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前言
英特爾第十代處理器已經正式發布,但距離上市還有十天半個月時間。首批用於搭配十代處理器的新主板僅僅只有定位高端的Z490,而本文將要進行拆解評測的板型則是一向定位性價比主流超頻市場的——華擎極限玩家4。
【2】外觀簡析
近年來,華擎愈發注重產品的外觀設計與顏值表現,事實上極限玩家4系列的配色一直都是以冷色調為主,定位稍低的鋼鐵傳奇系列反而從骨子裡透出RGB氣質,高端的太極以及PG高階型號則是加入橙紅、金屬等元素從而讓整個主板產品線豐富多樣,各具特色。
▲ 此次Z490極限玩家4的外形設計非常激進,除了更改配色塗裝外,PCB板整體也採用「異型」設計,這種「胸口碎大石」模式在華碩、EVGA等廠商的主板中也極其常見,莫名地時尚了幾分。
▲ 巨大「EXTREME」透明鏤空字樣則是為RGB透光所保留。
▲ 主板右下角巨大的半包圍式一體化散熱片,除了為Z490晶片組晶片散熱外,還連帶一根規格為22110的M.2 SSD散熱片。
▲ 此處的「EXTREME4」鏤空字樣同樣是預留的RGB發光槽。
▲該主板共集成4條M.2接口,其中最靠近CPU的這一條是為下一代處理器預留的專用口,直連下一代(11代)處理器內部的4條PCI-E 4.0通道。另外還有兩條標準全速3.0x4接口以及一條M.2 WIFI接口,這幾個口都由晶片組本身提供支持,所以插上任何處理器都能正常使用。
▲ 華擎一貫的特色就是PCI-E X1接口半封閉設計,也就是說,這個口雖然只是個X1短口,但實際上可以插任何長度的PCI-E設備。這對於那些接口設計很長,但實際並不需要多大傳輸速度的板卡來說,真是極好的設計。
▲ CPU插槽及供電區域,這一代Z490和以往產品並無多大不同,不過風格更近似於X570而非Z390或Z370。
▲ I/O防護罩上的「ASROCK」字樣是透明發光區,而類似於凹陷的「Z490 Extreme4」區域同樣會有I/O防護罩打下的RGB燈光。
▲ CPU輔助供電為常規的8+4PIN設計。
▲ 背部接口方面,該主板自帶2個USB 3.2 Gen 2(1個Type A+1個Type C)、2個USB 3.2 Gen 1(Type A)、2個USB 2.0、1個PS/2二合一接口、1個2.5G-RJ45網絡接口、HDMI+DP顯示輸出接口、5音頻+1光纖接口以及2個預留的M.2 WIFI天線安裝孔。
【3】主板細節
隨著RGB\ARGB生態的豐富盛行與完善,極限玩家4也在上一代的基礎上改進了RGB插針的排布方式,並增加了數量。
▲ 第一組RGB+ARGB插針排布在CPU風扇插針旁,方便接駁CPU插座周邊燈扇、燈條等設備。
▲ 第二組RGB+ARGB插針排布在主板底部,方便接駁機箱下部的燈扇、燈條設備。
▲ SATAIII接口是標準的6個,其中2個位於主板底部,另外四個正對主板PCB「凹陷口」(下圖)▼。
▲ 在拓展USB接口方面,該主板可以提供兩組常規的USB 2.0擴展(4個)、兩組USB 3.2 Gen 1擴展(4個)以及一個前置Type C(基於USB 3.2 Gen 1)。
▲ 非常欣喜地發現,第一根全長獨立顯卡插槽居然是PCI-E 4.0設計,也就是說,除了預留的4.0規格M.2接口外,獨立顯卡槽也已經超前設計成4.0規範,當以後裝上11代處理器後,該插槽可以直接「原地升級」為PCI-E 4.0x16。因為目前暫時只能裝10代處理器,所以該接口只能運行在3.0x16的模式下。
▲ 第二根全長插槽由晶片組提供,也就沒有PCI-E 4.0加成了。
▲ 這一代極限玩家4加上了之前飽受詬病不清楚為什麼沒有的Debug偵錯燈,有了偵錯燈,無法開機時問題解決起來就簡單多了。Debug燈可以展示4種故障情況,包括CPU、內存、啟動項、顯卡。
【4】主板拆解
▲ 拆下所有散熱馬甲後,主板上各種元器件包括CPU供電設計暴露無遺。
▲ 在華擎官方的宣傳中,可以看到這次依舊非常「乖巧」,明明是12相供電,但它依舊會將兩項VCC排除在外,只說10相。
★ 這12相供電是這樣分配的:2相核芯顯卡、8相CPU核心、1相VCCSA、1相VCCIO。
▲ CPU供電部分的PWM主控晶片是ISL69269IRZ,這是一款來自 Renesas的三路供電主控。
▲ 通過觀察,我們可以看到,這一次極限玩家4的12相供電全部都是直出式設計,而非並聯或倍相。CPU核心以及核芯顯卡供電這10相都是60A電感+50A的Dr.MOS設計,MOS型號為Vishay的SIC654A(共10顆)。VCC部分的兩項供電則均為常規的1電感+2MOS(一上一下)設計。
▲ 內存部分,Z490極限玩家4提供了常規2相供電。
▲ Z490晶片組本體,由於和前任Z390在功能上大同小異,所以造型自然是不可能有什麼區別的,S-spec碼為SRH13。
▲ 小螃蟹(瑞昱)家的ALC1200集成音效卡,別看它現在(X570之後)才開始在各種主板上流行,其實這個型號十多年前就已經有主板用了,是ALC888的馬甲,比入門級的ALC887/892這些稍好,但與較高端的ALC1220肯定還是沒法比的。
▲ 華擎引以為傲的瑞昱RTL8125BG電競2.5G網卡,帶寬是常規千兆網卡的2.5倍。當前Z490中高端型號版型開始流行採用英特爾全新的I225-V網卡,這也是一張2.5G網卡,但表現卻不如瑞昱RTL8125BG,英特爾的2.5G網卡爆出在傳輸時會出現嚴重封包錯誤和斷線等情況,所以華擎的中高端板子用的都是較成熟的瑞昱方案。
▲ 來自Nuvoton的NCT6796D-E,爛大街的Super IO晶片,主要用於監控主板上各個硬體的溫度、風扇轉速、電壓等。
▲ 來自Nuvoton的NUC121ZC2AE,這是一顆基於ARM架構的32位晶片,可以在沒有CPU和晶片組的情況下提供一個USB接口,並搭配主板上的FlashBack晶片直接實現刷新BIOS,非常實用。
▲ PCI-E插槽下方的IDT6V4晶片,該晶片屬於外部時鐘發生器,用於鎖住PCI-E接口的100MHz外頻頻率。
【5】其他
散熱馬甲、豐富的散熱片造型已然成為中高端主板的顏值標配,並且越高端的主板覆蓋面積越廣。雖然Z490極限玩家4沒有像其他高端主板那樣實現誇張的「全面覆蓋」,但這應該也是權衡實用性與性價比的最好結果。
【6】總結
Z490極限玩家4也可以說是一塊面向未來設計的產品,即使當前這一代處理器都還未上市,它都已經提前做好迎接下一代產品的準備。此次供電、顏值、附屬功能的多方位升級,不論是主板整體可玩性、易用性、實用性還是顏值黨對外觀的追求,都可以實現全方面的滿足。根據以往極限玩家4系列的產品定價,這次應該同樣極具市場競爭力。
最後,一起來對比一下Z390/Z490兩代產品的外觀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