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青島新聞網12月22日訊(記者 張曉楠)記者從青島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發布會上獲悉,「十三五」期間,青島預計完成交通建設投資1095億元,較「十二五」增長76%。其中,公路投資314億元,鐵路投資363億元,機場投資302億元,港口投資116億元。
青島港位居世界大港前列
青島港堅持海陸雙向發力,海向増航線、擴艙容、拓中轉,陸向建陸港、開班列、拓貨源,助力形成「東西雙向互濟、陸海內外聯動」的開放格局。目前,「一灣兩翼」港口布局加速構建:老港區向國際郵輪母港轉型;前灣港區成為國內最大貨櫃碼頭群之一,建成投產亞洲首個全自動化無人碼頭,開創了全自動化貨櫃作業的新董家口港區建成原油碼頭二期,形成億噸通過能力。全市港口生產性泊位114個(其中萬噸級深水生產性泊位89個)年綜合通過能力3.44億噸,貨櫃通過能力1301萬標箱;擁有貨櫃航線178條,通達全球18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700多個港口,航線數量和密度居中國北方港口第一位。2019年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發布的全球港口連通性指數顯示,青島港列全球第八、中國第四。自2015年起,青島市海鐵聯運箱量保持20%以上的高速增長,已連續六年位居中國沿海港口第一位。新華波羅的海國際航運中心發展指數青島排名全球第15位。預計2020年青島港完成貨物吞吐量6億噸,較2015年增長20.6%;貨櫃2200萬標箱,較2015年增長26.2%;均居全國第5位.
航空發展站上新的起點
「十三五」期間,膠東國際機場建成並成為中國民航首批18個「智慧型機場」示範項目之一。全市布局規劃7個通用機場,青島西海岸通用機場、平度舊店通用機場已建成並投入使用,即墨高新區通用機場啟動建設,萊西店埠通用機場啟動項目前期工作。截至目前,流亭機場共開通航線203條(其中,國內航線166條、國際及地區航線37條)通航城市126座。2019年,青島機場完成旅客吞吐量2555.6萬人次,較2015年增長40.4%;貨郵吞吐量25.6萬噸,較2015年增長23.1%,分居全國第16、第14位,受疫情影響,2020年青島機場客貨吞吐量大幅下降,預計全年完成旅客吞吐量145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20.5萬噸。
鐵路建設實現跨越發展
青榮堿際鐵路、濟青高鐵青鹽鐵路、董家口疏港鐵路、濰萊高鐵相繼建成通車,青島與半島城市群和長三角等地區聯繫進一步加強;特別是濰萊高鐵通車運營,結束了平度不通高鐵的歷史,青島市實現了縣縣通高鐵。紅島站、青島西站、平度站、萊西站先後建成。在山東省率先開通了區域間市域(郊)列車(「青島北-青島西-董家口」),截至目前,青島市境內鐵路總裡程666公裡(其中高速鐵路228公裡、快速鐵路154公裡、普速鐵路284公裡)較2015年增加367公裡,增長122.74%;基本形成了聯通北、西、南三個方向的放射型鐵路網布局和青島站、青島北站、紅島站、青島西站為主的四站鐵路客運樞紐格局,構築起集約高效的鐵路運輸網絡體系。
公路網絡體系日益完善
「十三五」期間,青島市相繼建成龍青高速二期工程、青銀高速青島段拓寬工程、新機場高速等項目,高速公路「三縱四橫五連」格局基本形成;實施G204(膠州城陽界至省道219段)拓寬、G228藍谷核心區段拓寬等8個重點建設項目,普通國省道的通行能力有效加強;完成瀋海高速、前灣港區二號疏港高速等13個重點大中修工程,國省道公路優良率達到90.5%;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農村公路建設養護4066公裡,形成暢通便捷、安全優質的農村公路網絡體系。完成2473個行政村的通戶道路硬化,基本實現「戶戶通」。預計2020年底,全市公路通車總裡程15283公裡。其中,高速公路通車裡程865.4公裡,居副省級城市第4位(前三位是廣州1025.9、成都960、哈爾濱902.7);普通國省道通車裡程2227.7公裡,居副省級城市第2位(第一位是哈爾濱4141);基本構建起以高速公路、普通國省道為骨幹,農村公路為基礎,布局較合理結構較完善、設施較齊全的公路網絡。所有鄉鎮實現半小時上高速,市域一小時經濟圈全面形成。
現代物流業加快發展
作為全國綜合交通樞紐、全國物流節點城市,青島成為少數同時擁有生產服務(港口)型、商貿服務型2個國家物流樞紐類型的城市。「膠州灣國際物流園」連續6年獲評「全國優秀物流園區」,擁有中國首家沿海多式聯運海關監管中心。「一帶一路」跨境貨櫃多式聯運工程成為山東省唯一、全國12個「國家多式聯運示範工程」之一。全市55條貨櫃班列線路組成的陸域物流網與178條貨櫃航線組成的航運物流網實現了有效銜接,形成了立足青島、輻射沿黃流域,東接日韓、西聯上合歐洲、南通東協南亞、北達蒙俄的交通物流服務網絡。在全國首創開展內外貿貨物全程聯運「一單制」操作模式,「日韓陸海快線」等歐亞班列服務產品實現穩定運營。全市國家A級物流企業總數達到87家(其中5A級10家),與工業網際網路平合卡奧斯搭建現代物流產業鏈平臺,建設引導優質資源集聚和完善供應鏈物流服務體系的示範平臺;引進培育23家網絡貨運平臺企業,成為帶動行業增長的強力引擎。「十三五」期間,物流業增加值首次突破千億元,年均增長8.9%,佔GDP比重保持在10%左右,物流業規模持續擴大,對國民經濟發展的支撐保障作用日益凸顯。
【來源:青島新聞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