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況之下,每個人每天都是要進行一到兩次的排便,很多人都並不會很在意,其實有時候排便更像是身體健康狀況的一個晴雨表,有時候一些排便的小狀況,或者是小改變,可能就反映著身體已經出現了一些健康狀況,而且一般每天都是要進行排便的,身體的健康與否即使是能夠逃得過眼睛,也難以逃得過排便的情況。
有時候排便的一些小小的改變,可能就是腸癌在背後作怪,今天醫生就來教你如何從日常的排便狀況,來進行健康的自我診斷,並且教你如何揪出大腸裡面的癌症。
排便的哪些小改變,可能是腸癌在作怪?
首先就是排便習慣的改變。在一般情況之下,每個人在一天是應該進行一到兩次的排便,不論是多了,還是少了,都是不健康的表現。要是一個人在沒有改變自己飲食習慣情況下,或者是沒有出現特殊的不能上廁所的情況之下,發生的排便習慣的改變,就有可能是腸道出現一些疾病了,不排除惡性腫瘤的出現。
一般就是一天上廁所的次數明顯的變多了,或者是一連幾天都沒有想上廁所的感覺,或者是有感覺就是沒有辦法正常的排便,即使是已經出現了腹脹的現象,但是依舊沒法進行排便。這時候最好能夠及時的去醫院,首先是篩查腸癌的出現,其次是能避免出現腸梗阻的現象出現,威脅到生命安全。
再者就是排出的糞便偏黑。在正常飲食的情況下,糞便都會呈現出一種黃色,或者是偏褐色。但要是惡性腫瘤在腸道內出現之後,就會出現出血的現象,造成糞便裡面混合著大量的血液,血液裡面的鐵元素就會使得糞便變黑。
這裡腸道內所流的血來自兩處。一處是來自於腫瘤自身,因為腫瘤本身就有豐富的血管包圍,很容易因為糞便的擠壓造成血管的破裂,然後出血;另一處及時來自於腸道的黏膜,因為腫瘤的生長佔據的巨大空間,糞便也會對腸道造成擠壓,腸道也就會出現損傷,流血的現象。
還有就是頻繁的腹瀉。其實很多腫瘤在生長的時候都比較容易出現腹瀉的症狀,特別是與消化系統有關的癌症。當腸癌不斷的發展,影響到消化系統之後,就會造成消化不良的症狀,這樣難免就會造成患者出現腹瀉、腹痛的症狀。
再加上腸道裡面的惡性腫瘤,也會影響到腸道的正常功能,會使得糞便的形成出現障礙,糞便沒有辦法成型,這時候腹瀉的症狀就會加重,所以要是出現身體莫名的產生腹瀉,一定要及時的就醫,查找原因,要是腸癌來襲,那就要更加及時的進行治療了。
最後就是排便的時候伴有黏液排出。腸道腫瘤在損傷腸道環境的同時,也使得原本的消化能力出現下降的現象,這時候就在糞便生成的時候,出現許多的黏液,最後隨著排便活動排出。所以要是在自己的糞便上發現一些黏液的話,最好是第一時間的就醫,避免延誤治療。
綜上所述,很多腸癌患者在發現自己患病的時候,往往都已經進入癌症的晚期了,所以在平時一定要留意排便健康,在出現上述的排便小改變之後,最好能夠及時就醫,爭取做到早發現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