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讀」體育對一個人意味著什麼?一位從教37年體育老師這樣說

2020-12-09 閃電新聞

1983年,21歲的肖素華從北京師範大學體育教育專業畢業,進入重慶南開中學當體育老師,這一幹就是37年。

如今,肖素華是學校裡資歷最深、收入最高(三級教授)的老師之一。談起體育教育,她似乎有說不完的話,話匣子一打開就聊了兩個小時。

體育不是照本宣科

肖老師回憶說,她剛當體育老師那會兒,對孩子一點兒也不了解,只想著把在大學課堂學的東西拿來用。從高一到高三,教了兩三個輪轉之後,她發現體育課不能只是重複教案上的東西,也不是教教示範動作那麼簡單。

「體育是一門直觀的學科,它驅使你(老師)不斷地學習。如果只是教動作、教技能,孩子的能力增強之後就遠離老師了,比這些更重要的是體察孩子的心理感受、培養規則意識、讓他們知道學體育的意義等等。」肖老師說。

肖老師認為,比賽是體育的核心,也應該是體育教育的核心要素,那種認為「比賽是體育好的人的事」的觀點其實是不對的。

「在體育比賽中你會學到很多東西,語言的交流,人與人的接納,規則意識……」

肖素華(右一)參加北京師範大學田徑比賽

肖老師說,比賽是一個公開、公平、公正的競技平臺,也是一個教育的平臺。通過參與比賽,孩子還會認識到公平、公正是相對的,是在統一規程下的公平、公正。

「規則、規程是白紙黑字,不同的人對它的認知往往有很大偏差,而參與比賽的前提是對規則的服從和尊重——首先是服從——它教會你爭的背後是不爭,有些事情會隨著時間的推移、歷史的發展和人們認知水平的提高而改變,所以比賽也能起到法制化教育的重要作用。人進入社會之後,無論是單位規章還是法律,即使有不理解的地方你也得遵守吧?」

體育即人生

肖老師說,孩子在參與體育運動和競賽中獲得的經歷和心理體驗,對他們的一生都很重要。

「有的同學對比賽非常投入,對我說,我們要狠狠地打,打『死』他們。我說,把他打『死』了,下次誰給你做對手呢?如果用極端的方式對待比賽,就太可怕了。其實,對手不是對頭,這次做你對手的人,下次可能是你的隊友。」

在肖老師看來,比賽是一面鏡子,人能從中發現問題,也能看到希望。現在的孩子在家裡都比較受寵,參與比賽的經歷其實是一個「自悟」的過程。

「我們學校的一些運動隊在重慶能拿冠軍,可能會有優越感。到了全國的比賽什麼都不是,又可能會緊張、自卑。當強者時的張牙舞爪和弱者時的害怕都是人需要克服的,體育比賽教會我們要有一顆平常心。」

肖老師認為,參與體育活動和體育比賽是一個發現興趣、發現潛能、制定目標、超越自我的過程。如果只是簡單地活動活動、跑跑跳跳,不需要專門上體育課。她開玩笑說,有時候教練「罵」你其實是在激勵你突破自我認知和生理的極限。在參與比賽的過程中,你會對自己有更好的認識,同時也在學習認識別人、學會與不同的人相處。

「通過比賽,可以學會在人與人的交往中找到尊重、取得平常心。比你強和比你弱的人到處都是,你如何與他們合作、相處?碰上強勢的領導,你怎麼應對?這些其實在比賽中都有答案。」

肖素華(右二)在牛欄山一中實習

從教37年,肖老師見證了一批又一批孩子的成長,也經常看到、聽到因為擔心孩子受傷導致體育課被「打折」甚至弱化的現象。在她看來,人生成長和追求幸福的過程中都會面對風險,應該正確看待這種風險。

「如果社會和學校都一味強調安全,那體育課都改成做操就是了。我覺得只要體育老師是在正常教學的範圍內,應當保護體育老師,當然像在疫情期間讓學生戴口罩跑800米那是另一回事。防範風險、應對風險也是生活的一部分,其實體育老師是替你(家長)帶著孩子學習風險應對。」

三大球聯賽增強校園體育氛圍

重慶南開中學也是南開系列學校創始人張伯苓先生創辦的,體育在校園裡有著深厚的傳統。在體育課的教學中,重慶南開中學採用選項小班教學的方式,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愛好選擇不同的項目。肖老師告訴記者,籃球項目在高一學生中最為火爆。為了滿足學生的需求,學校根據水平的差異給男生設置了A、B、C三個籃球班,還有一個女生籃球班。

雖然高中階段的學習很緊張,重慶南開中學還是堅持在高一至高三年級分別舉行以班級為單位的籃球、足球和排球聯賽。以籃球為例,聯賽的比賽時間為3節,一節男生比,一節女生比,一節男女生混合參賽,儘可能擴大學生的參與面。在節間休息的時候,是拉拉操比賽。此外,每年一度的校運會也設立了三大球的項目,來自不同年級的隊伍可以同場競技。校運會的比賽水平更高,正賽每個項目只有8個參賽席位,在校運會之前有專門的預選賽。

剛剛在北京大學完成研究生學業的「學霸」馮寒野還記得他在重慶南開中學讀書時參與體育比賽的往事。身高1米82的馮寒野在小學五、六年級接觸了軟式排球,進入高中後在體育課上學會了排球的基本技術。高三那年,馮寒野以640多分的成績被上海財經大學錄取,而他為了衝擊更高的目標選擇復讀一年。在那年校園排球聯賽中,馮寒野與隊友們合作奪得聯賽冠軍,隨後以重慶市理科第一名的成績考入了北京大學,傳為佳話。

馮寒野告訴記者,他足球、籃球和排球都喜歡玩,每周的兩三節體育課是他最期待的課程。在高二的足球聯賽中,他在門將的位置上表現出色,一度被學校的高水平足球隊相中,他考慮馬上進入高三要衝刺高考才未參加。

馮寒野說,參與體育活動是學習之餘的調劑和放鬆,又能鍛鍊身體。另外,在運動隊之中每個人都是一分子,都要為集體有所貢獻,各司其職,在比賽中的過程中可以學會與隊友合作。進入大學和工作之後,都需要與人協作,在體育比賽中能夠提前感受這些。

體育特長生不是「差生」

重慶南開中學也是一所體育傳統特色學校,每年有不到20個體育特長生的名額。學校在田徑和女籃項目上的水平比較高,近幾年足球項目加大投入之後也有起色。

據肖老師介紹,重慶南開中學各運動隊的隊員在田徑、西洋棋兩個項目有3人成為國際級健將,籃球、田徑、橄欖球和西洋棋等項目16人成為國家級健將,獲得國家一級和二級運動員稱號的總數近千人。據不完全統計,從2000年至2019年,學校的體育特長生有40多人考入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此外還有400多人進入國內其他高校。

肖老師告訴記者,重慶南開中學的普通教學水平是一本線,因此體育特長生在班級裡的學習成績大多處於中下遊。可是,這絕不意味著他們是「差生」。

「升學不能贏,並不代表將來不能贏,體育教給人的就是輸了繼續努力的心態。通過對手發現問題,贏就是自我突破。我們的體育特長生有態度、有能力,將來會一直學習,人生的競爭是長遠的。」

在重慶南開中學近年來向高校輸送的體育特長生中,有100多人後來成為碩士研究生,11人成為博士研究生。

肖老師認為,體育和教育的融合是必由之路,過去那種把少部分運動員「關起來」練的方式未來很難延續下去。

「在體育比賽中,初級階段可能拼的是體能,到了中級和高級階段比的是心理和智慧,缺乏文化素質是不行的。我覺得原來的體校應當放到(普通)中學去,專業隊應當放到大學去,專業教練管訓練,學校管教育和生活。」

今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三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深化體教融合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的意見》。肖老師認為,文件的出臺是一個重大利好。不過,在落實的過程中,肯定還會遇到一些實際的問題。比如,現在初、高中學生的課業負擔越來越重,學生在校時間都被課時化了,參與體育的時間非常有限。

「我們體育老師的責任之一是保護孩子的生活和發育。我們希望孩子多鍛鍊,而很多家長希望孩子在學習之外做其他事情的時間少幾分鐘就是幾分鐘。但是,犧牲孩子身體健康換高分真的值得嗎?在有限的條件下,我們能做多少就儘量做吧。」

相關焦點

  • 【深讀】體育對一個人意味著什麼?一位從教37年體育老師這樣說
    1983年,21歲的肖素華從北京師範大學體育教育專業畢業,進入重慶南開中學當體育老師,這一幹就是37年。如今,肖素華是學校裡資歷最深、收入最高(三級教授)的老師之一。談起體育教育,她似乎有說不完的話,話匣子一打開就聊了兩個小時。
  • 小女生心懷體育大夢想,「我想感謝那個堅持的自己」|體育留學人
    正是這樣一位性格內斂的女生,在人生那個關鍵的十字路口,義無反顧地走上了體育之路。從北京到臺北、再到密西根……這些年,她從未停下腳步;從以粉絲心態參與湖人球迷會微博管理,到以職業的態度打理國王隊社媒,她說,「是籃球和體育,一點點改變了我」。
  • 「英語」總是被罵的學科,她到底做錯了什麼?
    楊老師感興趣的倒不是體育考不考,抑或分值高不高,而是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人指出「既然體育(或美育)要變為主科了,是不是應該降低一下原本主科中考那些不重要的學科,給孩子們減減負,譬如英語」。網絡截圖什麼「英語中考不考了」,「英語高考不考了」,「大學不考四六級了」,這樣的論調會甚囂塵上,甚至於有一些人這時候會出來「搞個大新聞」把英語大罵一遍,引人圍觀。
  • 你的數學是體育老師教的嗎?我是!
    在廣體演講時,一位同學向白巖松提問,「現在有很多人調侃說『你的數學是體育老師教的嗎』,並且體育老師在很多方面也不被認可,您認為體育老師的春天什麼時候才會到來?」點擊播放視頻,看白巖松如何評價體育老師 面對這位同學的提問,白巖松表示——「我一直認為,『你的數學是體育老師教的』是中國對體育老師最大的褒獎。」
  • 浙江38歲體育老師和「韓國最美體育老師」,好身材這麼練
    我在以前的文章中,介紹過一名韓國的體育女老師,因為身材火辣而走紅於網絡,也是一名網紅老師。她的中譯名有叫「藝正花」的,也有叫「芮情花」的。不過隨著知名度的提高,尤其是中國有很多粉絲,所以她將中譯名統一為芮呈和。
  • 單身的體育老師,怎麼解決X需求?
    最近,小飛在網上看到一枚帥氣的肌肉體育老師,他在自己的社交軟體上講述了自己平時是怎麼解決X需求的。
  • 體育變局2020,騰訊「重組」NBA
    一石激起千層浪,這樣一則看似是公司內部調整的消息裡,不只藏著NBA的未來,也藏著關於體育發展的全新方向。01擁抱騰訊視頻,體育再「破圈」網際網路時代,有一個詞無處不在,那就是「用戶畫像」。如此一來,體育受眾乃至體育消費者的規模擴大,將不再是一句口號而已。02做「大」體育,騰訊體育有了新模樣當我們回想起2009年騰訊與NBA開始合作的那個遙遠的日子,或許很少有人能想到,如今騰訊會與NBA有如此深的綁定。2015年,騰訊獨家籤約NBA,而這一合作又在隨後續約到了2025年。
  • 我的體育老師是「愛迪生」:37年,他發明一萬多件體育器材
    別人家的體育老師畢首金。「別人家的體育老師」,說的應該是畢首金。畢老師是教師界的「愛迪生」,因為他用37年,為農村小孩發明了11623件體育器材。動畫片裡的「機器貓」有魔法口袋,能變出增強記憶的麵包、穿越時空的任意門。
  • 十篇體育人必備的職場「乾貨」,請收藏!
    4年大學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不短,卻對人生的發展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無論你進入的是什麼學校,都要對得起未來的這4年時光。假如你對未來沒有一個明確的目標,甚至感到困惑,不如先來看看這十條濃縮的建議,相信它一定可以幫你少走很多彎路。
  • 從體育生到「中國巴菲特」,他說:我堅信持續奮鬥,希望就會永存
    那時候,拿破崙是他的偶像,「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更激勵但斌要成為一名將軍馳騁疆場,哪怕馬革裹屍。  也許是命運,上天並沒有遵從他成為一位戰士的意願。當時但斌高考第一志願是石家莊陸軍學院,第二志願是信陽陸軍學院,但都沒考上。但斌沒有放棄,第二年接著考,但卻意外考上了河南大學體育系。
  • 日本究竟讀「にほん」還是「にっぽん」?
    學日語的小夥伴都知道「日本」的讀音是「にほん」,所謂「霓虹國」就是它的音譯。但學著學著,又發現它還可以讀成「にっぽん」,那麼為什麼有兩種讀音,它們之間又有什麼區別呢?今天就跟小編一起來看看吧。安土桃山時代葡萄牙傳教士為了學日語而編纂的《天草版平家物語》中就有這樣的標音記錄:Nifon(日本)、fossuru(欲する)、fito(人)、Feiqe(平家)從中不難看出,現代日語讀h的音,在當時是讀f的。
  • The Athletic深陷裁員風波:體育媒體「獨角獸」的機遇與困局
    但是The Athletic(下文簡稱TA)依舊把自己成功的模式完美「複製」,短短兩年時間內就成為足球界的新寵。從2018年3月預備進軍足壇,到2019年5月項目正式啟動,越來越多的足球屆資深記者名家都被The Athletic招致麾下。而大量優質深度內容的出現,也使得The Athletic很快得到了足球愛好者和媒體人們的青睞。那麼,他們到底是如何做到成功「破圈」的?
  • 37年連續贊助終止!啤酒巨頭百威為何「退賽」超級碗?
    37年贊助史終止!啤酒巨頭百威為何「放棄」了超級碗?
  • The Athletic深陷裁員風波:體育媒體「獨角獸」的機遇與困局
    但是The Athletic(下文簡稱TA)依舊把自己成功的模式完美「複製」,短短兩年時間內就成為足球界的新寵。從2018年3月預備進軍足壇,到2019年5月項目正式啟動,越來越多的足球屆資深記者名家都被The Athletic招致麾下。而大量優質深度內容的出現,也使得The Athletic很快得到了足球愛好者和媒體人們的青睞。
  • 體育之於成都的大學生,意味著什麼?
    在即將迎來明年的成都大運會之際,「體育之於成都的大學生,乃至成都這座城市,意味著什麼?」這樣的思考就顯得格外有意義。大學生是充滿著朝氣與創造力的群體,是愛心與拼搏精神兼具的高素質群體。少年強則國強,而體育則是為中國大學生豐滿血肉、鍛打意志的「淬火之器」。用體育涵養奮進精神,以賽事營造美好生活。
  • 撫州這所學校,一位老師,一個學生!
    上世紀90代末期最高峰時有200多人,至2018年9月,該校只剩下最後一位老師和一個學生。該校最後一位老師叫張國榮,今年59歲,從教41年一直紮根在山村小學,在丁路小學工作已37年了,見證了丁路小學的輝煌與沒落。如今,張國榮身兼數職,既是校長,又是教師,還是清潔工,要打掃辦公室、操場、廁所等,同時又是學生的朋友兼玩伴。
  • 國足世界盃讓他選擇體育,從業八年給新人3點建議丨體育留學人
    「當我決定要考體育專業時,曾暢想著將來能夠進入像國際奧委會這樣的體育機構工作。雖然剛開始沒有得到理解和認可,但父母還算開明,在我幾次堅持之後,也就沒再阻攔。」2006年夏天,舒翔進入湖南師大學習體育教育,夢想著將來自己能夠在體育領域有所成就。
  • 體育老師曬「卑微」聊天記錄刷屏……這也太太太真實了!
    還有網友說感覺體育老師都被養胖了「每次學習不好會被說你這是體育老師教的吧體育老師背了這麼多年的鍋也該卸下來了!」一位「卑微」的美術老師的聊天記錄網友積極討論背後一個問題值得思考學生在校期間的體育課應該怎麼上?
  • 「戰疫」逆增長!體育留學賽道背後的剛需與生機
    這意味著儘管大部分中國學生已經收到了高校的offer,其今年秋季入學的計劃也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而隨著全球範圍內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出現疫情,給留學生造成的影響將越來越大。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們一直關心的留學產業細分賽道,體育留學,是否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和挑戰?
  • S10:疫情之下的體育「奇蹟」 | 幕後全紀實
    這條消息讓他渾身猶如被電流穿過,重開意味著將要承擔輿論帶來的風險,還有不可控的元素龍,多重壓力之下該如何抉擇?短短幾秒內,他下達了一條關鍵指令,比賽重開!「一方面我要向上級報告現場出現了什麼問題,另一方面我不能慌也不能讓同事著急,並且要快速解決整個事件。怎麼說呢,那一刻我確實有點緊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