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雞,這個家禽已經徵服世界了,
像法國的布雷斯雞、澳洲的黑雞、
非洲幾內亞的珍珠雞……
等等品種遍布世界,
在中國不得不提的
就是我們的中華宮廷黃雞--北京油雞。
北京油雞之所以如此出名,
除了它優質的口感之外,
更得益於慈禧太后的大力推廣,
讓北京油雞成為了這四九城,
實至名歸的「名雞」!
▼
相傳...
在清朝末年,慈禧老佛爺突然食欲不振,
這可愁壞了宮裡一眾人,
最後李鴻章絞盡腦汁搜羅國內各大美味,
最後選定了北京油雞作為貢品,
進獻給慈禧太后。
打那以後,
慈禧老佛爺便「非北京油雞不食」,
愛新覺羅·溥傑更是親自為北京油雞題寫新名為
「中華宮廷黃雞」。
▼
古語云:「五爪為鳳,四爪為雞」,
這北京油雞還真是和鳳凰沾了親戚,
獨有的五根腳趾是一大特色。
雞冠挺立似為風頭、天然鬍子嘴、腿部毛厚。
能入老佛爺眼的雞,
肉質可見不一般。
北京油雞肌肉脂肪分布良好,
肉質細緻、富有彈性,
雞肉中游離胺基酸、肌內脂肪和不飽和脂肪酸等
風味物質的含量均高於其他雞種,
有益人體健康。
▼
因此在經過中國傳統烹飪方法加工後,
菜品肉美湯鮮、口感有韌性,
對人體也具有特殊的滋補作用。
▼
其實,北京油雞還是重點保護家禽!
上世紀70年代後,
隨著一些國外品種的引入,
北京油雞的數量極具減少,
品種混雜,甚至瀕臨滅絕。
▼
為了改變這一現狀,
國家為了保種和研究更好的保護北京油雞,
建立國家保種基地,
將北京油雞的DNA進行超低溫保存,
所有的雞肉都是由基地直供,
原糧餵養,不使用抗生素和激素等有害藥物,
以非轉基因方式系統化養殖培育。
▼
北京油雞距今已有300年歷史,
是一個優良的肉蛋兼用型地方雞種。
蛋質佳良、氣味芬芳、滋補保健
是清代皇帝欽定的宮廷御用膳品,
被譽為「天下第一雞」。
不僅如此,
在開國大典上也用過此雞,
自己以後北京油雞也被定位特供雞種。
▼
生產性能
北京油雞的生長速度緩慢。屠體皮膚微黃,緊湊豐滿,肌間脂肪分布良好、肉質細膩,肉味鮮美。母雞7月齡左右開產。公母配比1:8~10, 受精率80%以上。有明顯的就巢性。雛雞成活率97%,雛雞死亡率2%,年產蛋量120枚,蛋重54g,蛋殼顏色為淡褐色。
北京油雞外形獨特,生活力強,遺傳性能穩定,雞肉品質和蛋質優良,是我國一個非常珍貴的地方雞種。
成年雞屠宰測定,公雞半淨膛率83%左右,全淨膛率76%左右;母雞半淨膛率70%左右,全淨膛率64%左右。年產蛋總重約7千克。少數個體的蛋殼淡紫色。
其初生重為38.4g,4周齡重為220g,8周齡重為549.1g,12周齡重為959.7g,16周齡重為1228.7g,20周齡的公雞為1500g、母雞為1200g。該雞採食量也較少,從初生到8周齡,平均每隻日採食量尚不足30g。
雛雞的長羽速度較慢。8周齡時,羽毛尚未長齊。但該雞的第二性徵表現較早,在4齡時即可較明顯地區分公母。選用原產地農村條件飼養的成年雞進行屠宰測定。
產蛋性能
性成熟期較晚,在自然光照條件下,公雞2-3月齡開啼,6月齡後,精液品質漸趨正常。母雞7月齡開產,開產體重為1600g。在農村放養條件下,每隻母雞年產蛋量約為110個,當飼養條件較好時,可達125個。平均蛋重為56g。每隻母雞的年產蛋總重量約為7kg。蛋殼褐色,有些個體的蛋殼呈淡紫色,素有"紫皮蛋"之稱,蛋殼的表面覆布一層淡的白色膠護膜(俗稱"白霜"),色澤格外新鮮。蛋殼強度為3.13kg/cm。蛋殼厚度為0.325mm.蛋形指數為1.32。鮮蛋的哈氏單位為85.4。蛋的品質的各項指標均達到較高的水平,深受群眾喜愛。
一般在每年的3-7月份進行繁殖,由孵化場從農戶中收購種蛋,採用電氣孵化,推廣種雛。也有少數農戶經營季節性的炕孵。在採留種蛋期間,雞群的公母比例一般為1:8-10隻。農村的種蛋,受精率均在80%以上。專業場的種蛋受精率和孵化率均可超過90%。
北京油雞有明顯的就巢性,一般出現在5--月份,而以7月份為最多。就巢的持續期,短者為20d左右,長者可達2個多月。雛雞的生活力較強,在正常的飼養管理條件下,2月齡的成活率均可達到95%左右。
▼
自己吃美味首選,送給朋友就是送健康,
富硒宮廷黃雞,及時補硒最重要,有面!!!
正所謂「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堯河山農油雞,您的健康首選!