱們市裡面全力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在交通方面有什麼...
    ,請問咱們市裡面全力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在交通方面有什麼具體規劃嗎?近年來,攀枝花市為了緩解和疏通地形造成的交通問題,也做了大量工作,首先市內的交通得到了很大的緩解和發展,道路比原來寬多了,道路更多了,四通八達,大家出行相對於原來有了很大改善。
  • 2020年「三民」活動 | 青島市交通運輸局:市域1小時交通圈全面形成
    2020年以來,市交通運輸局統籌做好疫情防控與交通事業發展,深入推進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攻勢和國際航運貿易金融創新中心建設攻勢2.0版,更好地滿足了人民群眾對美好出行的嚮往,讓市民感受到「行在青島」的方便與溫馨。國際航運中心發展指數青島全球15位防疫一線彰顯擔當,守牢青島「空中」「海上」國門。
  • 交通運輸9大基礎網絡 重慶這樣建
    1月5日,重慶日報記者採訪市交通局有關負責人,對《方案》進行了詳細解讀。  市交通局有關負責人表示,《方案》旨在加快構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互聯互通、快捷高效的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加快打造西部國際綜合交通樞紐和國際門戶樞紐。
  • 近200位專家支招成渝經濟圈,還成立了智庫聯盟
    20日,四川省社科聯、重慶市社科聯及成都市社科聯聯合主辦首屆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發展論壇,近20所高校,近200位專家學者、代表圍繞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相關內容開展交流和探討。在專家們看來,成渝要避免「瑜亮情結」,把大都市圈建設作為首要任務,構建以成都和重慶為中心,以1小時通勤圈為基本範圍的城鎮化空間形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