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人民醫院感染科
(海南省傳染病醫院)
是一棟獨立的四層樓房
也是海南新冠肺炎患者救治的重要戰場
近兩個月來
這裡時刻上演著
驚心動魄的抗擊疫情、死神的鬥爭
最危險的2分鐘
氣溶膠一直冒出來
「最不舒服的時候,是插管的時候。」2月17日,治癒出院的高女士回想整個治療過程,她說最怕插管,最終挺過來了,要感謝田佳醫生。
1月31日,高女士病情加重轉負壓隔離病房,負責搶救的是海南省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副主任醫師田佳帶領的醫護團隊。
由於條件所限,負壓病房的床不可以升降,只有60釐米高,氣管插管時穿著厚厚的防護服,要麼彎著腰,要麼單膝跪地,為了及時搶救生命,他只好單膝跪地操作,「跪地時衣服比較緊,動作是比較僵硬的,身體活動受限制,所以特別困難。」
團隊密切合作,鎮靜誘導需要3-5分鐘,插管過程2分鐘。
「這2分鐘也是最危險的,我距離患者的口腔只有5-10釐米。」田佳說,氣溶膠一直從喉嚨裡冒出來,還有嗆咳,氣溶膠也會噴出來;而且患者的聲門不太容易看,這種操作在普通ICU病房,都是難度比較大的、風險比較高的操作,何況在負壓隔離病房,在層層防護之下操作。
幸好操作比較順利,2分鐘建立人工氣道,接上呼吸機。3分鐘後,高阿姨的氧飽和度等各項指標立刻恢復正常,這一次的努力成功地從死神手中搶回了生命。
高阿姨的肺部病變得到了明顯的改善。2月9日高阿姨轉到普通病房繼續治療。
插管醫生是最危險的
但大家都搶著插
高阿姨是第一個轉出負壓隔離病房的危重症患者,給了團隊強大的信心。
危重症患者插管,需團隊密切配合。插管時,有的為患者局麻,實時調整麻醉藥劑量,如果麻醉藥物劑量大的話,會導致患者血壓驟降,甚至心率驟降;有的調試呼吸機,確定給氧的量;有的盯著心電監護儀,隨時匯報患者生命體徵的變化;有的協助固定導管,遞送器材。
「插管醫生是最危險的,但大家都搶著插。」田佳說。
對普通型患者來說,對手是病魔;而對危重症患者來說,對手是死神,醫生要跟死神搶命,跟死神搶人。
在隔離病房工作壓力大,省人民醫院實行分批輪換休整。田佳說,四樓負壓隔離病房收治了9名危重症患者,其中7人氣管插管,而他自己負責插管的患者有5個:杜醫生、高阿姨、張先生、丁先生、賈先生,而另外2人由團隊其他醫生插管。
在武漢,負責氣管插管的醫生,被叫作「敢死隊」。田佳說:「我們插管都是一起上,這麼說,我們團隊也是『敢死隊』,我就是『敢死隊』的隊長。」
如何決定要不要插管?田佳表示,達到危重型診斷標準的患者,越早插管救治成功率越高,同時插管前還要充分評估患者的氧合指數,以及總體情況等。雖然插管操作對醫務人員來說風險極高,但是為了與死神搶人,作為醫生也就考慮不了那麼多了。
這一次戰「疫」,海南省人民醫院468名醫務工作者投身在疫情救治的最前線。面對不確定的新冠肺炎疫情,他們是衝鋒在前的戰士,成功救治了67名新冠肺炎患者,其中危重症患者6名。
「個人力量小,集體力量大,這次得到了充分體現。」海南省人民醫院重症救治專家組組長、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謝曉紅表示,第一梯隊插管風險大,第二梯隊進去收拾攤子,難度很大,壓力也很大。此外重症患者救治成功和康復出院,70%的功勞要歸功於重症護理團隊,完成一個又一個危險的操作和護理,持續堅守在患者身邊,帶他們走出陰霾走向生命的曙光。
來源:南國都市報
編輯:申鵬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