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華建設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已具雛形

2020-12-16 人民網

原標題:我市建設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已具雛形

12月8日,家住金華市區湖海塘的陳曉玉駕車通過金武快速路,花了不到20分鐘就到達武義縣城。陳曉玉說:「我家住湖海塘,上班在武義,現在金華交通越來越發達,對我們這樣的上班族來說是最大的利好。」

「十三五」期間,金華圍繞建設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加快推進高速鐵路、高速公路、城際快速路、機場、航運等建設,基本建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銜接順暢、便捷高效的綜合交通基礎設施網絡,通達能力和暢通水平明顯提升,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建設已具雛形。

據統計,「十三五」期間,金華綜合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完成投資1115億元,是「十二五」的1.5倍。其中,公路完成510.82億元,水路完成19.81億元,機場完成13.18億元,鐵路完成433.63億元,場站完成138.97億元。

鐵路方面,拉開「一軸八向十二線」為主框架的鐵路樞紐建設大幕。金義城際、金義樞紐站、金華樞紐擴容、黃山至金華鐵路、金臺城際、杭麗高鐵六大項目列入《長三角交通運輸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規劃》。金甬鐵路(金華段)、杭溫高鐵一期(金華段)、義烏站樞紐擴建、金建鐵路蘭溪樞紐等重大項目開工,金臺鐵路路基貫通,鐵路在建項目數、裡程數均居全省前列。

公路方面,金華積極謀劃金華市區「三環」線——甬金衢上高速公路,加快推進前期工作。建成後,將與金麗溫、杭金衢高速形成金華市區高速公路環線。義烏至東陽高速東陽段順利推進,建成後將與東永高速、金麗溫高速、杭金衢高速形成都市區高速公路交通閉合圈。同時,加快建設以「五橫五縱兩環」為骨架的都市區快速路網,規劃裡程1400公裡,涵蓋所有普通國道及主要普通省道。目前,金華至武義快速路已經開通,金華至蘭溪快速路正在緊鑼密鼓建設中。建成後,市區到蘭溪、武義、義烏實現20分鐘通達,各縣(市、區)中心區、重點城鎮、產業組團之間的時空距離也將進一步拉近。截至2019年年底,全市公路總裡程達到13076公裡,全省排名第四位,其中高速公路376公裡,已實現縣縣通高速。

航運和機場方面,隨著富春江船閘完成改造,蘭江、衢江整體提升為四級航道,姚家樞紐船閘實現運行,如今金華打通通江達海的「最後一公裡」。目前,義烏機場、橫店通用機場的二次改建已相繼開工。

公共運輸方面,截至2019年年底,全市擁有公交班線434條,市區已開通純電動快充式快速公交(BRT)線路6條,基本實現以快速公交為骨幹、常規公交為主體、計程車及公共自行車為補充的多層次、多模式公共運輸體系。金華主城區公交分擔率從2012年的10.2%提高到24.4%,人民群眾交通滿意度從62%提升到93.9%。

(責編:郭揚、王麗瑋)

相關焦點

  • 「兩會」中的交通元素|金華打造「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迎來機遇
    本報開設專欄,解讀「兩會」中和交通相關的內容。金華「兩會」上交通元素為期四天的金華「兩會」於4月28日閉幕,今年,「交通元素」成為大會上的重點、亮點,代表們對金華打造「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的發展思路興趣濃厚。
  • 全國性樞紐建設再掀新高潮 金華六條新建鐵路展開大會戰
    早在上世紀30年代,金華就跨入鐵路時代,滬昆線、金溫線、金千線等3條鐵路,在金華形成十字形樞紐格局。滬昆高鐵2017年全線通車後,金華作為沿線重要節點城市,已陸續與全國20個省會級及以上城市實現高鐵直通。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金華交通發展,強調要放大「區位+交通」等優勢,打造全省高質量發展重要增長極。
  • 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長啥樣?詳解溫州「大交通藍圖」
    溫州網訊 交通建設,一頭連著發展,一頭通向民心。市委十二屆十一次全體(擴大)會議提出,「十四五」時期我市要加快建設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這意味著,我市在「十三五」時期「大幹交通,幹大交通」的熱潮今後五年將得到延續,軌道、公路、航空、港口等領域還將迎來更大發展。
  • 浙江此地獲1121公裡新高鐵助力,有望打造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
    這裡相信浙江的朋友不會陌生,名為金義城市新解放區,適逢浙江中部,就在金華市境內,這個短期規劃面積50平方千米,遠期規劃面積275平方千米的地方的確不同凡響,這裡有高速鐵路,從杭州到廣州長達1121公裡,金華市非常重視這條高鐵的建設,因為這是關係到浙江中期發展的大事,設立金義城市新區,使之成為全國綜合交通樞紐
  • 國際化綜合交通樞紐的成都路徑
    去年5月,國家發改委網站公布《成渝城市群發展規劃》,明確提出,成都要以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為目標,增強西部地區重要的經濟中心、科技中心、文創中心、對外交往中心和綜合交通樞紐功能,成都也成為繼北京、上海、天津、廣州、重慶之後第六座被定位為國家中心城市的城市。九天開出一成都,萬戶千門入畫來。
  • 珠西綜合交通樞紐江門站增加景觀照明
    黃文生  文、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黃文生 通訊員周東華  昨晚(27日),將於近期開通運營的珠西綜合交通樞紐江門站亮燈。  突出江門「珠西明珠」概念  「從地理位置上,江門是大灣區輻射粵西的橋頭堡,珠西綜合交通樞紐江門站是省內第四大綜合交通樞紐站,根據規劃,江門站建設8站臺20線,珠西綜合交通樞紐整體建成通車後,將以江門站為中心,半徑1小時以內,就能輻射到珠江西岸的大部分區域。
  • 交通廊道進展怎樣?聽金華市委書記權威解答
    金華在全國率先開展「無證明城市」改革,累計清理各類證明4052項,目前已實現「無證明、無證件、無複印」「三無」辦事大廳的全覆蓋。這些年,金華在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改善群眾出行方面,做了很多工作,能否介紹一下具體情況?
  • 東夏園綜合交通樞紐正式動工
    本報訊(記者 李澤偉)北京青年報記者昨日從通州區了解到,城市副中心多項交通基礎設施有了新進展。東夏園綜合交通樞紐正式動工,建成後將成為城市副中心對外交通與內部交通的核心銜接點。此外,通馬路(京哈高速公路—京津高速公路)道路工程項目也已獲批。
  • 金華江大開發:蘭溪馬公灘經金華市區到義烏環城南路橋可通航
    為實現水資源綜合利用開發,滿足通航需要,航道開發採用建設靈馬樞紐、石柱頭樞紐、河盤橋樞紐等七級梯級渠化開發方案。工程總投資約85億元,其中蘭溪馬公灘—杭金衢高速公路橋投資約12億元,杭金衢高速公路橋—金溫鐵路高鐵橋投資28.7億元,金溫鐵路高鐵橋—義烏環城南路橋投資約44.3億元。
  • 濟南將打造綜合交通樞紐
    濟南創建國家中心城市,綜合交通樞紐將提供有力支撐。10月28日,濟南市政府網掛出《濟南綜合交通樞紐發展戰略規劃(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戰略規劃意見稿)並公開徵求意見,濟南北站、濟南都市圈「高速大四環」、市域鐵路環線、「田」字形市區快速通道等一大批交通工程浮出水面。
  • 投資1095億 持續鞏固提升青島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地位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青島新聞網12月22日訊(記者 張曉楠)記者從青島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發布會上獲悉,「十三五」期間,青島預計完成交通建設投資1095億元,較「十二五自2015年起,青島市海鐵聯運箱量保持20%以上的高速增長,已連續六年位居中國沿海港口第一位。新華波羅的海國際航運中心發展指數青島排名全球第15位。預計2020年青島港完成貨物吞吐量6億噸,較2015年增長20.6%;貨櫃2200萬標箱,較2015年增長26.2%;均居全國第5位.
  • ...以來合肥加快全國綜合性交通樞紐建設高鐵經濟圈,讓雙城生活...
    正在建設中的合安高鐵預計本月具備開通運營條件,相較於現在最快的1小時43分鐘,這條高鐵能大大節省兩地居民往來的時間。通達的高鐵,縮短了時空距離,讓人們的交流更加便利。記者從市發改委獲悉,「十三五」以來,合肥加快全國綜合性交通樞紐建設,積極打造功能完善、換乘高效、出行便捷的現代化綜合立體交通樞紐。
  • 合肥加快全國綜合性交通樞紐建設 高鐵經濟圈讓雙城生活觸手可及
    正在建設中的合安高鐵預計本月具備開通運營條件,相較於現在最快的1小時43分鐘,這條高鐵能大大節省兩地居民往來的時間。通達的高鐵,縮短了時空距離,讓人們的交流更加便利。記者從市發改委獲悉,「十三五」以來,合肥加快全國綜合性交通樞紐建設,積極打造功能完善、換乘高效、出行便捷的現代化綜合立體交通樞紐。
  • 中國銀行金華分行助力地方經濟高質量發展
    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中國銀行金華分行將充分發揮金融支持的職能作用,積極部署各部門的工作,突出支持金華市重點項目建設,全力以赴為當地經濟發展提供堅強有力的金融服務保障。新年伊始,金華中行密切關注本市經濟動態,在了解到金義東市域軌道交通工程建設需要資金時,該行對重點項目實行早辦貸、早審批、早投放。1月15日,該行成功為金華市金義東軌道交通有限公司投放10億元銀團項目貸款。這一筆資金有效解決了企業項目前期資金需求,為把金華市建成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增添新動力。
  • 黃騰調研火車站站前綜合交通樞紐建設工程項目
    映象網訊(記者 崔學慶 通訊員 陳凱慶)12月18日,開封市禹王臺區委書記黃騰調研火車站站前綜合交通樞紐建設工程項目。火車站站前綜合交通樞紐建設既能帶來形象的大改變、民生的大改善,更能帶來品質的大提升、發展的大提速,要充分認識重大意義,高度統一思想,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態度,加快推進項目建設。要積極穩妥推進,步調一致。
  • 海口新海港綜合交通樞紐及配套設施建設工程項目概算獲批!總投資16...
    記者昨日從海口市發改委獲悉,該委近日審批通過了新海港綜合交通樞紐(GTC)及配套設施建設工程項目概算。根據已審批的項目初步設計方案,主要建設內容包括:綜合交通樞紐(GTC)(含預留地鐵站)、停車樓、附屬建築、室外配套及市政配套(高架橋、排海方溝)等;項目用地面積568681平方米,總建築面積124713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築面積為76089 ㎡(含GTC地上39968㎡、停車樓31361㎡、附屬建築7460㎡),地下建築面積48202㎡(含GTC地下30628㎡
  • 北京城市副中心東夏園綜合交通樞紐正式動工
    北京發布11月30日電 記者昨日從通州區了解到,城市副中心多項交通基礎設施有了新進展。東夏園綜合交通樞紐正式動工,建成後將成為城市副中心對外交通與內部交通的核心銜接點。此外,通馬路(京哈高速公路—京津高速公路)道路工程項目也已獲批。
  • 廣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廣州綜合交通樞紐總體規劃(2018...
    四是交通銜接水平提升,綜合服務效率顯著提高。2017年廣州已建成13條(段)城市軌道線路,運營裡程391公裡,銜接了廣州白雲國際機場、廣州站、廣州東站、廣州南站等主要客運樞紐;常規公交網絡已基本完善,形成了覆蓋全市域的服務網絡,並與203個城市軌道交通站緊密銜接;水上巴士系統已開通14條航線、28個碼頭,總裡程達53.9公裡,進一步方便了公共運輸出行。
  • 伍茲貝格新作:廣州西塱綜合交通樞紐及周邊綜合開發競賽方案
    廣州西塱綜合交通樞紐及周邊綜合開發方案國際競賽結果已揭曉,伍茲貝格團隊在 6 支國際設計諮詢團隊中脫穎而出,喜進雙甲。目前,西塱站為廣州地鐵 1 號線和廣佛城際線的地面交匯點,未來將有 10 號線、22 號線接入,成為「四線合一」的綜合交通樞紐,同時濱河的優勢區位也帶來了相比其他城市 TOD 項目的獨特性。
  • 副中心開建亞洲最大地下綜合交通樞紐
    原標題:副中心開建亞洲最大地下綜合交通樞紐   從今天起,本報推出《北京城市副中心生機勃發》專欄,聚焦副中心高質量發展的累累碩果,講述建設者們只爭朝夕的感人故事,展現建設新時代城市建設發展典範的奮發有為。敬請關注。   本報記者 王海燕   地上是繁華的都市生活圈,地下是四通八達、充滿活力的軌道交通網。   在北京城市副中心,「站城融合」的副中心站綜合交通樞紐工程正在建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